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建军
(陕西省汉中市龙岗学校)
在2023年高考中,笔者所任教的陕西省汉中市龙岗学校高三(6)班59人参加考试,班级语文平均分124.9分,130分以上16人,120分以上51人。高三(12)班57人参加考试,班级语文平均分126.3分,130分以上18人,120分以上52人。其中,张婉梅138分、刘颖颖136分,被清华大学录取;杨依昕136分、黄鑫源135分,被北京大学录取。
当看到这样的成绩时,笔者感到非常高兴,深感付出必有回报。那么,高三语文到底如何高效地复习呢?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笔者认为,高中语文最大的特点是两个字:“庞”与“杂”。
所谓“庞”,就是本身涉及的知识点多。从大的方面讲,包含的知识点有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写作。从小的方面来说,每一部分又包含一些较小的知识点,比如,语言文字运用就包含词语、病句、语言的简明连贯和得体、图文转化、逻辑、修辞手法和仿写等。其中,每一个考点中又有许多分项,比如,修辞手法就分比喻、夸张、拟人等十余种。以高三复习资料为依据,列入目录的较大知识点大概七十多个,实际讲解的知识点一般在三百个左右!
所谓“杂”,就是语文知识不仅是字、词、句、修辞等,从阅读材料、作文材料、语言应用题来看,内容涉及天文、历史、哲学等,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学科领域。尤其是做一些先秦诸子和高精尖科技方面的信息类阅读试题时,好多学生反映读了几遍不知道写的是什么。材料本身就难以理解,要让学生高质量地完成选项,难度可想而知。
这样庞杂的内容决定了语文学习一定要循序渐进,仅靠心血来潮的突击是不行的。笔者经常给学生强调:语文课就像块牛皮糖。十天半月不学,似乎并不会对成绩造成明显的影响。相反,一旦成绩退了下来,想要再提一个档次,就很费劲。因为语文学科的涉及面真是太宽泛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也给语文课堂带来困扰,部分学生常常在语文课上做数理化等学科的作业,他们觉得耽误一两节语文课无所谓,对语文成绩没有明显的影响;而数理化成绩的提高可谓立竿见影,有利可图。岂不知长此以往,语文成绩真的落后了,怎么着急也无可奈何。一些数理化很牛的学生,牺牲了好多语文学习的时间,数理化是上去了,但要短期内让语文成绩达到130分,甚至以更高一点的成绩冲击清北,实在很困难。语文学科就是得慢慢积累,循序渐进。有些知识固然有一定的规律性,有点技巧,但总体来说还是要踏踏实实地进行量的积累,才能实现质的飞跃。高考时撞上大运、一步登天的情况毕竟很少。
陶行知说:“办有温度教育。”笔者很幸运地遇见了这样一群有理想、知拼搏的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他们积极配合,乐于吃苦,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尤其是几个课代表,在高三后期复习紧张的情况下,他们除了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外,还要负责收发语文作业、检查过关、反馈师生之间的学习信息等。有时不能及时完成任务,还会受到批评、责罚。然而,他们毫无怨言,一如既往地支持教学工作,做笔者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桥梁。这几位课代表是6班叶书赫、邹近尧、曹慧敏和陈敏艺,12班张蕴哲、郭思源和王少卓。
在课时分配、资料选用、专题培训、龙岗语文大讲堂等方面,感谢学校给予无条件的全力支持。同时,特别感谢笔者的搭档——6班班主任杜军利老师,始终如一地鼎力相助。
“一个好汉三个帮”,感谢两个班的家长和我的家人们。还记得在疫情防控时期,家长们每天晚上10点前要汇报学生的作业情况。尽管那时很艰难,但是没有耽误作业的检查,有的家长戏称自己像个“监工”。同时,还要感谢笔者的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因远离家乡,笔者几乎成了家里的“多余人”。因为忙于备考,在高三的一年里,笔者都没有机会回老家看望病中的父母!平时对孩子的照料和教育全落在妻子的肩上,她的理解与包容也使我度过一个个艰难的时刻。
总体而言,高一、高二(五月底)就要结束必修、选修的内容。六月份进入准高三的第一轮复习。
首先,教师要补教两种知识:逻辑和语法知识。之所以补教这两种知识,取决于语文学科的特点,以及语文课程改革的需要。
