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琦
网上有一个看似有趣实则很严肃的讨论话题“我经历的语言通货膨胀现象”,向网友征集当今用语越来越夸张、描述经常大幅超过事实的例子。
比如,今人把沉溺于网购时兴奋刺激、事后又懊悔不迭的经历叫作“剁手”,奇思怪诞的想象叫作“开脑洞”,竭尽所能叫作“使出洪荒之力”,面对美食诱惑会说“馋哭了”,实用效果不错的东西称为“神器”……现代人正在鼓励并放大语言的虚浮不实程度,就像20世纪初的“表现主义”流派,对忠实于自然再现的绘画艺术不满,改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和色彩呈现主题。观众必须收敛着去解读欣赏,才能还原画作里面传递的感情与思想。
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认为,每当新旧媒介交替,新的载体会对信息内容产生巨大影响。当今语言不断“贬值”便如实反映了信息介入的微妙变化——相比传统媒体,互联网开创了一个以速度和消费为重的时代,信息严重过剩,关注度成了最有价值的资源,发布者只有通过夸张的语言描述才能吸引到更多的读者,又因常态化,形成了语言上的“内卷”。
加州大学心理学教授阿尔伯特·麦拉宾研究信息传播,发现人们面对面交流,通过语言有效传递的信息仅为7%,另有38%是由语气和声量的高低传递,55%来自面部表情及身体语言。网络交流无法面对面,只能用文字沟通,产生理解错位是常有的事情。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语言通胀”的现象。
如网上有中学教师培训教程,教导老师平时和学生用社交软件交流,如果表示知道了,不能简单回答“嗯”和“哦”,以免学生因看不到老师的面部表情,误以为是被敷衍,必须用“嗯嗯嗯”“哦哦哦”加强语气,表示自己很上心很重视,才能和学生有效拉近距离,打成一片。
不过,这种虚火亢奋的表达方式,并没有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反而消解了许多事物的严肃性,给人一种不负责任的放纵感。例如,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被滥称为“基情四射”,其实是对人类美好感情的一种亵渎。
而且人们一旦习惯了语言表达中的“通胀”现象,当某个词汇的新鲜感一过,就会立即失去意义,并需要诞生更亢奋、更情绪化的新词,如此循环往复,最后导致文化的枯萎。即使站在观众的角度,人也需要给自己的情绪留下一定的空间,总是处于强烈的感官刺激下毫无益处。只有当每个人都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才是改变现状的开始。
(有删改)
【写作借鉴】
《美食语言学及其他》《语言“通胀”》两篇文章的共同特点是以小切入点来谈语言这一大概念。《美食语言学及其他》通过人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美食,谈关乎美食的文字,作者旁征博引,语言生动有趣,大大增强了文本的可读性。而《语言“通胀”》则以生活中人们用语夸张的现象为切入点,来谈“语言通胀”。在论述的过程中,作者列举了大量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熟悉的例子,引发读者共鸣。与此同时,作者还引用了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加州大学心理学教授阿尔伯特·麦拉宾的观点,加强了文章的论证力度。最后,作者深刻地谈到了“语言通胀”的弊端,颇有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