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视域下高校的红色文化传播

2023-04-29 01:57隋文馨
关键词:文化育人全媒体高等学校

摘要:红色文化作为一种先进文化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质文化资源,全媒体视域下文化生产与传播方式正历经深刻变革,高校红色文化传播面临传播割裂、融合乏力和文化媚俗的现实困境。高校理应顺时而动,在内容生产、表现形式、意义沟通和平台依托方面贯穿全媒体思维,以实现红色文化全时全域的深度传播和有效传达,深入推进新时期高校文化育人工作。

关键词:全媒体;高等学校;文化育人;红色文化

DOI: 10.13734/j.cnki.1000-5315.2023.0314

红色文化作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先进文化,不仅蕴含着红色遗址遗迹等物质文化资源,还包含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五四精神、长征精神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再到改革开放时期的抗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精神文化资源。红色的历史元素、红色的文化形态、红色的文化精神呈现出鲜明的育人特质,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质文化资源。全媒体时代信息呈爆炸式生产和裂变式传播样态,媒介作为一种讯息(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3页。)对社会运行进行全面介入,其价值观念渗透于现实生活和日常交往中,变革了文化生产与传播方式。高校的红色文化传播应与时代发展相适应,融入全媒体思维,以实现红色文化的有效传播,进而发挥高校文化育人的功能。

一 全媒体视域下高校红色文化传播的价值意蕴

红色文化作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种优质文化资源,在全媒体视域下传播的空间得以延伸、传播的价值更加丰富,其文化传播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全媒体视域拓展了高校红色文化的传播空间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和移动终端的快速普及,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优势互补,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成为了一种必然。高校的红色文化传播应该从传播理念、内容生产、传播方式和传播渠道等方面全面贯穿全媒体思维。长期以来,高校秉持“传者本位”的传播理念进行单向度的红色文化传播活动,为学生的文化参与提供有限的互动机会。全媒体时代强调“全程、全息、全员、全效”(习近平《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求是》2019年第6期,第5页。),高校亟须打破观念壁垒,将全媒体思维融入红色文化传播中,在信息内容、技术呈现、平台终端等方面实现融合并催化融合质变,增强红色文化的传播效果。基于全媒体信息呈现融合化、碎片化和互动化的特征,高校红色文化的内容生产可以融合视频、音频、图片和文字等多种媒体元素,生产简短化、直观化、情景化的微文本和微视频。基于全媒体传播方式的數据化、可视化和虚拟化,高校红色文化传播可以依托虚拟现实、智能交互等技术手段提高学生的沉浸感和在场感。基于全媒体传播渠道的多元化、立体化、交互化,高校红色文化传播可以整合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传播优势,实现新旧平台在内容和传播层面的共融共通,形成红色文化传播合力。

(二)全媒体视域下红色文化传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品质

高校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不仅体现在知识、文化的生产与传播中,更体现为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人民日报》2017年2月28日,第01版。)。因而红色文化所具有的文化基因可以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着力点,基于全媒体的媒介特质,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也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必由之路。

高校作为弘扬红色文化、开展红色教育的主阵地,将红色文化逐渐融入高校校园空间、课堂教学、网络空间、社会实践和社会交往之中,以红化人,以红育人,从而实现高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目标。红色文化融入校园空间,可在媒介层面通过整合校园LED屏、校园BBS论坛、校园广播等传播红色的意识形态;在文化层面借助全媒体的传播优势将红色的校园党团活动和文艺活动潜移默化地融入学生生活空间中。红色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以高质量的内容和多元化的形式实现红色文化与高校课程思政的精准对接。红色文化融入网络空间,糅合了视频、音频和文本的超媒体,依托大数据、物联网和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针对大学生开展全方位、立体化的红色文化浸润。将红色文化融入社会实践和社会交往,依靠全媒体的技术优势组织各类红色“云实践”和“云交往”活动,如寒暑假社会实践的“云参与”、公益实践的“云探访”以及文艺实践的“云观赏”等,用红色文化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和交往染色,将红色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全媒体视域下红色文化传播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生代大学生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人,随着全媒体的发展,信息泛滥、网络暴力、文化恶搞等负面效应也相伴而生,使得青年亚文化在网络空间中不断演变与升级,严重影响了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近年来,社会热点事件和社会舆论话题经过网络生成、传播和发酵,鉴于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多处于低层水平状态,理性思考与反思意识欠缺,容易出现网络围观、群体极化、认知偏差等行为,这对高校的舆论引导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亟待因时因势调整舆论引导方式,借助全媒体的传播优势,以红色文化作为优质文化内容,抓住大学生价值观念形成和确认的关键时期,通过红色文化传播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强调,要“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36页。)。红色文化作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定文化自信的文化之源,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强大的精神感染力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全媒体作为大学生学习实践、文化参与和信息获取的主要媒介,对于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和塑造具有重要意义。共产党人追求真理、爱国奉献、英勇斗争的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全媒体视域下多渠道、多媒体、多平台的红色文化传播对于激发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引导大学生塑造价值观念和培育精神品格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红色文化中真实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事迹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讲好红色文化故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小、落细、落实,在全媒体全时、实时、互动的红色文化的熏陶中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年学生群体。红色文化鲜明的时代特征与反映历史传承与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源统一,这意味着高校红色文化传播不仅要继承和发扬红色遗存和红色精神,更需要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结合大学生的媒介使用习惯,创新红色文化的现代化表达方式,借助全媒体的传播优势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与现实意义,帮助大学生疏理负面情绪、化解社会矛盾、优化认知方式、重塑价值观念。

