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鸣
摘 要:甘肃省陇南市拥有着比较广泛的林业发展面积,此区域中的落叶松分布也存在广泛性。近几年,我国人工林栽种以及空气干燥为落叶松松毛虫的繁殖提供了一定条件。为了更好地促进此区域中落叶松生长,应制定行之有效的松毛虫防治方案,让落叶松的生长拥有良好环境。本文主要以落叶松松毛虫的综合防治为重点进行阐述,首先分析甘肃省陇南市落叶松松毛虫基本情况,其次介绍松毛虫发生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最后从整理松毛虫防控方案,加大防控力度、预测松毛虫的出现,做好调查和预报、因地制宜,按照类别保护落叶松、应用营林技术、物理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松毛虫技术等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落叶松松毛虫的综合防控要点。
关键词:落叶松;松毛虫;综合防治
落叶松松毛虫属于枯叶蛾科类,往往存在于阳光比较充足且干燥的树林中,以落叶松树林最为常见。此种松毛虫存在于东北以及新疆一带,甘肃省陇南市的落叶松树林中也不乏出现松毛虫。松毛虫的幼虫生长春季温度要在10℃左右,靠树木的芽苞存活,在松树树叶展开后靠叶子存活。昆虫的繁殖速度比较快,成年松毛虫羽化完成后大约一天时间便能够实现交配,且雌蛾产卵量达到500粒,15d可以孵化结束。松毛虫的存在会严重影响落叶松的正常生长,为此要高度重视综合防治松毛虫,完整建立松毛虫综合防治体系。
1甘肃省陇南市落叶松松毛虫基本情况
甘肃省陇南市有着一定的林木面积,以落叶松居多,此树木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较为迅速的生长趋势,所以被纳入松树的典型品种。若在落叶松的生长中有松毛虫出现,其会有暴发式发展的可能性,给树木的健康生长带来危害。第一个影响因素是生态结构有失衡的现象,这会增加松毛虫的出现率[1]。因为此区域中杂交林的面积不多,生物物种的生长体现出显著单一性,松毛虫的天敌数量和种类都不多,使得松毛虫得以出现和繁殖。第二个影响因素是防治意识匮乏,监管不到位。政府单位以及林业单位在松毛虫的防治中缺少力度,没有真正形成防治落叶松松毛虫的主观意识,尚未对松毛虫与植物疫情的重要性予以关注,在监督工作中无法保障责任落实的针对性。所安排的森林健康生长检疫工作者存在专业能力不强的情况,不能从根源上做好松毛虫防护工作,缺少充分的财力支持和人力支持,造成林业中有害生物的管理效率不强,不能全方位提高生物防治的综合质量。
2松毛虫发生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2.1气候条件层面
松毛虫的生长,在一定程度上由气温决定,若温度比较适宜,松毛虫的发育速度便会提升,温度比较高的环境为松毛虫生存提供条件,越冬时松毛虫的死亡率也不高。同时松毛虫卵在湿度小于75%的环境中无法生存,幼虫会较大程度上受干旱因素影响,特别是旱灾时,松毛虫的密度会显著降低,然而一般情况下的干旱天气,落叶松水分逐步减少,营养物质浓度不断增加,再者日照时间比较长,这提高了松毛虫发展和繁殖的速度。另外是雨量和光照,甘肃省陇南市处于半干旱区域,一年中的降水量比较多。降水量多少受温度以及湿度影响,还决定了寄生菌类繁殖速度,影响落叶松松毛虫的生长速度。暴雨能够促进松毛虫幼虫死亡,连阴雨天气阻碍成虫羽化。存在旱灾问题时,松毛虫也会大量出现,为此干旱天气促进温湿度和光照等相关条件出现变动,加快了松毛虫的猖獗生长。
2.2天敌层面
生物之间有相克的特点,彼此之间有动态平衡性。落叶松松毛虫种群的发展,除气候和食物是其影响因素外,天敌也是其影响因素。松毛虫的生长过程中,目前已经得到精准化鉴定有使用价值的天敌达到200种,相关天敌的出现能够控制松毛虫幼虫生长和成虫生长。微生物等相关病毒会造成松毛虫泛滥。
2.3危害和林分状况
松科纯林直接给松毛虫的生长带来食料,加快病虫害的生长,因此纯林养护中会更加容易有松毛虫产生[2]。特别是不涉及灌木覆盖的林木,鸟类等捕食过程降低了松毛虫的天敌数量,在林间温湿度为松毛虫发育提供一定条件的情况下,会逐步积累松毛虫数量。混交林存在保护作用,生物群落相对烦琐,能够控制松毛虫大量暴发的问题。分析落叶松的林分年龄,松林抗虫性为一个必要条件,即幼小的落叶松抵抗松毛虫的能力不佳。并且树木营养价值强调树木类型和数量之间的协调建设,在树林有十年龄的情况下,松毛虫的出现率更高,从而使得落叶松林的营林管理难度增加。
2.4森林活动频繁
