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辛辛
3月的陕北,春寒料峭,天朗气清。
在这片广袤大地上,素有“三秦要塞”之称的陕西省定边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涌现出抗日爱国将领高桂滋、全国劳动模范石光银等不少杰出人物。其中,全国劳动模范李守林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如今,他的故居已被命名为榆林市廉政教育基地。
李守林故居位于定边县堆子梁镇小滩子村。一个安静的院落里,一条砖头铺成的走道,两旁的松树葱郁挺拔,彰显着主人顽强向上、不屈不挠的精神。院子的角落还生长着各类植物,在阳光照耀下绿意盎然。党员干部不断前来这里参观学习。
“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廉洁奉公……”李守林虽已离世,但他的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中央候补委员、全国党代表、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李守林的一生是光荣的一生、战斗的一生、艰苦朴素的一生、勇于奉献的一生。
苦干实干——“陕甘宁边区一头勤勤恳恳的老黄牛”
位于毛乌素沙漠南缘的小滩子村自然条件极度恶劣,饱受风沙、盐碱困扰。1933年,6岁的李守林随父辈逃荒至此,成为该村的第三户人家。从此,这个“地坑烂草棚,四季冒黄风,糠菜填肚皮,十户九家贫”的村子成了李守林的新家园,也成了他奋斗一生的地方。
恶劣的自然条件严重影响村民的生产生活。要想改变生存现状,唯有植树造林治理风沙这一条路可走。1951年,时任小滩子村村委会主任的李守林动员28户贫农,组织起2个造林合作互助组,开启治理茫茫荒沙的征程。他带领大家把从牙缝里省下来的几斗糜子换成树苗栽下,天天盼望着它们能扎根成活。然而,这些承载着全村人希望的树苗却被一场狂沙无情吞没。
李守林向沙漠的第一次进军宣告失败。村里的一些人开始质疑他的做法,“就凭你们还能栽活树、治了沙?简直是白费气力!”
李守林没有气馁,在认真总结经验后得出一个结论:要想把树栽活,就必须先固定住流沙。他带领大家用柴草把沙地分成一框一框,再挖坑栽种沙柳作障蔽。就这样,第一片树林在众人的努力下顽强地扎下了根,让大家看到了人进沙退的希望。
李守林一边努力扩大林地面积,一边探索如何将贫瘠荒凉的沙地变成肥美的良田。1965年,他提出搞农田水利建设的设想。“小滩子村造了十几年林,有了地、有了肥,但就是没有稳定的粮食产量,问题就出在水上。要想拔穷根,就必须在实现林网化的基础上做到水利化。”李守林说。
没有人不期盼好日子。李守林认真严谨分析调研、脚踏实地苦干,村民们也对此信心十足。1966年春节刚过,天寒地冻中,李守林带领30多人,在沙地上打机井。他们昼夜三班倒,奋战20多天后终于打成了小滩子村有史以来的第一口机井。全村男女老少为之振奋不已:“这下咱小滩子村可是有办法了!”
“五檩四椽满炕毡,儿婚女嫁心安然。”20世纪70年代之后,相继实现林网化、水利化的小滩子村,已是粮食倍增、牛羊成群。大家过上了好日子,李守林却不满足。
“粮食产量仍旧不高,原因是沙地漏肥漏水,要想高产必须拉土压沙造良田。”这一次,李守林的决定遭到一些人反对。
“一亩地垫两寸厚的黄土,要拉140车。拉一车土,一个来回10多里路。要改造1000亩地,得付出多大的代价啊!”有人掰着指头算起了账。
村民的质疑和畏难情绪没能动摇李守林的决心。1972年底,小滩子村又拉开了拉土压沙、改造良田这一大工程的序幕。冬天,气温降到零下20多摄氏度,土地冻得像铁板一样坚硬,狂风卷着黄沙迎面打来,眼睛都睁不开。李守林带领群众揭开厚厚的冻土,取土作业。他们迎着刺骨的寒风、弥漫的风雪,推着架子车,赶着马车,在沙漠中穿梭往来。
大家连续奋战3个冬春,共拉土21万余车,往返行程250余万公里,硬是给1000亩沙地全部掺进黄土,让费水、费肥、费工的“三费田”变成稳产高产田。1974年,全村粮食总产量一跃达到61万斤,比改造前提高了70%,这是前所未有的。在李守林带领群众苦战狂沙、让乡村换新颜的奋斗中,他既是一名“指挥员”,又是最好的“战斗员”,真正体现了党员干部“顶在前面干在难处”的优良作风。
李守林参加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时,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的亲切接见。当时,毛主席握住李守林的手,称赞他是“陕甘宁边区一头勤勤恳恳的老黄牛”。
正身律己——身着补丁衣服的全国劳模