二 全媒体视域下高校红色文化传播的现实困境

长期以来,受传统“你说我听”、“自上而下”教育方式的影响,高校红色文化传播的模式单一、内容滞后。全媒体视域下高校红色文化传播面临传播割裂、融合乏力和文化媚俗的现实困境。

(一)传播割裂:红色文化传播与接受需求的脱节

伴随着全媒体对高校知识传授和文化传播活动的日渐渗透,将互联网思维融入高校教学和育人工作中,注重内容为王和用户体验已然成为高校开展文化传播活动的一种共识。然而在现实实践中,当前高校的红色文化传播存在诸多难点,仍有诸多缺失,其说教式的传播话语、单向度的传播方式、单一性的传播文本以及创新匮乏的传播内容不能满足大学生的文化接受需求,极大地限制了高校红色文化的传播效果,影响了红色文化的育人实效。

高校红色文化传播话语多为说教式、灌输式的理论教育,对红色文化的解读偏深奥和晦涩,遮蔽了红色文化内容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不利于大学生的理解和接受。高校红色文化传播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渠道,以单向度的知识讲解为主要手段,学生的互动性与参与性不足,不仅降低了大学生学习红色文化的积极性,还影响了大学生参与红色文化生产的能动性。高校红色文化传播文本以文字为主,受全媒体传播理念的影响加入了部分视听元素,但仍然存在传播文本单一、视觉语言匮乏、传播融合度不足等问题,不能满足全媒体时代大学生多媒体、深层次、个性化的视觉接受需求。高校红色文化传播内容的时代性诠释不足,脱离了大学生的文化语境和生活世界,缺乏对红色文化传播内容的深度挖掘和时代转化,无法唤起大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大学生难以深入理解红色文化的深刻内涵和重要价值。

因此,如何掌握大学生的信息获取习惯、发掘大学生的文化接受需求,以大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近的内容与形式传播红色文化,是高校实现红色文化传播有效抵达的重要切入点。

(二)融合乏力:传播内容、渠道与技术整合不足

内容作为传播的核心,在全媒体时代呈现出海量化、碎片化和个性化的特征。高校红色文化传播内容理应契合全媒体的信息特质,基于红色文化内容的采集与筛选、归纳与梳理进行分众化的微传播。而目前高校网络信息挖掘能力相对欠缺,导致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提炼不足。基于红色文化政治性和民族性的文化属性,高校往往采用宏大叙事进行红色文化传播,不能適应全媒体时代信息的碎片化发展趋势。高校红色文化传播内容多为同质化的信息,缺乏针对学生特点、专业特色、兴趣爱好的定制化内容。

渠道作为传播的枢纽,在信息技术的衍生中呈现媒体融合态势,渠道的边界不断被打破,实现融合共生。当前高校的红色文化传播以校园报刊、校园广播等传统媒体以及微博、微信、校园网站等新兴媒体作为主要传播渠道,传播渠道之间缺乏整合,难以发挥传播媒介优势互补的作用。另外,抖音、快手、哔哩哔哩等短视频平台的崛起,成为广受大学生喜爱的新兴媒介。而高校对于短视频平台作为育人阵地缺乏足够的认识,研究不够深入,影响了红色文化的传播力与辐射力。

技术作为传播的催化剂,信息传播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与技术的发展相伴而行。现代技术赋予了红色文化新的生命力,人物、物品、事件、场景可以实现无时差、无场域的传递,让红色遗存动起来、活起来。而现代高校普遍存在技术水平滞后、技术手段单一等问题,束缚了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全媒体背景下的红色文化传播不仅要求内容、渠道与技术在各自层面实现整合,更需要三者之间深层次的融会贯通,然而高校红色文化传播在内容运作、渠道融合与技术开发方面流于形式、深度不足,红色文化整合能力受限,面临融合乏力的现实难题。

