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文盲的70年

2019-09-10 07:22
文萃报·周二版 2019年32期
关键词:文盲机车生字

1927年,郑守林出生在辽宁辽阳,父母是裁缝。

8岁起,郑守林被送至邻村最大的一个庄户做长工。9岁那年,郑守林误入了一个私塾先生的家里。老先生见他与自己孙辈年龄相仿,便问他叫什么、想识字吗。郑守林低头不语,半天才挤出了一个“穷”字。先生摇摇头,在一角废纸上用小楷写下了4个字——“郑守林”、“穷”。

郑守林如获至宝,把这四个字天天带在身上。至此,“郑守林”和“穷”就成了他童年和青年时代认识并会书写仅有的4个字,直到解放战争爆发。

1946年,郑守林在去镇上买“洋火”的途中被国民党军队抓去做了壮丁。后来,郑守林作为人民解放军战士参加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1950年10月,他随部队跨过鸭绿江赴朝作战到1953年7月凯旋回国,这期间,郑守林识别并能书写的字数已达到50多个,这当中有“三八线”“美帝国主义”“坦克”“和平”等词组。

正当郑守林自喜取得的识字成绩时,国内正掀起一场史无前例的“扫盲运动”。

当时,尽管郑守林认为自己已经开始认字了,但量化来看,仍属文盲。

回国后,郑守林先回老家与张桂琴完婚,而后于1956年奔赴黑龙江北大荒,参加八五二农场的创建工作,负责开荒机车的管理和维护。

郑守林所在的农业生产连队距最近的识字班并不远,只有3公里,但由于识字班开课基本都在晚上,而这正是机车检修的时间。

因此,郑守林就成了识字班上的“迟到名将”,最后连他自己都不好意思再去了。尽管如此,郑守林还是鼓励妻子张桂琴去扫盲。

事实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妇女受教育水平普遍很低,90%以上的妇女是文盲。每次上课回来后,张桂琴会把学到的生字教给郑守林,郑守林的识字量在这段时间也增加到100多个。但随着儿女的陆续出生,难以保证听讲时间的张桂琴,此后也就很少再去学习了。

由于识字量不够,每次开会,郑守林只能带耳朵去听,回来后再凭记忆做汇报和传达。

有一次,新上任的上级主管单位领导发现自己讲话时,台下的郑守林不拿笔也不带本,于是,将这种目无领导的情况反饋给郑守林的直接领导。直接领导本想说出实情求得领导谅解,没想到新上任的领导却更生气:“识字不多不就是文盲,不就是睁眼瞎吗?睁眼瞎怎么能建设好社会主义?”

事后,郑守林觉得新领导话糙理不糙。于是,把这件事告诉了4个正在求学路上奔走的儿女,多年以后又讲给孙子孙女们听。

1987年,光荣退休的郑守林到新华书店买了一本字典和10本小学生用的生字本。1997年,郑守林的识字量突破了1000个,并开始订阅《人民日报》。

2011年,郑守林的重孙女郑依墨出生。84岁的郑守林原本想写一首短诗送给重孙女,但发现“墨”字还没学会。老人的次子、在哈尔滨从事在线教育工作的郑建友在电话里安慰父亲说:“您已经认识1395个字了,很伟大了!这个字您只要认识就行了。”“不行,不做睁眼瞎!”

此后的3年里,郑守林受阿尔茨海默病影响,对身边的人和事已经淡忘了。而“墨”字,也成了郑守林老人会写的第1396个字,也是最后一个。

猜你喜欢
文盲机车生字
《假文盲》的启示
“新文盲时代”
关于“口”字的教学分析
斯诗私塾
“周恩来号”机车连续40年投入春运
DF8BI内燃机车整车称重调簧工艺适用条件研究
机车英雄
明证
在塞纳河畔遇见的“他”邂逅机车收藏家Hector
生字变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