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思考

2023-04-26 12:38福州邓静波
现代企业 2023年4期
关键词:双重排查隐患

□ 福州 邓静波

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分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阶段。双重预防机制的建设对于企业的安全生产具有积极地作用。按照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要求,相关企业需要建立隐患排查和风险分级管理制度,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将其应用到安全生产管理之中,减少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安全事故。

一、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概述

安全生产双重机制两大模块分别是风险分级管控模块和隐患排查模块,均是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最终目的均是识别安全风险、预防安全事故。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风险分级管控是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前提和基础,隐患排查治理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强化、深入与补充。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核心重点是风险管控,如果无法科学识别安全生产风险,便无法保障安全预控管理的有效性,潜在的安全风险会产生严重的安全事故,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益,因此,双重预防机制中的隐患排查和风险分级管控相辅相成。

二、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过程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过程分为人员培训、制定相关制度、收集整理信息、风险辨识与评估、风险分级与管控、隐患排查治理、改进提升等7个过程,要求全员参与,亦可借助安全管控平台等信息化手段建立。人员培训、制定相关制度、收集整理信息为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准备阶段,风险辨识与评估、风险分级与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为正式阶段,改进提升为运用阶段。

1.风险辨识与评估。风险点是指存在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进行风险源辨识首先要进行风险点划分,在确定的风险点范围内查找辨识存在的第一类危险源(是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源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和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第二类危险源(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的约束和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包括: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对于自来水厂,分成作业、设备、区域三个方面来进行风险点辨识,风险辨识、评估工作开始前,把作业、设备和区域风险评估技术标准浓缩到评估表中,先将上述三个方面分别编制《作业活动清单》、《设备设施清单》和《区域清单》,按清单逐项进行风险辨识。风险评估是在风险辨识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评估。针对自来水厂作业风险评估应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对作业任务开展作业步骤划分、事故类别判断、危害因素辨识、可能后果分析、控制措施梳理和可能性、暴露、严重性及风险值的评估,D=L×E×C,其中D为作业条件的危险性,L为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E为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C为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结果,D分值越大,危险性越大。设备风险评估应用简化的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评价法(FMEA)将设备按照失效模式、失效原因、失效后果和可能性、后果严重性、风险值等项目进行分析、评估,RPN=S×O×D,其中RPN为风险系数,S为严重度,O为频度,D为探测度(简化后去掉探测度),RPN分值越高,风险系数越大。

区域风险评估应用风险矩阵评估法(LS)对生产工作区域开展评估,R=LS,其中R为后果严重程度,L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S为事件发生的后果,S分值越大,危险性越大。

2.风险分级与管控。依据危险值/风险系数/后果严重程度,按照预先设置的取值表进行风险分级,A、B、C、D级,对应用红、橙、黄、蓝四色表示,形成现场风险告知牌及风险分布图,并按照风险管控制度对不同等级风险采取不同级别的管控,列出管控措施,建立风险数据库。安全风险管理工作中,公司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应按风险等级落实分级管控责任,风险等级越高则管控层级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更需重点关注,风险控制措施按属地原则落实。例如公司(决策层)是重大、较大风险的责任主体,负责重大、较大风险控制措施的资源保障并掌握其动态情况;部门(管理层)是一般风险的责任主体,负责一般风险控制措施的资源保障并掌握其动态情况;班组(执行层)是低风险的责任主体,负责低风险控制措施的资源保障并掌握其动态情况,还需同时按属地原则落实风险控制措施。

3.风险数据的应用。风险数据能够体现一个公司的安全管理水平与绩效、人员安全素质、设备设施安全状况、现场安全条件等信息,如高风险偏多,说明公司安全管理水平、人员安全素质、设备设施安全状况、现场安全条件等较差或事故事件较多。安全管理比较到位,则安全风险数据应该绝大多数是低风险,少数是一般风险,没有较大及以上风险,即使有较大及以上风险也能及时将其降至一般风险或低风险。在应用风险评估数据时,列入危害因素的项目或控制措施中的缺陷应按以下原则健全完善:安全管理措施方面的缺漏需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管理标准),安全技术措施方面的缺陷需完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设备设施缺陷纳入检维修、技改计划,生产用具、防护用品缺陷纳入维护、采购计划,作业环境缺陷纳入隐患整改计划,运行监控、巡检维护缺陷则调整相应生产工作计划,人员意识和技能缺陷纳入培训计划等等。另外,在日常生产活动中需考虑风险叠加问题,即某区域有作业任务,进行工作许可或落实风险控制措施时,既要考虑原有的区域风险,还要叠加作业风险。

