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数字人对秦腔文化的记忆建构与仪式塑造研究

2023-04-24 07:47晁怡怡孔怡菲詹子蕊
客联 2023年12期

晁怡怡 孔怡菲 詹子蕊

摘 要:秦腔文化源远流长,但随着时代变迁,秦腔文化面临了新的考验,多样的娱乐活动冲击了秦腔文化的生存空间,秦腔文化在大众生活的出现频次开始减少。虚拟数字人是当代数字技术催生的产物,被广泛应用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活动。本文探究了秦腔文化面临传扬难题的大背景下,虚拟数字人对秦腔文化的创新性发展问题。以虚拟数字人秦筱雅為例,从数字记忆、集体记忆和文化记忆三个方面研究了其对秦腔文化的记忆建构,从秦腔仪式空间的打造和秦腔仪式符号的表征等方面研究了其对秦腔文化的仪式塑造。由此发现虚拟数字人有助于秦腔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但目前其对秦腔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方面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关键词:虚拟数字人;秦腔文化;记忆建构;仪式传播

在当今互联网快速发展和多种文化冲击的背景下,秦腔文化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与困境,如何在百花齐放的文化潮流中不被时代淘汰并更广泛传承于人民群众中是秦腔文化所面临的难题。而虚拟数字人的诞生,为秦腔文化的广泛传播与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现实路径。本文以虚拟数字人“秦筱雅”为研究个案,通过探究其对秦腔文化的记忆建构和仪式塑造,意在发现:虚拟数字人是否对于秦腔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利?目前的传播策略有哪些创新之处?又存在着什么不足?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与分析,为秦腔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新思路。

一、虚拟数字人与秦腔文化的概述与关联

(一)虚拟数字人的定义与特点

近年来,虚拟数字人的概念出现在广大受众面前,受到了来自各类用户的关注。在1989年由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启动的“可视人计划”中,“虚拟数字人”首次被提出。《2020年虚拟数字人发展白皮书》中指出:虚拟数字人是指具有数字化外形的虚拟人物,需要具备三个主要特征:拥有人的外观、人的行为和人的思想。虚拟数字人分为两种:一种是广义虚拟数字人(Meta human),指通过 CG(计算机动画)建模、手绘方式完成虚拟人前期制作,通过联合动作捕捉、面部捕捉技术实现驱动的虚拟数字人;另一种是超级自然虚拟人(Al being),指通过 AI 技术“一站式”完成虚拟数字人的创建、驱动、内容生成,并具备感知、表达等无需人工干预的自动交互能力。[1]总而言之,虚拟数字人是只存在虚拟世界中的虚拟形象,不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但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虚拟数字人突破了二次元的形象转变为更为逼真的三次元形象。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让虚拟数字人有了一定的性格特征,可以说虚拟数字人是具有一定社交功能的并且存在于虚拟世界中的“假人”。[2]

虚拟数字人以一种虚拟的情感符号进行情感传播,性格单纯,形象亲和。它们被创作者按照用户的意愿赋予情感、责任、梦想和担当。同时,用户与虚拟数字人在互动的过程中可以产生情感交流与情感认同。基于其特点,因而虚拟数字人在文化传播领域起到了显著的作用,近年来许多文化机构纷纷推出了自家的虚拟数字人。如敦煌莫高窟官方虚拟人“伽瑶”、融合秦腔元素的虚拟数字人“秦筱雅”等,他们都通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载体,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贡献了力量。

(二)秦腔文化的历史起源与传播现状

1.秦腔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秦腔之溯源,据《中国大百科全书》所载,此剧种亦称乱弹,关于其肇始,诸说纷纭。普遍见解认为,秦腔源流于陕西、甘肃以及山西的民歌小曲,逐渐从民间普及的弦索腔变迁演化而来。因其演唱时携梆子击打作节拍,发出“桄、桄”之音,遂得名梆子腔或“桄桄子”。鉴于陕西与甘肃古时皆属秦地,故秦腔又称西秦腔。此艺术形式主要盛行于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西北各地。

