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的广内经验

2023-04-29 09:48:02王雪梅杨嘉莹
前线 2023年10期
关键词: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王雪梅 杨嘉莹

[摘要] 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内街道构建纵向同轴、横向同心组织力模型,形成主动治理、未诉先办为民服务机制,围绕街区更新建立党建引领多元共治体系,通过组织引领、机制引领、价值引领,将党的建设贯穿于基层治理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推动街道社区体制机制创新,形成“街道围着社区转、社区围着居民转、基层治理围着问题转”的服务格局,成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的实践样本。

[关键词] 党建引领;  基层治理;  街区更新;  主动治理

[中图分类号] D267.2; C9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23)10-0076-04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统筹推进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事关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贯彻落实,事关居民切身利益,事关基层和谐稳定。面对新时期、新形势下基层治理存在的突出难题,如何通过党建引领凝聚基层治理合力,切实提高基层治理水平,将党建引领的制度优势真正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内街道提供了解题破题、治难理事的鲜活样本。

坚持组织引领,构建纵向同轴、横向同心组织力模型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是党领导基层治理的关键所在。2018年以来,广安门内街道构建了纵向同轴、横向同心组织力建设模型,形成了“红墙同心”社会公共责任体系,不断强化党组织协调各方的作用,提高街道党工委领导地区发展的推动力。纵向同轴就是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基层各党支部、楼门院党小组建立的以党建为轴的纵向联动机制,

横向同心就是分别以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基层党支部为核心,建立社会面的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成员单位党组织、行业党组织、非公企业党组织的横向联系机制。纵向上同轴响应,强化党组织的领导力、统筹力和革新力,确保党的领导贯彻到最基层支部和党小组;横向上向心用力,强化党组织的覆盖力、凝聚力和号召力,把党的各种力量团结到地区发展大局、地区中心任务上来。通过党组织建设引领基层各项事业,在创新发展中提升组织力。

街道党工委层面,建好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形成“红墙同心”社会公共责任体系。2018年广安门内街道在全市率先以党建共同体的形式向地区单位发布“红墙同心”社会公共责任体系,把群众关心的环境环保问题、安全稳定问题、服务共享问题、慈善公益问题纳入责任体系,通过街道、社区两级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向地区所有单位推广。例如辖区单位公交保修三厂与广内街道签订了共建协议,将三厂1540平方米小楼提供给街道,打造成集党建、文化、服务功能于一身的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以及“红墙同心”社会公共责任体系,以项目化运作方式凝聚、整合社会单位资源,协调了地区关系,服务了地区群众。

社区党委层面,社区书记工作室示范引领,实施“领头雁”工程。广内街道核桃园社区书记工作室被命名为北京市社区书记工作室,街道针对近两届换届后部分社区党委新任书记工作经验不足问题,建立结对子传帮带机制,安排优秀社区党委书记潘瑞凤与5位社区党委新任书记结对子做好日常答疑解惑、工作研讨,在党建引领老旧小区物业管理、社区服务站改革、推广使用社区通、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等方面让优秀社区党委书记带头先行先试,总结工作经验,再在其他社区做好引领复制,推进社区党组织带头人整体水平提升。

党支部层面,确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工作导向,打造坚强的战斗堡垒。一方面,采取社区支部进网格、机关干部进网格、执法力量进网格的“三进”措施,通过网格支部形成网格治理合力。另一方面,开展“六型”支部建设: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持续打造街道为老服务特色品牌;开展文化型党组织创建,培育核心价值观落地项目,满足群众的文化体育需求;开展环境型党支部创建,围绕疏解整治促提升中心任务发挥支部的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作用;开展安全型党支部创建,形成社会稳定、生产生活安全强大的动员力;开展共建型党支部创建,突出社会资源整合,促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楼门院党小组层面,制定《广内街道社区楼门院党小组工作制度(暂行)》,建立369个楼门院党小组。在长椿街社区感化胡同3号院、核桃园社区核桃园甲6号院等楼门院开展楼门院党小组示范点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小自治、大治理”楼院自治工作。

以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把加强基层党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既杜绝了党建和治理“两张皮”现象,又在完善基层治理的同时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广内街道构建纵向同轴、横向同心组织力模型的经验做法,就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的生动体现,纵向有效延伸党的工作手臂,横向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并且将“条条”和“块块”在基层治理的具体事务中联合起来、引导其共同行动,使城市基层党组织对基层工作的领导更加具体化、立体化、机制化。

