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欢
贵州师范学院 美术与设计学院,贵州 贵阳 550018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1]。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传承与保护好非遗,能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国很早就开展非遗的保护工作,2004年我国正式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缔约国。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指出:“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2]可见,在非遗的传承与保护中,传承人的培养十分关键,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非遗传承人可以通过高校教育这一渠道来实现。早在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就明确指出,“在哲学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学科建设”[3]。可见,国家较早意识到可以通过高校教育来传承与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高校教育来培养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2021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再次提出,“加强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体系和专业建设,支持有条件的高校自主增设硕士点和博士点”,“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师资队伍培养力度,支持代表性传承人参与学校授课和教学科研”[4]。文件中还指出,要在高校开展非遗的学科、专业、师资建设,鼓励邀请有代表性的传承人来高校授课。在这一背景下,高校需要从顶层规划开始,将非遗的传承与保护纳入整个学校的学科专业、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建设中。贵州省少数民族众多,非遗资源丰富,也十分重视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在2007年1月,贵州省文化厅成立了贵州省非遗保护中心。该中心“承担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传播和数据库建设;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学术交流、科学实践保护工作;开展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人才培训和相关咨询服务工作”[5]。2012年3月,贵州省通过了《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6]。2022年9月,《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其中提出要将非遗“融入国民教育体系”,“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师资队伍建设。支持省内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体系和专业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层次人才培养”[7]等。鉴于此,贵州省高校纷纷响应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号召,根据学校发展的方向,从高校教育入手传承与保护非遗,通过高校教育教学这一途径,使非遗在传承与保护过程中成为“活”的文化,在创新性发展中动态赓续[8]43。
“2002年10月,中央美术学院等多家单位共同发起、举办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并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标志着非遗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开端。”[9]近年来,贵州省高校从课堂教学、教学体系构建、教材与课程建设、科学研究入手,将非遗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贵州省高校较早就将非遗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在传承民族建筑技艺方面,贵州大学通过传统村落空间认知与传统建筑营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在课堂教学中融入鼓楼营建过程和传统技艺。