关于秦腔艺术的肇始及其确切的成型年代,诸多观点纷呈,故难定论其精确的诞生历程。据史料考证,明朝终朝清代初期,秦地及晋南地带已涌现演艺集团。依据陕西省秦腔资深表演艺术家王保顺先生的口头传述,明代后期的关中地域,如周至县张家班等剧团便活跃于民间,且明朝在西安设立的秦王府也曾多次选拔民间秦腔剧团进入府中,作为皇室及贵族的休闲娱乐之用。

就秦腔艺术流派分布而言,《秦云撷英小谱》的记载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见证。该文献指出,秦地诸州郡对于声腔艺术颇具天赋,而所谓的流派可大致划分为两种,即渭河流域的南北两区。秦腔艺术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渐次形成了以河北派(又称同州梆子)和河南派(又称西安乱弹)为主的两大流派。在这两大流派之中,河南派因渭南、周至、礼泉三地的艺术传承和表演技艺卓越,而在各地秦腔艺术中独树一帜。

关于秦腔溯源,学界并不一致。关于“秦腔”这一概念,大致可以归纳为两种观点。一是将秦腔解释为秦地特有的声腔体系;二是将秦腔视作一种成熟的地方戏曲风格,或者是流行于陕西区域的戏剧体裁。不可置疑的是,秦腔代表了方言区民众文化传统的脉络,其在文化传播与地区性特色形成中,已展现出独特的地域性风貌。

秦腔,作为一种承载着浓郁文化底蕴与艺术价值的传统戏曲形式,正在经历互联网和自媒体高速发展带来的传播模式转变的重大挑战。当前,秦腔的宣扬仍旧依循着由传统剧团表演经典剧目的模式,这种传播手段在保留原汁原味的艺术魅力的同时,亦受限于地缘及观演空间的局限性,难以实现广泛普及。再者,地域差异导致的方言特性间的鸿沟,特别是南北方言的显著差异,也为秦腔的跨地域传递增添了听众理解的难度。就题材选择而言,由于剧种的单一性,秦腔在与当代生活的密切结合上显得力不从心,使得观众在感知理解秦腔文化时面临障碍。因而,创新性地推广与传播秦腔,使之适应现代社会的媒体环境,已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

2.秦腔文化的传播和传承现状

秦腔,作为一种承载着浓郁文化底蕴与艺术价值的传统戏曲形式,正在经历互联网和自媒体高速发展带来的传播模式转变的重大挑战。当前,秦腔的宣扬仍旧依循着由传统剧团表演经典剧目的模式,这种传播手段在保留原汁原味的艺术魅力的同时,亦受限于地缘及观演空间的局限性,难以实现广泛普及。另外,地域差异导致的方言特性间的鸿沟,特别是南北方言的显著差异,也为秦腔的跨地域传递增添了听众理解的难度。就题材选择而言,由于剧种的单一性,秦腔在与当代生活的密切结合上显得力不从心,使得观众在感知理解秦腔文化时面临障碍。因而,创新性地推广与传播秦腔,使之适应现代社会的媒体环境,已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

秦腔艺术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被誉为民族艺术的“活化石”。然而,在当下的传播语境中,秦腔艺术的存在状态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媒介技术的飞速进步和不断革新,当代大众置身于一个全新的媒介环境中,对传统艺术表达方式的接受度日渐降低,呼唤着对秦腔艺术形式的创新与革新。尽管秦腔艺术本身蘊含着丰富的审美价值,但在未能有效结合现代娱乐消费方式的情况下,其与大众的精神诉求逐渐脱节,未能唤起观众的共鸣。目前,仅仅依赖简单的视频制作和文章推送来进行传播,已不能满足现今社会对“互动性”和参与感的要求,秦腔艺术在新媒介领域的推广无法有效触动群众的情感。更为严峻的是,青年一代对秦腔这一传统艺术表现形式的兴趣匮乏,陈旧的表演模式无法激发年轻人对秦腔艺术的关注和热情。

通过上述秦腔文化的历史追溯以及对其传播现状的了解,发现目前秦腔文化的传播传承依旧是一大难题。尤其要对其做到创新表达较为困难,因此以虚拟数字人“秦筱雅”为研究对象,通过其对秦腔文化的创新传播的策略进行探究,旨在为秦腔文化传播与传承的研究领域贡献新颖的视角。

