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与技巧
不同类型的摄影场景有着不同的表现技巧,当摄影师专注于某一类场景创作时,往往会深得其中的奥秘与经验。本期我们将通过行摄、技巧两个栏目为读者朋友们分享川西高原秘境的旅行故事,也将带大家走进东北雪乡感受冰雪拍摄的乐趣。
每一年,我都会前往川西高原旅行,那些大大小小的景点对我来说已是如数家珍。但在这片高原之上,仍有许多隐秘之地尚未探寻。这一次,我决定以搭车的方式,领略雪山深处不一样的风景。
南无寺与木雅圣地
我的旅程从康定开始。在这座高原名城停留期间,我沿着湍急的折多河来到城郊的南无寺游览。这是一座著名的格鲁派寺院,其前身为跑马山的纳姆寺,创建于北宋年间,明末清初毁于战火,后在与跑马山相望的山上重建。整座寺院规模宏大,错落重叠,大量的鎏金瓦顶十分耀眼,繁多的鲜花也平添了几分生机,而充满浓烈藏式元素的建筑、佛像、彩绘等无不彰显著深厚的宗教内涵,萦绕在僧人的诵经声中颇为神圣。
离开寺院,我准备搭车前往木雅圣地。“木雅”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据史料记载,公元4世纪党项人遭到中原王朝侵扰,被迫从河湟流域逃入康巴地区,后与当地的土著先民互相融合,最终繁衍出大大小小的部落族群——这就是康巴藏族的祖先。千百年来,这群人长期生活在折多山一带,拥有将瓢、锅、碗、茶壶擦得铮亮的生活习性,也保留着党项人崇拜白石的传统信仰,因此他们被称为“木雅藏族”。
车子翻过折多山,司机将我送到目的地便驱车离去,随后我乘坐观光车前往木雅圣地。
车子行驶在一片辽阔的草场里,向着远处的山顶驶去。抵达终点后,山顶的云雾在狂风吹拂下如瀑布般倾瀉至谷底,神奇地从周围散开,永远不会遮盖对面山上的佛像。但令人遗憾的是,我始终没有看见木雅人和他们的房屋,不禁怀疑自己来错了地方。
此时,天空下起暴雨,我赶紧返回318国道搭车。不一会儿,前方缓缓驶来一辆摩托车,对方摘下头盔后,我才发现竟是一位酷酷的女孩,在她的帮助下我顺利到达新都桥落宿。
关于作者
索贡,旅行作者,1991 年生于重庆,喜爱古老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充满高能量的宗教圣地。作品散见《数码摄影》《人民摄影》《孤独星球》《环球人文地理》《城市地理》《厦门航空》等刊物。
草原与异域星球
清晨的新都桥,空气稀薄凛冽,我在机车女孩的陪同下离开川藏线,沿着215省道前往60公里外的墨石公园。途中经过塔公草原,我远远望见塔公寺的红墙上矗立着一排白色佛塔,透着一股神圣的庄严感。登上制高点望去,辽阔的草原向着远方的雅拉雪山延伸,天地之间,笼罩着一层深沉的孤寂感。
继续驱车北上,我们很快来到墨石公园,相比川西高原特有的雪山和草原景观,墨石公园无疑是一处独特的存在。这里有一片由青藏高原隆升挤压形成的糜棱岩石林,恢宏壮观,冬春两季呈浅灰色或浅蓝色,夏秋两季呈亮蓝色。这些石林像是从草地里蹦出来似的,无论大场景还是小细节,刀砍斧削般的造型如同精美的雕塑品,令人连连称奇。
我沿着栈道向山下走去,山底的景象更是无比震撼,灰黑色山体犹如高大的城墙,冷峻的气息泯灭了所有生命的痕迹,仿佛来到了一个异域星球。离开公园后,机车女孩将我送到八美镇便就此告别,她要赶回新都桥去往西藏拉萨,临走前说道:“以后去你们重庆,记得请我吃火锅。”
大山里的田园风光
在八美镇过夜后,我坐上一辆开往丹巴的小车。丹巴这个地名很好听,它的魅力不仅有藏在大山深处的美人以及耸立在大、小金川和大渡河两岸的3000多座古碉堡,它还有古色古香的传统村落,其中便以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古镇”的甲居藏寨为最。但我此行的目的地却是中路藏寨,因为相较于前者,这座寨子拥有更为原始的田园风景。
