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萨满的诞生

2023-04-29 00:44:03龙咣
数码摄影 2023年8期
关键词:艺术家创作艺术

龙咣

对谈王拓

复杂的东西

FOTO:回顾你“从艺”以来的录像作品——你似乎更愿意将其称之为写作,它们呈现出了一个特别令人着迷的特点:它们都关乎宏大问题,关乎意底牢结(ideology),关乎观念。你何以将意底牢结(ideology)作为核心主题?

王拓:因为我感受到很多矛盾,它们大都涉及意识问题,也有对现状的不满和反思。比如张扣扣事件的发生,以及后来的发酵和余波,让我体会到东北生活的矛盾感,就是意识之间的矛盾。原来我在东北生活那么多年,很难体会到那种突兀、错愕感,但是离开很久之后再回去,就有了类似这样的小体会,当它们混合在一起时,就形成一种矛盾的感觉,就像一个时代往前发展的时候,由于某种断裂所产生的矛盾。

东北可能只是更广阔的中国的一个小小缩影。甚至,整个中国是一样的情况,它并不是一个非常integrity(整体)的,它有好多不同的时间线。对于张扣扣,有人觉得一定要判他死刑,要杀人偿命;而有人则觉得他是很久不再出现的特殊人物,因为法律体系尚不健全,导致在中国历史上也出现过类似的事情,很多有了善终。

FOTO:《第二次审问》作品接续了《审问》作品,也接续了“89现代艺术大展”,其在询问今日的艺术,也在询问今日的“大环境”和“艺术生产”,更是在询问历史究竟如何轮回,如何化空无,如何转了新生。在对话中,“未完成的承诺”这一观点被提了出来,那么,“未完成的承诺”能否看作你回国以来的录像艺术的焦虑点?

王拓:这个话题有些过大,艺术可能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大,但这并不妨碍后人理解它,或者如何将它与当时的历史情境嫁接、联系起来。我们看历史的时候,有时会人为地在不同的历史事件之间制造关联,以此获得启示。如果我们回到“89现代艺术大展”的现场,也许会发现许多事情可能并非刻意为之,它并不是一个有主体性的历史推动者。但当我们回顾时,我们会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着某种潜在的联系——甚至是潜意识的联系,这与人们普遍的精神状态有关,人的精神状态影响了某种类型的创作——你在历史的这一端稍作挪动,另一端的铃铛就会响起。

FOTO:无论是《审问》《第二次审问》作品,还是“东北四部曲”——《烟火》《扭曲词场》《通古斯》《哭阵门》,它们都涉及了知识分子角色。你大概也将自己定位为知识分子。那当初在波士顿大学视觉艺术学院就读时,为什么会选择影像艺术这个专业?

王拓:我曾经热爱绘画,而且,一开始的绘画风格就有些表现主义——身体的成分很多,好像绘画这个行为就凸显在画面之外了。后来,我就做了一段行为,而做行为的时候,我开始用影像来记录行为的过程。

我们通常认为,行为总是与艺术家的身体紧密相关,它会强调,行为的核心是将艺术家的身体作为材料。但我后来发现,材料本身并不应该是核心,如何使用材料的这个动作才是核心。你的动作是什么以及你如何来使用材料,才是行为的真正意义。这个材料可以是艺术家的身体,可以是物质化的东西,也可以是其他的存在——比如说,它可以是一个人的记忆,可以是一个人的生存经验,甚至可以是历史或者文献等等。因此,最后它变成了我如何利用/操控这些非物质化的东西——记忆、经验、历史等——来做一个行为的问题。

后来,自己开始创作影像,我觉得需要创作一件复杂的作品,而影像是一个比较好的媒介,因为其中拥有表演的元素。在美国,我创作了许多影像,它们和现在的(影像作品)有很大不同。但其实,现在的创作有一个非常清晰的根基:从自己的创作角度看,它们是纯粹的行为,只是其中不是我的身体,而是别人的身体、记忆、生活经验、意识形态元素——实际上,我现在做的许多事情都是如何使用文献、历史,以及我个人的生活经验来进行行为创作。

FOTO:那么,你最早聚焦于哪些主题、方法或者风格?

