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艺学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研究*

2023-04-23 21:55张伟杰谢春芹洪文龙
粮食加工 2023年6期
关键词:工艺学食品行业食品

张伟杰,谢春芹,洪文龙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句容 212400)

近年来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 经济快速稳步发展,食品行业也发展迅速,食品工业结构优化调整不断取得新成果。 在科技创新驱动下,“产、学、研、政、金”有机融合,食品行业发展步入快车道,迫切需要培养具有正确价值观和过硬综合素质的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 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 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2020 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 指出课程思政建设要以提升人才综合培养能力为中心,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切实提升立德树人成效[2]。 由此可见,课程思政要解决的是立德与树人如何有机结合的问题, 是探索育才和育人如何统一的重要方法, 也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 专业课程是培养具备高级技能和崇高思想素质人才的重要根据地, 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贯通其中,抓好课程思政建设,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的问题[3]。 食品工艺学课程是高等教育食品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课程, 是连接学校教学与工业化生产的桥梁。以食品工艺学课程为例,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特点, 阐述了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对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教育教学进行初步探索,对思政教育实践路径进行分析,可为课程教学改革奠定基础,提供切实可行的实践途径,同时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研究提供参考。

1 食品工艺学课程特点及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食品工业是世界上产品种类最多、 规模最大和就业人数最多的产业,是世界第一大产业。食品工业是一个永远被消费的工业,是永远的朝阳工业,只要人类的生存发展还在继续,就需要食品。 然而,近年来食品技术的滥用对食品行业发展提出了新挑战,有的甚至造成了严重的安全事故, 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及担忧。 食品安全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头等大事,是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问题。面对新形势下的机遇和挑战, 食品专业的人才培养需更加注重对学生思想政治素养、道德修养、职业素养及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培育。

食品工艺学课程以微生物学、 物理化学及食品工程原理等知识为基础, 涉及学科门类广泛, 系统性、交叉性和综合性突出,理论结合实践紧密,教学过程包括课堂教学、实验实践教学等多个方面。旨在让学生掌握食品保藏与加工的基础理论、 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培养爱岗敬业、德才兼备的创新技术型人才为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食品工业化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毕业后从事食品行业打下良好的基础[4]。 食品工艺学课程涉及知识点繁多,体系庞杂,大量传热传质及模型计算内容使得学习过程繁琐枯燥, 课程思政建设难度大。现阶段,食品工艺学课程思政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需要根据课程特点,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完善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探索创新课程思政建设体系。

2 食品工艺学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教学融入

2.1 课程内容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养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 只有将课程内容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结合, 引导学生了解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增强对党、国家、民族的认同感,才能培养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建设者,而不是社会主义的掘墓人[5]。 食品工艺学是一门工科类课程,是连接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的桥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绿色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等理念可作为课程的指导思想,贯穿教学全过程。在课程教授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讨论探索食品生产新工艺,通过改进技术及设备,提高原料及生产副产品的利用率,优化减少废弃物排放, 尽可能地将环境污染降到最低,树立学生节能环保、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例如在罐头热处理杀菌知识点,可开展课堂讨论,如何利用新材料改进新型罐头包装设计, 以促进热处理过程中热量均匀快速传递,减少能量损耗,帮助学生建立节能减排意识;在肉类制品加工工艺知识点,由于不同部位肉质相差较大, 实际生产加工时存在丢弃浪费现象, 通过对肉制品加工副产物资源化利用分析,增强学生节约资源的意识。

2.2 课程内容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学生高尚道德情操

中华五千年文明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精神财富,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坚定学生理想信念,陶冶学生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爱国情怀是课程思政的必由之路[6]。 食品工艺学中所涉及的诸多工艺方法是课程思政元素的重要切入点。 我国食品加工保藏历史悠久,早在先秦时代,古人就从生活实践中总结出了多种食品加工保藏方法。 从南北朝时期的《齐民要术》到明朝末年的《天工开物》都记录了多种食品加工工艺, 表明当时的食品加工技术水平处于世界前列, 这些都可以嵌入相应食品加工工艺知识点教学中,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自豪感。 例如在学习食品腌渍处理时讲述金华火腿的历史渊源,其始于唐、兴于宋,在元朝时由马可波罗将火腿制作方法传至欧洲,成为欧洲火腿的起源,可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在讲述谷物制品时可讲述月饼的传统制作流程,南北方月饼的差异,介绍中国渊远流长的饮食文化,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立德树人是高校工作的根本任务, 其中立德是根本,中华民族历来具有仁爱孝悌、克己奉公等优良美德, 这些思想精华是我们中华民族奋勇前行的不竭动力,应将其融入课程思政中,培养德才兼备的共产主义接班人。如在学习食品发酵工艺时,引出淮南王为母发明豆腐的故事, 宣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在介绍面制食品时,讲述医圣张仲景为穷苦百姓驱寒治病发明饺子的故事, 宣扬仁爱助人的传统美德;在学习谷物制品时,介绍袁隆平院士不畏艰苦,扎根一线,几十年如一日研究杂交水稻,守护国家粮食安全, 养活世界人民的故事, 宣扬艰苦奋斗、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

