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玲
在小学教育教学的创新征程中,课堂教学优化已经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而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一定程度上有力地推进着小学教育质量提升。与此同时,小学班级的文化建设工作也应得到更多的重视。只有文化建设与课程教学相辅相成,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体现小学教育改革的意义。
在小学文化建设的征程中,生命教育应当贯穿始终,将生命教育落实到实处,能够帮助小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从而让他们保持对生命的珍视和热爱,用积极的态度和实际行动为生命添色彩。只有他每个小学生都能接受良好的生命教育,进一步提升班级文化建设质量才能成为可能。
一、创新生命教育思维,采用更具实践性的方式方法
传统的生命教育往往局限在课堂和讲台上,教师们耳提面命,让小学生注意危险,珍惜生命。说教的方式往往收效甚微,无法直击内心,起到相应效果。因此,在新时期教师们应当创新生命教育思维,转变角色,让小学生们不再是简单的听众,而是更多地参与到生命教育的过程中来,成为真正的实践者。教师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参观或实践活动,例如,可以带领小学生们与消防员叔叔面对面交流,让他们通过亲身体验了解火灾带来的巨大损失,同时学习面对突发火情的必要知识,从而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时时注意消防安全,在关键时刻保护自己。也可以通过分队行动的形式,让小学生们自己去对校园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通过讨论提出合理化的安全措施建议。
二、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宣扬积极的生命观和价值观
在小学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会经常性地接触到与生命相关的教学场景。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积极抓住生命教育机会,在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用教材中的人和事为小学生们的生命教育提供鲜活的案例,弘扬积极的生命观和价值观。在课堂的升华阶段,让小学生们围绕着相关主题积极讨论,畅所欲言。
三、采用民主化的形式,为班级生命教育注入活力
小学生还处在身心发展阶段,但这并不代表他们的独立人格、自身想法以及体悟感受可以被忽视。在班级文化管理与建设中,应该保持平等的师生关系,形成民主的教育氛围,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对老师、对同学、对伙伴产生信任,并在相互之间的协商、讨论以及共同的探索中得到答案。例如,在生命教育的主题班会中,教师可以走下讲台,与小学生围坐在一起,作为整个班会的引导者和流程的推动者融入学生群体中,倾听他们的声音,考虑他们的建议,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从而使生命教育保持鲜活的生命力。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小学生价值观的关键举措。在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时刻谨记自身使命,积极引导学生,使他们成为有着健全人格和全面素养的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