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首都全面深化改革新局面

2023-04-29 00:44胡雪峰
前线 2023年12期
关键词:全面深化改革新发展格局

[摘要] 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北京市委深改委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做好首都工作的重要抓手,全面加强党委对改革工作领导,聚焦接诉即办、减量发展、改善营商环境、科技创新、“两区”建设、城市更新、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等制约首都超大城市发展和治理的重点难点问题,以重点突破引领改革纵深推进。未来,将继续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的根本动力,统筹推进经济、民生、法治、生态、党建等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提供坚实支撑。

[关键词] 全面深化改革;  首都发展;  超大城市治理;  新发展格局

[中图分类号] D6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23)12-0034-05

今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也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10周年。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北京市委深改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做好首都工作的重要抓手,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改革决策部署,认真履行全面深化改革主体责任,不断完善改革领导体制,将做好规定动作、做实自选动作、鼓励基层创新结合起来,推动全市各领域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取得明显成效。

加强全面领导  统筹推进蹄疾步稳

北京市委深改委不断完善统筹谋划、推进改革工作机制,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二十大部署的改革任务,确保党中央各项改革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健全领导体制。2014年1月10日,北京市成立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2018年调整为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议大事、定大事、抓大事的机制不断完善。截至2023年8月,市委深改委共召开58次会议,审议447项重要改革议题,重点领域改革任务不断取得新突破。组建各领域改革专项小组,并紧密结合实际适时调整小组设置,2021年增设接诉即办改革专项小组,研究推动各领域重要改革任务。健全专项小组由市委常委亲自挂帅的工作机制,完善议事规则、运行程序和工作制度,加强小组办公室建设,提高议事协调能力。全市各区、各部门均建立了推进改革的领导体制,确保各项改革一体部署、统筹推进、高效落实。

加强总体谋划。按照党中央相关工作部署,在积极推进落实《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重要改革举措实施规划(2014—2020年)》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制定了《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不移将首都改革推向深入的实施意见》《北京市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重要举措的行动计划》《关于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会〈实施意见〉重要举措分工方案》和《“十四五”时期北京市重要改革举措清单》等重要改革文件,不断完善全市深化改革的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同时,每年制定市委深改委工作要点,明确阶段性工作重点,细化改革“施工图”,推动各项改革部署梯次接续、前后衔接、纵深发展。

注重抓好落实。加强改革督办调度,着力完善沟通协调机制,建立台账制度,年初建账、年中对账、年底收账。持续完善全市改革进展月报制度、专项小组集中走访对接制度、专项小组联络员会议制度等,按季度召开专项小组办公室主任暨区委改革办主任会议。建立分级分类督察制度,成立市委深改督察组,分别由市委书记、市长、市委副书记、市委改革办主任担任组长开展督察,压实市委深改督察组、专项小组、市委改革办、牵头部门和区委深改委的督察主体责任。健全督察工作体系,着力改进督察方法,把督察发现的问题更多转化为深化改革的意见建议,切实以督促改、以督促进。

强化宣传推广。协调推进改革实施与改革宣传,准确解读重大改革举措及相关配套政策,全媒体宣传改革创新典型、亮点做法和经验成效,努力营造改革良好氛围。积极向中央有关部门报送北京市改革情况,特别是加强向中央改革办信息报送工作,进一步增强“北京改革”品牌影响力。定期编发改革情况交流、调研报告、督察情况,加强各领域、各区改革经验交流,充分发挥信息交流和辅助决策作用。加强“微改革、微创新”经验总结推广,完善常态化长效机制,建立各区互学互鉴机制,推动“盆景”变“风景”。

聚焦重点领域  破題解难力求实效

聚焦制约首都超大城市发展和治理的重点难点问题,完善市领导挂帅、专项小组统筹、主责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和区配合的联合攻坚机制,加强改革举措的系统集成、协同合作,着力推出一批切实管用的硬招、实招、真招,以重点突破引领改革纵深推进。