(三)文化媚俗:网络空间红色文化呈现消费特征

网络文化的蓬勃发展实现了精英话语到大众话语的范式转化,文化走向大众化、平民化和草根化。文化的下沉促使了网络文化的繁荣,而把关人的缺失不可避免地导致文化深度的消解与文化格调的降低。在网络空间中,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涌现,各种意识形态和文化形式边界消融,主流文化与网络亚文化差异消弭,如对英雄人物的恶搞、历史事件的扭曲和传统文化的误读等,红色文化的真实被曲解、意义被编织、文化被虚构,这不仅是对历史的一种亵渎,更是对红色文化的一种消费。红色文化逐渐向享乐主义、消费主义妥协,内容空洞浅薄毫无营养,甚至出现了以调侃戏谑等低俗方式进行红色文化传播的现象(韩桥生、李浩《全媒体时代红色文化传播的困境与策略》,《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第18-23页。)。大学生由于媒介素养缺失、理性思考不足等原因容易受到网络消极文化的冲击,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产生价值偏差与认知障碍,这极大地颠覆了红色文化的深刻内涵,消解了红色文化的育人价值。

另外,网络技术的发展也在推动视觉文化兴盛的同时带来了视觉消费的蔓延。红色文化的符号与影像在网络空间中被复制、粘贴与再生产,通过技术手段进行碎片化剪辑与戏剧化处理,使红色文化在网络空间中的视觉呈现同质化、浅层化与符号化,呈现鲜明的视觉消费特征,这对蕴含着丰富精神特质与厚重文化内涵的红色文化来说是一种严重的文化侵蚀。全媒体时代追求多感官的视觉传播,大学生受视觉传播的影响追求视觉体验与视觉快感,沉溺于“无深度”、“去理性”视觉符码的强烈冲击力之中,极易产生精神的麻醉进而消解自身独立思考与价值批判的能力,出现精神的衰落与道德的滑坡。这不仅影响了大学生对于红色文化所蕴含精神品质与文化品格的理解,还弱化了红色文化在网络空间对大学生的舆论引导力和影响力。

三 全媒体视域下高校红色文化传播的实践路径

基于高校红色文化传播的现实困境,高校亟须在内容生产、表现形式、意义沟通和平台依托方面贯穿全媒体思维,通过深化红色文化的“青年化”阐释、构建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场景、建构红色文化记忆和打造红色文化传播矩阵来破除高校红色文化传播之困。

(一)内容生产:挖掘红色文化符号,深化红色文化的“青年化”阐释

符号具有鲜明的表意功能,不仅反映了表征系统构成的符号本身,还包括这些符号反映、代表、显露出的、存在于符号之外的另一个意指世界(韩丛耀《视觉解读的方法选择》,《新闻界》2015年第17期,第15-21页。)。全媒体视域下高校的红色文化传播需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深挖视觉、听觉和文本的红色文化符号,基于红色文化的“青年化”阐释建立符合高校文化传播与大学生文化接受的“能指”和“所指”关系,建构红色文化的认知体系与价值规范,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符号为我们提供了创造意义的工具、阐释意义的过程和理解意义的语境。高校作为文化的生产者,可以通过挖掘历史遗存、新闻报道和文艺作品中直观化、形象化的视觉符号,深挖红色人物、红色故事、红色精神及其时代价值,让大学生切身感受人物风貌、历史事件与民族文化。高校作为知识的集散地,可以通过梳理和整合红色文化的知识体系、提炼红色文化的精华内容,以系统化的听觉语言与逻辑化的文本语言能动地参与红色文化意义的生产与建构。

高校红色文化意义的传播存在于大学生的理解之中,只有基于大学生文化背景、生活经验、话语表达和接受习惯等进行“青年化”阐释,红色文化传播才是有效的。

其一,发掘青年人物形象与典型事迹。历史中英雄人物在青年时期的奋斗历程与牺牲精神,现实中青年榜样的爱国品质与奉献精神等与青年学生具有天然的文化接近性,更容易被大学生所理解和接受。

其二,符合全媒体信息的“微”特征。高校要注重宏大主题的微观表达,既要体现红色文化的微观特质,又要表达红色精神的整体意义。借助严丝合缝的小故事、形象生动的微叙事再现立意高远的宏大叙事,讲述理想信念的大道理和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大情怀(邓鹏《红色文化网络育人的话语转型探赜》,《思想教育研究》2020年第11期,第148-152页。)。

