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丽梅 范文昌 李丽娜 郑开荣 郑国扬 李伟荣
“治未病”源自于《黄帝内经》:“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治未病”即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茶疗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研究茶与药物和膳食结合,或单纯研究茶疗颐养,以此来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一种治疗方法,是中医“治未病”理念的一种有效实施途径。茶疗覆盖范围广泛、种类丰富、效果可靠,属天然饮品,适宜长期服用,通过饮茶相关活动愉悦人的身心灵,不仅在中国,在世界许多国家都广受人们青睐。中国作为茶的发源地,对于茶的栽培和利用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茶在中国传统文化、农业经济、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和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茶疗是中医药重要组成部分,根植于茶文化与中医药文化,作为一种预防疾病、健康养生的生活方式,在中医养生保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茶的源流探究
茶业自古有“茶兴于唐,盛于宋”之说,唐代陆羽所著《茶经》,是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其中提及“茶之为饮,发乎神农”,即茶最早的发现和运用起源于神农氏。茶于唐代有五种说法,分别为“荈”“荼”“茗”“槚”“蔎”。“荈”最早见于三国张揖的《杂字》:“荈,茗之别名也。”晋代郭璞:“今呼早采者为荼,晚取者为茗,一名荈,蜀人名之为苦茶。”《魏王花木志》:“其老叶谓之荈,嫩叶谓之茗。”即较早采摘的为荼,较晚采摘的为茗,而荈是粗茶,指的是比较成熟的茶叶。周公《尔雅·释木》:“,苦荼也。”汉代扬雄《方言》:“蜀西南人谓荼曰蔎”,指出西南蜀地的人将“荼”称为“蔎”。唐代将“荼”中的一横去掉才有“茶”字。 经考古证实,《茶经》茶之五名都源于巴蜀上古茶的双音节方言,同时也说明巴蜀是我国茶业和茶文化的摇篮。
茶业的发展离不开制茶工艺和栽培技术的进步,这两者是同步发展的,与国家政策、形势和贸易密不可分。秦收蜀之后,国家统一,为茶从巴蜀传到荆楚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南北朝时期南北分裂,因此北方仍少有人饮茶。唐朝茶业开始兴盛,运河作为交通动脉沟通南北贸易,茶叶作为南北沟通的重要商品,开始从南向北流行。唐代大兴禅教之后,禅教之人为了提神而饮茶,文人喝茶以示风骨,王室贵族喝茶以示高贵,将饮茶融入生活习惯的人逐渐增多。当从各地收集名茶已经不能满足王室的需求时,官府建立了专门生产供给王室的贡茶,即贡焙,不仅扩大了茶叶的生产,也促进了制茶工艺的精细化和专业化。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时代动荡,国家分裂,但饮茶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饮茶之风依旧。宋代茶叶栽培技术更上一层楼,代表国家最高标准的贡焙也更受世人推崇。
到明清時期,茶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出口国外后大受欢迎,西方国家在殖民侵略时,用鸦片换取我国的茶叶,导致我国的茶业在鸦片战争之后的生产和对外贸易有飞跃性地上升。但由于对我国制茶技艺的自满,疏于对传统制茶和栽培技术的改革,在国外不断派人学习我国制茶技术的背景下,英国在印度、斯里兰卡和荷兰等地大规模种茶,我国的茶叶外贸一落千丈。近代,为了挽救茶业的发展,国内进行了多项茶业改革,包括维新派陈炽提出振兴的四法(使用机器、添置轮船、设立茶栈和减少茶税),洋务派张之洞提出运用化学栽种和机器制茶,以及北伐胜利后蔡无忌提出“开展考察”和“筹设试验及研究机关”等,到抗战时期,我国的茶业技术已经恢复并到达了世界近代科技的先进水平。
2.茶疗古代发展
《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荼即为茶,这是关于茶的药用功效最早的描述。先秦至汉晋时期是茶疗的初始期,“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饮茶使人精神饱满。东汉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提到“茶治脓血甚效”,三国魏人张揖所作《广雅》:“饼茶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橘子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是茶疗方剂的最早记载。唐宋时期是茶疗的成形期,饮茶文化的兴起,带动了茶疗的发展。唐代大医学家陈藏器所著的《本草拾遗》中提到“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指出了茶疗的广泛性。这一时期医学著作中关于茶疗的记载颇多,《食疗本草》中记载:“茶治热毒下利,腰痛难转”,郭稽中《妇人方》论茶能治产后便秘,陆羽《茶经》中记载:“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明清时期茶疗之风盛行,推出了大量行之有效的茶疗方剂,如现在仍在使用的午时茶、川芎茶调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茶进行了系统性总结,指出“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然火有五,火有虚实。若少壮胃健之人,心肺脾胃之火多盛,故与茶相宜。温饮则火因寒气而下降,热饮则茶借火气而升散,又兼解酒食之毒,使人神思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茶疗的应用范围几乎遍及内、外、妇、儿、五官、皮肤、骨伤各科及养生保健等,茶疗的剂型已由原先的汤剂等发展为散剂、丸剂、冲剂及以药代茶饮等多种。近代以来,茶叶中的营养成分和功效不断被发现,茶疗体系日益完善,茶叶中的药用功效给中医全新的视角,茶疗产品也成为现代开发的重点产品。