例如,在课堂实践教学中,“将黔东南州大利村作为仿真案例,按整村展示、节点深化、虚实匹配、文化赋活的虚拟仿真思路和技术方法,解析传统村落‘空间—节点—活动’知识链……将抽象的非遗和具体的传统建筑形态串联起来”[10]126。凯里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近年在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传承方面进行了许多尝试,“学院开设BIM建筑信息模型课程,探索将采集的数据和BIM相结合,通过BIM、AR和VR等现代科学技术,形象直观地复原和再现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10]126等。在传承民间传统手工艺方面,铜仁学院艺术学院在旅游商品设计课堂教学中融入了地方传统手工艺,他们将苗绣制作、傩面具雕刻制作等传统技艺通过实践操作课程传授给学生,培养大学生传承人。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在陶艺课程教学和毕业创作(设计)指导过程中,“师生以牙舟陶为载体拓展产品种类,以茶具、花器、香器、首饰为专题进行创新设计”[11]127。而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在蜡染、刺绣、剪纸、染艺、烙画、漆器等课程课堂教学中,逐步推行了民间艺人进课堂的教学环节[12]。他们邀请技艺精良的民间艺人和非遗传承人授课,通过现场教学让学生观摩民间艺术演示,更加直观地学习非遗的技巧与审美。此外,在音乐与舞蹈课堂教学中,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大学、六盘水师范学院等,将贵州少数民族传统民间舞蹈融入舞蹈专业教学课堂,如贵州民族大学将南猛芦笙舞融入课堂教学;而贵州大学音乐学院开设舞蹈学、舞蹈表演等专业,有大量非遗舞蹈的身影,如国家级非遗彝族舞蹈阿妹戚托等,音乐学院还创作了丹寨苗族锦鸡舞、反排苗族木鼓舞、雷山苗族铜鼓舞、贵定苗族长衫龙、纳雍芦笙舞[13]68等。凯里学院音乐学院邀请著名的非遗传承人到学校进行授课,并将吹芦笙、唱侗歌的课程安排在课程教学中。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贵州省高校也积极将民间传统体育文化遗产融入教学中。如铜仁学院将独具观赏性的独竹漂引入体育专业的课堂教学;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把射弩引入校园;“凯里学院依托高校教育设施,将地方民族体育引入课堂,并在各个年级将民族体育作为选修课,体育项目有独脚架、打鸡毛毽、苗拳、踢草球、踢脚架、芦笙舞、板凳舞等,可将之归为竞技、表演、歌舞、游戏四大类别”[14],培养了一批民族文化传承者和弘扬者。总之,在高校课堂教学中融入非遗已成为贵州省传承非遗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除了将非遗元素融入课堂教学,贵州省高校在课程体系构建上也十分注重传承与保护非遗。例如开设非遗课程、开设与非遗传承与保护相关的专业方向等。在艺术设计类课程的设置方面,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自1955年恢复办学以来,在所有专业中均开设贵州民族民间美术、传统民间工艺相关课程,将非遗课程纳入整个课程体系规划。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的设置上,贵州师范大学围绕贵州蜡染开设的课程主要有手工艺遗产与传统技艺、民族民间特色手工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民族民间文化遗产、贵州传统蜡染文化及技艺、贵州民族传统刺绣及技艺、贵州文化遗产等[15]。凯里学院的土木建筑类专业则开设了黔东南民族木结构、黔东南民族建筑设计、苗侗文化概论等民族建筑相关课程[16]。而六盘水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积极开发本土课程,课程内容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法规、知识产权保护、民族文化、传统手工技艺、文创产品设计和开发”[17]。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民族民间美术技能的专业方向设有陶艺课程,开展了牙舟陶等民间土陶课程教学和科研活动。此外,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学院、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凯里学院、安顺学院、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也在积极开展以牙舟陶为代表的民间土陶教学和科研活动[11]127。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将民族蜡染课设置成选修课,让全校学生都能学习到蜡染课程的技艺。贵州苗族音乐是贵州民间独具特色的非遗文化,在音乐舞蹈类课程设置方面,贵州许多高校都开设了民族民间音乐类专业课程。如贵州大学设置苗族声乐演唱、芦笙等专业课程,贵州民族大学开设了苗族声乐演唱、芦笙、三眼箫、反排木鼓、盲桶、木叶、铜鼓等专业课程,贵州师范大学开设了芦笙课程,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开设了苗族声乐演唱、芦笙等专业课程,凯里学院开设了苗族声乐演唱、芦笙、牛腿琴等专业课程[18]。