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继林
(江苏扬州225000)
中国大运河世界遗产点瓜洲运河碑(黄继林 提供)
京杭大运河扬州段的南端、从高旻寺三汊河口向南至瓜洲长江边,有一条以“伊娄”为专名的人工水道——伊娄河,亦称新河、瓜河,今称瓜洲运河。唐代中期,因江中沙碛形成的瓜洲与北岸相连,堵塞了扬子津渡口,有碍漕运,润州刺史齐澣于开元二十六年(738)主持开凿这条水道,初长25 里。光绪十年(1884)瓜洲全城坍入长江,古镇移至城北的四里铺,形成今瓜洲,伊娄河也随之缩短。唐代的伊娄河是南漕北运的咽喉,虽只有25 里,但江南的漕粮经此转输长安,在当时支撑了唐王朝,宋、元、明、清的江南漕粮也经此北上。运河对历代王朝政权的稳固、国家的统一、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交流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人们在谈及开凿这段咽喉要道的功绩时,多引用李白《题瓜洲新河饯族叔舍人贲》中的诗句来评说:“齐公凿新河,万古流不绝。丰功利生人,天地同朽灭。”2014年,这条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水道作为大运河的一个组成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伊娄河开凿的历史背景、缘由,史料记载甚详,今人也多有述及,而为何以“伊娄”作为这条水道的专名则未见记载。地名的命名有多种方式:有以地理实体的特征、形态、方位命名的;也有出于对做出利国利民重要业绩人物的热爱,用他们的姓名命名的;还有以地理实体形成的时间先后来命名的。这条水道以“新河”称,是相对于原来的水道;名以“瓜河”是因河道所在地理位置瓜洲;若以开凿者的姓名称,似应以李白所称“齐公”为专名。今人有说因傍“伊娄山”而名。瓜洲因“江中沙碛淤涨”而成,“山”从何来?〔乾隆〕《江都县志》、〔嘉庆〕《重修扬州府志》的记载都只是说有“汀”,且文字相同:“伊娄河,在城南十五里。《舆地纪胜》云:伊娄河即扬子镇以南至江之运河也,隋以前扬子镇尚临江,至唐江滨积沙二十五里。开元间润州刺史齐澣奏开此河,以通运道。又有伊汀即在伊娄河。”“汀”为“水边平地”或“水边平滩”,言“傍山”者,盖误以为“汀”为“山”也。再者,即便有山。那“伊娄”又是何意?本文探讨何以用“伊娄”作为这条水道的专名。
《旧唐书》与《新唐书》皆有《齐澣传》,内容基本一致,只是有些细节、措辞的表述略有差异。齐澣(675——746),定州义丰(今河北安国)人。少开敏,有才华。圣历初,登进士第。开元初,迁给事中、中书舍人,佐中书令姚崇,“朝廷大政必咨之,时号‘解事舍人’。”任汴州刺史时,“澣以淮至徐城险急,凿渠十八里,入青水,人便其漕。”颇有政绩,“吏民颂美”,得玄宗赏识,拜尚书右丞,转吏部侍郎,玄宗常召其入宫密议,成为“天子近臣”。时龙兴四大功臣之一、掌控羽林军的王毛仲居功自傲,在朝中拉帮,玄宗很是不悦。齐澣进言,说王毛仲“宠极则奸生,若不预图,恐后为患,惟陛下思之。况腹心之委,何必毛仲”。力举高力士,说“高力士小心谨慎,又是阉官,便于禁中驱使”。这次所议之事,关系重大,齐澣请求玄宗保密:“‘臣闻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惟圣虑密之。’玄宗嘉其诚,谕之曰:‘卿且出,朕知卿忠义,我徐俟其宜。’”然而齐澣在与朋友麻察饮酒时“语禁中谏语”,又被麻察告发。玄宗怒,“令中书门下鞫问。又召澣于内殿,谓之曰:‘卿向朕道: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而疑朕不密,而翻告麻察,是何密耶?’”训斥一番后,将其“贬高州良德(广东西南部近南海)丞”。(《旧唐书·齐澣传》)
