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同志:
我接种完新冠疫苗后发现自己怀孕了。请问,在接种疫苗周期内怀孕,会增加流产风险吗?我是否应该终止妊娠?
读者 岳女士
岳女士:
孕期内接种了新冠疫苗,可以继续怀孕,不必终止妊娠。
我国研制的灭活新冠疫苗,仅含病毒的蛋白成分,不含活病毒,接种后病毒不可能在体内进行复制,仅能引起短暂的急性免疫刺激,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因此,理论上灭活新冠疫苗中的病毒蛋白对孕妇和胎儿不会产生额外影响。疫苗中的氢氧化铝本身并不具有毒性,仅作为免疫佐剂,增强机体对疫苗的免疫应答。
医生 程永林
哪些药物会引起肝损伤?
编辑同志:
我长年肝功能异常,不久前又查出患有糖尿病,需要每天服药。病友提醒我,服药较多的患者要提防肝损伤,否则“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不划算。请问,哪些药物会引起肝损伤?
读者 田女士
田女士:
药物肝损伤,顾名思义,就是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毒性作用,或机体对药物产生的过敏反应,对肝组织造成的损伤。
造成肝损伤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第一,与药物本身有关。部分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对肝脏有毒性作用,摄入剂量越大,出现肝损伤的风险越高。
第二,与服药的人有关。有的患者对药物成分过敏,或者对药物的代谢与其他患者不同,容易出现肝损伤。
第三,滥用药物。不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而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擅自服用,肝损伤的风险也很大。
第四,服药方法不对。比如,过量服用某种成分、服药不忌口、迷信偏方、给儿童吃成人药等。
药物肝损伤,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
急性药物肝损伤,症状比较明显,主要表现为乏力、恶心、呕吐、发热,出现黄疸、皮疹等,潜伏期为数日到数月不等,严重的会导致急性或亚急性肝衰竭,甚至死亡。
慢性肝损伤,一般与长期服用某种特定药物有关,症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长期、反复的转氨酶轻度升高,大部分患者不会出现明显的不适,因此容易被忽视。
以下几种药物,长期服用可能伤肝,若出现不适症状,要多留心。
1.降糖药
大部分降糖药是在肝脏内代谢的,长期服用会增加肝脏的负担,增加肝损伤的风险。
2.降脂药
长期服用贝特类、烟酸类降脂药,可能导致血清转氨酶升高,造成肝损伤,建议定期监测肝功能。
3.抗精神病药物
抗精神病药物使用周期长、剂量大、联合用药多,容易对肝功能造成不良影响,加上症状不明显,很容易被忽视。
4.抗结核药物
抗结核药物常见的副作用就是肝功能受损,比如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抗结核药物,如果服用后出现血清转氨酶升高等异常,应尽快停药,调整治疗方案。
5.某些中药
中药并非纯天然无副作用,临床上约有15%的药物肝损伤是中药使用不当造成的,如何首乌、金不换、关木通等中草药,六神丸、银翘片等中成药,使用不当都可能造成肝损伤。
您肝功能不好,属于药物肝损伤高发人群,建议提高警惕,定期检查肝功能,发现问题及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
关节鼠是怎么形成的?
编辑同志:
我感觉右腿无力,稍微运动一下就疼,医生说我患了关节鼠。请问,关节鼠是什么病?怎么形成的?
读者 姬先生
姬先生:
关节鼠是指关节有退行病变或损伤时,关节内有组织碎片脱落,这些碎片在关节里像老鼠一样流窜,引起关节疼痛、绞锁等,故而称之为关节鼠。
一般来说,关节鼠为不规则球形,直径几毫米到几厘米,数目几个至数百个不等。关节鼠可能是单一原因引起的,也可能是复杂病理过程的一种表现。主要病理来源如下:
1.退变性关节炎。软骨剥脱或骨赘脱落的碎片,形成关节鼠。
2.滑膜性软骨瘤病。滑膜或滑膜下结缔组织增生增厚,形成大量带蒂的小绒毛突起,继而转化形成骨软骨或骨软骨小体,脱落后形成关节鼠。
3.创伤性关节炎。外伤致关节局部供血障碍,导致骨关节表面软骨或软骨下骨碎片直接脱落,形成关节鼠。
4.半月板损伤破裂。破裂面脱落的残渣会形成细小的关节鼠。
平时,关节鼠潜伏在关节的髌上囊、内外侧沟,不太活动,患者感觉症状轻:有的感觉关节酸痛、轻度肿胀,有时发生弹响,多见于膝关节;有的感到抬腿无力,上下楼梯费劲。如果關节鼠跑到关节间隙中,便会产生关节卡顿、绞锁等症状。关节鼠也有可能因为受到挤压而逃窜,症状很快减轻或消失。
近年来,逐渐普及的关节镜技术,可有效发现并治疗关节鼠。但若关节鼠过大,还需通过传统手术来摘取。
医生 马 群
爱吃辣的人更容易得胃癌吗?
编辑同志:
常听人说,辛辣食物会刺激肠胃,引起胃肠道损伤,因此有了偏爱吃辣的人更容易得胃病,甚至诱发胃癌的说法。请问,这种说法有科学依据吗?
读者 曲女士
曲女士:
辣椒含有辣椒素,具有刺激性,会在口腔中产生灼烧的疼痛感,让人认为“吃辣会伤胃”,会导致胃病,甚至诱发胃癌。其实不然,研究表明,少量的辣椒素不仅能修复胃黏膜,还能抑制胃酸分泌,加速胃蠕动,刺激胃黏液分泌,而胃黏液能保护胃。因此,少量吃辣对胃有一定的养护作用。
《国际医学流行病学》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认为,吃辣能够降低患消化道癌的风险。研究人员通过对51万余名平均年龄52岁的受试者每周吃多少辣椒以及血液样本的分析,经过长达10年的随访调查,发现偶尔食用一次辣椒的人,患食管癌、胃癌、肠癌的风险分别降低了12%、3%、0%;每周有一两天食用辣椒的人,患上述3种消化道癌的风险分别降低了24%、5%、5%;每周有3~5天食用辣椒的人,患3种消化道癌的风险分别降低了16%、8%、13%;每周有6~7天食用辣椒的人,患3种消化道癌的风险分别降低了19%、11%、10%。
可以看出,每天都吃辣的人,患多个消化道癌的风险都降低了10%以上。
不过,本次研究并没有考虑辣度和风险之间的关系,因而具有局限性,不能因此认为辣椒有抗癌功效。
其实,吃辣有益于身体健康的前提是适量。适量食用能促进食欲、促进脂肪代谢、保护胃黏膜、降血压、降血脂、保护心血管系统、促进消化等。如果食用过量,可能会刺激肠胃,导致肠胃产生灼烧感,从而引起出汗、疼痛、拉肚子等各种肠胃自我保护反应。
医生 李 洋
【编辑:陈 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