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进中考,还需“慢功出细活”

2023-04-28 07:35:02河北省教育宣传中心曹书娟
河北教育(综合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艺术类美育中考

○河北省教育宣传中心 曹书娟

近日,教育部召开了全国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国防教育工作推进会议,要求各地稳慎推进美育进中考,坚决避免出现死记硬背、“机械刷题”现象。

自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发布后,江苏、四川、云南、山东等9 个省份已全面推行艺术类科目进中考;山西、内蒙古、吉林等6 个省份的个别地市也开始了艺术类科目中考。美育进中考固然能提升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性,但是我们更应该“慢工出细活”,充分考量教育改革的复杂性与系统性,稳慎推进,避免美育又落入育分的窠臼中。

诚然,在中小学推进美育可以使学生掌握审美基础知识,形成一定的审美能力,进而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但从美育进中考试点工作开展以来,争议之声也从未断过。一方面,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使得家长和学生形成了“科学知识优先于艺术,学艺术是更高阶段的追求”的认识,艺术类学科进入升学考试让他们一时不知所措;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美育进中考不过又是另一种形式的“增负”,以分数来衡量艺术素养只会加重学生乃至家庭的负担,与当下“双减”的风向背道而驰,甚至还会进一步加重区域、城乡间的教育不公平。

因此,在更大范围推行美育进中考之前,我们还需放慢脚步,进一步厘清这些质疑背后的问题。美育进中考的最终目的不是那些苍白的试卷和分数,而是为了回归教育的本质——人,是让家长、让学生明白身体的成长和心灵的成长同样重要,美好的心灵在这个物质充裕的社会愈来愈珍贵。在这一背景下,美育浸润就更为重要,它以艺术实践为主要内容,既可以让学生画出“绿遍山原白满川”的美丽自然,也可以让他们感受“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音律之美。可以说浸润是美育实现的目标也是途径,虽然相比应试与分数的硬性要求、高效率落实,美育浸润少了些力度和速度,但真正的艺术教育一定是润物细无声的,是真的能走进学生内心、走进每个家庭中的。所以,教育参与各方仍需在当前的试点开展中充分调研、认真研究,深化美育评价改革,既要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鼓励围绕美育目标拓展美育测评内容和方法,又要以浸润为重要途径,全面指引美育落地、落实。

除此之外,推进美育进中考更应该兼顾教育公平。目前,群体教育差距仍然存在,并不是每个家庭都能负担得起孩子课外艺术学习的费用,也不是每位家长都能为孩子提供艺术实践方面的指导。因此,这就需要学校充分发挥美育实施主体的作用,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方案,让美育成为实实在在的课程;也要注重美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促进美育更好地渗透进其他学科,润物无声般地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更要注重美育与公共文化、科普资源进行联动,丰富学生的美育实践活动。

美育进中考是一种积极的教育改革尝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人文素养。但是欲速则不达,如何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稳慎推进美育工作,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宏观命题,我们必须稳扎稳打才能取得这一工作长久的成功。

猜你喜欢
艺术类美育中考
因式分解中考都考啥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艺术类专访心得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2:16
伴你走进“旋转”中考园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学刊(2018年3期)2018-05-16 11:22:11
艺术类声乐高考误区与思考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32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风采童装(2017年12期)2017-04-27 02:21:42
垂直平分线,中考怎样考?
美育教师
艺术类金币收藏作品
中国摄影(2015年9期)2015-11-08 11:5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