前往中路藏寨途中,我遇见了几位年轻的徒步爱好者,大家沿着山路结伴而行。走到半山腰的1号观景台,经过雨水冲刷的嘉绒河谷十分幽静,一团团白云弥漫山间,一座座民居若隐若现,清脆的鸟声和湍急的河流声宛如在演奏一首田园抒情曲。到达寨子后,我发现这里的村民非常淳朴,白天在地里劳作,闲时便聚在一起聊天,外面的世界好似与他们无关,唯有平淡的日子和家人的健康才最值得牵挂。当他们看见游客时,嘴角会露出灿烂的笑容,热情地打招呼。
我们在一户村民家吃过午饭后,开始向最高处的3号观景台出发,途中看见许多残破的古碉堡。然而,错综复杂的山路让我们迷路数次,无奈只能走到观景台下方,沿着近乎垂直的峭壁爬上去。由于我的鞋子太滑,双手攀着岩壁磨出了血,之后又不小心闯入一片刺丛,裸露的小腿立刻被刮出伤痕,最后只得像袋鼠一样跳出去。
千辛万苦到达观景台,来不及缓一缓,我就被眼前的景象震住了。整座寨子分布在落差千余米的山腰上,葱郁的树林和翠绿的农田铺垫出一抹清爽的底色,小小的民居点缀其中,衬着高山和蓝天交融出浓浓的诗意感。不得不说,中路藏寨象是一位落落大方的少女,她有傲然于世的绝美容颜,也有岁月积淀的人文内涵,即使在当下网红经济时代中也并不谄媚,依然保持着原始的田园风貌和非凡的风骨气节……太阳渐渐西沉,家家户户升起炊烟,抚慰了凡人的心。
与世隔绝的原始村落
原本我打算在中路藏寨结束旅程,准备住一晚返回成都,但徒步小伙伴却怂恿我跟他们一起去莫斯卡。我从未听过这个地方,后来才知道这既是一个高原牧场又是一个原始村落,藏语意为“祥瑞平坦的地方”,海拔3900米,位于丹巴县城西侧76公里的金龙雪山脚下,传说格萨尔王曾在这里战斗和生活。
我们一行人走在原始森林里,看不见任何游客,手机也没有信号,仿佛闯入一片禁地。突然一位同伴叫道:“快看!猴子!”我定睛一瞧,几只野猴龇牙咧嘴地蹲坐在路边,“嗖”的一下扑了过来。我赶紧从包里掏出喷雾酒精,点燃打火机冲着野猴狂喷,一团团火焰吓得野猴落荒而逃。之后我们走得非常快,到达莫斯卡天已黑,安营扎寨时突然响起一声声狼嚎,可我却没有精力再去担心安危,累得只想睡觉。
惶恐不安度过一夜, 早上收帐篷时,我的脚忽然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低头一看,竟然是一只土拨鼠!同伴拿出准备好的馒头片投喂,小家伙站直身体,前脚捧着馒头片津津有味地享用起来。由于游客长期大量投喂,致使这些小家伙又肥又圆,走起路来像企鹅一样左摇右晃,趴在地上又健步如飞,吃饱喝足后还用屁股充当凳子坐着休息,可爱极了。
投喂完土拨鼠,我转身向村子里走去。这座原始村落如同一座孤岛,四周高山环绕,隔绝了世间的良辰美景。整个村子很小,村前有一条小溪,村后的山坡上散落着玛尼石和经幡旗。村内只有百来户人家,唯一具备观赏性的是村口左侧的小寺院,杂草遍地,破败不堪,但主殿里的佛像常年保持着亮丽的光泽度,每天吸引不少村民来此朝拜。相较于其他藏族村落,莫斯卡的民居建筑更为古朴粗旷,碎石垒砌的房屋并未因地理闭塞而独树一帜,色彩浓郁的藏式彩绘依然展现出传统的建筑美学。
由于与外界过少交流,村民们大多不会说普通话,家长对子女接受教育的意识也不高,更多的是希望孩子长大后成为一名牧民。我在村里闲逛时,便遇到了一位小女孩,她很想与我打招呼,但因为不会说普通话,羞涩地与我保持着距离。后来我离开村子,看见她孤零零地站在村口,轻轻地向我挥手告别。那一刻,我发现莫斯卡藏着极为重要的东西,如果小女孩能听懂普通话,我想对她说——“愿你今生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