深化“吹哨报到”和接诉即办改革,以市民诉求驱动超大城市治理的深刻变革。2018年,将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作为全市“一号改革课题”,完善基层治理的应急机制、服务群众的响应机制和打通抓落实“最后一公里”的工作机制,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2019年起,将接诉即办作为深化“吹哨报到”改革的抓手,以群众诉求为“哨”,推动“街乡吹哨”向“群众吹哨”延伸。把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反映的诉求作为服务群众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整合各类政府服务热线,实现一条热线听诉求,建立起对群众诉求快速响应、高效办理、及时反馈的为民服务新机制。2021年起,建立“每月一题”工作机制,聚焦市民诉求量大、涉及面广的领域,实行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全过程督办。截至2022年底,12345平台累计受理群众诉求1亿余件,响应率基本保持在100%,诉求解决率从53%提升到94%,满意率从65%提升到95%。通过改革,党的政治引领作用进一步强化,政府服务管理更加精准高效,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率先构建推动减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成为全国第一个减量发展的超大城市。2017年新版总规实施以来,围绕缓解“大城市病”、遏制城市摊大饼式发展,将减量发展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实施人口规模、建设规模双控,建立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机制,大力推动集中建设区外的低效集体产业用地减量。截至2022年底,累计拆除违法建设超2亿平方米,腾退土地约202平方公里,实现城乡建设用地净减量约120平方公里。深入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和背街小巷环境综合整治提升行动计划,积极推动腾笼换鸟,实现从集聚资源求增长转向疏解非首都功能谋发展的重大转变。印发战略留白用地管理办法,为城市发展预留战略空间,划定约132平方公里战略留白用地,原则上2035年前不予启用。

持续深化营商环境改革,成为全国第一个率先行动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地区。2017年9月出台改革方案,着力营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坚持以增加企业和群众获得感为目标,聚焦办理施工许可、开办企业、纳税、获得电力等重点环节,滚动推出营商环境1.0版—6.0版系列政策,共1271项改革措施。其中,电力服务方面,在全国率先推出小微企业低压接电“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的“三零”服务,接电时间大幅压缩,接入成本直接降为零。加强市场主体服务方面,围绕企业设立、融资信贷、人才服务、市场退出等全生命周期,建立健全“服务包”“服务管家”制度,每位市领导都有联系服务的重点企业,企业获得感明显增强。深化“放管服”改革方面,大力做好减事项、减证明、减中介、减材料、减时限、减跑动,降低企业和群众办事制度性成本。通过持续深化营商环境改革,北京市作为样本城市之一,助力我国营商环境从2017年的第78位升至最新的第31位。

精准发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创新大气污染防控机制,建立健全河(湖)长制,完善黑臭水体和小微水体整治机制,实施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分类清单和分类管控机制,PM2.5年均浓度从2013年的89.5微克/立方米降至2022年的30微克/立方米,全面消除劣五类水体,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3%。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开展“百万亩平原造林”等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进一步扩大和优化国土生态空间。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强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完善环保督察制度,试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开展党政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实行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夯实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基础。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推动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围绕深化中关村先行先试改革,不断创新政策机制,科技成果转化人员股权激励、外籍高层次人才出入境便利化等30余项政策向全国复制推广。特别是支持中关村开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先行先试的24条改革措施,由中央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并由中办、国办印发,开启了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出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等配套政策50余项。强化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首个经费使用“包干制”试点,覆盖科研人员约2.5万人。大力推行“揭榜挂帅”,累计发布150余项榜单,共140余家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参与揭榜。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和打通高校院所、医疗机构科技成果转化堵点等若干措施,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通过科技赋能产业,全市培育和形成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服务业两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医药健康、智能装备、节能环保、集成电路等若干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推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持续深化市属媒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市属党报党刊、广播电视台、都市类媒体和重点新闻网站改革,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形成“1+4+17+N”新媒体格局。深化市属文艺院团改革,以“大戏看北京”为抓手全面建设“演艺之都”。出台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实施意见,完善非遗保护机制,统筹推进大运河、长城、西山永定河三个文化带建设和中轴线申遗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更加完善。编制博物馆之城建设规划,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博物馆,备案博物馆已达218家。持续优化实体书店扶持政策,构建十五分钟现代公共阅读服务体系,“书香京城”建设成效明显。出台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1+3”政策文件,建成四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印发深化市属国有文化资产监管体制改革方案,健全监管体制,提升监管水平,促进国有文化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推动文化与科技、金融、旅游等融合发展,文化产业园区运营管理逐步规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保持在11%左右。

持续推动制度创新,高标准推进“两区”建设。建立精简高效的推进机制,成立由书记、市长挂帅的“两区”领导小组,下设9位市领导牵头的12个协调工作组,坚持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以“政策+项目+机制”为抓手,推动“两区”建设走深走实。紧扣制度创新这一核心任务,“两区”251项任务已基本完成,累计向自贸试验区下放213项市级行政事項,包括技术转让所得税优惠、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在内的40多项全国首创性、首批性政策落地,涌现出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全国首家外商独资货币经纪公司等近60个标志性项目,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模式创新等34个案例和经验在全国推广。2022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74.1亿美元,同比增长12.7%,高于全国4.7个百分点。

