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技术技能人才“产教协同”一体化培养

2023-04-27 05:13路晓丽花树洋
教育与职业(上) 2023年5期

路晓丽 花树洋

[摘要]技能型社会建设以面向“全体劳动力、全生命周期、全部产业链”为特征,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过程、内容、阶段、评价呈现产教一体化趋势。我国技术技能人才“产教协同”一体化培养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职业教育人才供给与产业人才需求不匹配、技术技能人才“产教协同”培养机制不完善、技术技能人才评价体系不完善。据此,文章提出技术技能人才“产教协同”一体化培养的应然路径: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创新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延伸教育阶段、完善人才评价体系。

[关键词]技能型社会;技术技能人才;产教协同;一体化培养

[作者简介]路晓丽(1983- ),女,山东龙口人,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开源创新创业学院,副教授;花树洋(1980- ),男,江苏连云港人,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副教授。(江苏  无锡  21412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22SJSZ0439)、2023—2024年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重点课题“企业大学深度参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模式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XHZDB2023039)和2023年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招标课题“企业大学参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模式与优化路径研究”(项目编号:SKZ202301)的部分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3)09-0075-06

2021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提出建设技能型社会,对职业教育和技能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历史使命,即要实现国家重视技能、社会崇尚技能、人人学习技能、人人拥有技能。202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下简称新职教法)将“建设技能型社会”上升到法律层面。培养和储备技术技能人才是实现制造业向高技能、高附加值、高竞争力转型的重要保障。技能型社会建设以面向“全体劳动力、全生命周期、全部产业链”为特征,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过程、内容、阶段、评价呈现产教一体化趋势。本文基于技能型社会建设的视角,审视我国技术技能人才“产教协同”一体化培养的趋势、困境,探索技术技能人才“产教协同”一体化培养的路径,旨在为技能型社会建设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建议。

一、技术技能人才“产教协同”一体化培养的必然趋势

技能形成理论强调把技能摆在经济社会的大背景下,开发一体化的技能形成路径,实现政府、人才培养体系、劳动力市场等有效协同。

1.人才培养目标层: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一体化。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代表人物保罗·罗默(Raul Romer)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核心”“技术进步依赖受过良好教育、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才”。信息技术的更新和制造业的智能化发展,对企业生产模式、工艺流程、人才需求等产生深远影响。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推动生产从“自动化”转入“智能化”,人机协同被大量需要,企业生产方式重新回到“以人为中心”。同时,智能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技术知识形成过程的复杂性,对技术技能人才综合能力的要求更高。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基础工程。虽然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但是技术技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仍然无法满足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近年来,我国技能劳动者的求人倍率(岗位数与求职人数的比值)一直保持在1.5以上。其中,高级技工、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的求人倍率甚至达到2以上。因此,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要与产业需求一体化。

2.人才培养内容层:专业技能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一体化。新职教法明确指出,“职业教育是为了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使受教育者具备从事某种职业或者实现职业发展所需要的职业道德、科学文化与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等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而实施的教育”,体现了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对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我国学者谢莉花建立了“职业知识—职业技能—个人能力—职业素质”能力模型,认为“职业知识—职业技能”是基础模式,“个人能力—职业素养”是协调机制,情感或意向影响个体的问题解决。李永春等学者认为非认知能力具有长期可塑性,人力资本投资应多关注非认知能力培养。

在技术交叉和高度融合的智能化时代,数据、人才、设备等共同组成智能制造系统。智能环境的复杂性需要人的智慧研判和灵活应对,团队合作、信息素养、创新精神等职业素养有助于协调系统关系,推动组织内技术革新。因此,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要重视专业技能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一体化。

3.技术技能形成层:技术理论教育与技术实践教育一体化。从技术教育学的角度来看,技术理论是技术科学化的反映和体现,要回答技术操作“为什么”的问题;技术实践是指技术的操作与运用,要解决“怎么做”的问题。智能化时代,技术更多表现为科学原理在技术设计和技术工艺上的应用,需要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