(三)虚拟数字人激活秦腔传承与创新之美

1.数字技术与传统审美的结合

交互性强是数字技术的一大特点,用户可以得到的体验。大数据技术可以凭借其超强的算力和云计算平台存储大量有关传统文化的信息,并促进传统文化的价值延伸。用数字技术打造文化产品,是秦腔文化创新发展的有力技术支撑。

作为我国首位秦腔文化传播领域的虚拟数字人“秦筱雅”在第九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与观众见面,在先导片《长安夜》中与陕西本土摇滚乐手同框演唱。“客自长安来,还归长安去,就在这地方,梦开始穿越......”,虚拟数字技术让传统的秦腔艺术与现代流行音乐跨越千年碰撞出了耀眼的火花。与传统“国风”相区别的是,“秦筱雅”直接垂直于秦腔领域,既保留了秦腔传统形象特点又有其创新性的形象转变。从秦腔经典的审美来看,樱桃小嘴和柳叶眉的古典美女的外貌,旦角形象的设计具备传统秦腔戏曲中独有的美感。一颦一笑和清丽的唱腔散发着秦腔独特的魅力,与现实的融合又让传统表达中具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仿真技术的运用不仅给观众带来更贴近现实的感官体验,更让受众体验到数字化背景下秦腔文化的创新,更容易浸入到传统文化的盛宴中。

正如其制作团队和西安未来形状互动娱乐有限公司负责人所说,秦筱雅蕴含秦腔承古开新的精神密码。在他看来,她可谓是秦腔艺术的化身,亦是秦腔艺术在数字领域的典型代表。

2.非遗文化的创新发展

《百村中国计划》是我国第一个乡村主题的数字化藏品,该计划作为我国首个以乡村为核心的数字化文物项目,通过高科技手段捕捉并再现了村庄的原貌与气息。项目着重于村落的实景、村民日常、当地文化传统、产业活动以及发展前景等多维度信息的数字化转化,从而在一幅集成图像中精练地反映乡村生活全貌。不仅如此,该计划在乡土文化阐释方面实现了形式的创新性变革。同样的,电影《大鱼海棠》所采纳的技术路径亦是值得关注的。影片借助数字技术精准复原了福建土楼等地标性传统建筑场所,将建筑文化资产转换为影像资料,有效促成了一种新型的文化传承模式,使得传统建筑在数字化时代得以永久性地保存与传播。综合上述示例可知,数字化技术对于非遗文化的加持可以为其寻找新的存储路径和再现视角,同时也是一种新的发展机遇。

秦腔文化是重要的非遗文化,因此走向数字化路径必定是一种大的趋势,虚拟数字人对于秦腔文化的创新发展更是能起到不可或缺的驱动作用。

“秦筱雅”是秦腔文化传播领域的首位虚拟数字人,而秦筱雅的出现促进秦腔艺术的数字化发展并以一种虚拟的数字形态进去观众视野之中。在数字人驱动技术与AI大数据技术的加持下,秦腔的文化视角得以重塑。另外,将虚拟数字人的科技感与秦腔文化传统形象的美感充分融合,既保留了传统的秦腔元素,也加入了视觉上的科技体验。国风美少女“秦筱雅”所代表的不仅是秦腔文化的表层内容,也体现了秦腔文化的精神内核。

二、虚拟数字人对秦腔文化的记忆建构

(一)数字化记忆的产生

加小双等人将数字记忆定义为:采用不断发展进步的数字采集、数字存储、数字处理、数字呈现、数字传播等数字技术手段,将特定记忆资源转换成可保存、可关联、可再组、可共享的数字记忆形态,实现以新的视角加以解读、新的主体加以参与、新的专题加以组织、新的方式加以呈现和新的需求进行利用[3]。

虚拟数字人是数字技术发展的产物,通过大工作量的原画设计、模型制作、角色动画、布料毛发解算、灯光材质贴图、渲染合成等工序,复杂的制作流程也因此让虚拟数字人天生具备着数字呈现、数字传播等特征。同时,它能够将历史的、跨时空的信息进行留存,将记忆资源转化为能共享的数字记忆。

