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佳
春夏交季,骤雨初歇。刘瑜身着“环保蓝”,又投入到一天的紧张工作之中。
硕士毕业至今,刘瑜的工作岗位一直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如今,作为榆林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信息监侦科副科长,他依然坚持用心呵护着这片土地上的绿水青山。
从小梦想成为环境保护者的刘瑜,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2013年,刘瑜通过了陕西省公务员考试,被榆林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录取,这让他为追逐梦想迈出了第一步。
榆林市作为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煤、气、油、盐资源富集,资源及能源开发企业众多,且部分属于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保护好生态环境就是要秉持为民情怀,聚焦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对生态环境违法行为敢于亮剑、善于亮剑。”刘瑜深知榆林市环境保护工作形势严峻,环境执法任务繁重。
重点污染源检查、油气开发企业专项检查、煤化工行业专项检查、城镇污水处理厂专项检查、“两高一资”行业专项检查……面对各项检查工作,刘瑜每一次都认真查资料、拍照片、取水样、制作法律文书、制作统计表格、撰写文件,抽丝剥茧,将一项项工作妥善完成。
在执法过程中,常常也会遇到执法难、取证难等问题,对此,刘瑜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
在日常检查过程中,刘瑜发现企业设备高温、高压排放口普遍存在实际排放量与自动监控设施所测量排放量之间存在差异的问题。
“这会影响在线数据的准确性和执法的权威性。”于是,刘瑜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翻阅相关资料,认真研究,查清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与自动监控设施厂家主动沟通、讨论,最终纠正了这一计算缺陷,确保实际排放量在线数据的准确统一。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这是刘瑜的人生信条。
随着环境治理现代化和智能化步伐加快,对执法人员业务能力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重点污染源安装自动监控设施并联网,就是为了充分发挥监控设施24小时‘在岗的作用,从而对企业进行不间断监督。如果执法人员在企业检查,不会查自动监控设施,就找不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刘瑜说。
2021年,刘瑜直接负责和参与检查的企业有150余家,对检查中发现存在问题的22家企业实施了行政处罚并责令进行整改,罚款近447万元,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环境问题,同时对环境违法行为形成了震慑。
环境执法不讲“人情”,但并不意味着没有人情味。在刘瑜执法过程中,发现存在轻微违法且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他都主动帮助企业进行整改。发现部分企业在排污许可证制度执行上还存在盲区,有的不懂如何填写执行报告,有的不懂如何建立台账并如实记录,他就按照《排污许可管理条例》和《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规范》,结合遇到的实际问题面对面给企业讲解,有效提升了企业环境管理水平。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部门和企业只有相互支持,才能实现双赢。”10年来,刘瑜参与办理案件100多起,他深深扎根在人民需要的地方,努力用自己的行动守护一方水土。
经过重点污染源监管、排污费核定与征收等环境执法工作的不断历练,刘瑜逐渐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生态环境执法“多面手”。今年2月,刘瑜被省委、省政府授予陕西省“人民满意公务员”称号。
日复一日地坚守,刘瑜以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担当,始终践行着一名环保工作者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