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务员素质研究的热点及趋势

2023-04-27 15:40:51宋真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8期
关键词:热点趋势

宋真

摘 要:本文将2001-2020年这20年间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与公务员素质研究相关的期刊论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使用Cite Space软件对研究对象的年份分布、关键词等方面展开分析,从而发现我国公务员素质研究的发展现状及其前沿演进。本文给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能够对于具体情况探寻和创新新的研究方法;二是该领域的研究应是动态的、多元化的;三是进一步加强公共部门胜任力对绩效的影响研究。从而使其他学者对公务员素质有更为直观可视的认知,为后续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公务员素质;公务员胜任力;热点;趋势;Cite space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08.029

0 引言

由于我国逐渐深入的政治发展和社会体制改革,这使得国家需要更多更高素质的公务员。通过提升国家公务员素质水平,完善国家公务员法律法规体系和人才培训机制,并充分借鉴海外的先进经验,积极主动地引导国家公务员进行职业培训,进一步增强国家公务员的公仆意识,端正工作心态,进一步提升国家公务员的工作能力和施政水准,从而推动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更好地发展,进一步为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而奋斗。

1 文献来源与处理

1.1 文献来源

本研究所使用的原始研究资料,均取自中国知网(CNKI),笔者使用高级搜索功能,将搜索范围设定为期刊,搜索的主题设为“公务员素质”或“公务员胜任力”或“公务员胜任力素质”,时间跨度设定在“2001-2020年”之间,时间切片设定为“1年”,共划分了20个时间段,搜索的精确度设为“精确”,在中国知网中进行搜索,共搜索出730篇论文。在对数据进行了人工甄别之后,一共除去了重复论文、会议文件等无用的非研究性论文后,最终得到了405篇的有效论文。

1.2 研究方法与工具

本文中使用的是由美籍华人陈超美教授及其团队所设计的数据分析处理软件Cite space,该软件能够科学地呈现出各学科领域中研究的总体架构、研究热点,以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进展演变的前沿态势。文章将CNKI数据库中所搜索到的有关公务员素质领域方面的论文,主要从论文的作者、关键词等角度来进行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并期望可以对今后在该方面的有关研究上提供一些参考与依据,从而进一步为我国公务员素质的提高做出一點理论贡献。

2 公务员素质研究的时间分布图谱

每年论文的发文数量毫无疑问能够直接反映出某方面的学术热点与趋势。如图1所示,自2000-2003年间,与公务员素质有关的科研论文数量陡然增加,有关公务员素质的研究进入了历史的第一个高潮。2004年发文量又一下锐减到30篇。2005-2008年间,中国公务员素质领域的研究论文在总体上处于高速进展的态势,并呈现了多领域、多角度研究的发展趋势,并于2008年以64篇的发文量到达了峰值和转折点。但自2008年以后,该领域的年发文量总体来说是下滑的。

3 公务员素质研究热点主题

文章以中国知网(CNKI)2001-2020年这20年间收录的与公务员素质研究相关的405篇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20年的时间跨度对任何一项社会科学方面的重大学术问题而言,都不可谓不长。在长达20年的时间内,关于中国公务员素质方面的研究热点一直是随着研究对象范围的扩展和我国政策发展导向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本文通过Cite space软件,对这405篇关于公务员素质研究的论文进行关键词共现、聚类和突显的信息可视化分析研究,以便反映自2001年以来中国学者关于公务员素质方面的研究方向与热点问题。

3.1 关键词共现分析

通常,在任意一篇论文中,作者提出的关键词之间一般都具有一定关联性,而这些关联性是能够通过它们所共同出现的频次被直观地展现出来的。关键词共现(即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关键词在同一文章中出现)图即高频关键词共词矩阵的可视化。文章在使用Cite space软件时,在Node types功能栏中设置“关键词”,“年份切片”功能栏设置为“1”,把g-index功能栏设置为“k=25”,这些设置表示按年份分组,一年为一组,在每年中使用一个调整后的g指数,把比例因子k的取值设置为25,以此来构建出公务员素质研究领域的关键词网络图谱。如下图所示(图2),通过运行软件可以得到如下数据:“N=474,E=934,Density=0.0083”,N代表在选录文献中所发现的关键词数量,而N=474则代表总共获取的关键词节点为474个;E则代表了文献中关键词间的反复共现的频次,E=934表示关键词节点间的连线共有934条,也就是共现次数是934次;关键词之间的密度为0.0083。