虚拟数字人“秦筱雅”通过光学动作捕捉、3D建模、人工智能等众多新技术,通过高性能的电脑演算,呈现出逼真动人的效果。在舞台的表演中,通过国风与现代碰撞的精美舞美效果、曼妙动人的旦角身姿和标准的秦腔唱腔,让数字呈现促使广大受众主动参与传播,产生集体的数字记忆。而“秦筱雅”在第九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亮相后,广大媒体纷纷在网络媒介进行报道,个体相继进行转发传播也加强了“数字记忆”的留存,实现了“秦腔文化”的长期保存、灵活开发和永久利用。

(二)集体记忆的召唤

“集体记忆”的概念源于心理学,集体记忆可理解为是一个具有自己特定文化内聚性和同一性的地域文化共同体对自己过去的记忆。秦腔文化发源于陕甘地区,后广泛传播于大西北地区,受众广泛,喜爱者众多。秦腔文化在两千多年来不断发展,与西北人民的生活密不可分,是西北地区人民重要的娱乐活动和精神寄托。秦腔文化将西北人民的生活具象化,搬上了舞台,将西北人民的情感与生活鲜明地呈现出来,寄托了西北人民的美好愿望或喜爱之情,丰富了西北人民的集体记忆。

如今,秦腔文化面临了新的考验,多样的娱乐活动冲击了秦腔文化的生存空间,秦腔文化在大众生活的出现频次开始减少。当秦腔文化无法传承、发扬之时,西北人民依托于秦腔文化的集体记忆开始随之模糊。

凭借短视频形式亮相的秦腔虚拟数字人“秦筱雅”以秀美曼妙的旦角形象和“客自长安来……”的秦腔唱腔一下子就吸引了大众,尤其是标准的秦腔唱腔令无数西北人民动容,召唤出了西北人民的集体记忆,让广大西北人民看到此情此景,听到如此熟悉的声音便能够勾起对西北土地的依恋之情,更勾起了对民族文化的强烈认同。

“秦筱雅”影响的不仅仅是在秦腔文化中滋养的西北人民,更影响着许多不了解秦腔文化的人们。她深挖受众喜好,将秦腔文化与激昂的电子音乐、精美的虚拟舞台相结合,依托短视频形式进行传播,实现了以受众为导向的个性化传播。最终在传播过程中完成了对秦腔文化的形象塑造,使得受众对秦腔文化形成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打造了更大范围大众对秦腔文化的集体记忆。

(三)文化记忆的延续

扬·阿斯曼从记忆的内在层面、社会层面以及文化层面将记忆分为个体记忆、交往记忆和文化记忆。文化记忆是一种对文化的认同,指绝对的过去的事件,以文本、图像、舞蹈、仪式和各种表演作为中介,形成的一种非常正式且具有仪式的沟通。

虛拟数字人技术有助于秦腔文化记忆的延续。“秦筱雅”依托互联网平台,在掌握受众喜好的基础上对秦腔文化进行大胆创新,实现了以受众为导向的个性化传播,扩大了秦腔文化的受众群体。“秦筱雅”与摇滚乐手“王建房”梦幻联动合作了MV《长安夜》,在《长安夜》传统与当代的结合中,“秦筱雅”随着场景的变幻展示秦腔中各色旦角服饰,伴着鼓点节奏而舞动吟唱,流转间手势和台步展现的尽善尽美,姿态迷人,兰花指维妙维肖,水袖飘扬间转袖、抛袖、抓袖等动作一气呵成。这些俱是秦筱雅展现出的秦腔文化元素,而传统秦腔服饰、秦腔手势兰花指和秦腔舞蹈水袖等作为秦腔的重要组成元素,有助于人们区别秦腔和其它剧种,有利于大众欣赏秦腔。秦腔文化通过具有秦腔特色的服饰、舞蹈、表演作为中介,在秦腔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正式且具有仪式的沟通,使得受众在看到与秦腔文化有关的的服饰、舞蹈等时都能想到秦腔文化。由此,受众们有了有关秦腔文化的仪式记忆。

文化记忆理论认为,媒介可以将记忆物质化到数据载体上,从而使鲜活的记忆在文化记忆中保留一席之地[4]。秦腔文化与虚拟数字人的相结合,能够使秦腔文化的传扬突破时空的界限,有利于秦腔文化所传承的文化记忆得到更久远的传承。

