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建业
小时候,不管我怎么干,爸爸都不满意;不管我怎么干,妈妈都很满意。原因是父母对小孩的期望不同,要求的标准自然有差别。
和千千万万的父母一样,父亲望子成龙,眼巴巴地盼我“出人头地”。他年轻时可能算是美男子,身材高大魁梧,老来仍然鼻梁高挺,面部棱角分明,还像村里人恭维的那样“能写会算”,多才多艺又会吹拉弹唱。我出生不久就碰上了大饥荒,后来正长身体时又没饭吃,不只没有父亲帅,我还没有父亲高,模样也难叫父亲满意,加之小时候特别顽劣叛逆,怪不得他老人家对我失望至极。父亲一生什么也没干成,可要求我们兄弟什么都能干。
妈妈则不同,只要她的两个宝贝儿子身体没病,做人“行得正,站得直”,她此生就足矣,她只强调要我们做正派人,从没要求我们成为“人上人”。
以读书为例,爸爸总要我们争第一,哪怕你是第三、第四名他也不高兴,在他面前我们永远不得“翻身”——读得不好要“将功补过”,读得好又要“再接再厉”,我小时候的日子就是一眼望不到头的苦海。
每次听到爸爸骂我“没出息”,妈妈就反唇相讥:“你要孩子怎样才算有出息?”一听到爸爸叫我们争第一,妈妈更是恼火:“第一只有一个,天天想第一,活得累不累?你就这臭脾气数第一!”
妈妈对我们是不是“第一”毫不在乎,但对我们是不是“站得直”十分在意。
小学二年级的一个下午,放学后我与几个同伴去拾麦穗,碰巧队里的麦子还没有收完,我们5个人每人偷了一小捆回家。拾来的麦穗参差不齐,偷来的麦秸整整齐齐,根本逃不过妈妈的“法眼”。
妈妈一见就审问我:“哪里偷来的?”
“我捡的,没有偷!”
“还嘴硬!从哪里偷来的,送回哪里去!”
“妈,下次不偷了行吗?这次又没人看见。”
“没人看见就能偷?我陪你送回去!”
“再送回去,别人就看见了!”
“你还知道偷东西丢人?知道丢人还要偷?就是要讓别人看见,我陪你一起去丢脸!”
我和妈妈送麦子回去的时候,恰巧碰上队里的邻居在捆麦子,几十个人看着我把麦子送回原地。当时我真想入地三尺,像孙悟空那样钻进土里。接连好多天,我在队里不敢抬头,好长时间都对妈妈心有怨气。高中毕业后,我把这段经历写成了独幕剧《拾麦穗的风波》,发表后在我们那里还搬上了舞台。
除了这次有意让我出丑,妈妈一生没有让我们难堪过,她非常注意维护儿子的尊严。
妈妈一生无欲无求,所以一生不向别人低头。俗话说:“人一求人矮半截,人不求人一般高。”
她对两个儿子也一无所求,一不要我们成名成家,二不要我们知恩图报。
大学四年级上学期,我对妈妈说准备考研究生。妈妈觉得读完大学就很了不起了,读不读研究生真无所谓,老人家笑着对我说:“儿子,想读就去读。”我也笑着对妈妈说:“妈,不是我想读就能读,要我考上了才能去读。”“考不上拉倒,读完大学就行。”
妈妈从来不要求我们出人头地,也不要求我们排名第一,甚至不要求我们胸怀大志,她朴素地认为,“行得正”的孩子自己会争气,靠人逼的孩子很难出人头地。
有幸做妈妈的儿子,我活得快乐,学得轻松,干得惬意。妈妈,下辈子我还要做您的儿子,我一定不再让您老人家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