高频关键词是指在某学科专业研究领域中,被该领域学者研究讨论得最多的专业名词,它能够直接地展示出在一段时间内,某专业领域里的研究者共同的研究倾向。图2中可见胜任力、公务员素质、素质、公务员队伍、胜任力模型、公务员培训等关键词。从“胜任力、素质、胜任力模型、培训、能力”等关键词可发现公务员素质研究角度的多样化,从“什么是公务员素质”到“公务员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再到“如何培养和提高公务员的素质与能力”等均有涉及。从“国家公务员、公务员队伍、基层公务员等”关键词则可以看出公务员素质研究不仅从宏观上研究国家整体公务员的素质水平,还从微观上研究公务员队伍及基层公务员的素质水平。

3.2 关键词聚类分析

本文在共现分析的基础上,对高频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用来探讨研究这些词汇间的相互关系。将分析节点设置为“关键词”,时间切片为1,g-index功能栏中设置“k=25”,由此形成了公务员素质研究的关键词共现聚类图谱,运行软件得到图3,Modularity Q=0.6899,也就是该图谱的模块值为0.6899,是大于0.3的,这说明得到的公务员素质研究的模块结构是显著的;Mean Silhouette=0.7344,表示平均轮廓值为0.7344,该值是大于0.7的,这也说明了图4的聚类结果是合理且令人信服的。运行软件后共得到下图的10个聚类。通过关键词的聚类可视化,可以直观地看出高频关键词之间的联系,不同的高频关键词能够以一定的标准集合聚类。根据图3可以看出公务员素质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可以归结为以下聚类:公务员素质;公务员队伍建设;素质;胜任力;胜任力模型;公务员能力;国家公务员;公务员管理;政治素质;科学素质。

通过对图3和表1的关键词共现聚类图表的分析可见,最大的聚类为公务员素质;政府形象;对策建议;国家公务员培训;制度创新,聚类大小(Cluster Size)为 54。这一方面说明了聚类结果与本文研究主题相符,另一方面聚类的第二个名称为政府形象,说明了公务员素质的高低关乎政府形象的好坏,人民群众对于政府的看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务员素质水平,提高公务员的素质水平有助于提高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形象。从聚类的后面几个名称中分析得到,要提高公务员素质就要研究这方面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并且提出合理有效地对策与建议,还要加强对公务员的培训,并在制度上给予支持。

4 公务员素质研究热点的演进

通过甄别和跟踪某一学科专业方向的学术前沿,能够向专业领域内的学者提供该领域内研究热点的动态发展,Cite space软件则能够把这种动态发展过程可视化地展示出来,较为清楚明朗地展示出该领域内的学术研究动向,为今后学者的深入研究提供参照和借鉴。本文通过运行Cite space软件共得到关于公务员素质研究的5个突现节点词汇,并通过对突显节点词汇相关论文的阅读梳理后将其主要分成了以下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公务员素质研究的前期。2001年到2003年是公务员素质研究的前期,这一时期出现的突现词为“公务员队伍”。要建设我国公务员人才队伍,首先政府要在对公务员应有的素质和能力有着正确认识的基础上,要求公务员加强自我学习和约束,不断提高完善自我能力;其次要求上级政府主管部门加强对公务员系统的针对性培训和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评估办法,并通过政府与社会的磨练,以提高公务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第二个阶段:公务员素质研究的中期。2003年到2005年是公务员素质研究的中期,这一时期出现的突现词为“公务员素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成败得失与公务员的素质和能力水平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每个国家公务员都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就是政治素质,拥护中国共产党的路线和宗旨是每个公务员坚定且鲜明的政治立场;公务员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要能够保持情绪稳定和快速自我调节。公务员不仅要具备其岗位职责所必需的能力,还要有专业的知识体系,广泛的知识面,还要有终身学习的觉悟和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

