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慧
摘 要:小麦、水稻和玉米是我国最主要的三大粮食作物,优质的水稻不仅能够提升国家的优质粮食储备,还能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因此,优质水稻品种的培育和水稻病虫害的防治一直是我国水稻种植中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了水稻的生长特征对水稻的栽培方法提出建议,并针对不同种类的病虫害给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水稻;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
我国在三千多年前就已经将水稻作为了主要的粮食,这些年来,水稻种植技术也一直在发展进步,尤其是近几年科技高速发展,我国已经拥有了一些优质水稻品种。水稻的生长与区域、气候、水肥管理等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我们要探讨更加优质科学的种植技术,使用更加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方案,提高水稻的品质,增加农民的经济收益,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 优质水稻栽培技术
1.1 选地与整地
水稻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生长期间对水分的需求量比较大,并且受温度、光照等因素的影响也比较大。结合水稻的生长特征和种植经验,水稻在气候较为稳定的平原地区的产量要远高于高原、山地等地区。因此,广西壮族自治区若想培育优质水稻,就要充分结合以上因素,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考量,选择最适合的土地区域进行水稻的种植。首先,要选择地势平坦的区域。水稻生长中有很长一段时间是需要浸泡在水中的,地势平坦的区域更方便田中存水。其次,因为水稻对水源的需求较高,因此在选择种植区域时要远离各类污染源,防止因为水源污染而对水稻的品质造成影响。最后,水稻的生长需要充足的光照,所以在选择种植地时,尽量避免稻田周围存在高大树木或稻田被建筑物遮挡,保证稻田内的光照充足。选择好符合水稻生长基本条件的土地后,要对土地进行简单处理。水稻的种植提倡秋翻、春耕,旱耙、旱平或旱旋耕,然后再灌水进行水耙,达到寸水不漏泥的插秧状态[1]。第一步是秋翻,秋翻能够改良土壤、加深耕地深度、消灭土壤深层的病虫害,还能够提高土壤的蓄水力和保墒力,让土壤能够具备一定的防旱排涝能力。秋翻相比于春翻来说,秋翻时温度是逐渐下降的,减少了因升温导致的土壤水分蒸发。秋季翻耕时要在秋收后及时进行,防止出现时间过久土地结块的情况发生,土地结块后翻耕工作的难度会增加,还会影响翻耕的质量。第二步,在来年开春后,正式插秧前,还要再次进行土地的翻耕,本次翻耕主要是将土壤进一步蓬松,减少土壤中的板结,进一步提高后期水灌的土壤保水力。在本次耕地结束后还要再进行一次旋耕,其深度为15~18cm。
1.2 种子处理与播种
种子质量是决定水稻植株生长状况的根本因素。在选种时,我们要全面考虑广西地区的地理气候特征和当地的种植经验,才能够筛选出最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质种子。广西扶绥县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较高,终年无雪,耕地资源丰富,几乎没有恶劣天气。在2011年到2021年的水稻培育中,在广西推广种植的水稻常规品种有155个,其中推广排名前十的品种中,广西自主培育的品种有八个,包括珍桂矮1号、丝香1号和玉晚占等,这些品种都是在多年种植中优势比较明显、可以继续推广大面积种植的[2]。目前水稻的播种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机械化种植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加快了水稻的播种效率,但是机械种植对种子质量的要求也更高。在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筛选,剔除瘪种、坏种和发霉的种子,然后选取少量种子进行前期催芽,发芽率超过80%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播种工作。选出合格的种子之后,要使用温凉的淡盐水浸泡种子,保证水稻种子的活性,种子浸泡完毕后要进行晾种和拌药,提高种子的发芽率,降低种子受病虫害的威胁。完成以上步骤之后,要对种子进行催芽,将发芽的种子使用育秧棚进行苗床育秧,播种时间一般会选择在春季,当地区的日平均气温高于5℃时就可以开始水稻的播种,播种时要对育苗床进行全面消毒,减少育苗期虫害的发生。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减少后期秧苗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损耗,育秧棚一般会设置在水稻田的附近。
1.3 水稻育苗与插秧