随着近年高考对逻辑思辨能力的高度重视,所以在进入高三总复习之前,笔者用了四五节课的时间,对学生讲了逻辑学的一些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排中律、矛盾律、同一律、二难推理等基本概念,明辨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的区别。事实证明,补教逻辑知识是有效的。考试中出现逻辑方面的试题,学生做起来就较为轻松了。假如没有之前相关知识的讲解,学生面对这类试题肯定是茫然的。
过去笔者只给每一届高一新生补语法知识,并有自己编的一套语法资料(设想修改完善,力争打造成为语文校本教材)。为什么一直重视语法知识呢?因为在语文学习上,语法知识是基本的工具。比如复习文言句式,什么是文言句式呢?就是不同于现代汉语语法结构的句子。假如连现代语法都搞不清,不知道什么是主语,什么是补语,如何去判断文言句式呢?唯一的办法就得靠死记硬背,然后触类旁通,灵活掌握。又如修改病句,更是离不开语法知识。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有语病,首先提取主干(主、谓、宾),如果主干搭配,再看枝叶(定、状、补),逐层分析。如果区分不清句子成分,又怎么判断呢?再如句式变化题:长短句互变、常式句和变式句、主动句和被动句等,如果没有一定的语法知识,只凭感觉,正确率会很低。在写作方面,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可以避免出现病句,有利于正确使用词语。比如学生易混淆结构助词“的” “地” “得”,如果从语法角度解释则很容易辨别:“的”是定语的标志,“龙岗的凌霄花开放了”;“地”是状语的标志,“校门口那棵银杏树茂盛地生长着”;“得”是补语的标志,“今年的凌霄花开得格外鲜艳”。在对词语的解析方面,如果能结合语法知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解释“跟”这个词,在“跟着共产党走”中作动词,指跟随;在“我的脚跟痛”中作名词,指脚的后面部分;在“车上装的是机器跟材料”中作并列连词,相当于“和”;在“有事情要跟群众商量”中作介词,引进动作的对象,相当于“同”。这些知识点都牵涉到语法知识,而现阶段的初中语文对语法讲得很浅,如果不补充这方面的知识,就很难适应高中语文教学的需要。
其次,一定要加强学生书写能力的训练。
书写在高考中尽管没有明确的分值,但是在实际改卷中,同样水平的一道主观题,书写散乱的要比书写整齐的少得一两分。作文更是如此,同等水平下,书写整洁与否,得分一般相差四五分。这样一套试题可能因书写不过关,就要无谓损失十几分。面对高考一分定乾坤的严峻形势,因书写水平差,语文一科就要丢十几分,若再算上其他学科呢?由此可见,写一手好字真是获益良多。因此,一定要打好书写基础,否则高三要备战高考,各科的试题都很难做完,哪有时间再来练字呢?
最后,科学合理的一、二、三轮复习规划,如下所示:
1.一轮复习(六月份~高三第一学期结束)
本轮复习针对每一个考点,不能遗漏。如果只选所谓的重点,则容易忽视一些考点,如标点符号、字音、字形等。这样做很不可取,不常考的点不等于一定就不考。退一步讲,这些考点即使不考,也有利于学生的写作和主观题的语言组织等。
在复习的顺序上,教师可以做一些合理的调整,不一定按照复习资料的顺序。笔者建议复习顺序:作文、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现代文阅读。
为什么要把作文的复习放在最前面呢?笔者认为,占60分的作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经过高一记叙文、高二议论文的训练,但是对于审题、立意、构思,象征和比喻,渲染和衬托,伏笔和照应,三大作文类型(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及新材料作文)的区别等知识,学生大多局限于零碎的、断续的认识层面上,缺少系统的认识。因此,教师一开始就要让学生学会写作,爱上写作,让作文成为得分的真正大户。有了这些理论知识,在以后的习作、考试中可以自觉地使用相关的方法技巧,加以强化落实。提高作文水平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更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如果放到最后复习,就没有反复纠正、不断提高的必要时间。同时,对平时的考试也极其不利,如果作文失分较多,可能会给学生学习语文带来心理阴影,影响成绩的提高。
为何把现代文阅读放在最后?因为经过作文的教学、诗歌的复习,一些艺术技巧等方面的常识问题得以基本解决,现代文阅读已不存在大的障碍。笔者认为,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带有很强的互补性,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阅读是先有文章,再分析主旨、结构、艺术手法等;写作正好相反,先有个主旨,然后剪裁,以巧妙的结构、有效的艺术手法来表现这个主旨。更直观地说,写作提纲就是文章的结构层次,也可以说是文章的提纲。在具体的阅读与写作教学上,可以把二者糅合起来讲解。