齐澣在粤多年,直到王毛仲被流放赐死后,才得高力士相助,“徙索卢(今广东中部新兴县南部)丞、郴州长史,濠州、常州刺史”(《新唐书·齐澣传》)。而《旧唐书·齐澣传》则略去迁常州前所任,记为“澣数年量移常州刺史”。开元二十五年(737)从常州任上迁润州刺史,充江南东道采访处置使,开元二十六年(738),“澣徙漕路繇京口埭,治伊娄渠以达扬子,岁无覆舟,减运钱数十万。又立伊娄埭,官征其入”。完工后,“复徙汴州刺史,充河南道采访处置使”。
扬子津运口被淤涨的沙洲堵塞,非一日而成。玄宗始设专司漕运的官员。《新唐书·李杰传》记载:“李杰……后魏并州刺史宝之裔孙……先天中,进陕州刺史、水陆发运使。置使自杰始……江、淮漕运不通。杰奏调发汴、郑丁夫以浚之。”说明此时运道已经出现了问题,尽管设了专司整理运道的官员,漕粮的转运依旧时时受阻,每每漕粮不能及时到达,皇室、官员都要到东都洛阳就食。
《资治通鉴·唐纪》记载,开元二十一年(733),关中大灾,玄宗去东都就食前,召京兆尹裴耀卿商议漕运之法,确保运道的畅通必定是商议的内容之一。齐澣整治过淮、徐运道,深得玄宗赞许。高力士适时进言,盖已有召回齐澣之动议。虽未见明确记载,但《新唐书·地理志》透出了信息:“开元二十二年,刺史齐澣以州北隔江……开伊娄河二十五里,渡扬子,立埭。”〔嘉庆〕《瓜洲志》卷8也说:“昔时瓜洲沙尾与润州隔六十余里,舟多败溺,开元二十二年刺史齐澣徙漕路,由京口埭治伊娄埭以达扬子。”当是从开元二十二年后,逐步回迁,至“开元二十五年,迁润州刺史”(《旧唐书·齐澣传》)。经实地考察制定方案上奏,二十六年玄宗准奏。《旧唐书·玄宗纪》:“开元二十六年,润州刺史齐澣开伊娄河于扬州南瓜洲浦。”《资治通鉴·唐纪》的记载较为完整:“开元二十六年,戊寅,润州刺史齐澣奏:‘旧自瓜步济江,迂六十里。请自京口埭下直济江,穿伊娄河二十五里即达扬子县,立伊娄埭。’从之。”此说为后世史家所用,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翦伯赞主编《中外历史年表》、李廷先《唐代扬州史考》皆从此说。今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中国大运河遗产点——瓜洲运河的标志牌的标注也是“始于唐代开元二十六年(738)开凿的伊娄河”。至于〔嘉庆〕《丹徒县志·卷二·山水》所说:“伊娄河,唐地理志开元二十七年润州刺史齐澣所开。”盖是开元二十六年动工,二十七年完工通运。而〔乾隆〕《江都县志》、〔嘉庆〕《重修扬州府志》说“开元间润州刺史齐澣奏开此河,以通运道”。
齐澣复官后的工作,就是疏通运道的“苦差”。《旧唐书·齐澣传》载“澣因高力士中助,连为两道采访使,遂兴开漕之利,以中人主意”。史书未明确记载其在常州任上所做,但可推知,盖是考察“常州府运河”,拟改运道从孟渎河过江(明宣德六年,陈瑄也曾一度改漕船由孟渎河过江);而“复徙汴州刺史”,《旧唐书》已明确记述“兴开漕之利”,尽管开凿、整治运道,使天子满意,然终未能回京任职。失意而恼恨,操行渐行败坏,为贿赂权贵而敛财,遭李林甫参劾,“遂废归田里”。天宝初,召回任太子少詹事,留司东都。天宝五年(746)又出京主政平阳(今为浙江温州下辖县),旋卒于任上。
