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背景下青海省非遗传承及智慧数字化建设分析

2023-04-25 03:43:42侯智祥任景龙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青海省遗传数字化

卓 玛,侯智祥,任景龙

(青海民族大学,青海西宁 810000)

一、我国非遗保护及传承的现状分析

(一)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

作为人类社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承载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记忆,更是其文明发展的基石和载体,在继承国家、地区和民族的精神文化的同时,也有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发展。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以及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悄然逝去,部分甚至达到传承区域淡化、变异或经历保护性破坏的状态[1]。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我国非遗保护工作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在初期,非遗保护工作主要是由学者、文化爱好者和地方政府等群体发起,以个人或民间组织的形式进行保护和传承。而在这一阶段,非遗项目的保护面广度和深度较为有限,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往往流于个别性的保护和传承。

到了21世纪,我国加大了对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力度。首先在政策层面,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和政策,对非遗工作保护给予政策保障和财政支持。其次在实践层面,国家文化部门与各省市文化管理部门相继设立非遗保护机构,出台一系列措施并加大对传承者的扶持力度。最后在国家层面,对非遗传承和保护的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如修缮古建筑、设立非遗展馆、编纂非遗图书等。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各地建立了非遗保护中心、传习所等机构,开展了各种非遗保护工作的项目,例如传统技艺的传承、民间音乐的保护、文化节庆的推广等,同时,还开展了大量的非遗调查、登记、保护和传承工作。不仅让非遗的传承者得到一定的表彰和支持,而且也鼓励他们继续传承和发扬非遗文化。

近年来,针对非遗项目的保护意识、法律法规、政策支持、社会投入等各方面的支持度与关注度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例如,非遗项目公开展示的平台更加多样化,文化节庆的活动更加丰富,文化机构的保护力度日益强化,群众的参与程度更加广泛。一方面,大量的非遗项目被确认并列入了国家级和地方级非遗名录;另一方面,许多传统技艺和文化得到了有效保护和传承,相关的活动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参与。目前,全国已经涌现出了很多成功案例,例如2022年6月11日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非遗+旅游”活动就受到了全国各地的广泛关注。其不仅展示了非遗在旅游开发中的无限潜力,证明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不仅可以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同时也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传播。[2]总的来说,目前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取得了可喜成效。

(二)客观存在的制约因素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大范围普及,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在不断提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也更加注重多元性、平等性和包容性,[3]但不得不承认,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依然面临着一些客观存在的制约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传承者年龄结构老化和传承方式过时

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化、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发展,不少非遗传承者面临着老龄化、疾病或者离世,内在动力不足等问题日益突出,许多非遗技艺传承者在年龄和身体条件上都存在着限制,这导致了非遗传承者的数量日益减少,一些非遗项目的传承面临着危机。加之传承方式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下逐渐趋于异化,无法保证非遗技艺最初所具有的传承链的“初心不变”。

2.非遗工作传承意识的淡化

传承意识的淡化是非遗保护和传承面临的又一困境。许多年轻人在面对形式多样和文化底蕴丰厚的非遗工作时,由于缺乏基本的认识,他们更重视现代性、流行性的文化,难以用客观的眼光来看待文化变迁的现象,从而将非遗项目视为过时的文化类别。这种情况就会导致传承意识的淡化,使得一些非遗项目遭受不同程度的忽视。

3.传承环境变迁

传统的非遗项目往往是在固定的地域环境下进行传承的,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快速发展,许多传承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迁。例如,传统的手工艺在现代工业制造的压力下,已经越来越难以成为一种生产方式。

4.缺乏有效保护机制

中国非遗保护主体大半是政府部门和民间团体,但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总量众多且流传广泛,这些保护主体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4]目前,市面上习惯性地把非遗项目的“传承者”看成“保护者”这一现象是过度理想化的,实际上只有通过机构建设和政策支持等各种方法使其成为一种有效的保护机制才是有效的。例如,在非遗传承的过程中存在大量的手工活,而这种手工活就必须要进行规范化、产业化、组织化等系统的手段和制度,才能将非遗项目变成一个经济体系,以保证文化的传承。

5.缺乏具有竞争力的市场和品牌

随着现代设计和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大部分市场针对非遗手工艺跟工业化生产的质量好坏现象的态度,都是模棱两可的,因此,受众群体、具体盈利等客观因素也导致市场的营销推广能力大打折扣。一方面,会导致一些非遗项目存在受众面窄、接受性低的现象;另一方面,也会导致一些非遗项目因为过度商业化而蒙蔽甚至丧失了本来的文化内涵的现象,这也是非遗保护和传承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