建立健全城市更新政策体系,积极探索城市更新的北京路径。围绕城市更新市级综合性政策、专项规划缺位,技术标准、规范流程缺失,项目实施路径不明晰等问题,加强政策制度设计,先后出台城市更新指导意见以及老旧小区、老旧厂房、老旧楼宇、核心区平房(院落)更新意见等40余项配套措施,涵盖规划、土地、资金等多个领域。综合性政策方面,出台城市更新条例、城市更新五年行动计划、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等,指导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大力推动核心区平房(院落)、老旧小区、危旧楼房和简易楼、老旧楼宇与传统商圈、低效产业园区和老旧厂房、城镇棚户区六类改造对象更新。围绕破解城市更新的难点堵点,推出了既有建筑消防设计审验改革、引入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小区改造、存量国有建设用地盘活利用等一批小切口的微改革,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在项目实施上,聚焦更新重点区域,加强项目谋划,集中实施一批特色鲜明、惠及面广、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城市更新项目。2017年至今,全市已累计实施老旧小区改造1737个、5920万平方米,惠及居民78.4万户,切实改善了人居环境和安全条件。

完善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体系,多举措推进住有所居。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深化住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运行。鼓励集体土地、产业园区新建和利用闲置房屋按要求改建为集体宿舍,农村集体土地建设租赁住房取得积极进展。扩大公租房保障范围,将部分非京籍家庭纳入住房保障供应体系。优化调整住房供应结构,构建起完整的共有产权住房规划设计、品质保障、审核分配和使用管理体系。印发加快发展和规范管理北京市住房租赁市场的通知,住房租赁监管平台和服务平台同步上线运行,住房租赁市场得到进一步规范。

持续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有力应对多轮疫情冲击。在梳理总结疫情防控经验的基础上,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制定《加强首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健全首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系统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等建设。持续提升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完善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全市急救呼叫满足率稳定在98%以上,完成465处院前急救设施建设,配置院前救护车1046辆,全市重点公共场所配置自动体外除颤仪近3500台。

全面深化改革  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

展望首都改革前行的路,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

坚持以首都发展为统领,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的根本动力。围绕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做好政治中心服务保障,稳步推进核心区功能重组、降低“四个密度”等工作。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把握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这个着力点,充分激发文化企事业单位活力。加强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加大以改革促开放工作力度,吸引国际组织集聚,打造精品国际会议展览品牌。加快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继续深化中关村先行先试改革,构建加快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政策体系。

坚持以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补齐制度短板,推动首都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推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协同发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推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更好结合,完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政策体系。对接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着力完善“两区”制度体系,创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构建更加完备的城市更新政策制度体系,完善韧性城市规划标准和政策体系,健全智慧城市管理体系,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多渠道促进农民和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失业等社会保险制度。持续深化接诉即办改革,完善接诉、派单、办理、督办、反馈的闭环式运行机制,优化“每月一题”动态调整机制,探索形成以接诉即办为牵引的超大城市治理“首都样板”。深化首都教育综合改革,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深化民主法治建设领域改革,保障人民当家做主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健全人民当家做主制度体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协商民主体系。以改革赋能法治政府建设,深化事业单位和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和能力建设。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健全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和责任体系。

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设美丽中国首善之区。完善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政策机制,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低碳转型,深入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构建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的政策体系,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开展新污染物治理。

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带头落实好新时代党的建设各项要求。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各项制度,健全党中央和市委决策部署落实机制,强化市委议事协调机构职能作用。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健全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推动各类监督贯通协调。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N].人民日报,2023-06-03.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2023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3.

[3]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4]蔡奇.在習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北京篇章[N].北京日报,2022-07-04.

(作者简介:胡雪峰,中共北京市委改革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

责任编辑 / 钟   鑫

猜你喜欢
全面深化改革新发展格局
中国经济:从客场到主场的全球化发展新格局
基于问题导向的中国制造业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
新发展格局下对现代流通体系的思考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世界经济形势与中国新发展格局
“新发展格局”,牵动人心
在新发展格局下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路径选择
加快社会信用体系构建 推动江苏省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最后一公里”如何打通
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及其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