笔者所见相关辞书及文献,“伊娄”仅有“鲜卑姓”一解,别无他说。《辞海》《辞源》皆未收录。明廖用贤《尚友录·伊娄》说:“伊娄,后魏(北魏)献帝第六弟为伊娄氏,为十姓。见《官氏志》。”《中国姓氏大全·伊娄》:“历史上鲜卑族姓氏,北周有伊娄穆,隋代有伊娄谦。后改为伊氏或娄氏。”《中国古今姓氏辞典·伊娄》:“鲜卑姓。后魏献帝六弟为伊娄氏。后改为伊氏。或曰改娄氏。”《魏书·官氏志》载:“自古天子立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至献帝时,七分国人,使诸兄弟各摄领之,乃分其氏。自后兼并他国,各有本部,部中别族,为内姓焉……献帝以兄为纥骨氏,后改为胡氏;次兄为普氏,后改为周氏;次兄为拓跋氏,后改为长孙氏;弟为达奚氏,后改为奚氏;次弟为伊娄氏,后改为伊氏;次弟为丘敦氏,后改为丘氏;次弟为侯氏,后改为亥氏。七族之兴,自此始也。又命叔父之胤曰乙旃氏,后改为叔孙氏。又命疏属曰车焜氏,后改为车氏。凡与帝室为十姓,百世不通婚。太和以前,国之丧葬祠礼,非十族不得与也。高祖革之,各以职司从事。”
鲜卑原是一个部众颇盛、占地极广、远居塞外,且与中原接触极少的北方游牧民族。《三国志》上说鲜卑“随水草放牧,居无常处,以穹庐为宅”。《魏书·官氏志》也说到“魏氏本居朔壤,地远俗殊”。北方游牧民族进入中原所立政权中,鲜卑族为数最多。范围从辽西一直到甘肃、青海。北朝的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都是鲜卑族所立。
中原地区,以汉族为主,有较鲜卑族发达的科技和文化。太和十八年(494),北魏孝文帝由平城(今山西大同)迁都洛阳,颁布一系列推进汉化改革的政令,其中有改鲜卑姓为汉姓;不说鲜卑语而说汉语;不穿鲜卑服而穿汉装;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等。语言、姓氏等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传统文化,鲜卑人长期居住中原汉地,和汉人及其他各族人民间形成自然融合。孝文帝的改革,促进并加速了各民族的融合。但语言、姓氏等文化传统的变更,不是令行即改的事,需要一定时间,鲜卑复姓也就不可能在短时间全部改为汉族单性。
今日瓜洲运河(金鑫 摄)
从北魏到李唐王朝的皇室不仅有鲜卑血统,还有特殊的亲缘关系。伊娄氏是献帝六弟,北魏帝室十姓之一。其地位虽不如皇室显赫,在朝中也有一席之地,前文提到的“北周伊娄穆,隋代伊娄谦”皆为朝廷重臣,《周书》 《隋书》分别有传。李唐王朝的官员中,前朝官员的后裔也不在少数,前文提及的首任专司漕运的水陆发运使,就是后魏并州刺史李宝之裔孙。
玄宗时机构庞大,刺史其下还有别驾、长史、司马、录事等数十位佐官,长史、司马通常是优待宗室或安置闲散官员,无具体职任。齐澣佐官的长史、司马中或有“伊娄氏”,或负责具体施工者为“伊娄氏”(可惜未见史书记载)。“伊娄河”这个名称,一开始就见于官方文献,后来逐渐在民间传开(新河、瓜河一开始是民间所称,如前文提及的李白诗句,此后渐有文字记载)。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人们习惯于“用人的后半生,来推定前半生;用人最后的行为,来审度一生所有行为。若某人先前不良不善,后来改过自新,那叫浪子回头金不换,知名人物有晋朝的周处;若某人先前德高望重,后来恶贯满盈。那叫大奸大诈、包藏祸心,知名人物有王莽”(赵剑敏《细说隋唐》)。齐澣虽说于开河有大功,并得天子赞赏,然中年泄密受贬,晚年敛财遭劾,官家不以齐公名此水道,而以“伊娄”名之,盖是此理。史家公正客观记述齐澣一生,使人们从中悟出许多道理。
文字是记录语音的符号,鲜卑人无文字。“伊娄”是用汉字音记录的鲜卑姓氏,这两个音节在鲜卑语中所表示的意思(也即以此为姓的缘由)已无从查考,鲜卑人在和汉人融合过程中使用汉语,鲜卑语逐渐弱化,至隋末唐初失传。“伊娄”之姓,唐代以后融入汉姓。
“伊娄河”虽因通漕而开,而且也只有25 里,但对后世的作用和影响远远超出了漕运。这水道虽没有以“齐公”命名,却透露出民族融合的信息,所揭示的民族大融合的文化内涵也是“天地同朽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