2.3 课程结合典型事例,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大学生培养的直接目的是为了社会工作的需要, 而良好的职业素养是专业人才在社会工作中的核心竞争力。 食品专业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会遇到许多专业伦理问题, 如何正确回答这些问题是食品行业从业者的基本职业要求。 本课程应从授课伊始就向学生灌输相应的职业道德标准、 行业伦理规范及工作行为准则, 让学生能熟悉认同本专业的道德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食品行业从业者的职业素养可具体表现为法制观念、 敬业精神、 工匠精神、守信意识、公共卫生意识、社会安全意识等[7]。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是食品行业的永恒话题, 但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暴雷较多,苏丹红、瘦肉精等问题折射出食品行业法律意识的淡薄。 食品工艺学讲述的是食品从原料到加工生产、杀菌贮藏、货架保鲜的全过程,每个环节都需要对食品安全进行把关,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牢固树立法治观念,坚守职业道德底线[8]。 可在食品防腐剂等知识点, 通过展示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等反面案例, 警示学生违法行为对社会、行业及个人产生的严重危害,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通过介绍食品名企、名牌的成功发展案例让学生体会工匠精神和敬业精神的重要性。如在软饮料章节,讲述娃哈哈集团及其创始人宗庆后的事迹。 娃哈哈集团从3个人、14 万元借款起家, 成长为中国最大, 全球第五的食品饮料生产企业,这与娃哈哈集团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核心价值观是分不开的。宗庆后也多次在不同场合表明,食品行业需要发扬工匠精神,这不仅是对事业的执著,更重要的是社会责任感, 始终坚守底线, 视诚信为生命。通过这些事迹资料的分享,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优良职业素养对个人和企业成功的决定性作用。

2.4 课程结合行业发展现状,提升学生创新精神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行业、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 只有融入创新意识的培育才能最大程度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作用[9]。 在食品工艺学课程中可以融入食品行业发展动态, 带领学生了解行业发展趋势, 让学生意识到创新对行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如在讲解方便食品部分可向学生介绍预制菜的发展现状,正是因为不断的创新,将预制菜与中式菜肴相结合,打破了中餐难以标准化、工厂化的桎梏,让预制菜迎来了井喷式发展,其市场规模从2017 年的1 000 亿元增长到2022 年的4 000 多亿元,预计到2026 年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相关的行业标准也迅速创新设立, 帮助预制菜行业健康规范发展[10]。 在功能食品章节,可以讲述受疫情影响,人们对提升免疫力更加重视, 对功能性营养食品需求量极大增加,同时对其质量要求极大提高。这为功能性营养食品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机遇, 也带来了诸多挑战, 面对这些机遇和挑战, 只有进行科技创新,升级开发新产品才能满足市场需要。在全球化竞争激烈的新时代, 只有将这些行业发展的时事新闻及未来趋势融入食品工艺学的教学过程中, 激发学生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富有创造力的行业接班人。

3 食品工艺学课程思政实践路径

合适的教学方式才能实现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结合食品工艺学课程特点,可借助信息化教育平台,通过智慧职教、中国大学MOOC、学院SPOC 在线教学平台等,开展“线上线下,双线混合”教学,帮助学生线上理解知识、线下内化知识,同时方便思政元素在课程具体教学过程中的融入和讲解[11]。 食品工艺学存在概念抽象,工艺流程难以理解等问题,教学过程中可利用虚拟仿真教学系统使学生通过计算机平台就能学习了解到食品生产工艺流程, 通过这种“虚实结合、优势互补”的全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素质。采用翻转课堂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提升学习效果,围绕核心知识点,指引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意识;采用实验实践活动模式,促进学生对书本知识点的理解掌握, 激发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及认同感,培养学生踏实肯干、团队互助的精神,坚固学生职业道德操守,提升社会责任感;采用对分课堂模式,通过讲授、内化吸收和讨论三个环节的学习,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和实际竞争力。 邀请企业、 行业的专家学者进课堂,通过讲解行业发展现状和研究前沿进展,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

4 结语

食品工艺学课程思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教育理念, 可实现专业知识传授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向同行,融合思政与专业教育的协同育人。通过课程思政实现价值引领、 能力培养、 知识传授三方面的作用,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专业知识传授的同时,让学生增长见识,塑造品格,坚定信仰,努力成为爱岗敬业、德才兼备的创新型技术人才。

猜你喜欢
工艺学食品行业食品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脑工终结时代的来临:通用人工智能机器生产工艺学批判
计量检定在食品行业中的重要性
新工科背景下《化工工艺学》课程改革探索
食品造假必严惩
2017食品行业展览会目录
2018年食品行业展览会目录
藏族工艺学的历史渊源及其相关藏文伏藏文献概述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高职生物制药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