从技术技能形成过程来看,“理实一体化”教学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第一,“理实一体化”蕴含着“先实后理”“实中蕴理”的行动逻辑,课程设计围绕着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以实践为教学出发点。第二,“理实一体化”的课程内容具有跨界性和整合性,即职业与教育的交叉、不同类型知识的跨界、多元异质内容的融合。第三,“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过程体现在教学主体一体化、教学场所一体化、教学师资一体化,即集企业与学校于一体,打破专业教室与企业车间的功能局限;集理论讲授与实践讨论于一体,实现教学空间融合。因此,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要注重技术理论教育与技術实践教育一体化。

4.人才培养阶段层:职前能力达标与职后能力提升一体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技能形成包括技能知识学习和技能经验积累两个环节。其中,技能知识学习发生在学校,技能经验积累发生在车间。学者张学英对劳动者的技能形成进行历史演进研究发现,我国劳动者的技能形成呈现“学徒制内部技能形成—职业教育外部技能形成—产教融合内外技能形成”的演进特点。

学校和企业都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体。然而,当前企业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职业培训经费偏低,参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高。技能型社会以覆盖全体劳动力、贯穿全生命周期、囊括全产业链为发展理念,要求“人人学习技能、人人拥有技能”。因此,要发挥学校和企业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双主体”作用,促进学校职业教育与企业职业培训一体化。

5.人才培养评价层: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一体化。技能人才评价是技能人才培训的“风向标”,也是技能人才配置的“定位器”,建立健全人才评价机制对于加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9年1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有序开展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体现的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2019年4月,《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要求,“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落实职业院校学历教育和培训并举并重的法定职责,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促进书证融通”。通过1+X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将产业端“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新流程”融入职业教育端,实现企业与学校教育的协同合作,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实践能力。因此,技能型社会建设要建立健全人才评价机制,完善各类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促进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一体化。

二、技术技能人才“产教协同”一体化培养的实然困境

学校和企业都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体,但目前我国在技术技能人才“产教协同”一体化培养上仍存在一些问题。

1.职业教育人才供给与产业人才需求不匹配。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信息中心、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对全国80多个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进行调查发现,从2020年第四季度到2021年第三季度,制造业用人需求量高居榜首,批发零售业、居民服务业、住宿餐饮业、信息技术服务业等用人需求次之,说明我国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大量技术技能人才。调查数据还显示,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能(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中级技能(国家职业资格四级)四类人才的求人倍率(一定周期内有效需求人数与有效求职人数之比)较高,分别为3.08、2.69、2.54、2.54,说明行业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旺盛,同时反映出劳动力市场存在高技术技能人才供给量不足的问题。

此外,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具有高度耦合性。然而,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契合度不高。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同构化”,缺乏特色,专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发展相关度不高,影响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对我国2017—2020届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进行数据统计,发现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2017—2020年的就业专业“对口率”分别为62%、63%、63%、64%,并且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学校的就业专业“对口率”存在较大差异。由此可见,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与企业人才需求不匹配。

2.技术技能人才“产教协同”培养机制不完善。当前,我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主体是职业院校,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深度不够。冉云芳等学者研究发现,学生实习短期收益率不高甚至为负数;较低的学生留任率使企业在学生实习结束后获得的长期收益不高。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双高计划”中期绩效自评报告,笔者采用内容分析法,设立三级编码分析校企合作情况:一级编码包括专业耦合、平台建设、协同育人三个维度;二级编码包括对接产业、合作企业、育人平台、创新平台、育人模式、教学资源、师资队伍七个方面;三级编码包括服务产业、龙头企业、协同创新中心等48个项目。