在李守林故居内,陈列着他生前使用过的劳动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等物品,还悬挂着李守林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及他日常生活的老照片。看着这些泛黄的老照片,大家会发现李守林的衣服总是打着补丁。
1959年,李守林去参加庐山会议,当时一位陕西省委领导看见他穿的衣服不仅洗得发白,还满是补丁,就自掏腰包8.8元买了一件的确良衬衫并嘱托办公室秘书送给李守林。节俭的李守林开完会后,便将新衣服洗干净、折叠整齐,又还回了省委办公室。秘书再三请他收下衣服并言明这并不违反纪律,他依旧婉拒了这份好意,乐呵呵地穿着补丁衣服回家了。后来,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要领导给的衣服呢?李守林说:“别人的东西,我没出一个钢镚儿,那就不是我的。”
关于李守林勤俭廉洁的故事还有很多,而让小滩子村村民口口相传的还有他吃炖羊肉的故事。
1971年9月,时任省委书记李瑞山到小滩子村调研。工作结束后,领导安排吃炖羊肉来慰问李守林等一众治沙人,但李守林在炖羊肉做好之前就独自回家了。大家吃饭时才发现李守林不在,赶紧将他叫回来。
“当时生活水平相对较低,一顿炖羊肉需要8角钱,这对我外公来说是奢侈的。”李守林的外孙孟万涛说。
了解情况后,李瑞山书记对李守林说:“这8角钱我出,是我请大家吃炖羊肉,你如果不吃,那我也不吃。”听到这话,李守林不得不吃了炖羊肉,但吃完后,他坚持付了8角钱。不仅如此,每一次在公社用餐,李守林都坚持付钱。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公社也不容易,我不能占公社的便宜。”
“从不利用各种机会占公家便宜,牢守自己的底线,李守林这种勤俭节约、严于律己的优良品格真的让我们很钦佩,特别值得大家学习。”小滩子村党支部书记刘照勇说。
现年76岁、当年参与治沙开地的白治亮提起李守林依然感叹不已:“那是个好人,儿女多,日子过得也穷,但是实实在在干事,什么时候也不贪公家一分钱,要不然我们能跟上他干?”
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足以体现一个人的信念。李守林用具体行动践行着初心使命。
1969年,陕西省委因工作需要,根据当时的工作待遇给李守林配备了一辆吉普车。等车开到定边县后,李守林却要把车送到县委。“这么好的车,还是留给更有需要的人用吧。”李守林说。从此,这辆配给他的专车就成了定边县委的公务用车。
李守林自己没怎么用过这辆车,去省上开会时才偶尔坐一下。“当时县委的司机说,‘我开了这么多年车,第一次遇上这么个人,太怪了,但确实让我佩服,真的了不起。”孟万涛告诉记者。
无论遇到啥问题,只要能自己解决,李守林就不向组织提要求。
清白传家——从不考虑自身的“大官”
“依稀记得,爷爷爱吃我一点都不喜欢吃的‘玉米面馍馍,里外穿的还是打补丁的衣服,吃的、穿的还不如别人家的爷爷呢!他有很多头衔,中央候补委员、全国党代表……可是,无论他有多少头衔,每走到一个地方,大家对他的称呼还是李支书,大家对爷爷的那种热情与尊敬,让我仰慕不已。所以,‘支书才是‘大官,这是我童年深刻的记忆。”李守林的孙女李旭君在散文中写道。
李守林家中子女多,有三男四女,生活也不宽裕,但他从未向组织说过。县委领导知情后,安排用吉普车拉了几袋玉米送到他家中,却被他谢绝。他到各地开会,开完会后都会第一时间回村参加生产队集体劳动。大家都说他是靠挣“工分”养家糊口的中央候补委员、全国党代表。
“在那个推荐工农兵学员上大学的年代,小滩子村得到一个名额。当时,我们兄妹几个都符合条件,但父亲却没有推荐自己的子女,而是把名额给了村里一位贫下中农的孩子。”李守林的儿子李新民说。
当时,村里人都说:“这个人愣着了!”从来都是先人后己的李守林也遭到老伴的抱怨:“公家给你的名额,你全都给别人了。”面对党和人民的信任,李守林用满腔热情和加倍劳动去回报。他谢绝了各级领导的照顾,婉拒了调到省里甚至调到北京的工作机会,只是一心一意地战斗在基层一线。
李守林总叮嘱自己的儿女,做人要懂知足、怀敬畏。
“1976年,我家的房子太破要重新维修。我当时任郝滩公社团委书记,包抓郝滩乡路庄大队。”李新民是李守林的大儿子,他在日记中写道,“当时路庄大队队长说,现在木料多,你家修房需要大树,给你解决上一根。我把这个想法告诉父亲后,遭到了他的严厉批评。”
“这件事情让我深受教诲。父亲从不为金钱利益所动,他清白做人、踏实做事,永远是我们儿女的楷模。”李新民说。
李守林严格要求每一个子女,身体力行地教导他们诚实守信、不贪不占,严于律己、积极向上,吃苦耐劳、报效国家。
“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正是他留下的家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