王拓:最初在美国的时候,我比较感兴趣的是意识问题——更general(普遍的)、更具体的意识。我在美国毕业时创作的“虚空画”(Vanitas)是我的第一件作品,其可能是一个标志性的转折点——我从纯粹的绘画和身体行为转向为影像,就是利用他人的经验来进行行为创作。

之前也讨论过人与文献的关系,这种关系在“虚空画”上还挺显性的。我在中学时期阅读了《艾菲·布里斯特》,我们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西方似乎并沒有这个名字,还有《泰蕾丝·拉甘》,现实主义后期发展为左拉引领的自然主义。这两本小说都讲述了出轨的故事,由于观察世界的方法和理念不同,两个故事的结局也完全不同。

在“虚空画”作品时,我根据这两本小说设计了一系列结构化、指向性的问题——很多问题能够调动你的回忆和潜意识,然后邀请了两个互不相识的朋友进行采访。我向他们提出了这些问题——实际上是引导他们用自己的真实生活经验、细节,来重塑那两本小说中的故事。例如会问:你怎么认识你的女朋友?你们俩因为何事产生了好感?怎么决定进入婚姻?你们婚姻有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又怎么影响到你们俩,有没有在某个瞬间让你产生一些其他的想法?……这些问题都是在引导他们,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他们的想象来陈述那两本小说。最后,你会发现他们即使没有小说中的经历,单以他们的生活细节,也已经存在在那个经典的叙述模型里——而经典叙述模型是可变的,它可以是任何的模型。

FOTO:《烟火》的动作是什么?

王拓:张扣扣的动作就更复杂了,包得更深,后来越来越隐性。我想在有类似生存状态的人身上,看到另一个人的影子——看到张扣扣的影子。我找的人不是演员,是民工。彩色部分是他白天的工作,在城市里搬砖,铺路,具体的细节都是真实的,我给他设置了张扣扣这个角色,但他不知道自己扮演的是张扣扣;黑白部分则是他在一个电影道具仓库打更上夜班,工作的环境里什么都有,闲来无事便随手翻到了一本书,读书里的内容。看道具仓库的工作很无聊,可能就会把自己当成书里面的角色,从而进入到所读的故事里。他讲的故事,完全是我有意为之的:“菊花之约”、施剑翘复仇。他在黑白的仓库里讲故事,与之重合的是他回到家乡,再次演绎张扣扣复仇的过程,它们之间产生一个关联。

FOTO:相较于张扣扣,“东北四部曲”的主体在故事的形象上、在语法的主体上,都没有那么突出,他们比较内隐——时而浮出来,但很快就被某个巨大的东西覆盖掉。其实,你本身也很少将自己的主体呈现出来,更多还是将自己的感受和总结的主体传播出去,那么,你的主体为何选择了内隐?

王拓:即使我人为地选择覆盖掉……其实,有的时候覆盖反倒是凸显。比如说在《烟火》中,我肯定不会直接讲张扣扣,它应该是更普遍性的印象,当人们看到具体的生活细节时会感觉很近,但当看到这个动作时又感觉很远——应该是这种感觉。此外,我也没有提及背景,因为它恰恰需要让人们来产生疑惑的,这不是电影,电影和影像的区别在于:电影给你挖了一个坑,它就需要填上这个坑,如果环没有闭环的话,观众就很难受。

FOTO:最近发现,许多卓越的中国当代艺术家都会有一个相似的特质——“保守”或者虔诚,无论是“达达”的、实验的艺术家,还是看似中规中矩的艺术家,他们的艺术/观念内部都有一种平静如水的特质。你如何理解“保守”的必要性?如何将保守替换为一个延缓的中间地带?

王拓:现在不太好判断。这两年,我一直在反思这个问题,比如面对与你距离不同的各种对象,该如何处理?有些问题、有些对象距离你很近,很切身,再用这种方法来处理,可能会有浪漫化的嫌疑,就可能不利于你解决问题;而有些问题距离你很远,也没办法去切身解决,恰恰需要浪漫化,这是一种替代性的工作方式,比如谈“战争”等话题的时候,它们对我来说就像是一个浪漫化的东西,唯有把这个替代性的东西拿到眼前,才有了入口。我一直有一种感觉——这可能与个人的趣味有关,我知道自己会被什么样的作品触动,而过去,我可能更倾向于相信情感是一种入口。

FOTO:这也是为什么你早期的录像作品会涉及很多家庭、代際和爱情的原因?