播种完成后,要及时使用覆膜将育苗盘覆盖,保证水稻种子发芽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在育苗床中的秧苗基本长齐后,要及时撤除覆膜。观察秧苗的生长情况,在秧苗生长到一叶一心时,将育苗床的温度调整至25℃左右,并进行适时通风,预防青枯病的发生;生长到两叶一心时,要适当降低温度,维持在23℃左右;三叶一心时要进一步降低温度,最好维持在20℃左右。在育苗期间,要根据土壤墒情进行合理灌溉,尤其是两叶以后,秧苗对水分的需求量增加,要实时监测土壤墒情,防止水分缺失对秧苗的生长造成不良影响。插秧的时间要根据秧苗的生长状况来确定,一般在其生长四周之后,就可以进行移栽。插秧前,在稻田的土壤中混合有机含量8%以上的农家肥、氮磷钾肥和生物菌肥,并结合旋耕让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混合完成后向田中注水,让土壤充分吸水,平整土壤。目前水稻插秧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机械插秧能够对插秧深度和密度都有比较好的掌控。一般来说,插秧的深度大约为2cm,密度是10cm×25cm,每穴插1~2株秧苗,每公顷的插秧数量为28万株左右。插秧完成后要对机械插秧不均匀的地方进行人工调整,插秧结束一段时间后,要对稻田中的秧苗成活情况进行观察,发现没有成活的秧苗时,要及时拔除并补苗。
1.4 田间管理
水稻的田间管理是指从播种后到收获前的管理,对水稻不同阶段的生长情况进行观测,针对水稻的不同生长阶段给出不同的管理措施。首先是水稻的苗期管理。水稻苗期对温度和湿度比较敏感,通常会选择在育苗大棚中进行水稻苗期培育,便于控制温度和湿度。在大棚中大约培育4周就要移栽插秧。其次是插秧后分蘖期的田间管理。这个阶段的水稻是水稻植株生长最快的时期,该时期的水稻对水分的需求量很大,因此要保证稻田中的水分充足,及时进行灌溉补水。为了让植株更好地生长,还要在水中适当地添加氮肥,为水稻的快速生长提供保障。然后是水稻的抽穗期,抽穗期的田间管理要遵循“一深二喷三防”的原则。“一深”是指该阶段的稻田水层要加深,保持水层在5cm左右。广西早水稻抽穗一般在5月份,晚水稻抽穗在9月份,这两个月份的温度都较高,虽然高温能促进水稻抽穗,但是过高的温度也会影响水稻受精,造成瘪谷。保持较深水层能够降低田间温度,还能够提高花粉和花柱的活力,提高水稻受精率进而提高产量。“二喷”是指喷药和喷肥,广西夏季降水较多,降水会导致很多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因此要对水稻进行提前喷药预防。喷肥一般是叶肥,向叶片喷洒尿素水混合磷酸二氢钾溶液,能够提高水稻的穗粒数,增加穗重。“三防”是指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虫害,降低病虫害的威胁。最后是水稻灌浆期的管理,加强灌浆期的水分和钾肥供应,保证水稻的根叶生长,提高水稻颗粒的饱满度。
1.5 水肥管理
水稻的整个生长阶段几乎是在水中进行的,因此水肥管理对于水稻的生长至关重要。水稻插秧后,可以选择氮肥后移优化施肥方法,减少前期的氮肥施加量,增加水稻后期生长的氮肥施加量,并向后顺延氮肥施加的时间[3]。一般来说,底肥、分蘖期施肥和稻穗受精后发育期的氮肥施肥量大体相同,分蘖初期的肥料可以适当减少。基肥一般选择每公顷施加120kg磷酸二铵、69kg50%硫酸钾;水稻分蘖期一般选择施加每公顷78kg调节肥和30kg微量元素锌肥,以保证水稻分蘖期的养分供应;进入水稻穗期后,每公顷施加69kg50%硫酸钾和210kg尿素,能够促进水稻果穗生长,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水稻不同阶段对水分的需求也是不同的,要根据水稻的不同生长需求选择灌溉与晾田的时间。水稻插秧后分蘖期需要3~5cm的水层深度,进行深水扶苗。通常深水7d后要进行3~5d的晒田,减少无效分蘖。水稻抽穗后到花穗受精期间,要尽可能深水培育,提高水稻花穗的受精率,如果遇到降温,即温度降到17℃以下时,要加深水层深度,水层深度为18cm。水稻灌浆期时要进行间歇灌水,一般收获前7d要停止灌水,保证在稻穗成熟前能够排出水分。
1.6 水稻收获及收尾
广西水稻是一年两熟,早水稻一般在3月份种植,6月份收获,晚水稻在7月份种植,10月份收获,生长期大约为100~130d。水稻的收获时间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水稻的质量和产量,因此在临近收获期时要对水稻的生长情况进行实时观测。一般来说,每穗水稻的颖壳达到95%以上时变黄,米粒定型变硬且呈现透明状时即可进行收获。目前水稻的收割方式主要有机械分段收割、人工收割和全机械收割。机械分段收割时,先将倒伏水稻进行人工收割,然后使用小型履带式收割机进行收割。人工收割适用于小面积的稻田,小面积稻田收割机械设备难以进入,只能采用人工收割方法。人工收割时要将稻谷打捆,整齐摆放,在稻谷水分降到16%以下时,再进行打谷。机械收割适用于面积较大的稻田,在稻谷水分降低到16%以下时,使用收割机进行收割,将水稻秆就地切割,并留茬5cm。收割结束后要将秸秆还田,田中加水浸泡,浸泡一段时间后,使用旋耕机对土壤进行深耕,把地面的秸秆与土壤混合翻入地下,翻耕的深度大约为20cm。将秸秆还田能够有效提高稻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能够增加土壤肥力,还避免了农民焚烧秸秆的安全隐患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2 水稻的病虫害防治
2.1 水稻的病虫害类型
水稻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可能会受到不同病虫害的侵害,为了降低病虫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我们要充分了解病虫害的类型,有针对性地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病虫害主要分为病害和虫害两大类,根据水稻的种植经验,广西水稻种植中常见的虫害主要是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三化螟,常见的病害主要有稻瘟病和稻纹枯病两种。稻飞虱是广西水稻种植的主要害虫,它具有暴发性、迁飞性和危害重等特点,会对水稻的产量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稻瘟病是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它的感染面积大,传播快,历史病区复发概率高,严重时会影响整片稻田的产量。
