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金凤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信息科技这门课程变得尤为重要。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基础,如何教好这门课,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这几个方面的思考。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也是激发创造力的必要条件。因此,在信息科技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疑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操作过程中,部分学生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作为教师,一定要注意聆听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并针对不同问题做出解答,在辅导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与学生互动交流,要鼓励他们,使他们树立成功的信心、决心。
二、运用“伙伴教学”法
“伙伴教学”是指由一个学生教另一个学生的个性化教学方法,多用于课外活动,是一种辅助教学方法。目的是通过同学之间的教与学来激发内部学习动机,促进学生互教互学,使不同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同时培养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意识,形成合作互助的精神。
三、任务驱动式教学
任务驱动式教学就是介绍有关知识和方法前,提出一些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较密切的任务,在引导学生应用计算机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贯穿渗透学习内容。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安排适合课堂教学的相关内容。这样让学生有目的地学习和实践,可以提高学习效率,锻炼探索能力。
四、自主学习
创建有利于自主性学习的环境及资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下精心备课,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简化利用资源所经历的实际步骤。教师通过让学生围绕问题自学讨论、交流、实践,充分挖掘学生自主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
总之,教师在信息科技教学过程中要从更新教学观念入手,营造创新环境,使比较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并且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