4.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包括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两部分工作,二者的关系是“隐患排查治理治标、风险分级管控治本、标本兼治安全发展”,实际工作中,应以风险评估数据指导隐患排查治理、通过隐患排查治理来检验和完善风险评估工作,使二者形成良性循环。开展隐患排查时,检查者持风险评估表、隐患排查表,根据风险评估表中列出的事故类别和危害因素,检查其事故类别辨识是否充分、危害因素辨识是否充分及控制措施是否落实、是否按要求落实、风险是否得到有效控制,如发现危害因素未得到有效控制(存在隐患)则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或新增控制措施建议,按属地管理原则要求归口部门定期整改、反馈并按期复查。检查时也应对检查现场实际情况、事故类别、危害因素辨识和控制措施的充分性、有效性等进行检验,如发现风险评估表与厨房现场情况不符合或不充分则对风险评估表风险数据进行完善并更新风险数据库。

三、安全管控平台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中的运用

以安全管控平台为依托的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建立综合架构,改变了以往以人为主体的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模式,实现以平台为主体、以人为辅助的风险识别和风险分级管理模式的构建,该模式对人员的素质要求较低,可利用平台24小时进行设备设施的实时监控,识别生产过程中是否出现化学药剂泄露、设备损坏、水质异常等情况。平台建设包括现场层、应用层、算法层。现场层以计算机和终端设备为依托,通过在生产环节安装相应的传感器、摄像机等多仪器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数据采集,将大量数据汇集到数据库之中,信息系统采集数据库信息,实时对数据进行处理。应用平台则可以实现风险识别内容的可视化,可进行生产过程的安全管理,配置报警装置,可进行风险因素定位、水质监测、联动监测等。算法层则结合自来水厂的生产业务建立安全风险模型,通过风险识别、算法识别的方式,检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将隐患点、风险等级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在交互界面之中。

风险隐患识别排查利用远程监测技术和传感器技术实现对自来水厂相关设备运行数据的采集。管控平台通过监测设备、传感器设备从前端和地理空间信息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实现立体化、全面化的数据监测。远程数据采集主要针对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进行模拟量检测,并在对数据预处理的基础上进行数据格式的转化,以报表、图形等方式展现在人机交互平台,帮助相关人员了解生产过程中实际情况。该模块主要负责隐患的识别和排查,其具备强大的监督功能、管理功能和控制功能,可以进行数据的二次加工,并在数据库模块中将数据分为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保存到相应的数据节点之中。

四、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痛点

企业建立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无论是采用人工还是利用平台,仍然面临一定的问题,制约着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的建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意识不足。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要求全员参与,人员素质、意识等主观性决定了风险辨识完整性、风险等级的高低不同,引入智慧化的隐患排查和风险分级管控模式后,风险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降低,认为基于平台的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不需要自身的参与,在风险处置上缺乏积极性。部分风险管理人员对信息系统的操作并不熟练,缺乏对风险识别、预警和管控系统的维护和管理,操作能力不足。

2.缺乏预控标准。自来水厂生产管理应以相关标准和相关规范为基础,建立双重预防机制需要从技术、规范等角度出发,涵盖标准、流程、方法、要素、细则等多个方面内容。由于标准化的缺失,导致基于信息平台的双重预防机制难以起到良好的效果。

3.缺乏统筹协调。智慧化系统的建设需要依据企业生产实际情况进行,如企业出现设备变更、工艺变更等情况出现,需要及时对设备进行更新,并重新制定风险双重预控方案,重新进行隐患的排查和治理。此外,企业需要投入一定量的资金对其进行维护、完善,由于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使得双重预防机制具有滞后性,无法满足企业安全生产的实际需要。