第三个阶段:公务员素质研究的后期。2008年至今是公务员素质研究的后期,这一时期出现的突现词为“胜任力模型”“胜任力”“胜任特征”。公务员胜任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我国学者就公务员胜任力自身的特征展开研究:李春玲从人岗匹配的视角研究分析了青年公务员胜任力,并提出了提高匹配度的途径。胡月星探讨了文化水平不同的领导干部胜任特征的差异,表明不同学历等级的领导干部主要在务实精神、责任心、进取心等品质要素的选择上有差异。权英、刘新民等从人格、道德等五个维度研究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胜任力。赫连志巍等构建政府公务员胜任特征模型,分析得出公务员胜任特征在政府公共服务的导向下是一个多维的构念,要从公共服务效率、先进行政理念、网络化服务等方面对公务员的胜任特征进行培养及提高,进而提升政府公共服务的水平。陈德权、彭旭在精准扶贫的视角下,从认知结构、素质结果及行为结构三方面分析驻村扶贫干部的胜任力的差异与不总,并提供了策略选择。

其次,从公务员的不同行政级别和岗位等级入手,建立胜任力模型:叶龙等构建出了国家部委公务员胜任素质模型,这是在分析了素质的输入、筛选和输出的基础上建立的,该模型包含了“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为公务员管理工作提供重要依据。张廷君、张再生研究分析了中国公职人员选人体系中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领导职务”与“非领导职务”两类胜任力模型,并据此给出了相关的建议和策略。胡月星调查研究了司、处、科三级公务员胜任特征模型和主要的指标体系,分析不同级别在核心能力要素、品质要素及知识要素选择上的差异。张丽艳等对处级领导职务的公务员胜任力探索研究,从分析决策、学习创新、沟通协调、依法行政等7个要素分析比较不同类型的公务员胜任力间的差异。毛慧、冯爱芳以乡镇干部为研究对象,分析构建其胜任力模型,有助于完善乡镇干部的选拔、培训和考核机制。

最后,我国的民族边疆地区逐步成为学者胜任力研究的领域。张晓燕等研究并设计出云南贫困民族地区乡镇公务员的胜任力模型,该模型有组织知觉力、主动性、团队合作、成就导向和团队领导五个胜任力。郑烨等建立了包含知识、品质以及技能三个维度的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胜任力模型,并把该模型的21项胜任力划分为普通、专业与优秀三个等级。郭颖梅等构建了云南基层少数民族年轻干部的胜任力通用模型,分析其在培训管理中的问题,从胜任力的角度给出与之相关的建议对策。

5 总结

总的来说,国内学术界在公务员素质研究方面的成果颇豐,研究的范围也较为广泛,并且研究内容与实际需求紧密相关。当前前该领域的最新研究前沿是“公务员胜任力、模型、特征”等话题。结合当前我国学术界关于公务员素质领域的研究状况,本文给出以下几点建议:一应在学习吸收国外胜任力模型构建及验证方法的基础之上,能够对于具体情况探寻和创新新的研究方法;二对于公务员胜任力的研究应是动态的、多元化的,而不是静态的、单一的;三是对于公共部门胜任力对绩效的影响研究应进一步加强。

参考文献

[1]薛永武.试论公务员素质的养成与能力的提升[J].中国人事科学(公共人事管理),2020,(11):0407.

[2]高波.浅论提高我国公务员素质的途径[J].法治与社会(政法论坛),2016,(11):166167.

[3]李瑶.公务员素质建设路径探析[J].人才资源开发,2017,(18):2527.

[4]杜芳,罗中枢.国内外胜任力理论的研究热点及其演进——基于1990-2016年文献计量学分析[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6).

[5]卢绍武.公正和效率:公务员考录制度的永恒主题[J].中国公务员,2003,(12):79.

猜你喜欢
热点趋势
热点
趋势
第一财经(2021年6期)2021-06-10 13:19:08
热点
车迷(2019年10期)2019-06-24 05:43:28
结合热点做演讲
快乐语文(2018年7期)2018-05-25 02:32:00
初秋唇妆趋势
Coco薇(2017年9期)2017-09-07 21:23:49
SPINEXPO™2017春夏流行趋势
“去编”大趋势
中国卫生(2015年7期)2015-11-08 11:09:38
趋势
汽车科技(2015年1期)2015-02-28 12:14:44
趋势
汽车科技(2014年6期)2014-03-11 17:46:16
热点
中国记者(2014年9期)2014-03-01 01:4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