而在舞蹈课程设置上,贵州民族大学创作了非遗传统舞蹈,并编著教材,将其纳入学校教材建设体系。六盘水师范学院在音乐教育专业 (少数民族文化方向)专科班开设本地区苗族(小花苗支系)芦笙舞“箐鸡舞”(国家级非遗传统舞蹈)、彝族铃铛舞“恳合呗”、羊皮鼓舞(省级非遗传统舞蹈)、布依族民歌、芦笙演奏等特色课程[13]68,同时还编著教材《小花苗族芦笙舞教程》。在传承民俗文化与体育方面,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直接将地方民俗或民间体育纳入教学计划,如将独山花灯、民族音乐学设置为音乐学专业的选修课,将民族传统体育、健美操与体育舞蹈设置为体育学专业的选修课,其美术系还开设了民族民间美术、服装与服饰、陶艺基础等课程。此外,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还将水族语言研究、侗族民歌文化研究、创作视野中的贵州民族文学与文化等设置为全校的素质选修课[19]。
搭建科研平台、建立非遗展示馆和博物馆以及组织非遗培训班等也是贵州高校传承与保护非遗的手段之一。如贵州民族大学建立了包括“贵州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西南夜郎文化研究院、西南傩文化研究院、水书文化研究院、贵州世居民族文化研究院”[20]269等非遗研究平台,建有省级非遗传承人研培基地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研培基地。此外,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还多次通过搭建培训平台培养非遗传承人,如2007年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和音乐舞蹈学院开设两个民族民间特招班[20]269;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成功举办了“贵州省2016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染艺研修培训班”[21],2018年、2021年举办了“土陶技艺及其拓展应用”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班,2022年开设贵州民族服饰制作技艺传承与创新设计研修班,2023年开设蜡染技艺及创新拓展应用研修班等(1)该数据资料是笔者调研时由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提供的。。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设立了“非遗”陈列馆。贵州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在2017年组建了校级非遗传承与保护科研平台即西南民族工艺设计研究中心。该研究中心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与省内非遗文化公司开展校企合作,将学生设计的蜡染等非遗文旅产品通过文化公司销售,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反响。同时,该校文学与传媒学院成立了贵州民族审美文化研究所。该研究所是省级人文社科示范基地,对促进蜡染文化走进校园、走近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贵州师范学院还设立校级基地——大学生文化创意基地,基地通过“举办手工制作、展示交流等蜡染系列文化活动,让学生通过学习与观摩,直观感受和体验蜡染文化,加深了学生对蜡染文化的了解,为学校师生深入了解苗族蜡染文化提供了一个实践平台”[22]。六盘水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开设了传承人群培训班,请专业的传承人来学校授课,其内容包括蜡染、刺绣、水城农民画等。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设有民族民间文化教育传承创新重点研究基地(高等院校),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主持了系列民族文化讲座,少数民族文化研修项目座谈会,主办苗绣、剪纸、蜡染、布艺、水书5个研习班……‘非遗’陈列馆、民族文化社团等民族文化传承机构,也展示了学校良好的民族文化氛围”[23]。贵州师范大学在2016年成立了贵州省非遗传承人群培训基地,每年开设蜡染方面的培训班,培养蜡染人才,传承民族文化。“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大学科技园牙舟陶艺产品开发与中试孵化平台、民族民间工艺美术与设计创新创业学生训练中心牙舟陶艺创新平台、旅游产品创新平台、学生校外民族非遗文化培训基地牙舟陶陶艺体验中心4个平台”[11]127。
贵州省非遗资源丰富,省内高校十分重视对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在传承与保护的过程中也存在以下问题:
