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哲
重难突破
1.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1)传承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2)产生
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3)内涵
①革命文化——承载着党和人民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不懈追求,是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
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2.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1)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我们要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③文化发展依靠人民:人民是文化发展的主体,文化发展要依靠人民。原因——文化是在人民群众伟大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孕育和创造的。人民的生活是一切文化产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贴近人民的精神生活,热情讴歌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生动展示人民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创造历史的辉煌业绩。
④文化发展为了人民:人民是文化成果的最终享有者和受益者。目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不断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的。要求——加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生产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丰富高品质文化消费产品的供给,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
(2)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
①每一种文化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是时代精神的展现。文化作品只有符合人类历史前进的时代潮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体现时代特征,反映时代风貌,才能具有恒久的魅力。
②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是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只有立足时代、解决特定的时代问题,才能推动社会进步;只有倾听特定的时代声音,才能吹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号角。
(3)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
①融通不同资源: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外优秀文化等资源。
②实现综合创新:宗旨——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要求——既向内看,深入研究關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又向外看,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既向前看,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又向后看,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结果——通过综合创新,形成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3.建设文化强国的措施
(1)建设文化强国,要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①原因:我们面对的文化有传统的和现代的、外来的和本土的、先进的和落后的、健康的和腐朽的、积极的和颓废的等。各种各样的文化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
②要求: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或剔除落后文化,坚决抵制、依法取缔腐朽文化,是我们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2)建设文化强国,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3)建设文化强国,要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
①必要性: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②措施: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要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弘扬时代新风。
(4)建设文化强国,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发展现代文化产业,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文化产品的质量。
(5)建设文化强国,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让国外民众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4.坚定文化自信
(1)必要性: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做法:①我们要继续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②我们要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③我们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特别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信。
易混点拨
1.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3.正确区分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指出了新时代推动文化建设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为坚定文化自信、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
(1)不忘本来,就是要坚决守护好我们的文化根脉,对其进行传承与弘扬,为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植根塑魂。
(2)吸收外来,就是要善于融通国外各种有益的思想文化资源,大胆吸收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为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源源不断地提供养料和活力。
(3)面向未来,就是要紧紧围绕“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吸收有益外来文化的基础上,不断推进文化创新发展,推动文化由“大”变“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这也是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4.正确把握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的区别和联系
5.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区别和联系
6.正确把握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区别和联系
典例剖析
1. (2023·山东模拟)球员是本地村民,啦啦队表演则是传统歌舞,球场是村里自建的,没有门票位置靠抢,奖品是香米鲟鱼麻鸭……近日,由当地“六月六”吃新节篮球赛发展而来的贵州省首届“美丽乡村”篮球联赛,因火热的现场氛围和“接地气”的办赛风格,在网上成功“出圈”,被网友戏称为“村BA”。“村BA”的火热,主要得益于它的( )
①公益性,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大化
②网络性,借助信息网络渠道激发观赛热情
③群众性,贴近当地村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④乡土性,依托本土传统习俗营造体育氛围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考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参考答案及解析:D 由“球场是村里自建的,没有门票位置靠抢”可知,“村BA”没有强调经济效益最大化,①排除;“村BA”在网上成功“出圈”是其火热的表现,并不是其火热的原因,②排除;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2. (2023·浙江联考)2023年央视元宵节晚会上,苏州评弹、京剧、英语、粤剧等多元素融合的一曲《声声慢》,用深挚情感诉说温柔缱绻之意,低吟浅唱让人仿佛置身烟雨江南,获得国内外观众的广泛好评。《声声慢》的成功启示我们,文艺创作要( )
①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
②认同各国文化,学会博采众长
③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传统文化
④坚守人民立场,提升作品质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考点: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参考答案及解析:B 我们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②错误;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③错误;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3. (2023·湖南联考)近年来,我国兴起科普活动热潮。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一年开展超千场演讲;同济大学吴於人教授用短视频向大众演示物理实验和物理原理;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在“天宫”直播开课,传播航天知识……众多科学家投身科普活动,展示科学魅力,播撒科学种子,由此收获了社会广泛关注。开展科普活动的目的是( )
①发展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②弘扬科学精神,形成全社会崇尚科学的风尚
③提高公民思想道德修养,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④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养,推进文化强国建设
A. ②④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③
考点:建设文化强国
参考答案及解析:A 文化产业以营利为目的,开展科普活动不是为了发展文化产业,①排除;开展科普活动与“提高公民思想道德修养,筑牢理想信念之基”无直接关系,③排除;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4. (2023·湖北模拟)我国古代绘画作品寄托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美好梦想,也蕴含着国家和民族的深刻记忆。某校的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关于我国古代绘画作品欣赏与保护的综合探究活动。多位同学就我国古代绘画作品的欣赏活动拟写了标题,其中最贴切的是( )
①坚守文化底蕴,进行文化创新
②弘扬传统美德,赓续红色血脉
③感受丹青魅力,传承历史文脉
④品味笔墨神韵,坚定文化自信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考点:坚定文化自信
参考答案及解析:D 古代绘画作品的欣赏与保护活动没有涉及文化创新和赓续红色血脉,①②均排除;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