人员以及牲畜的流动性会影响落叶松的正常生长,同时采伐项目、放牧项目均会对土壤造成破坏,生物多样性随之减少,导致生态失去平衡。若有松毛虫生成,缺少天敌的约束,这会增加林木松毛虫病虫害成灾的可能性。
3落叶松松毛虫的综合防控要点
3.1整理松毛虫防控方案,加大防控力度
松毛虫属于存在较强危险性的一类害虫,若在落叶松生长中有此种昆虫暴发问题,势必要消耗较多资源落实防控工作,稍有疏忽便会影响生态平衡。防控松毛虫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做到综合预防和管理,依据生态学的基本理念促进生物多样化发展,提高环境质量,创建相对稳定的生态群落[3]。养护工作者要基于营林技术,大力开展生物防治,若已经出现了松毛虫问题,便需要分析害虫动态,明确防治的最佳时机,对害虫采取有效手段,提高防治质量,降低松毛虫的繁殖和扩散速度。另外,对于已经不具备生长优势的落叶松,相关工作者应强化疫区管理,利用烧毁和粉碎等方式整体化清除病死树木,不要把病死树木转送到其他区域,否则很有可能发生松毛虫扩散问题,由此加大防控力度,更好地避免落叶松受到松毛虫感染无法正常生长。
3.2预测松毛虫的出现,做好调查和预报
第一,进行松毛虫调查,其作为综合防治落叶松松毛虫的前提工作项目,基本模式以本区域中森林分布理念进行,把探查以及具体调查结合起来,整体上研究松毛虫的出现时期和发展趋势。定期开展林地分析和调查,明确松毛虫实际分布范围。分析区域中松毛虫的产卵量、出现量和卵块等,综合研究本地区的气候类型,动态判断松毛虫发生趋势,便捷化开展预测预报项目。第二,进行预测预报。尤其关注松毛虫卵盛期的管理,提高调查速度和调查质量,了解每株落叶松含有的松毛虫卵块数量,一般情况下,间隔十年每株落叶松中有两个卵块,且卵死亡率比较低,从而干扰落叶松树林的良好生长趋势。具体而言,松毛虫的预测预报上,不单单包含发生期预测,即通过多元回归预测方法和期距预测方法,工作者归纳和松毛虫相关的参数,开展针对性积温预测的工作以及趋势研究工作。还应该包含信息处理与上报,也就是松毛虫调查之后大约五日在计算机信息库中输入相关信息资料,现有的全部调查信息输入完成后要通过计算机加以汇总和研究,对下一代松毛虫的可能发生数量进行预测。多种数据信息预测之后,一周左右的时间要将信息数据传输到国家林业局网络端口,通过上级森防战制定防治战略,加强松毛虫病虫害预测的工作统筹,促进落叶松能够顺利生长。
预测阶段,应及时纳入新时期的无人机技术,无人机技术的出现为松毛虫的防治工作提供了充分条件,工作者要通过无人机覆盖面积广泛的特点和飞行速度比较快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拍摄和记录树林分布情况。围绕图像的基本变化探索松毛虫发生趋势,对松毛虫的危害从根源上控制。发挥无人机的拍摄能力,以先进遥感技术和GPS技术对多个地理坐标信息进行融合,从整体上保障落叶松健康生长,定位存在被害可能性的落叶松,精准判断落叶松生长状况。在无人机的应用中,应顾及天气变化和飞行距离设定,掌握无人机具体的载重能力,开展高效率图像质量审核判断,将此种先进技术应用于病虫害的监测,还要将此种技术应用于松毛虫的防治。
3.3因地制宜,按照类别保护落叶松
对落叶松实施松毛虫的防控,工作者要把生态系统视作基本组成单位,按照类别有效保护落叶松,以类别的形式搭建完整的生态系统。基于松毛虫出现地,关注甘肃省陇南市多个街道以及公园的监测,因地制宜地设定保护落叶松计划。促进森林生态环境建设,利用一些生物制剂防治松毛虫,在小面积团块状的松毛虫防控中,应大力使用杀虫剂以起到防治效果,不要使用有毒性的有机磷农药。另外,要重视松毛虫病虫害的扩散,对此种害虫的传播途径进行切断,落叶松生长过程中,生物灾害为显著类型,尤其是松毛虫。国家制定《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相应地林业局也制定病虫害防治基本目标。政府等相关单位需要将病虫害防控和应急管理体系结合起来,科技部门宣传和推广病虫害防治的有效方法,宣传部门传播松毛虫科普知识,全面做好松毛虫防治工作任务。
3.4应用营林技术
营林防治松毛虫过程中,工作者要尽可能促进落叶松提升抵抗松毛虫入侵的能力,避免松毛虫对落叶松的生长产生危害。一是封山,此种操作可以对树木产生一定保护作用,也就是禁止人类活动阻碍营林成效,以保障落叶松正常生长为基础加快其迅速生长,给落叶松提供自我调节的条件[4]。封山阶段,落叶松松毛虫的生物天敌会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善,使松毛虫抵抗环境对自身产生的影响的能力得到加强。二是育林,即工作者有目的地对存在弱势生长趋势的落叶松加以改造,围绕地势环境完善树木生长的组成结构。基于混交林范围内增加抗虫树种的种植,全方位加强松毛虫营林防治的整体成效。