五、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措施

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的建立,应对整体流程、预控标准等进行完善,定期更新系统设备,发挥相关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为双重风险预防机制的建立提供保障。

1.提高双重预防机制认知。①战略实施。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漫长的过程,需要不断提升人员素质,结合人工、风险管控平台与生产业务内容。在双重预警机制建设的过程中,要切实设定目标、明确关系,调动相关人员的积极性。首先,应采用全面推进和试点先行的方式,预先对重点区域进行隐患排查和风险分级,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对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阶段性目标进行细化,从软件、硬件角度不断投入资金,确保管理水平与技术水平的统一性,这样可以循序渐进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避免因资源不足影响员工参与的主观积极性。其次,结合现有的安全管理体系,实现双重预防机制的转化。以往企业已经开始进行安全生产风险识别和分级管控,但由于体系并不完善,使得相关人员缺乏标准化认知,逐步对其进行转变,以传统的安全风险预控体系为基础,不断进行查缺补漏,实现系统化的融合,可以避免转化过度导致的新旧机制衔接问题。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的建设应采取专业引领和全员参与的方式,切实调动各模块在风险预控中的作用,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实现本土化落地的目标。例如,自来水厂充分发挥安全工程师的优势,建立培训体系,进行安全生产课题研究,发表论文、发布专利,有效提高了企业内部人员的积极性,推动了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的建设落实。②培训教育。在思想方面,始终围绕着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将认知理念贯穿于安全生产的始终,避免企业内部人员在思想上走入误区,忽视了自身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在能力上,应从决策、管理、行为等角度出发,对相关人员进行技能培训,使得相关人员对信息系统有着深入的理解,可以应对风险预控过程中因系统错误产生的问题。

2.完善双重预防机制方案。在信息化与风险管理深度衔接的过程中,为保障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标准化、系统化,应完善双重预防机制方案,制定合理的工作规划,明确各岗位人员的基本职责,完善工作制度,实现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协调。自来水厂的负责人作为组长,管理层作为副组长,配置小组成员及安全工程师,制定完善的双重预防机制方案,对风险双重预防中的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具体要求等进行明确,建立与双重预防机制相配套的制度标准。重点进行安全生产过程中的隐患排查和分级管控,设立专项资金为双重预防机制的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切实保障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规范性、系统性,为企业的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内部条件。

3.做好风险预控统筹规划。企业在建立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的过程中,应做好统筹规划工作,保障技术应用和安全管理内容的一致性,保障双重预防机制中的各项措施可以科学落地。因此,自来水厂结合安全风险预控平台和自身业务情况,积极推进“四个落地”目标。一是让措施落地,包括探测性措施、管理措施、防护措施、应急救援措施等。二是让措施上墙,通过标识等对风险的分布情况进行明确,并按照4个风险等级设置红、橙、黄、蓝四色风险识别卡,将其放到企业生产区域。三是让标准落地,针对不同的岗位制定不同的安全操作规程,形成标准化文件给予指导。四是让措施上手,通过培训教育的方式,保障岗位人员对双重预防机制有着深刻的认知,并对岗位安全内容有着深入的了解。因此,自来水厂在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过程中,应做好顶层设计的统筹规划,并投入适宜的资金不断实现安全双重预防机制与信息技术的匹配程度,实现数据间的科学衔接。

六、结论

自来水厂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应以思想认知为前提,以技术为保障,认识到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重点,避免走入误区。企业应积极建设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平台,引入先进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监督、管理,采用风险分级管理、全面隐患排查的方式,降低企业生产风险,并通过科学设计方案、强化思想技术能力、建立安全生产标准的方式,保障企业安全生产。

猜你喜欢
双重排查隐患
自然与成长的双重变奏
隐患随手拍
隐患随手拍
互联网安全隐患知多少?
隐患随手拍
配网二次回路故障的排查分析
给家中来个危险排查吧
化解“双重目标”之困
“双重打击”致恐龙灭绝
双重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