虽然,贵州省高校都十分重视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工作,采取了诸如将非遗融入课堂教学、课程体系、课外活动、搭建科研平台与基地、组织非遗培训班等措施,但非遗传承与保护在高校教育中仍存在教学研究与管理不足的问题。首先,从教学研究上看,目前各高校对非遗进行科学研究的成果较多,而将非遗成果与高等教育结合起来的较少。非遗在高校的传承与保护不仅要依靠课堂教学,还需要展开相关研究,并将其成果用于指导非遗教学。目前,贵州高校非遗教学研究没有充分展开,缺少用于指导非遗教学的突出成果。其次,从教学管理上看,部分高校没有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没有配备专人专岗来管理非遗教学运行,有些高校在非遗教学计划制定、教学方案审定、教学安排、课程与教材开发上尚没有完全协调一致。从调查情况来看,贵州部分高校将非遗融入教育教学中已经实施数十年,但系统性、整体性、统一性不足,执行力度仍不够,甚至已制定的政策得不到有效推动,后续的成效也难以很好呈现。目前,贵州不少高校还缺乏专门针对非遗在教育教学中运行的监督与评价机制。如果缺少监督评价体系,非遗在高校教育教学中融入的成效将得不到有效检验。
近年来,贵州省高校积极响应国家对非遗文化融入教育教学的要求,纷纷将非遗纳入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然而,经调查发现,目前贵州高校讲授非遗课程的师资力量较弱。一是讲授非遗课程的专兼职教师配备不足。高校讲授非遗课程的大部分教师由相关文化类课程教师兼任,许多高校仍没有配置专职的非遗课程教师,且兼职教师也不足,没有建立专门的非遗教师团队。二是讲授非遗课程的教师相关知识储备不足。目前大部分讲授非遗课程的教师对理论知识掌握较好,然而,非遗强调技艺传承与文化传承,讲授非遗课程的部分教师是从高校毕业的博士或硕士,这些教师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教学,对非遗的技艺流程不够了解,有的青年教师没有生活在非遗产生地,对非遗的文化内涵了解不深。三是在非遗课程任课教师中,非遗传承人比例不足。虽然一些高校聘请了民间艺人(传承人)来校讲课,但数量仍较少,在高校非遗课程教师队伍中占比不大,且没有形成较为稳定的传承人教师队伍,如果传承人无法授课,容易出现无人替换的局面。因此,高校需逐步建立由专职教师、兼职教师、传承人共同组成的稳定的非遗教师队伍。
一是对在高校教育中传承与保护非遗优秀案例的宣传推广力度不够。目前,虽然非遗传承与保护在高校教育中已开展了数十年,许多高校都有较为成功的典型案例,然而,因信息交流不畅等,有些典型案例得不到宣传推广。对于高校已完成的优秀案例、典型案例,推广宣传十分必要,各高校之间应互通有无,互相学习,互相推广本校的优秀典型案例,为其他兄弟院校提供参考。二是在高校师生中对非遗文化价值宣传推广力度不够。非遗的传承与保护不仅仅要依靠教学,也需要宣传推广其文化价值。虽然高校近年来逐步在教育教学、校园活动中开展非遗文化的浸润式宣传,但仍未能覆盖所有师生,有些高校师生对非遗是重要文化遗产的认识不够,还未建立对非遗进行传承与保护的自觉意识。因此,高校需加大针对师生的各类非遗知识与文化的宣传,逐步建立校园非遗传承与保护的文化氛围,打造校园非遗文化空间,潜移默化地让师生重视非遗的传承与保护。三是对社会宣传推广不够,目前高校较重视利用教育教学手段对师生宣传非遗文化,而容易忽视向社会宣传推广。高校不仅要向校内师生宣传非遗的文化价值,同时也要向社会宣传非遗知识,推广非遗传承与保护的方法,引导社会大众重视非遗文化,逐步构建社会非遗文化空间。
非遗是广大民众智慧的结晶,蕴含了丰富的文化价值与教育价值,将其融入高校教育体系,可以潜移默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给当代大学生。面对当前非遗融入高校教育存在的问题,高校要从顶层设计制定相关政策,从四个“建立”入手 ,即建立非遗融入高校教育的教学研究机构与管理机构,建立专兼结合的非遗教师队伍,建立非遗在高校教育中的传承与保护研究智库,建立非遗在高校与社会关联中的文化传承机制,逐步形成非遗融入高校教育传承与保护的模式。
1.建立非遗融入高校教育的教学研究机构
目前,高校设置专门研究非遗的机构较多,而设置非遗融入高校教育的教学研究机构较少。事实上,高校的科学研究要与教学研究结合,使科研成果转化成教学成果,让科研反哺教学,才能较好地提高教学质量。鉴于此,高校的科研管理部门要和教学部门联合,设立非遗与教学结合的研究小组,负责非遗与高等教育之间交叉融合研究的项目立项、结题,以及研究成果的应用与推广。同时,该小组还要负责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制定年度重点传承与保护非遗的目标,建立课程体系,编写教材与开发课程。
(1)建立课程体系。非遗与教学结合的研究小组要建立课程体系。首先,从顶层制定非遗课程群,将课程群融入全校各个专业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中,在不改变各专业原有主干课程的前提下,将非遗课程融入课堂教学,使当代大学生在学习本专业课程的同时也能传承非遗文化。其次,要将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专业的建设、课程体系的优化作一个系统的顶层设计。课程体系的设置要立足将非遗传承与保护、学生知识的掌握、地方经济的发展结合,在教育中不仅要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与保护,还要培养毕业后能从事当地非遗传承与保护工作并为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贡献的学生。最后,可以设置非遗传承人执业证书的考试。在学生学习了非遗技能课程后,要求学生考取非遗相关的资格证书,并视其为课程成绩考核的一部分。