其三,实现话语体系的现代化转向。从学生兴趣与需求出发,将说教式、灌输式的传播话语转化为对话式、协商式的阐释关系,用通俗易懂的现代话语传播红色文化。并且结合社会热点事件和社会文化现象挖掘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推动红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其四,鼓励青年学生参与红色文化生产。倡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到红色文化的生产和传播中,如以红色文化相关素材创作微电影、微视频,激发大学生主动解读红色文化符号的兴趣,成为红色文化的积极参与者和意义生产者。

(二)表现形式:开展红色资源的数字化转型,构建立体化的传播场景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文化呈现出某种程度上的媒介化过程,红色文化也呈现出数字化的发展趋势,由静止的、单一的单向传播逐步转化为动态的、多元的立体化传播,开展红色资源的数字化转型,构建立体化的传播场景是高校红色文化传播适应数字化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

首先,高校要建立红色文化数据库,实现红色文化的数字化存储。数字化存储不仅是指数字化的采集、存储与处理,而且要通过数字化技术按照一定主题针对红色文化相关的教育、研究和审美的数字内容进行整合、重组和再造,完善高校红色文化的保存、管理、修复和传播的功能。

其次,高校应改善红色文化传播的信息结构,丰富红色文化传播的视觉语言。一方面,高校可以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传感网络技术等进行红色文化的数字化复原与立体化呈现,真实地再现人物、事件,复现所处的生活空间与社会场景,并通过数字化手段呈现人物和事件之间的历史关联,动态展现文化的发展脉络,呈现出历史情景再现、经典故事具象、細节描述生动的红色文化作品。另一方面,高校可以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技术手段扩充红色文化的内涵与形式,借用静态与动态、平面与立体、画面与声效等共存的多样化信息解释手段,以动画、插画、图说、游戏、问答和视听等多元化信息表现形式,增强红色文化的可视化表达。

最后,高校需构建数字化传播场景,营造大学生的文化参与感。数字影像的高真实性和高仿真性、技术符码的逼真感和可信度使得人机互动越来越频繁和超真实化,把原本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很难体验到的技术与文化“无缝”集成,为受众提供身临其境的文化接受与文化参与体验。在此背景下,高校可以充分利用人机互动、多屏互动、H5等技术方式营造集泛在性、动态性、参与性和互动性于一身的传播场景,把大学生带入规定的情景中,实现卷入式、参与式与沉浸式的文化体验。让大学生在虚与实、动与静的传播空间中通过亲身体验和触碰媒介等方式进行可看、可听、可触、可感的多感官文化体验,在与大学生的持续互动中影响大学生的认知方式,达到学习和教育的效果。大学生在红色文化传播中获得沉浸式的美感体验与交互性的期待满足,进而形成基于红色文化的价值判断和认知体系。

(三)意义沟通:营造红色情感体验,建构学生群体的红色文化记忆

红色精神是由记忆建构的,记忆将历史中片段化、碎片化和无序化的段落连接起来,记录着党的发展历程,表达着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构成完整的红色文化记忆。记忆滋养了历史,历史反过来又哺育了记忆,记忆力图捍卫过去以便为现在、将来服务(雅克·勒高夫《历史与记忆》,方仁杰、倪复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13页。)。记忆对现实和将来具有能动的指导作用,高校可以通过营造红色情感体验唤醒红色文化记忆、恢复红色历史记忆,重塑基于历史记忆的红色现实记忆,使大学生处于民族凝聚力和社会认同感的强烈情感之中,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得以形成、保存和延续红色文化记忆。

红色文化强大的精神感染力、巨大的情感渲染力是高校与学生进行意义沟通、传达理念共识的重要载体。红色文化故事化、生动化的文化叙事,纪念式、操演式的仪式传播和密集性、持续性的社会交往是高校红色文化传播诉诸情感的重要手段。营造红色情感体验的意义沟通方式有“润物细无声”的传播效果,有利于改变大学生对传统红色文化传播的刻板印象,引导大学生对红色文化形成情感认同与价值归属。

首先,高校要讲好红色文化故事,以小切口的小故事为切入点,如一张照片、一件衣服、一本书,娓娓道来其背后人物的感人故事,呈现立体而鲜活的人物形象;以生动化的表达方式为入手点,挖掘人物和事件中的情感元素,以对话的方式、通俗的话语和可视化的表达拉近红色文化与大学生之间的距离,不断加深两者之间的情感联结。