(三)非遗传承现状及对策建议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世界的快速发展,物质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现象。然而,随着物质文化的广泛传播,非遗的传承和保护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方面,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外部干扰的日益增加、传承机制的缺陷、人才与资源的缺乏等各种因素,都进一步增加了非遗传承工作的难度;另一方面,基础设施和技术手段的欠缺导致非遗的保护工作无法实现精细化和科学化,这些都是使非遗工作变得更加复杂的因素。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增加投入并扩大资源范围,以确保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对非遗传承者的支持和保障,为他们提供更好的传承环境和条件,激励他们继续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

2.提高非遗传承者的水平,应建立培养非遗传承者的体系和激励机制,以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其中。政府部门可以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和培养一批专业的非遗人才。通过专业化、系统化和科学化的培训与教育,培养更多的非遗传承者,进一步提升非遗的传承水平。同时,还应加大对非遗传承者的保护力度,激励他们积极传承非遗文化。

3.推动非遗文化的创新和发展,让非遗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通过数字化保护和传承,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传承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所带来的困难,提高非遗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结合到现代化技术和手段,如互联网、虚拟现实和数字技术等,将非遗文化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让更多人了解、关注和传承非遗文化。

4.加强非遗工作的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公众对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关注度与参与度。例如政府和社会机构等可以组织文化交流、展览和演出活动等,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个过程中。

5.加强对非遗工作的保护和管理,出台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维护非遗文化的版权和商标权,遏制非遗文化的盗抢和侵权现象。

二、青海省非遗保护及传承的现状分析

(一)青海省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

青海省非遗资源丰富,尽管青海省非遗保护工作起步较晚,但近年保护工作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青海省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青海省政府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致力于加强对传统文化和非遗的保护、传承等。例如,2021年《青海省非遗保护条例》的实施为非遗保护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指导方针;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成立非遗保护中心并建立了非遗资料库,为非遗传承提供有力支持。此外,青海省还积极推动非遗保护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近年来,青海省非遗代表团多次出访海外,展示了青海省的非遗文化,并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非遗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促进了文化交流与合作。

目前,青海省已经有近百个项目列入国家级、省级和市、县级非遗名录,包括藏族、土族、蒙古族等各民族的非遗项目。[4]

(二)客观存在的制约因素

青海省非遗保护工作虽然进展顺利,但也面临一些客观制约因素:

1.非遗传承者的稀缺问题。由于青海省非遗文化主要依赖“口传”传承,而传承者的数量非常有限,这导致了非遗传承的困难。

2.部分非遗传承者年龄偏大,身体状况不佳,给非遗的传承带来了困难。

3.部分非遗传承者的传代意识不强,不愿将自己的非遗技艺传承给后人,这也是非遗传承的一大难题。

4.部分非遗项目的传承难度很高,如唐卡、土族盘绣等,需要专业技能和长时间的传承学习,缺乏传承者。

5.人力资源和资金的缺乏,导致非遗工作的进度缓慢。

6.保护手段不全面,目前,青海省的非遗保护工作中,对非遗项目的传承和保护措施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

(三)青海非遗传承现状及对策建议

青海省的非遗传承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进一步落实和加强相关措施。

具体对策建议如下: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社会资金和资源的投入力度,支持非遗文化传承和保护工作。

2.加强非遗项目的认定和挖掘工作,调动地方政府和民间组织等力量,探索并挖掘更多青海省独有的非遗项目。

3.建立专门机构,加强对非遗项目保护和传承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同时做好国际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

4.加强对非遗项目的思想宣传和人才培养,提高公众对非遗文化的认识和兴趣,同时加强对非遗传承者的培养和支持。

5.运用现代技术和手段加强对非遗文化传承的保护,如建立虚拟博物馆、数字化展示、线上教学等,让更多人了解、接触和传承非遗文化。

三、人工智能背景下青海省非遗保护、传承、传播的智慧数字化路径分析

(一)青海省非遗级别结构、类型结构特征分析

作为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省份,青海省拥有着丰富多彩的非遗资源,其中包括了民间文学、民俗、传统技艺等多个方面。

根据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的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底,青海省陆续公布了6批次335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各级非遗名录项目达2904项,其中,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6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88项,包括了藏族、回族、土族、蒙古族等多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此外,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35项,市州级非遗代表性项目840项,县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641项。

从级别结构上看,青海省的非遗项目主要分为联合国级、国家级、省级、市县级等几个层次。目前,青海省已建成数量合理、结构优化的四级非遗名录体系。国家级非遗项目数量较少,但涵盖了多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代表了青海省非遗的最高水平。省级、市县级非遗项目数量较多,涵盖了更加细致的地域和族群特征,代表了青海省非遗的广泛性和多样性。