创新机制引领,围绕街区更新建立党建引领多元共治体系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广内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将街区更新作为探索基层治理的有效途径,统筹做好广内地区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和文明创建工作,2017—2023年间,顺利完成“开墙打洞”治理、地下空间整治等诸项任务,群租房保持动态清零,街区整体生活品质得到显著提升。

连街成片的模块化治理机制,形成治理规模和示范效应。街道编制《街区整理计划》,把辖区分为5大街区,实施街区整理和品质提升。按照处级领导包片的原则设置14个片区进行疏解整治,处级领导任片长,社区书记担任副片长协助片长工作。广内街道改变了传统的各街巷单打独斗的工作格局,由片长牵头整体推进,并专门成立了大街整治攻坚组,有效发挥处级领导指挥协调作用,形成区、片、街联动集中攻坚和协同作战的固化组团攻坚模式,形成治理规模和示范效应。

分级负责的双街巷长动员机制,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在背街小巷整治提升工作中广内地区共确定背街小巷68条、主要大街11条,任命街巷长87名。街巷长身处一线,直面群众,是发现问题、协调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力量。广内街道制定了分级负责的双街巷长动员机制:街道机关干部担任街道街巷长,对所负责街巷的环境整治提升和深化文明创建负有联系、指导、协调、监督的职责;社区包片主任担任社区街巷长,对所负责街巷的环境整治提升负有发现、报告、处置的职责;居民志愿者担任小巷管家,组织街巷居民通过民意立项推进环境治理和深化文明创建,号召居民积极参与街巷管理,实现街巷自治。街道、社区、居民三级协同,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嵌入式管理的党建引领机制,确保治理任务落实到位。广内街道成立了68个街巷临时党支部,把党的组织建到中心工作的一线、急难险重的前沿,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临时党支部的成员由社区党委成员、社区支部委员、理事会成员中的党员、小巷管家中的党员、地区片警、城管队员等共同组成。党员带头参与街区环境治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明确街区内片长、街巷长、党支部、理事会、小巷管家的任务职责,完善日常运行和管理考核的工作制度规范,确保环境整治各项任务全面落地。

以人为本的民意立项机制,实现政社良性互动。广内街道发挥政民互动平台作用,在城市微更新、楼门防盗系统、停车自治管理等项目中,邀请群众全程全员参与。利用背街小巷整治工作契机,解决过去周边260余户居民通过信访等多种方式反映了十几年的安全与环境秩序老大难问题,同时围绕腾退疏解空间利用,启动民生工程民意立项机制,结合建筑空间特点,最终打造成为一个共享模式的社区文化服务空间——广艺+市民文化活动中心。从2021年初运营以来,广艺+市民文化活动中心以其丰富多彩、高品质的活动,吸纳620余人成为注册志愿者,以志愿服务换优质公共服务的良性互动治理模式效果初显。

广内街道党建引领街区更新的街区制模式是大都市基层体制变革的有益尝试。1在实施疏整促和街区更新中,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府要处理的是市政、街政、人居三度公共空间的改造更新以及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等事项,涉及与多元主体、多个利益相关方的互动。广内街道一方面变革工作理念,倡导“治理”与“善治”,治理主体由单一化(政府)转变为多元化(政府、社区组织、其他非营利组织、辖区单位、居民);另一方面变革管理形象,从“行政人”转变为“社会网络”,治理过程由行政控制转为民主协商,治理组织体系由垂直科层结构转变为横向网络结构,围绕街区制建立了党建引领多元共治体系,以机制创新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向纵深发展。

强化价值引领,形成主动治理、未诉先办为民服务格局

主动治理、未诉先办是服务群众理念的巨大进步,是基层不断推进精细化治理的重要手段。广内街道始终把主动治理作为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理念、转变机关社区工作作风、提高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抓手,通过构建完善的接诉即办机制,切实把机关干部推到城市治理的一线,走进群众院中、家中,实现“街道围着社区转、社区围着居民转,基层治理围着问题转”的主动治理工作格局。