三、虚拟数字人对秦腔文化的仪式塑造

20世纪80年代美国新闻传播学者詹姆斯·凯瑞提出了“传播的仪式观”。在他看来,传播的仪式观是一种以团体或共同的身份把人们吸引到一起的神圣典礼。他把仪式作为传播的隐喻,将传播视为文化,是一种维系社会存在的纽带,传播不是表面上的信息传播,而是一种维系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的仪式性活动[5]。虚拟数字人作为一种新型的虚拟现实技术,通过其逼真的演出形式和强烈的互动性,对秦腔文化进行仪式传播的塑造,发挥传播的双向互动作用,以及它的共享性、融合性和理解性等特征作用,加强观众的兴趣交流和参与度,唤起了观众对秦腔文化的情感共鸣,进而建构成“想象的共同体”。

(一)秦腔仪式空间的打造

仪式空间是仪式发生或者涉及的场所,例如地点、环境等。仪式作为具有象征性和表演性的一种行为方式,对人类的个体意识和群体思维有巨大的影响,仪式空间则是在传播过程中所营造与构建的特定场景。

秦腔的特点是唱腔婉转悠扬,行腔灵活多变,注重角色表演和舞台效果。因此,秦腔的演出空间也必须具备相应的仪式。在抖音短视频平台上,“秦筱雅”官方账号的一期短视频内容中,通过虚拟舞台空间的构建实现了虚实结合的创意复兴。在秦腔表演的舞台布置上,通过加入庙宇和古代宫殿的建筑元素,加入带有传统审美的油纸伞等细节元素,呈现出一种充满力量与艺术的剧场仪式空间,营造出神圣、高雅、独特的仪式氛围。其少许演出背景也有现代的建筑风格,将古典与现实巧妙结合在一起,塑造出一种全新的“秦腔宇宙”。虚拟舞台上,灯光的布置与光影的交错相接,带给观众逼真的体验感,仿佛置身于古代宫殿或剧场舞台,让观众强烈感受到厚重的历史氛围。

通过这些方面打造出来的仪式空间,能够营造出仪式感十足的演出氛围,在极具仪式感的“景观”中,人们更容易产生思想共鸣和文化认同感,且提高他们的参与感和艺术享受。由此,“秦筱雅”打造的秦腔艺术演出成为维系社会存在的纽带,同时向更多青年人展现秦腔戏曲的魅力与韵味。

(二)秦腔仪式符号的表征

人类是通过符号来进行消息的传递,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化载体。符号的三大功能分别是表述说明、传达转化和引发思考。皮亚杰认为符号的表征是认知发展的核心,将表征本质随年龄所发生的变化看作是区分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施拉姆说过“传播关系涉及的是分享信息符号。” [6]

处在数字化的时代背景,秦腔承古开新,形成“虚拟数字+秦腔”的新型传播形式。秦腔的仪式符号在舞台布景的大型幕布有明显的体现,这些画面常常富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例如,在“秦筱雅”表演中,其大幕布上便是体态矫健、龙爪雄劲的飞龙。龙纹是一种精神寄托,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多有吉祥如意的象征,对其表演起到了烘托氛围的作用。舞台空间符号的呈现,塑造出强烈的仪式感,更进一步来看,则是表现了秦腔表演富有夸张性且整体表演风格的遒劲雄厚等特点。同时可以看到“秦筱雅”饰演的是秦腔中“小花旦”的角色,这一形象主要表现的是少女的形象,身着一身红衣,色彩鲜艳,而这也表示出喜庆,多半表有吉祥之意。衣裳常常带有金银丝线、刺绣和宝石装装饰,凸显出角色的鲜活与可爱。从秦筱雅的妆容中,我们不难看出她是一个活泼、风情万种的妙龄小女子,而这背后,也是暗喻着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态度。秦腔的服饰是披在身上的历史,脸谱则是勾画在脸上的记忆。“秦筱雅”华丽的戏服发饰等,都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再现。

(三)秦腔文化的共享与传承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与财富,传承和共享文化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任务。虚拟数字人作为一种新兴的数字媒体形式,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实现身临其境的文化体验,为文化的传播和共享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首先,虚拟数字人可以促进文化的交流。2022年,“数字人”一词热度高涨,以“敦煌飞天”为蓝本打造的虚拟数字人“天妤”、“数字京剧人”梅兰芳先生、中华书局的“苏东坡数字人”和秦腔艺术推荐官的虚拟数字人“秦筱雅”等纷纷活跃在人们眼前。这些数字人形象的大批量出现,正说明了其在文化的传播和共享上的重要性。