王拓:是的,我的录像作品涉及了许多情绪性的元素。很多朋友观看我的作品,可能完全不了解我所要讨论的历史背景和具体问题,但能够感受到这种情绪,特别是在“东北四部曲”中,我没有明确地表达出国家的概念与辩论,我希望人们能够感受到抽象的东西,通过情绪来理解这些东西。

FOTO:当然,你自创作录像作品开始,就特别关注关系——开始是社会式关系,后来变成了神话式关系,即被代谢、被杀戮、被遗忘之他与留存/存在之我、前世之他与今世之我、系统体制之他与社群自在之我之间的关系。注重关系,是源于你的原生家庭吗?

王拓:最近,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前段时间看电视剧《漫长的季节》,我突然意识到:最近几年,有好几个与东北相关的作品,包括多年前的《白日焰火》,但是直到看见《漫长的季节》,我才第一次回忆起自己作为东北人的经历。这些记忆已经尘封多年,好像潘多拉魔盒一般,一下子被打开了。

我和其他几个东北朋友对这个作品的感受又不太一样,我被激发的是一种旁观者的视角。其原因很简单,他们家里都经历过下岗或者类似的事情,而我的家里没有人下岗——父母都在外面工作,所以,我只是经历了那些混乱的时期。

FOTO:那可以谈谈你的父亲吗?你和父亲之间有关系紧张的时候吗?

王拓:刚准备学艺术的时候,我非常紧张,虽然我爸是个艺术家,但他从小特别反对我碰艺术。他觉得,男孩学艺术没有什么出息,可能也是因为学艺术专业的孩子好像都没有其他的出路——学习不好,才只能考艺术。他觉得你学习好,数学学得好,你就应该学理工科,而不要学习艺术。

刚转专业的时候, 亲友们都很反对,都不理解,我处于众叛亲离的状态,他们觉得我已经毕业工作了,这不挺好吗?而且,如果要转专业的话,当时看起来也没有什么希望,这个决定的背后是一片黑暗——不是说做了这个决定之后,前途就一片光明,不是的,而是做了这个决定之后,你将面对无尽的未知和黑暗。当时,我爸能带研究生,但我没办法考他的研究生,因为当时的美术院校都不招跨专业的学生,只知道清华大学招收跨专业学生,所以,我只能硬着头皮报考了清华大学。清华大学的招生规模非常小,一年只招四五十个研究生,每个专业也只有一两个名额。而且,他们自己的毕业生都在排队考研,自己现在才开始学习艺术,人家已经学了十几年,我怎么可能考得上呢?那两年非常黑暗,生活也非常压抑。但后来考上了之后,一切就变得顺利了,我爸也终于觉得——这事好像我可以做成。

FOTO:中国录像艺术的时间进程是一个特别值得探索的议题,从20世纪90年代的录像艺术到今天的多媒体艺术,你认为继承性在哪里?你所渴望的突破又在哪里?

王拓:可能潜意识里存在——我不是特别想承认,这些参考系全是你的对象,是你的问题所在。我很少有所谓的参考系,我一直觉得中国艺术很简单,我想做得复杂一点。简单来讲,中国当代艺术仍然是以西方为中心的,在西方语境中特别推崇的中国艺术家都会有这个问题,他们“迎合”了西方的理解,但那个理解很片面,很老套,这样的艺术家没有解决任何现实的问题,甚至都没意识到问题在哪儿。我要远离它,我要去做很复杂的东西,它只关乎我在这个环境下的生活经验,我所意识到的问题的所在以及它的解决方案,可能西方人根本就不在乎,也看不懂。

猜你喜欢
艺术家创作艺术
《一墙之隔》创作谈
纸的艺术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2018年3期)2018-06-11 15:31:46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2018年2期)2018-06-06 16:26:48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2018年1期)2018-06-05 16:55:48
因艺术而生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16:58:59
艺术之手
读者(2016年7期)2016-03-11 12:14:36
创作随笔
文艺论坛(2016年23期)2016-02-28 09:24:07
爆笑街头艺术
创作心得
小说月刊(2014年1期)2014-04-23 09: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