(2)编写教材与开发课程。非遗与教学结合的研究小组要积极编写教材与开发课程。首先,从编写非遗教材上看,目前高校非遗课程使用的教材仍是民族文化类教材,教材内容大多比较宽泛,对所涉非遗的技艺知识与文化内涵没有深入解析,关于本土非遗教材仍不多,缺乏统一的、高质量的教材。研究小组可以调动全校资源,在学校课程体系框架下,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组织非遗传承人、非遗研究学者、非遗授课教师共同编写教材,编写的非遗教材与专业主干课程要融合在一起,形成系统化的教材体系。其次,要积极开发地方课程。一是课程结构要合理,宏观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比例要恰当。地方课程不仅要体现地方的非遗,同时要连接国家与宏观课程的教育目标,要与国家的教育目标一致。二是开发的课程目标不仅要将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与专业技能的学习结合、非遗的文化学习与技艺学习相结合,还要强调学生对非遗传承与保护的责任感,加强对学生社区实践与社会生活能力的培养。要从学校顶层设计入手,以学生能接受的形式进行开发,指导学生的发展方向。三是开发地方课程要侧重本地非遗的传承与保护,要以本地非遗保护对象为目标,解决本土的实际问题。因此,课程的设置要将学生与社会联系在一起,不能脱离实际,不能为了保护而保护地设置非遗课程。四是地方课程的开发要扩大视野,要将地方非遗课程纳入中华民族整个文化体系,要将视野扩大到全国乃至世界上的非遗文化,这样才能使学生全面理解中华民族历史文化。
2.建立非遗融入高校教育的教学管理机构
非遗融入高校教育的教学研究机构负责学校非遗与教学结合的研究,而教学管理机构负责非遗与教学结合的规范与监管。高校要真正地实施自上而下的管理,要将非遗融入高校教育的管理部门与传统教务部门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要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开始,将掌握非遗知识的要求写入学生毕业考核中,要求每个学生至少掌握一门传统民间非遗的制作技术和文化知识。还要从课程设置入手,将非遗课程的结课要求提高到专业课程的标准,要将非遗课程作为一门专业课程进行考试,要求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实践能力和创造性转化能力。非遗课程的课堂教学标准与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标准必须一样,教师要认真对待非遗课程的课堂教学,每年可举办一次非遗教学技能大赛,目的在于让非遗课程授课教师互相交流,提高授课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管理机构要做好规范与监管工作,要有评价机制,用以评价研究小组制定的课程体系、编写的教材与开发的课程是否合理以及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达到预期效果;要定期优化课程体系与课程设置,以学生掌握非遗的程度、毕业生工作后在地方非遗传承与保护工作中作出的贡献来综合评价,对于评价低的课程、教材要优化整改;要做好考核,既从教学体系制定、教师教学以及学生毕业等方面进行考核,也从学生的理论学习、实践操作、技艺传承、创造性转化设计等方面进行考核。总之,教学管理部门要对非遗融入高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进行管理、监督、评价,达到良性循环。
非遗在高校的传承与保护教育离不开师资队伍的建立,因此,高校要重视非遗教学师资队伍的培养与建设。目前,在高校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还是以理论为主,部分实践课程为辅,然而非遗需要非常熟练且长期从事本行业的专门人才讲授才能真正地传承非遗,而这一部分人才大多居于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的村寨,因此邀请传承人长期来校任教十分重要,学校要建立起稳定的非遗教师队伍就必须与稳定的传承人建立良好联系。高校教师大多长期在城市或学校生活,对于长期生活在村寨的非遗传承人的生活环境往往不了解,对传承的技艺了解不够。因此,教授非遗课程的教师每年要有一定的时间到村寨去跟着传承人学习所授课程相关知识,并体验传承人的生活环境,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所授非遗课程的历史渊源和形成的社会环境,才能更好地讲授给学生。非遗教师队伍的建立可以采取专职和兼职结合的形式,非遗教学的师资应该有一部分为专职,专职教师中要有非遗传承人,另一部分从学校主体教师队伍中聘请兼职教师加入。专职教师专门负责讲授非遗专业课程,需要对非遗课程的理论知识与技艺实践十分熟悉,还要熟悉所讲授非遗的文化内涵,且向传承人进行长时间的技能学习。兼职教师需要熟悉所授非遗课程的基本知识,能够基本胜任非遗课程的教学工作,能够辅助专职教师完成非遗专业课程的教学。专职教师必须稳定,同时不断扩大兼职教师的群体,从而构成整个学校专兼结合的非遗教学师资队伍。
