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伟大意义和根本遵循

2023-04-29 00:44罗文东
前线 2023年11期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国式现代化

[摘要] 中国式现代化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质上就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即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社会主义文明。我们正在建设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仅是从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创造出来的,而且是在中国近现代以来一百八十多年的艰辛探索的基础上乃至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积淀上建立起来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深化对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形成了完整系统的新文明理念,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

[关键词]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国式现代化;  习近平文化思想;  新文明理念

[中图分类号] D616; G1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23)11-0018-04

文明作为相对于蒙昧、野蛮的综合性范畴,表征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所取得的积极成果、达到的进步状态,从古至今占据着历史和道义的制高点。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深刻阐述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和“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全面总结新时代党领导文明建设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了战略部署。习近平文化思想中蕴含的新文明理念,系统回答了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化拓展了党对文明发展本质规律的认识,对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目标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从本质上讲,文明植根于人类的认识和实践创造,决定于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其交往方式。文明是评判人的活动和社会制度等是否先进合理的重要标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指出:“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社会的素质。”1依据唯物辩证的历史观,人类文明不仅通过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生产力的创造、积累得到发展,而且通过社会交往的扩大、加强以及随之而来的上层建筑变革获得加速发展。中华民族在历史传承的基础上继往开来、革故鼎新,造就了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绵延不断、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通过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是当代中国历史的主旋律和实践的大逻辑。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南安阳殷墟遗址考察时指出:“殷墟我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伟大号召。2023年10月7—8日举行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强调,要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围绕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奋斗和实践中展现新气象新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一系列重大论断的提出,引导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中国式现代化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质上就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由之路。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内在要求,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根本目标。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方位和本质特征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文明既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目标,也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我们正在建设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仅是从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创造出来的,而且是在中国近现代以来一百八十多年的艰辛探索的基础上乃至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积淀上建立起来的。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突出特性,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国是世界公认的古人类发祥地之一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具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和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走在世界前列。我国古代科技文明成果、律法制度、经史子集等都达到当时世界文化发展的高峰,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中国的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四大发明和儒家学术思想等传到西方,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近现代西方社会变革。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认为:“中国是一个大国,它在版图上不次于文明的欧洲,并且在人数上和国家的治理上远胜于文明的欧洲。”1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更是对中国的政治和道德合一的制度、对儒家的理性和人文关怀十分推崇。他认为,欧洲的君主和商人在东方发现的仅仅是财富,“而哲学家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道德和物质的世界”,欧洲人对中国“应该赞美、应该惭愧,尤其应该仿效”。2我国还有大量优秀文化成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记忆遗产名录等,充分体现了中华文明跨越时空、超越国度的永恒魅力和世界意义。这些优秀文化成果不仅激发了中华儿女对祖国文化的自信和自豪,而且赢得了世界人民对中华文明的认同和尊重。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以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己任,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斗争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努力推动中华文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提出“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党领导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了政治前提和社会条件。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扫除旧中国留下来的贫困和愚昧,提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推进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制度保障和物质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提出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1成功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充满新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在人类没有彻底实现自由解放之前,文明时代总是存在阶级对立、剥削压迫、侵略战争等矛盾甚至对抗,存在文明与野蛮、进步与落后的斗争。资本主义倡导的自由、平等具有历史进步意义,但其始终没有克服和消除弱肉强食、侵略扩张等野蛮本性。只有马克思主义给全世界无产者指明了摆脱奴役的出路,只有共产主义才能达到高度的文明。到那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彻底变革,人类文明才能“在社会关系方面把人从其余动物中提升出来”。2从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对中华传统文明和西方近代文明的扬弃和超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社会主义文明,是物质与精神辩证互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明,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文明,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这种新型文明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展现了不同于西方文明模式的新图景;遵循人类文明发展的普遍规律,具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和时代价值;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先进本质,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代表人类文明发展方向,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美好的发展前景。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科学指南和必然要求

文明建设是有目的、有组织、持续推进的伟大实践,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近现代以来,中华文明究竟以哪一种理论体系为指导,走什么样的道路,中国人民进行了反复的比较和选择。从太平天国起义到义和团运动,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辛亥革命,都因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引、找不到文明转型的出路而最终归于失败。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共计七十多年中,中国人没有什么思想武器可以抗御帝国主义”。3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抵不住破产了,从西方学来的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思想武器也抵不住破产了。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我们找到了救亡图存、再造文明的锐利思想武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把先进的思想理论带到中国,以真理之光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基因,引领中国走进现代世界,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党坚持“两个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新时代文明建设之所以能取得历史性成就,最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以新文明理念为统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深化对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比如,强调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党对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紧紧围绕这个社会主要矛盾推进各项工作,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强调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强调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强调坚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落实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等等。这些重要观点涵盖了文明建设的各领域和全过程,形成了完整系统的新文明理念,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文明交流互鉴中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要有正确的态度和原则。一是坚持自信自立。有自信的民族,才能站立起来、富强起来。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型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出来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全体中华儿女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创造出来的。我们要坚定“四个自信”,实现政治、经济、精神等方面的独立自主,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改革创新精神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二是秉持开放包容。闭关自守导致落后挨打,冲突对抗导致文明衰亡。无论是对内提升先进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还是对外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都需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三是坚持守正创新。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正确创新。只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坚持以新文明理念为根本遵循、行动指南,才能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谱写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篇章。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3,(17).

(作者简介:罗文东,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 / 高海涛

猜你喜欢
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国式现代化
高举旗帜谱写首都文化发展新篇章
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建设有温度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特性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成逻辑及世界贡献
论全面现代化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国式现代化文明新形态的世界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的如椽巨笔
理论·历史·实践: 三维探析中国式现代化
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进展的大数据分析及深化研究的路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