对江苏省20所“双高计划”院校的校企合作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如表1所示),结果如下:对一级编码的各维度进行比较发现,出现频次最高的是平台建设,出现频次最低的是协同育人,说明校企合作过程中开展平台建设较多,校企协同育人深度不够;对三级编码的各项目进行比较发现,校企合作中出现频次最低的是教学资源,次之是师资队伍,说明企业较少实际性地参与课程方案制订与人才培养。

此外,我国企业的技能培训体系仍不完善。学者王星对企业内部培训机制进行调研发现,41.5%的企业内部有体系化的技能培训机制,33.8%的企业内部有技能等级评价机制;对产业技能工作培训的意愿调查数据显示,83.6%的产业工人希望接受不同类型的培训。由此可见,产业工人技能培训意愿与培训实际参与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从培训内容看,企业技能培训的课程体系不完善,企业技能培训主要面向企业内部员工,与产业链伙伴、高等教育机构等的合作较少。从培训师资看,企业技能培训的师资力量不足,并且培训教师主要由行业专家、企业内部优秀员工或业务骨干担当,社会认可度不高。因此,可以说学校技能教育与企业技能培训融通不足。

3.技术技能人才评价体系不完善。我国技术技能人才评价经历了考工升级制度、工人考核制度和职业资格制度,目前逐步向多元化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演进。然而,当前多元化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构建还处于初始时期,存在诸多问题。第一,学校人才评价与企业人才评价存在脱节。首先,职业院校对学生的评价仍以“标准化评价”为主,侧重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评价内容中缺少职业教育特色的相关指标设计,失去“职业本色”;评价过程局限于学校内部,缺少行业企业的参与,因而社会认可度低。其次,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评价的依据主要是技能等级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但由于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社会化和市场化,企业开展技能等级评价工作面临着诸多的现实问题,如缺乏自主建立技能等级评价体系的技术与能力等。第二,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转换不畅通。优化人才评价是加强技術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然而,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资历框架,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仍处于分离状态。当前,教育部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促进产教协同育人,试图打破学历证书与技能等级证书之间的壁垒,但在1+X证书制度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学分制度不完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学分与课程学分无法转化、不同部门主导开发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之间没有建立转换标准等问题。

三、技术技能人才“产教协同”一体化培养的应然路径

技术技能人才“产教协同”一体化人才培养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是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需要。

1.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要积极应对产业升级要求,提高职业教育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的匹配度。第一,落实新职教法的要求,在国家层面建立起职业教育工作的统筹协调机制,汇聚各部门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工作合力,开展产业人才需求调查与预测,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类型、结构、层次等进行研判,引导职业院校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招生指标、人才培养规格等,提升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适配度。第二,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充分发挥多元主体的作用,形成“供给侧—需求侧”良性互动,整合各方资源培养技术型、创新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第三,构建对接产业调整专业的宏观机制。以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为主旨,深化职业教育与先进制造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接,立足产业发展对专业群进行整体设计,对接区域重点产业打造高水平专业群,推动职业教育人才链深度嵌入产业链。第四,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随着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加快,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愈加紧迫,因此,要延伸职业教育层次,实现职业教育“中专本硕”贯通人才培养;强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纵向衔接和横向贯通。

2.创新课程内容。“素养”“素质”“能力”“技能”是职业教育的核心概念。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能力既包括专业能力,又包括非专业能力,要将职业素养养成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第一,将职业素养融入课程标准。通过分析课程的本质和特征,明确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获得的职业素养。将职业素养作为课程内容确立的重要依据,整合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通过设计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促进职业素养的养成。第二,将职业素养渗透进专业课程。基于“工作系统分析”和“职业能力提升”开发专业课程,以项目、案例、任务等为载体,以行业企业的技术标准为牵引,基于工作过程和技术创新组织课程内容。第三,开发立体式的职业素养课程。深入挖掘劳动模范、大國工匠身上蕴含的职业素养教育元素,如劳动意识、进取意识、创新精神、奉献精神等。通过校企的线下课堂、线上学习等显性教育,以及劳动模范、大国工匠和身边榜样的媒体宣传等隐性教育,“产教协同”一体化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崇尚技能、严谨务实、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的思维品质。