3.5应用物理防治技术
围绕落叶松松毛虫的基本生物特点,工作者要动态了解松毛虫的出现期,开展人工捕捉和杀茧工作,借助高频黑光灯对松毛虫进行诱杀,特别是松毛虫羽化阶段,在林区中安装灯光,持续捕杀两个星期,能够起到控制松毛虫繁殖的作用,减少松毛虫数量。借助性引诱剂对松毛虫的雄性蛾子加以诱惑汇集,对灯光以及引诱剂互相融合能够减小松毛虫密度。关联松毛虫越冬的情况,每年大约四月份会有土壤化冻现象,为此要及时翻耕土壤,且深度调整为不大于15cm,优先处理越冬幼虫,相关任务开展也可以定位在每年的九月份或者土壤即将封冻之前,直接造成松毛虫幼虫死亡。
3.6应用生物防治松毛虫技术
对于松毛虫的防治,生物防治为应用率较高的一种形式,起到的防治成效也是比较理想的。和其他类型的技术加以关联,融入生物防治技术不单单能减小落叶松松毛虫出现的概率,还可以避免松毛虫对自然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关于应用微生物防治思路方面,依托微生物分泌抗生菌,阻碍松毛虫生长,不仅可以选取真菌或者病毒,还可以选取细菌,真菌微生物以白僵菌为主,病毒以病毒粗提液为主,细菌微生物以苏云金杆菌为主,相关抗生菌的应用能够减少松毛虫大范围发展和扩散面积。
关于应用天敌起到防治作用方面,因为落叶松松毛虫有较多类型的天敌,如赤眼蜂、黑卵蜂和跳小蜂等,幼虫天敌选取松毛虫埃姬蜂或者黑尾黑麻蝇,对松毛虫成虫起到威胁作用的天敌有大山雀和螳螂,成虫天敌还要利用寄生蝇控制松毛虫寄生。工作者通过引入天敌,从而控制落叶松松毛虫数量不断增加。
关于应用生物制剂方面,其作为生物防治的一个组成分支,选取1.2%烟碱·苦参碱对松毛虫生成具有杀伤作用,药物效用明显,基本不会对附近生态环境带来干扰[5]。另外,还可以利用1.8%阿维菌素促进松毛虫死亡,然而这一过程比较缓慢,大多数情况下要明确药物使用三天之后有松毛虫大量死亡的现象。
3.7应用化学防治技术
针对落叶松松毛虫的防治,运用化学防治手段是比较重要的一项选择,通过化学药物减少害虫数量,更多地被应用于林区松毛虫暴发问题的处理中。化学防治的内容包括毒绳、人工机械喷雾或者微胶囊药剂,明确每年四月份,工作者在落叶松的树干上涂抹毒胶,即除虫菊酯类药剂,发挥化学防治松毛虫的作用。每年五月份或者八月份,工作者按照机械喷雾的形式,调整1∶3000的指数喷洒药物,有1.8%阿霉菌素乳油,避免松毛虫幼虫过度生长。每年的五月份和六月份,利用无人机喷洒阿霉菌素,另外,在每年的八月份,增加杀虫烟剂的使用,剂量是15kg/hm2,关注防火管理,降低火灾出现率。需要注意的是,即便化学防治方式能够对落叶松松毛虫起到抑制作用,然而在用量比较少的情况下会影响防治质量,用量比较多的情况下则影响其他类型植物的正常生长,长时间选取化学防治方式,很有可能破坏林区附近环境,为此要适度应用化学防治技术。
综上所述,对于甘肃省陇南市的落叶松管理,松毛虫为一种重要的病虫害类型,若发生松毛虫疫情,势必产生严重后果,应引起政府高度重视和关注,从松毛虫的传播源头上控制松毛虫疫情传播。政府等相关单位应落实本职工作,安排专业工作者对松毛虫进行监督和管理,及时融入先进的思想和技术,制定完整的落叶松松毛虫防治方案,通过多种形式降低防治成本,由此降低松毛虫发生率,真正保障生态平衡性建设。
参考文献:
[1]孙赫,赵美丽,武莉琴,等.混交林不同配比结构对落叶松毛虫发生与传播的影响[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42(03):106-113.
[2]王东育,李楠.长白山林区松毛虫种群变动的气象因素及对策探究[J].南方农业,2020,14(26):72-74.
[3]于德江,郑依国,孙晨辉,等.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落叶松毛虫致灾状况调查与致灾因子分析[J].林业科学研究,2022,35(03):103-111.
[4]张华伟,张亚伟.噻虫胺·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悬浮剂防治落叶松毛虫高龄幼虫的试验效果[J].防护林科技,2021(02):53-54+83.
[5]王尧.落叶松毛虫的形态特性以及综合防控监测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1(08):185-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