其次,纪念仪式和身体实践的反复操演往往成为红色文化记忆传承的重要渠道。例如以五四青年节、建党节、国庆节等纪念日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文化传播活动,如唱红歌、跳红舞、演红色话剧、重走长征之路等;以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为主题组织系列专题教育,发挥思政课程、主题讲座和文化实践等的合力;挖掘校史中的红色人物和红色精神,将红色文化融入校史的讲述中等。这些共同的文化元素、共同历经的社会认知过程通过仪式性观看和大学生反复的参与而成为学生群体共享的文化记忆。全媒体时代情感传播的深度和广度依赖于社会网络关系的质量,高校红色文化传播需要与大学生保持密切而持续的互动,红色文化故事、红色文化仪式在大学生的创造性参与和分享中与其建立长期的对话关系。高校通过文化叙事、仪式传播和社会交往营造红色情感体验,学生通过这种情感体验加深了对于红色文化记忆的感知程度,使学生群体形成独特的红色文化记忆认知。

(四)平台依托:整合高校传播平台,打造红色文化全媒体传播矩阵

全媒体视域下高校的红色文化传播需整合传播平台,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优势,基于全媒体思维将红色文化深度融入课堂教学和网络空间中,建立高校红色文化分层次、交互式的传播矩阵,构建高校红色文化多落点、多形态的传播格局。

首先,高校要将全媒体思维融入线下教学和网络课堂中。一方面将微电影、微视频、动漫等形式的红色内容融入线下教学中,以数字化、可视化和互动化的内容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要开拓网络思政教育平台,依托MOOCS(慕课)、网易公开课等网络课堂平台,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网络教学中,实现红色文化资源对高校思政课的优质“内容供给”和多元信息共享(付安玲、肖朝霞《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红色文化传承功能的实现》,《思想教育研究》2022年第11期,第131-136页。)。此外,还要发挥青年大学习等学习平台的补充作用,通过微信公众号,以H5的形式填补学生的碎片化学习时间,让大学生参与到红色文化的生产和传播中,调动青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高校要建立红色文化全媒体传播阵地。高校要深耕校园电子屏、校园广播、校园报刊等传统媒体的内容,设置红色文化议题,讲好红色文化故事,以高质量的内容满足学生知识学习和文化认知的需求。高校要增强校园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校园论坛等用户黏度,通过点赞、评论、转发及文化参与等方式与学生保持高度互动和持续联系。高校要开拓抖音、秒拍等短视频平台,把短视频作为新兴的育人阵地,通过传播简短化、可视化的红色文化作品带给学生多感官的视觉文化体验。深耕内容、拓宽平台、整合资源,建立高校红色文化影响力大、辐射力强的全媒体传播阵地,提高红色文化的价值引领与思想引导。

最后,高校要加强与红色教育基地的信息合作与共享。目前国内很多革命纪念馆、博物馆、党史馆等红色文化基地已经实现了红色文化的数字化存储与展示,高校可以整合兼具开放性和共享性的红色教育资源,实现红色文化资源的实时共享。借助VR、AR技术的力量,打破时空界限,使红色文化传播达到情景再现、传播立体、内容具象、信息还原等效果(杨雪萍《机遇、困境与突破: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红色文化传播》,《新闻爱好者》2022年第6期,第75-77页。)。例如,可以通过语音导览和VR漫游实现红色文化的“云参观”,让学生手持移动终端自由选择视觉、听觉或者是VR模式,使用VR模式时通过点击屏幕获取红色文化的影像和讲解,让学生随时随地参观红色基地、学习红色文化成为现实。

Red Culture Communi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All-media

Sui Wenxin

School of Cyb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207, China

Abstract: As an advanced culture, Red Culture is an excellent cultural resource for universities to carry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owever, from the all-media perspective, the ways of cultural production and dissemination are undergoing profound changes, and the communication of Red Culture in universities is currently facing the communicative disconnection, weak integration, and cultural vulgarity. Universities should go with the times, and implement all-media thinking in content production, expression forms, meaning communication, and platform support to achieve a depth of propagation and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of Red Culture throughout all-time and all-areas. This will further promote the cultural education work of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Key words: all-media;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ultural education; Red Culture

[責任编辑:苏雪梅]

收稿日期:2022-11-08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网络空间安全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师资培训”(20210208902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隋文馨,女,四川成都人,文学博士,四川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讲师,E-mail: 2140892853@qq.com。

猜你喜欢
文化育人全媒体高等学校
基于“文化育人”的校服研发与品牌建设
浅析大学文化育人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技术文化
浅谈高校廉洁教育的对策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全媒体语境下体育新闻教育建设的思索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高等学校教学及科研设备政府采购操作实务
全媒体环境下主持人竞争力的提升
打造微公益品牌的“全媒体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