史慧芳
叙事散文是以写人叙事为主,又洋溢着浓厚的抒情气氛的散文。这类散文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行文中叙事占主要部分,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字里行间充满饱满的感情,具有浓厚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叙事散文,想要深入理解文章主旨,就要细致地揣摩人物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动。抓住体现人物活动的动词、形容词,结合情境分析揭示人物心理;结合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句子,联系前因后果,分析人物心理变化;通过前后文,置身于选文的情境中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典例详析
门缝里看戏
卞毓方
闲来重温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五柳先生的想象力使我豁然开朗,我没有跟他“舍船,从口入”,而是折回头,走进另一条时间隧道。(以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材料引出下文作者对童年故事的回忆,简洁明了阐释写作契机。)
那年头,我五岁半。
祖父带我看过一出京戏《失空斩》。几年后才知道,演的是《三国演义》的《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当时却懵懵懂懂,不明白啥叫“京”,啥叫“戏”,三国人物为啥长成、穿成那个模样,讲话为啥总装腔作势,平常为啥在街上看不见他们,难道是单独住在一个叫三国的地方?(一连使用多个非书面语用词“啥”,生动表现出年幼时对京戏懵懂的表层感知与不解;以第三视角描述第一人称心理感受,更易使读者感知人物形象。)一切都云里雾里,稀里糊涂。心头痒痒,觉得太玄妙,太神秘,很想再看一次。那是另一个世界,灯光灿亮,景色辉煌,人物衣冠齐楚,气宇轩昂,一动一静、一言一语都像是在天国,绝不是我们所在的人间。(连用四字词语,语言典雅凝练,描写了京戏场景绚丽堂皇与京戏人物神气十足,表现出“我”内心对京戏的无限赞叹与真切喜爱,表达了“我”对戏中世界的着迷、向往。)——正因此,要看就得付费;正因此,票再贵也有人争着买。平日瞅那些看过戏的,逢人就得意扬扬地炫耀,似乎打剧场坐一坐,自己也成了舞台人物。
祖父啥时再看戏呢,天晓得。我是小孩子脾气,上午栽树,下午就想吃果子。(口语化表达,增强文章抒情性,也使读者倍感亲切。)戏票分三等,我记住了,最便宜的是五分钱。对于穷人,五分钱是什么概念?不清楚。我也不觉得我们家特别穷,左邻右舍,看上去都差不多。(“我”的心理感觉,为下文找母亲要钱作铺垫。)
是日午前,天朗气清,母亲在屋后小洋河的码头洗衣服。我站在后面哼:“我要五分钱,我想看戏。”母亲摸摸口袋,又缩回手,不同意。不给我就不走,一直站着磨。(一个“磨”字生动表现出“我”对看戏的渴望和向往,炼字精准。)母亲是疼我的,每当我和大姐、二姐闹别扭,母亲不问青红皂白,总是站在我这一边。这天,母亲洗完衣服,却头也不回,径自走了。
断念,知道这戏票是买不成了。午后,我到底不死心,又一个人跑去剧场。
剧场在小镇的中心,正门朝北,有人查票。南门,即后台,也有人把守,刚想走近瞄一眼,立刻遭到当头棒喝。转来转去,转到西南门。那是扇木门,右侧有道竖形的裂缝,约一拃长,中间像被小刀挖过,有拇指宽,状如一只狭长的细眼(关键物象“门缝”出场,细致勾勒门缝的形态,为后文我透过门缝看戏作铺垫。)我踮起脚,还是够不着,看来是比我高的孩子干的。剧场南边临河,我去河浜搜索了一圈,捡得几块半截砖头。转回去,门眼已被一个大孩子占领,也许那洞就是他挖的。