从类型结构上看,青海省的非遗项目涵盖了艺术、文学、哲学、宗教、科技等多个领域。其中,民间文学是青海省非遗项目的主要类型。藏族唐卡、囊谦藏黑陶,土族安昭舞,蒙古族长调等都是青海省非遗项目中的代表。[5]

总之,青海省非遗项目的结构具有多元性、广泛性的特征,为青海省非遗保护、传承、传播工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更多的可能性。

(二)利用智慧数字化提升青海省非遗文化保护水平

作为新兴科技的人工智能不仅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也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不断推动着人类社会迎来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和共创分享的智慧数字化时代[6],所以,智慧数字化技术在非遗文化保护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数字化文物保护是非常关键的一环。例如,利用3D扫描技术,可以将非遗文物进行数字化三维模型化,将文物的外形、细节进行精细地还原,进而使文物重现在数字世界中。数字化不仅可以使文物得到更好的保存和传承,同时也方便了对非遗文物的研究和展示。此外,可以通过数字技术将非遗进行数字化建档管理,保证文化资源的全面保护和利用。

(三)利用智慧数字化实现青海省非遗文化传承

数字化技术有利于非遗文化的传承。例如,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搭建游戏或教育平台,将非遗文化以数字形式呈现出来。同时,通过互联网技术,把传统文化教育变成跨越时空的在线教育,让青少年及广大的群众都能轻松学习和体验非遗文化,从而实现对青海省非遗文化的传承。

(四)利用智慧数字化提高青海省非遗文化传播能力

在数字化时代,数字内容已成为推动文化传播的关键因素。智慧数字化技术可以让非遗文化更好地传播到更广泛的受众中。例如,可以利用数字技术将非遗文化植入游戏、音乐、电影等流行文化中,增加非遗文化的吸引力和新鲜感。还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通过各种形式的数字内容宣传和推广非遗文化,提高非遗文化的传播能力和影响力。

四、人工智能背景下青海省非遗传承与智慧数字化结合的探索实践——以青海省非遗智慧数字化博物馆为例

(一)非遗+科技,建设青海非遗数字化展示平台

互联网时代下,不管是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的数据化提取和应用,还是对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发生连接以及可能发生连接的“人”的数据化的挖掘,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智慧数字化传播的关键。[7]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元素构成,才能准确完整地对其进行智慧数字化的展示,恰当地应用非遗+科技的手段,给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平台建设带来更多的表达方式。

青海省非遗传承需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建设一套体系完整、功能丰富的非遗数字化展示平台,用数字化手段将青海非遗的瑰宝展现出来。在构建数字化展示平台时,采用AR、VR技术,将非遗文物进行数字化、三维模型化,呈现出更为真实的展示效果。同时,数字化展示平台可以实现非遗文化的在线展示、在线交流、在线学习等功能,打造集展示、学习、交流于一体的非遗数字化大厅。

(二)非遗+互动体验,拓展青海非遗经济转化方式和渠道

青海省非遗文化的传承要与现代社会的需求相结合,通过数字化手段打造以非遗文化为主题的互动体验项目,将青海非遗文化与旅游、文创产品等相结合,打造非遗文化的产业链。

以“唐卡”为例,唐卡拥有鲜明的时代及地域风格特征,内涵丰富,它的构图饱满、色彩艳丽、线条优美、图案繁密,尤其是热贡唐卡在发展演变中主题不断丰富和拓展。我们以唐卡画丰富的内容和精湛的工艺为入口,通过互动体验、数字技术和文化创意结合,让观众进入绚丽多彩的唐卡世界,感受唐卡画的丰富内容和精湛工艺。用场景还原、工艺解密和文创打印等方式,将唐卡画中的主题和艺术重现,并融入观众的互动体验中。同时,通过为热贡唐卡定制非遗数字藏品(NFT)和打印明信片的形式,观众可以购买和收藏自己喜爱的唐卡作品。

通过这样的非遗+互动体验项目,不仅可以提升观众对青海非遗文化的认知和欣赏,还可以为青海的非遗经济转化提供新的方式和渠道。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经济、文化和旅游等多个领域带来积极的影响与效益。这样的探索和创新不仅有助于保护和传承青海的非遗,还能为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繁荣做出贡献。青海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将通过互动体验的方式得以展现,并与现代社会紧密相连,为青海的非遗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让更多人从中受益,共同分享非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三)非遗+示范打造,打造青海非遗数字化展示示范点