2.2 水稻病虫害的农业防治
水稻的农业防治方法主要是通过优化种植过程,增强水稻自身的抗病能力,或通过良好的水肥管理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首先是播种前的选种和种子处理,农业防治方法要求在选种时注重对水稻品种抗病虫害能力的考察,选择自身具备一定抗病能力的品种,并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降低病虫害发生率。其次,在插秧时要对植株密度严格把控,对行间距、株间距都要合理控制,避免因阳光分配不均或通风不良而造成各类霉菌病的发生。最后是水稻生长期的水肥管理,稻瘟病通常在氮肥施加过多时出现,因此在水稻生长过程中要尤其重视氮肥与钾肥的配比,科学施肥能有效降低稻瘟病的发生率。
2.3 水稻病虫害的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方法主要是利用昆虫的趋向性和种植户对病害的敏感程度来实现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大多数昆虫对光和特定颜色都有趋向性,因此我们可以在农田中设置诱虫灯,例如,二化螟对黑色光具有较强的趋向性,因此可以选择在农田中设置太阳能黑光灯,在夜晚9时到凌晨4时进行害虫的诱杀。另外,也可以利用昆虫的趋色性,在农田中设立黄色涂胶板,也能够起到很好的杀虫作用。物理防治方法还包括人为隔离、拔除病株的方法。
2.4 水稻病虫害的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方法是农业中最常用的防治方法,它具有成本低廉、操作便捷、即时效果强等多个优点,但是化学防治方法所使用的农药毒性较大,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也会造成环境污染。化学防治方法能够有效消灭病虫害对水稻的威胁,例如,在使用化学方法治疗水稻稻纹枯病时,首先,种植户要对稻纹枯病的暴发时间有基本了解,这样才能进行疾病的预防。当40%的水稻患该病时,可以使用井冈霉素和5%水剂100~150mL喷洒水稻根部[4]。在发生稻瘟病时,也可以采用化学防治方法,由于稻瘟病的传播速度比较快,影响范围也比较广,因此在发现稻瘟病的第一时间就要进行处理,可以使用一定比例的噻唑锌或噻霉酮进行处理。化学防治方法是目前稻瘟病防治速度最快的方法。但是在使用化学防治方法时,要特别重视药品使用量,并使用多种药品轮换的方式,避免病害产生抗药性,降低防治效果。
2.5 水稻病虫害的生物防治
优质水稻病虫害防治背景下,要重视对生物技术的应用,发挥生物技术的绿色、无污染优势,实现对水稻病虫害的有效防控,保证水稻品质[5]。生物防治方法主要针对水稻生长期间的各类虫害,例如,大豆能够吸引寄生蜂,因此可以在稻田周围种植大豆,吸引寄生蜂,寄生蜂能够寄生昆虫幼虫,降低幼虫的成虫率,进而达到灭虫的目的,也可以通过引入七星瓢虫,降低蚜虫对水稻的伤害,还可以通过人为增加蜘蛛的种群数量来克制稻飞虱等害虫。生物防治方法还包括生物抑制剂的使用,可以在农田中喷洒特定昆虫的抑制剂,达到驱赶害虫的目的。目前,有些地区采用在稻田中饲养鸭子来控制害虫数量的方法,鸭子能够消灭部分害虫以及农田杂草,鸭子粪便还能够为水稻提供养分,是一种很好的生态种植方法。
综上所述,优质水稻的种植需要结合许多关键的种植技术。本文从水稻种植的选地整地开始分析,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扶绥县的地理气候条件,从选种、育苗、田间管理、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几个大方面,对优质水稻的种植技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助力广西地区实现水稻的优质高产。
参考文献:
[1]张积彬.优质水稻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家参谋,2022(23):72-74.
[2]胡婷婷,陈华文,粟月萍.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推广及保护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J].广西科学院学报,2022,38(04):328-335.
[3]王龙,唐蕾,孙迪.优质水稻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J].特种经济动植物,2022,25(11):127-129.
[4]李玉波.水稻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分析[J].新农业,2022(23):11.
[5]卓丽.优质水稻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的研究[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2(12):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