有了顶层的课程体系设置、专门的课程与教材,以及稳定的教师队伍,还要建立非遗传承与保护的研究智库。智库的成员由高等教育教学的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非遗课程教师、非遗地管理人员、非遗产品销售者组成。智库专家根据相关部门要求,定期对非遗融入高校教育教学传承与保护的实施过程进行检查与指导,检查教学计划、课程体系的设定,指导各高校建立较为合理的非遗传承的教育教学体系,定期安排教授非遗的教师向传承人学习,在所授课程的非遗发祥地学习当地文化。智库专家要对非遗的来源、传承、现状、发展情况十分熟悉,还要与非遗产品的销售者或传播者联系,了解非遗产品的销售流程与市场的接受度,同时要能为各级管理部门提供政策制定、信息收集等方面的指导,能为高校提供非遗与高等教育教学融合的专业咨询工作。另外,研究智库还要承担起宣传推广优秀典型案例的职责,在高校之间建立起沟通交流的渠道,让在高校教育中传承与保护非遗的优秀典型案例得到推广。
“非遗的文化体系中涵括了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生活主体而具备的能力与习俗等,形成了鲜活、动态且复合的文化共同体。”[8]42非遗是一种文化记忆的结晶,在高校教育中,除了通过课程学习非遗知识,还需要让学生感受到非遗的文化基因,可以将非遗作为一种文化融入学校的各个角落,打造校园文化空间,还可以通过文化符号的方式,让它融入社区的方方面面,形成学校与社会的非遗文化传承机制。
一是校园非遗文化空间的营造。首先,可以通过校园景观设计融入非遗元素。通过校园文化空间营造,在学生的生活中融入非遗文化的元素,使非遗文化在他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形成记忆,从而更好地传承非遗。例如,将非遗元素融入校园景观、校园建筑、校园标识系统等,通过这些非遗文化符号的融入,将它们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打造具有非遗文化的外部环境,通过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让带有非遗元素的文化融入学生的记忆中。其次,高校通过节庆民俗进校园、举办非遗文化知识大赛、举行非遗体验周等活动,将非遗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各类文化活动,让非遗近距离地与师生接触,让非遗成为一种符号,与个体、群体(全体师生)、社区(学校)形成一个文化整体,并获得大家的认同,使师生产生深刻的记忆,以利于非遗文化的传承。
二是社会非遗文化空间的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广大民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传承者和享用者”[24]。虽然高校是教育机构,主要面对的是学生群体,但高校也可以通过教育手段,向公众传达非遗文化,让公众创造、传承、享用非遗文化,从而构建社会非遗文化空间。例如,高校可以与社会相关组织或部门合作,由学校专兼职非遗教师队伍每年定期地对相关社会人员进行义务的培训与宣导,还可利用视频或网络媒体宣传非遗,以此教育社会大众,增强全社会对非遗的保护意识,引导社会大众主动学习非遗传承与保护的方法,在社会上形成传承与保护非遗的文化氛围。此外,高校还可以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实践、毕业设计为载体,开展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项目,如将艺术设计类专业与乡村空间设计、旅游产品设计相结合,构建美丽乡村,打造非遗文化旅游产品;城建类专业与城市空间规划与营造结合,构建新型城市文化空间;文学类、戏曲类专业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或与相关组织一起举办文化活动,将语言类、戏曲类非遗传递给社会大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实践项目融入当地的非遗元素,为当地的城乡景观空间、产品包装、建筑空间、公共空间、文化活动赋予非遗文化元素,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打造含有非遗文化的社会文化空间,让非遗文化在社会空间中随处可见,从而构建全社会非遗文化空间。
总之,高校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传习地之一,是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通过教育进行传播转化的有效载体。近年来许多非遗正面临着被遗忘、遭损坏、趋消失的危险。因此,在高校教育中,将非遗与高等教育结合十分必要。通过高校教育对非遗进行传承与保护,使高校成为非遗传承与保护的桥梁,不仅能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文化交流,而且还能开辟高校人才培养的新方向,创新教育的新途径,促进地方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从而树立起自觉传承与保护非遗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