2.二轮复习(高三的第二学期开始~四月底)
这个阶段的复习以做题为重点,通过做题,把一轮复习的知识点加以巩固,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更好地适应高考试题。具体可分为三个小的阶段:
(1)高考真题训练
高考真题质量高,通过做高考真题可以了解高考语文题的答题规范。分析近几年的高考真题,对于高频点、难点加以重点复习。一般情况下,每年的考点都有相对的稳定性,变化的题目占比很小。即使变化也是形式的变化,而试题的考查本质其实未变。比如,语言文字运用中的修改病句、选择成语和句子连贯这三道题,虽然由单独设题到放在一段文章中综合考查,但是评判的基本标准没有变化。
(2)高质量的套题训练
在做了若干套高考真题的基础上,可以选一些高质量的套题继续训练,最好是系统的成套试卷,知识体系相对完整,考点兼顾性强。需要注意的是,名校的试题汇编可以让学生见识更多的试题类型,开阔视野,但是不建议放在二轮复习的中前期,可以放在二轮后期进行。
(3)小专题训练
这个阶段可以有重点地对一些难点、重点再加以复习,以小专题的形式进行,集中火力,专项突破。比如,审题立意、文化知识、近义成语、语言表达得体等知识点。
3.三轮复习(五月份~高考)
本轮复习在知识层面上主要是查漏补缺。具体来讲,学生需要补充哪个知识点,就补充哪个知识点;教师研究新发现哪个知识点,就补充哪个知识点。比如,通过深入分析近几年高考真题命题趋势,笔者认为,在价值观的体现上,“劳动”这个知识点应该加以重视,就用了三节课的时间对此进行了小专题强化复习。笔者先引导学生谈论有关劳动的人与事,叙述自己曾经劳动的情景,交流个人对劳动的看法等。经过充分的交流,笔者适当地评说和补充,确立了比较有价值的观点。最后要求学生任选文体,自选角度完成一篇关于劳动的文章。再如,有学生反映关于得体的知识不过关,笔者就再补充一些得体用语,区别异同。又找了十多份试卷,专门选做得体部分的试题,加以强化。
这个阶段复习的另一个任务是调整好学生的心态。面对决定人生命运的高考,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紧张感,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怎样克服这种不良情绪呢?教师要教育学生有宽广的胸怀,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大将风度。借用毛泽东同志关于战争的一句话:“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这就是教育学生要在宏观上认为高考没什么了不起的。更何况在人生路上定有许多比高考更为残酷的事情,要勇敢面对。在具体的学习、做题上,严肃认真,马虎不得,要重视每一道题,不放过每一个得分点。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好的立意构思,如果没有合适的、生动的材料,都难以连缀成文。作文除了讲解必要的写作技巧外,在材料的积累上,笔者重视作文素材的积累。比如,建议学生订阅《读者》 《名人传记》 《杂文选刊》 《语文园地》 《咬文嚼字》等。尤其是《名人传记》,其中的主人公本身就具有励志性,学生可从名人故事中学会怎样奋斗,怎样克服生活中的困难。否则,一谈人物就是苏轼、王安石、司马迁等,不够新颖,给人一种江郎才尽的感觉。《杂文选刊》文笔犀利,语言嬉笑怒骂,冷嘲热讽,主题大多针对现实,具有很强的评判性。对那些不会观察生活、文章写得四平八稳的学生具有很强的指导价值。
生活是文学的唯一源泉,而人是生活的核心。任何类型的作文,任何体裁的文章,其实都在于表现人性,古今中外概莫例外。高尔基说:“文学就是人学。”因而,笔者一般从人与自我(德、智、体、美、劳),人与人,人与社会(集体、家乡、国家等),人与自然等方面做模块化训练,便于学生更好地审清题目要求,把握主旨。同时,也为后期系统化梳理素材做好引导。这样有备无患,以不变应万变,不管出怎样的作文题,定能稳操胜券。
语文学科的学习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没有海量的读写、练习巩固,单纯凭运气是不靠谱的。同时,书写、语法和逻辑都很重要,最好从初始年级抓起,方法得当,情怀教学。切忌自以为是和盲目狂傲,否则最终都要被高考的金箍棒打回原形。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敬畏高考,心怀敬畏之心,才会对学生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