3.茶疗现代发展
茶叶上可清头目、中可消食滞、下可利小便,现代研究发现茶含有大量茶多酚、咖啡碱、茶色素、氨基酸等,药理作用广泛。茶多酚占茶成分的20%-35%,是茶叶中含量最多的一类可溶性成分,也是茶叶发挥保健功效的主要物质,典型代表成分为表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 EGCG)等,表儿茶素可以通过重叠和富余途径组合刺激线粒体生物发生,对线粒体功能、能量代谢有着广泛的调节作用。EGCG可上调脑啡肽酶表达,减轻痴呆模型小鼠认知功能退化,通过神经保护、抗淀粉样蛋白沉积、抗炎提高痴呆小鼠认知功能损伤,尚可降低痴呆模型大鼠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下调β淀粉样蛋白的表达,改善痴呆模型大鼠的抗氧化系统和学习记忆功能。茶中含有的咖啡碱,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作用,可以提神醒脑、消除疲劳;茶色素主要包括叶绿素、β-胡萝卜素等,具有延缓衰老以及美容等作用;茶氨酸能提高大脑功能,增强学习记忆能力,对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病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都有预防作用。
“茶疗”一词是由浙江中医药大学林乾良教授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茶疗分为三大类:单味茶、茶加药与代茶饮。单味茶只有茶叶,是茶疗之主体;茶加药是茶叶与其它中药配合使用;代茶饮其实无茶,是以其它食物(大麦、焦米等)或药物(枸杞、菊花、胖大海等)作为茶饮。茶疗用法以内服为主,亦可外用;内服最常用为茶剂,兼有丸剂与散剂。茶疗具有实效性、安全性、便捷性、享受性四大优点,在大健康产业中越来越受到青睐,为“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实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1单味茶
只一味成方,又称“茶疗单方”。茶的分类按其浸泡颜色可分为绿茶、红茶、黑茶、白茶、黄茶,按中医五色入五脏理论,分别对应肝、心、肾、肺、脾。按照王琦院士、国医大师提出的九种中医体质(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结合不同茶叶具有的不同功效,应根据个人体质进行茶叶的选择,从而充分发挥茶疗的中医药防治效果。绿茶性寒,味酸入肝经,具有疏肝理气的作用,适合阴虚质、湿热质、特禀质的人群具有情绪急躁、焦虑的人饮用。红茶性温入心,让人心情振奋,适于痰湿质、血瘀质、气虚质以及气郁质人群,能够帮助改善阴郁情绪,形成豁达开朗的心境。黑茶分为生茶和熟茶,生茶性寒,与绿茶适用者相似;熟茶性温,与红茶无异;黑茶适用于腰膝酸软、四肢发冷、咽喉肿痛、面无光泽、缺乏精力的人群。白茶性偏凉,具有养肺的功效,适用于阴虚质、湿热质皮肤油腻、口干舌燥的人群。黄茶口感较为醇厚,具有健脾消食的作用,对于阴虚质盗汗、口苦口臭、潮热的人群比较适用。
3.2茶加药
多为茶叶与各类中药配伍应用,又称“茶疗复方”。茶加药目的在于加强疗效,以适应复杂病情,可分为同类相须和异类相使两类。同类相须是配合使用与茶叶有类似功效的药物加强疗效,如绿茶、丹参制成的丹参保心茶,对于心血瘀阻型的心血管疾病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决明山绿茶由山绿茶、三七叶、决明子、白芍、陈皮组成,有明显降压、降血脂及镇静作用;茶与泽泻、山楂等同用可降脂、减肥。异类相使是为了病机上的配合和适应复杂病情,茶与其它功效的中药配合使用,如茶叶、款冬花、橘皮为治疗哮喘的有效茶疗方,茶叶、白僵蚕对哮喘气促者疗效显著。
3.3代茶饮
没有茶,只是采用饮茶形式,又称“非茶之茶”。临床常用的代茶饮药物有枸杞、菊花、金银花、罗汉果、陈皮、玉米须、酸枣仁、老姜、太子参、芦根等,视所用药物质地采用开水泡饮或略煎。饮用中药代茶饮是常见的养生方式,許多上班族钟爱枸杞泡茶,具有补益肝肾作用;菊花茶清肝明目、罗汉果茶止咳润喉、玉米须茶利尿降压、酸枣仁茶养心安神等,亦在大众人群中广受欢迎。此外,一些有效复方也已做成袋泡茶,如治疗气血两虚型便秘患者可选用润肠通秘茶(黄芪、陈皮、当归、肉苁蓉、火麻仁、蜂蜜),具有益气养血、润肠通便的作用;复方草决明茶由决明子、丹参、黄芪、大枣、黑芝麻、淫羊藿、荷叶、蜂蜜组成,具有泻浊润肠的功效,适用于气虚肠燥型高脂血症的辅助治疗。
结语
茶疗已成为一种广受欢迎的健康养生生活方式,不仅可防病治病,还可愉悦身心,是传承我国优秀茶文化与中医药文化,创新发展大健康产业的一种极佳方式。随着茶疗的普及,各大平台以药茶含药用成分、饮用方便等作为噱头,推出纤身茶、美白茶、祛湿茶、补肾茶等产品夸大药茶功效,也给茶疗行业造成不良影响,政府应加强市场茶疗产品的监督管理,加强茶疗产品规范化研究,提升茶疗产品的科学内涵,充分发挥茶疗“治未病”在中医养生保健中应有的作用与价值。在职业教育中,可在中医养生、食疗等课程中增加茶疗养生相关内容,讲授茶疗的源流、分类、常用茶疗方法等,让更多的人了解茶疗、认识茶疗、爱上茶疗,合理运用茶疗,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基金项目:
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领域专项项目(2022ZDZX2078),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项目(20231246),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攀登计划项目(pdjh2022b0880)。
作者简介:
姚丽梅(1975-),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心脑血管、神经系统疾病。
*通讯作者:
李伟荣(1975-),男,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脑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