秦腔艺术推荐官的数字人“秦筱雅”给古老的秦腔带来新的时尚包装,通过古老文化与时尚潮流的碰撞,将历史文化与现实技术相融合。“秦筱雅”被赋予了一个有责任的数字女孩的形象,她的任务便是通过自己的成功引领能将秦腔实现更多的跨界合作与融合,从而接触到更为年轻的受众,使秦腔文化更好的傳承发展起来。较为新颖独特的是,“秦筱雅”是垂直领域的创作者,以她的才艺来展现秦腔艺术的魅力,将抽象概念的秦腔文化人格化,构建起了数字人与秦腔相关领域的融合发展,形成了一种独特新颖的“认同空间”。人们可以通过虚拟数字人营造出的虚拟空间来进行交流与信息的共享,不仅促进了人与人、人与物的情感交流,更能使人们共同探讨、学习和分享传播传统戏曲文化。尤其在如今“元宇宙”概念新兴的时代里,“秦筱雅”不仅给大众带来了纵向垂直的秦腔文化领域的认知,更是打造出了一个“秦腔宇宙”,为秦腔文化创新赋能,为年轻受众进入“秦腔宇宙”提供了一个契机。

四、结语

虚拟数字人通过新型技术手段,帮助受众了解与欣赏秦腔文化,增强了受众对秦腔文化的认同与情感交流,不可否认的是,“秦筱雅”让秦腔文化有了更好的创新形式和发展,但仍有不足之处。通过调查与研究发现:关于虚拟数字人“秦筱雅”及其对秦腔文化的传播情况,更多的还是关注且喜爱秦腔文化的人颇为了解,其吸引到的年轻受众还是较少。若要将“秦筱雅”推向更广大的舞台,将其传播的“秦腔文化”在更多的受众群体中传播,还是要让“秦筱雅”不断现身于新媒体平台和媒介市场中。目前在抖音平台中,“秦筱雅”的个人官方账号还仅仅只有两个作品,与同为传统文化的数字代言人“天妤”比起来,其活跃度太低。因此,利用好短视频平台在视觉传播时代的广泛影响力,为拥有垂直才艺的虚拟数字人“秦筱雅”多制作短视频内容并以直播的形式为受众进行沉浸式秦腔表演能够加强其对秦腔文化的传播力度。通过视觉传播可进一步塑造受众的数字记忆与文化记忆,在特定的仪式空间中增强受众的文化认同,使其在虚拟数字人营造的“景观”中不断加深对传统戏曲文化的情感共鸣。除此之外,加强虚拟数字人的相关产业链延伸,使其在文创、综艺、游戏等领域促进秦腔文化的“活态传承”。唯有将科技与艺术相结合,通过让秦腔文化实现“现代性转化”,才能使得秦腔文化走进年轻人的生活中,进而实现秦腔文化的再度发展与传承,从而保护我们的秦腔艺术不被时代湮灭。

【参考文献】

[1]向红.火爆出圈的虚拟数字人.中国城乡金融报,

[2]刘宁,陈梓霖.虚拟数字人的发展路径浅谈[J].声屏世界,2023,(13):

[3]加小双,徐拥军.国内外记忆实践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J].2019(1):60-66.

[4]冯亚琳,阿斯特莉特.埃尔,文化记忆理论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5]周鸿雁.仪式华盖下的传播:詹姆斯·W·凯瑞传播思想研究[D].上海大学:2011.

[6]李艳松.施拉姆传播思想研究[D].上海大学:2018.

作者简介:晁怡怡(2002—),女,汉族,陕西咸阳人,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21级在读本科生,学士学位,专业:网络与新媒体。孔怡菲(2001—),女,汉族,陕西西安人,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21级在读本科生,学士学位,专业:网络与新媒体。詹子蕊(2002—),女,汉族,陕西西安人,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21级在读本科生,学士学位,专业:网络与新媒体。

基金项目:2023年陕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秦音回想·再造新腔——视觉传播时代短视频对秦腔文化的“现代性塑造”与传承研究》(项目编号:S20231072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