无奈,只得在一旁干站。他故意激我,大呼好看。我让他讲讲怎么好看。他没文化,我已经在私塾读了一年,刚才在正门,看到海报上写的是盐城淮剧团,演的是《西厢记》。好不容易等到他大发慈悲,把门眼让给我,垫好砖头,站上去,勉强够到,闭上左眼,拿右眼对着,却是一片漆黑——门里有人挡着。难怪那大孩子放弃,他看不到了。
过了一段时光,中秋节,私塾放假,那日下午,我又去了剧场,老地方,仍是西南门。谢天谢地,门眼还在,也没有旁人,我随身带了两块泥砖,垫着正好。
这回是建湖淮剧团,剧目是《秦香莲》。
因为缝隙太窄,角度又偏,只能看到半个戏台,人物面对观众,于我仅是个侧影。俗话说“门缝里看人——把人瞧扁了”,是说把人看小了,或者扁平化了。我倒不这么认为,反而觉得更聚焦,更诡秘。往小了说,有点像把两掌并拢,从掌缝里瞧风景;往大了说,仿佛从两壁夹峙的缝隙觑探蓝天。(引用歇后语,同时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在门缝里看戏比作从掌缝里瞧风景和从两壁夹峙的缝隙觑探蓝天,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在门缝里看戏的独特感受,表达“我”终于看上戏的满足、欣喜与激动。)无论如何,这是一个特殊的与众不同的视角,你要是没经历过,就很难理解什么叫山阻水隔的世外桃源,什么叫让人叹为观止的“一线天”。(特殊的视角一方面指“我”透过门缝这一特定方式,又暗指儿童视角,“世外桃源”与文章开头《桃花源记》相呼应,又暗示这一条小小的门缝一如武陵人发现的小小山口,门缝内的戏剧对于“我”而言就像世外桃源般令人向往。)
《秦香莲》的戏,我没看过,但剧情听过若干遍,打从抱在母亲怀里起,到蹒跚学步听邻家妇女拉呱,到夏夜乘凉听大人讲故事。秦香莲的丈夫陈世美进京赶考,中了状元,招为驸马。秦香莲扶老携幼,到京城寻夫。陈世美忘恩负义,不认贤妻,并派人谋杀。开封府包拯包大人主持正义,判陈世美死罪。公主与太后出面求情,包拯鐵面无私,最终将陈世美送上龙头铡。(表现“我”对这出戏的熟悉,也为下文“我尽兴而归”作铺垫。)
是日我看完全场,尽兴而归。
是日我一步三跳,心花怒放。
(独句成段,节奏轻快,表现出“我”看完戏后愉悦又满足的心理。)
我怒放的心花中有一朵是:哪天我挣了钱,要买头排的票,把他们剧场的戏挨个看完;如果钱有富余,就买好多张票,送给那些穷人的孩子。(进一步解释“我”心花怒放的心理。)
半个世纪后,我历尽沧桑,风尘仆仆还乡。像武陵人重访桃花源,我去探望那座老剧场。(再次与文章开头《桃花源记》遥相呼应,文章结构圆满,浑然一体。)是它,就是它。它还屹立在那里。外形虽然苍老,这是不可避免的,但功能完好,不时还有演出。我大喜过望,向陪同的朋友提出想看一场淮戏。这是乡愁,这是盐阜大地的文化结晶,另一种生命的盐分。朋友积极安排,钱嘛,自然不用我掏。我掏的是热泪——没有人知道,此刻,我又变回了那个从门缝里看戏的小男孩。(情感升华,将对戏曲的热爱升华至对盐阜大地文化的热爱,将对儿时的回忆升华至浓浓的乡愁;再次强调儿时透过门缝看戏对于作者一生的影响,升华主旨。)
(有删改)
重点探究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我”在南门被当头棒喝到“门眼”又被挡住,体现出“我”看戏过程的曲折与执着。
B. “我没看过,但剧情听过若干遍”,表明“我”从小就受到了戏曲文化的滋养与熏陶。
C. 具体介绍《秦香莲》剧情,说明“我”对此记忆犹新,也体现了“我”爱憎分明的性格。
D. 看戏后“我”尽兴而归、心花怒放,是因为看到陈世美受到了惩罚,正义得到了伸张。
2. 本文语言极具特色,请根据上下文对下列句子中人物心理进行分析。
(1)我站在后面哼:“我要五分钱,我想看戏。”母亲摸摸口袋,又缩回手,不同意。
(2)好不容易等到他大发慈悲,把门眼让给我,垫好砖头,站上去,勉强够到,闭上左眼,拿右眼对着,却是一片漆黑——门里有人挡着。
(参考答案见本期读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