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晓东
人文·聚焦
“外卖诗人”王计兵:赶着时间,写着诗
今年54岁的王计兵和其他外卖员一样,风里来雨里去地送餐;和别人有些不一样的是,他写了大半辈子的诗。2022年7月,一首名为《赶时间的人》的诗歌被无意中传到微博上后,“外卖诗人”的称号使王计兵一下子“火”了,采访邀约纷至沓来。最近,王计兵出版了同名诗集《赶时间的人:一个外卖员的诗》。
王计兵是一位文学爱好者。他干过许多工作,在辽宁做过木工,在山东开过斗车,中间还去新疆打过工,但期间从没停止过写作,也没停止过对文学的追求。在送餐路上,他常常在烟盒、废报纸上写诗,表达对生活、工作的感悟。“从空气里赶出风/从风里赶出刀子/从骨头里赶出火/从火里赶出水/赶时间的人没有四季/只有一站和下一站……”总是赶时间的王计兵用这首不足百字的小诗《赶时间的人》打动了无数人,“刀子”和“火”背后隐藏的艰辛被更多人知晓。更让大众震撼的是,过去这些年,王计兵一边送外卖一边写诗,至今已创作诗歌4000余首。
王计兵之所以“火”,不仅仅是“外卖员”和“诗人”身份之间的反差,更是因为他那真实的文字引起了普通大众的共鸣。在王计兵的诗歌里,父亲是“五彩画布上一滴墨”,爱情是“母亲偏癱如北坡,唯有父亲日夜照料”,而生活则“像一面斜坡,诗歌是陡峭的另一面”。
在道路上奔波,在诗意中徜徉。无论生活多么艰苦,王计兵始终没有放弃写诗。王计兵说,以后还要继续做那个随时放飞思绪的外卖员,从劳动中汲取无尽的灵感,将文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诗意地奔跑在接单送单的路上。如果人是一株植物,诗歌就是竖起的棚架,为生命提供向上的力量。正如王计兵的一句诗:生活给了我多少积雪,我就能遇到多少春天。
【素材解读】
对于54岁的外卖大叔王计兵而言,送外卖是维持生计,写诗是热爱生活。写诗或许不能当饭吃,但却是一个梦想、一种精神支撑。“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越来越多的劳动者用自己的故事告诉我们,读诗、写诗并非精英群体的专属,“诗与远方”离每一个人都并不遥远。希望更多的人,从《赶时间的人》里读出自己渴望的东西,增添追求“诗和远方”的勇气,让生活更五彩斑斓。
【适用话题】
追逐梦想、精神追求、诗与远方、梦想与行动……
生态·关注
天文馆邀请专家聚焦“星空守护方案”:让灯光与星光相得益彰
2023年4月16日,上海天文馆“银河讲坛”邀请数位专家聚焦“星空守护方案”,国际暗夜协会执行主席拉斯金·哈特利指出,光污染是全球问题,我们要如同净化水、净化空气一样,携手去净化暗夜天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副研究员刘成则说,现在城市里的高楼远不止“百尺”,但很难有“手可摘星辰”的意境,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守护暗夜,刻不容缓。讲坛上,刘成则还引用了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来说明影响天文观测的主要因素。刘成则说,从词中可以看出,影响观星的因素有月亮、天气;而其实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当时还鲜见的光污染。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光污染问题也逐渐显现。据国际暗夜协会统计,全世界每年因不合理使用灯光造成的能源浪费相当于260万吨煤、136万桶石油产生的能量。光污染不仅增加了能源消耗,对人体健康造成种种负面影响,也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和破坏,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暗夜保护,不仅是为了看到美丽的星空,更是为了维护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以保护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健康。
【素材解读】
加大暗夜保护力度,既是呼应群众关切、百姓需求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和精细化程度的内在要求;既是减少照明能源过度使用,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城市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今天,保护城市暗夜需要积极做好城市治理“加减法”,在节能减排与亮化工程中找到更好的平衡点,多措并举,久久为功。
【适用话题】
光污染、城市文明、仰望星空、能源浪费、生态平衡……
文化·视角
“数字藏经洞”上线,超时空体验敦煌
穿过漫漫黄沙,山崖上的敦煌莫高窟显现眼前。跟着光标行走其间,可以沉浸式感受木楼伫立、室藏万卷的震撼场景,近距离观赏色彩鲜艳的壁画、斑驳厚重的碑文;还可以穿越到不同朝代与历史人物互动,亲身经历藏经洞开凿后1000多年间的兴衰变迁……2023年4月18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敦煌研究院与腾讯公司联合打造的“数字藏经洞”正式上线。不用前往敦煌,随时随地动动手指就能在数字世界里回望敦煌的历史、亲历文化的盛景。
“数字藏经洞”综合运用高清数字照扫、游戏引擎的物理渲染和全局动态光照等游戏科技,在数字世界生动再现了藏经洞及百年前室藏6万余卷珍贵文物的历史场景。以4K影视级画质、中国风现代工笔画美术场景与交互模式,让公众“穿越”晚唐、北宋、清末等历史时期,亲身“参与”到藏经洞的厚重历史之中,在关键历史场景的“见证”和变幻中,直观地感受和了解敦煌文化艺术的价值与魅力,为公众提供身临其境的沉浸体验。
“数字藏经洞”基于敦煌学百年的研究成果、“数字敦煌”的多年积淀以及游戏科技的技术优势,以全新的理念和体验模式,率先开创了“超时空参与式博物馆”这一形态,开辟了传统文化创新性转化与呈现的全新模式,在传播好敦煌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做好全球数字化共享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
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司长罗静表示,“数字藏经洞”在寓教于乐中将专业性极强的敦煌学知识多角度、多形式传递给公众,带领大众润物无声般品读文物价值、感悟古人智慧、传承传统文化,开创了文物展示体验新范式。
【素材解读】
线上看,云端观,科技为文化赋能;活起来,火起来,文化为科技铸魂。与传统博物馆的参观模式不同,“数字藏经洞”充分利用游戏科技的“数字生产力”,以弥补部分观众无法亲临现场的遗憾,还能提供比现场更丰富的观感体验,从而加深公众对文物的了解、引起公众探究历史的兴趣。通过重建场景、沉浸式观展、云游体验等新鲜有趣的形式,让文物“开口说话”,在家中“云游四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将引发更多人的共鸣。
【适用话题】
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创新、数字化、科技、沉浸式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