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静
【姓名】仙鹤纹补
【时代】清代
【住址】装饰得五彩斑斓的方形丝绸缎,现藏于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我家特别华美,墙壁有一圈用金色四线绣制的回字纹,祈愿“富贵不到头”。我身边环绕着寓意吉祥的五彩祥云,徘徊着象征福气从天而降的红色蝙蝠。我惬意地伸展双翅,姿态优雅地昂首伫立于山崖。山崖下波涛汹涌,浪花飞溅,漂浮着珠宝、如意等宝物。我身旁的松树繁茂,各色松针散开,很是好看,有着坚韧不拔、盛而不衰的好意头;桃树上,9颗饱满的桃子,代表寿长久久。
我,是清代官员补服上的装饰,用于美化服饰、标明官员等级。清代的补子,分前胸补和后背补,我们是“双胞胎”。不过,补服前有纽扣,需系扣穿着,前胸补子就被分割成了两块,而后背补则十分完整。
我的生平
我年岁已高,生于唐武德元年。儿时的我,并不似现在这般方正规矩,与服饰通体织造而出,作为装饰。那时,我还不叫“补子”,有人称呼我为“胸背”,有人称呼我为“花样”。明代后期,我才有了“补子”这个名字。
明洪武二十四年,王朝根据品官等级规定了与其对应的补子纹饰: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雉(zhi),六品鹭(lu)鸶(si),七品鸂(xi)鶒(chi),八品黄鹂,九品鹌鹑,杂职练鹊。清乾隆二十四年,《皇朝礼器图式》完成,其中规定:文一品补服前后绣鹤,文二品补服前后绣锦鸡,文三品补服前后绣孔雀,文四品补服前后绣雁,文五品补服前后绣白鹇(xian),文六品补服前后绣鹭鸶,文七品补服前后绣鸂鶒,文八品补服前后绣鹌鹑,文九品补服前后绣练鹊,颜色均用石青。
虽然两朝补服在细微上有些差异,但仙鹤纹一直都是文官一品的专属纹样。
独受文人青睐
自古以来,“鹤”受文人雅士青睐,咏颂之词源源不断,如“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追想吹箫处,应随仙鹤游”……神话故事中,“鹤”是引人升仙的神人坐骑,常与“祥云”结合,称作“仙鹤”。因毛羽洁白、性情高洁,“鹤”被称为“鸟中一品”。从造型上看,“鹤”头顶无冠、有一抹红,喙、颈、腿部纤细而修长,尾羽呈现发散状,体态优雅。
大家仔细观察“青缎地平针绣仙鹤补子”,会发现,我的毛羽处有小米粒珍珠装饰,看起来极有立体感和光泽。
我的亲友圈
我的家族庞大,如青地纹缂丝锦鸡补、青缎地平金补花孔雀补、青缎地彩绣云雁纹补、酱缎地平金补花白鹇补、青地缂丝鹭鸶补、青缎地戗针绣鸂鶒补、青缎地平金绣鹌鹑纹补、青缎地平金打籽绣练鹊补,它们都是我的亲人。
有人说,我们变成纹样后不好区分。那么,如何分辨我们呢?“仙鹤”有长长的喙,修长的脖颈,纤细的腿,头顶有红色点状装饰,尾羽四散。“锦鸡”是二品文官专用纹样,头部有冠和毛羽,喙尖细,两根纤细修长的尾羽是它的显著特征。“孔雀”象征三品文官,样式取自雄性孔雀开屏的造型,尾羽延伸成羽屏,上有紫、蓝、绿等眼状斑,色泽绚丽夺目。
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鶒”、八品“鹌鹑”,分辨起来有一些难度。“云雁”无冠,身躯有点线状装饰,尾羽呈扇形,其造型与“鹭鸶”相近。“鹭鸶”通体白,喙长,头部有丝毛,尾羽呈扇形。大家可以通过头部及喙部特征区分它们。“白鹇”羽尾部极长,呈屏风状,中间较长,有齿状边缘,两边次之,飞翔时四散开来。“鸂鶒”有冠羽,颈部羽毛分两层,弯曲若S形,尾羽呈扇形。“鹌鹑”无冠,尾短,通身覆盖叶状羽毛,呈网格状。“练鹊”有冠羽,有两根长尾,且长尾末端有眼状斑纹,次尾纤细呈尖叶状。现在,你能正确分辨我们了吗?
我曾是“衣冠禽兽”
大家听说过“衣冠禽兽”吧?代指品德败坏、行为卑劣的人。但是最初,这可是褒义词,用于形容绣着飞禽和走兽官员服饰。自然界中,飞禽含蓄儒雅,走兽霸气威猛,和文武品官的特点相似。“衣冠禽兽”是书生毕生的梦想。
明代后期,有些穿着禽兽纹的人做了很多坏事,让人们对他们丧失了好感,这个词彻底变了味儿,专指道德品行败坏之人。“衣冠禽兽”这一称谓曾是我的荣耀,现在,我可不愿意和它扯上关系。
价值知多少
传统服饰文化不单是物质文明的结晶,也是精神文明的载体。补子是传统品官服饰的重要装饰元素,承载着服饰文化的吉光,古代手工艺的传统技法也尽在其中。我和我的家族,不仅能让大家领略传统织绣的精湛技艺,还能了解这些纹样背后蕴藏的美好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