未诉先办与深化街道体制改革相结合,做到小事不出社区。2018年,广内街道率先在西城区实施街道大部制改革,并同步实现了街道社区一体化改革。街道对2018年接诉即办的数据深入分析后,2019年启动了社区服务站改革的调研和实施工作。从对居民生活服务响应慢的高频事项及问卷调查中反映出的需求、从小切口入手,将社区服务站从单一的政务服务平台打造成党务、政务、生活服务、公益服务于一体的通办平台,梳理出各类服务事项149项,让居民日常的小修小补、各类生活事项不用出社区、不用打热线也能及时处理,使社区服务站变身百姓家门口的“公共客厅”,实现了减员增效、全科社工、全面受理。街道层面推进综合服务大厅“一窗式”办理,实施“周末不打烊”,居民随时办、错峰办、享受不间断服务,实现了厅站联动的街道社区服务模式。

未诉先办与推动两件关键小事相结合,切实解决基层治理痛点。一是,广内街道在全市率先进行物管会试点,破解老旧小区物业管理难题。2020年,街道借助《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实施的契机,在广安门北街20号院试点组建全市首家物管会,探索形成物管会工作导图,研究制定物管会筹备方案、物管会议事规则、管理规约等文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同时,研究出台《广内街道党建引领推进物业管理工作方案》,分批次全部完成55个住宅小区业委会或物管会组建工作,并成立了党组织,实现边组建边解决问题,切实解决了安装电梯和办理产权证等热线反映较多的难题,提升了小区居住品质。二是,积极探索“桶外固废垃圾”治理新路径,垃圾分类工作再上新台阶。为解决群众12345热线反映的平房区垃圾桶“邻避效应”问题,广内街道通过推行“一户一编码、定时专人收、积分回馈实、集中分拣快”等措施,基本实现了平房区7200多户居民垃圾不落地,过去经常打热线反映垃圾桶数量不够的居民也渐渐适应了新的模式。针对社区大件垃圾随意堆放、无人监管问题,2021年广内街道在6个社区试点运行《社区垃圾清运管理公约》,通过收取垃圾清运押金、统一挂公告牌等方式,明确业主、施工单位、物业、物管会(业委会)相应责任,实现社区有人巡、堆物有人管、垃圾有人清,改善了居民日常生活环境,降低了堆物堆料等可预防类热线诉求。

未诉先办、主动治理与人民调解相结合,提高平安建设水平。针对物业问题、邻里矛盾以及家庭财产纠纷等多发高发诉求,2021年广内街道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落实首都治理20条任务,整合区司法局、公安局、法院、人民调解协会等资源,扎实推进调解体系建设,建立了集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为一体、调解和心理疏导为一体的人民调解中心,让居民的难事化易、烦事化简。调解中心也成为普法课堂,引导居民有事找法、依法维权。

广内的经验做法遵循了四个导向,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站稳人民立场、关注群众生活的“价值—目标导向”;锚定群众身边最直接的急难愁盼事项,未诉先办、主动服务的“需求—服务导向”;突出抓好辖区范围的关键小事,创新方式方法、认真破解疑难的“问题—路径导向”;追求治理实效,以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满意度为指针的“评价—效果导向”。广内街道坚持人民至上,主动作为,创新路径方法,取得了治理成效。这四个遵循,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方向,形成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的广内经验。

(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社会建设的实践和经验研究”〈项目编号:22ZDA090〉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N].北京日报,2020-12-07.

(作者简介:王雪梅,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北京人口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杨嘉莹,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北京人口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讲师)

责任编辑 / 王晓霞

猜你喜欢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共治的探索与实践
民间组织发展对基层治理法治化的影响
青年时代(2016年19期)2016-12-30 16:50:38
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履行监督责任的问题与对策
学理论·下(2016年11期)2016-12-27 14:52:45
党组织怎样下好“基层治理”这盘棋
人民论坛(2016年24期)2016-12-13 10:33:56
宋代民间社团对基层社会治理影响几何
人民论坛(2016年30期)2016-12-05 14:50:11
基层治理法治化长效机制构建探析
商(2016年35期)2016-11-24 11:10:35
青海省基层治理法治化的现实困境
商(2016年30期)2016-11-09 07:58:51
豫园街道党建引领下非公企业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探索
建设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引领强村惠民工作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