在青海省内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将其建成非遗数字化展示示范点,通过打造青海非遗数字化展示示范点,可以激发公众对非遗文化的兴趣,提高非遗文化的传播效果,进一步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以囊谦藏黑陶为例,通过多媒体展示,利用大屏幕或投影设备展示非遗文化的多媒体内容,如短片、影像资料、画册等,使参观者更加直观地了解藏黑陶的历史、传承和制作工艺。将藏黑陶的精品文物进行数字化处理,制作成三维模型或虚拟场景,进行数字化文物展示,让参观者可以通过观看、旋转、放大等方式近距离欣赏藏黑陶的细节和工艺。建立一个非遗文化数据库系统,收集整理藏黑陶相关的历史资料、制作工艺、艺人信息等内容,供参观者了解和查询。参观者可以通过触摸屏或搜索引擎输入关键词进行查询和浏览。

在展示示范点中设立一个交互式工作坊,邀请藏陶艺人现场示范制作过程,并提供亲自参与的机会,让参观者能够亲身体验制作过程,了解更多关于藏黑陶的工艺技巧。还可以在示范点中设置社交媒体墙或者提供拍照点,鼓励参观者拍照分享,同时与社交媒体互动,增加活动的曝光度和传播力度。另外,定期举办非遗文化教育活动和讲座,邀请专家学者、藏陶艺人等进行现场讲解和互动,提供更深入的非遗文化学习和交流机会。

这样的示范点可以成为青海非遗文化的窗口和平台,将藏黑陶作为非遗文化的代表,巧妙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打造一个生动、互动、有趣的非遗数字化展示示范点,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对非遗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四)非遗+保护利用,提升青海非遗传承保护能力和整体影响力

在利用数字化保护青海非遗文化的过程中,应当注重从社会层面出发,加强非遗文化传承的宣传和推广工作,让更多人了解非遗文化的价值与意义。同时,还可以建立完善的非遗权益保护机制,加强对非遗文化知识产权的保护,从而提升青海省非遗文化的整体影响力和传承保护能力。

(五)虚拟非遗博物馆,实现可视化、即时性、交互性与沉浸感于一体

以青海省优秀非遗为主题建设虚拟非遗博物馆,把数字化文化展示与虚拟博物馆相结合,可以形成一个立体感强、功能完整的典型非遗文化展示系统。以传统技艺、传统舞蹈、传统音乐、传统美术、民间文学、民俗、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曲艺、传统戏剧、传统医药十大门类为主,包括传统美食、青绣、唐卡、藏香、藏毯、剪纸、黑陶、排灯、银铜器等内容,为公众提供在线观展、云上VR看展、周边推送、线上文创等多样化服务。

通过虚拟非遗博物馆,参观者可以实时参观、了解非遗文化展示及相关背景讲解,还可以选择自由参观或由导览员引导进行讲解。同时,虚拟非遗博物馆还可以与社交媒体相结合,让更多人了解非遗文化,并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传承中。

五、关于人工智能背景下青海省非遗智慧数字化保护的未来设想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促进非遗智慧数字化发展

政府可以发挥主导作用,制定非遗文化保护政策,加大非遗智慧数字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可以尝试通过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协同共育和制度保障等措施保证非遗保护智慧数字化的常态化实施和制度化运行,[8]从而为青海省非遗文化数字化保护提供更大的政策支持。同时,政府应组织非遗文化数字化保护研究和论证,发挥引领作用,推动非遗智慧数字化保护的不断发展。

(二)建设文化网上展厅,宣传非遗智慧数字化品牌

利用互联网技术,建设青海省非遗智慧数字化保护的文化网上展厅,展示非遗文化的数字化保护成果和品牌形象。[9]在文化网上展厅内,可以设置非遗数字化展览、非遗论坛、非遗互动体验等版块,通过多种方式让参观者深入了解青海省非遗文化的智慧数字化保护。

(三)健全人才培养模式,提供非遗智慧数字化有力支撑

加强非遗智慧数字化保护人才培养,建立一支专业、富有技术的非遗智慧数字化保护团队。在人才培养方面,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包括对非遗数字化保护的技术研究和运用实践等。同时,可以利用国内外的人才培养资源,加强非遗智慧数字化保护人才的国内外交流和培训,不断提高青海省非遗智慧数字化保护人才的整体素质。

猜你喜欢
青海省遗传数字化
非遗传承
区域治理(2022年40期)2022-11-27 04:01:54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落实“四个扎扎实实”展现开行使命担当——国家开发银行青海省分行
青海政报(2017年20期)2017-03-16 02:38:19
数字化制胜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30
青海省交通运输行业数据中心节能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