3.改革教学方法。第一,以学习型任务为载体,推进“理实一体化”教学。学习型任务围绕生产中的典型产品开展教学活动,能够将工作任务与学习任务有机结合。教师要综合考虑学习目标、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设计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依托学习任务整合学习资源,安排连贯的实践活动。通过设计系列化的实践性问题,引导学生建构知识和技能。第二,以解决问题为核心,推进“理实一体化”教学。围绕学习型任务,设计不同层次和形式的问题,让学生获得在实际情境中解决问题的体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整合。第三,实施一体化教学,做到“教学做”合一。例如,教学主体学校与企业融于一体;教师与“工程师”融为一体;教学场所打破传统教室、专业教室和生产车间的功能局限,集实践操作区、创新开发室、理论讲授和讨论区于一体。

4.延伸教育阶段。职业教育是跨越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的双主体、双场域融合性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要校企协同育人。第一,优化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的环境。将促进校企合作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给予企业金融、财政、土地等支持,落实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减免及其他税费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利用资本、技术、知识、设施、管理等要素参与职业教育,推动企业参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第二,创新校企合作载体,完善校企共建机制。校企共建产业学院(企业大学)、协同创新中心、生产性实训基地等;建立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工作联动机制,发挥校企“双主体”育人作用,促进校企协同育人。第三,完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和在岗继续教育,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企业是职业教育的重要主体,企业大学是一种新型教育组织,致力于企业员工培训和继续教育,服务于企业战略发展。国家应完善企业大学发展环境,引导企业大学有序发展,从而建立多形式衔接、多通道成长、可持续发展的梯度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

5.完善人才评价体系。改革技术技能人才评价是新时代职业教育的“突破口”。第一,完善职前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评价,建立健全多元评价、动态评价、过程评价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评价机制。重视职业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突出德技兼修。激发行业企业参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设计人才评价体系。校企共同开发职业教育教学标准,切实将行业企业岗位标准和用人标准贯穿到考核评价目标中去。第二,优化职后技术技能人才用人评价。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的人才使用机制。推进用人单位根据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自主组织开展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评价时主动匹配岗位需求和行业发展,发挥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评价的主体作用,逐步实现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行业企业证书的贯通。第三,完善国家资历框架,推动学历、学位与职业资格及其他学习成果互认衔接。建立国家层面的统一资历框架和通用能力标准,推进技术技能人才终身学习制度,将职业教育、继续教育、职业培训等所获得的学习成果转换为学分并纳入学分银行,为技术技能人才持续成长拓宽通道。

[参考文献]

[1]周济.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J].中国机械工程,2015(17):2273-2284.

[2]华昱.劳动供给结构、技术进步与收入差距——基于CHNS数据的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70-76.

[3](印)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陆宇正,汤霓.技能型社会视域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困境与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2(5):22-27.

[5]闵维方.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发展及其现实意义[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20(1):10-26.

[6]王星.走向技能社会——国家技能形成体系与产业工人技能形成[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21.

[7]谢莉花,吴扬.基于专长理论的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理论模型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2(3):178-183.

[8]王星.技能形成、技能形成体制及其经济社会学的研究展望[J].学术月刊,2021(53):132-142.

[9]黄耿,鲍燕,司徒志平.国家资历框架视域下技能人才评价成果的应用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2(11):107-112.

[10]冉云芳.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动机及其对成本收益的影响[J].教育与经济,2021(12):71-79.

[11]顾建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现代意蕴与职业教育调适[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1(5):20-25.

[12]王一涛,路晓丽.“中高本硕”衔接的理论溯源、实施现状与路径优化[J].教育发展研究,2021(41):28-35.

[13]马廷奇.命运共同体: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新视界[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0(5):118-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