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县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实践探索

2023-04-23 07:42
南方农业 2023年18期
关键词:村级集体经济集体

徐 华

(中共灌南县委党校,江苏灌南 222500)

农村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农村的主要实现形式,是农民农村增收的物质基础。新形势下,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有利于巩固完善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有利于巩固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乡村全面振兴的物质基础和乡村治理体系的组织基础,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作用和长远意义。

近年来,江苏省灌南县委、县政府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文件精神的带领下,整合多方资源、强化政策支撑、创新发展模式,不断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灌南路径”,着力推动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

1 具体做法

1.1 实施“强基”工程,夯实村组织堡垒

1)强化村级带头人队伍建设。落实“县乡共管”制度,深化村党组织书记专职化管理,完善考核评价实施细则,优化包括“整体式”集中培训、“体验式”示范培训、“点单式”专题培训、“提升式”学历培训、“帮带式”结对培训的“五式”教育培训机制,全面提升村书记抓产业促增收的意识和能力,通过优秀书记讲、项目现场看、发展大家谈等方式,形成先进带后进、后进追先进的良好格局。

2)组建有担当有作为的队伍。树立大抓产业发展导向,建立村社“两委”班子成员领事办事责任清单,推动村干部包片联系产业发展大户,帮助解决发展难题。制定乡村人才专项规划,对标乡村振兴战略需要,评估乡村人才供求总量和结构,细分乡村人才缺口,建立乡村人才信息库和需求目录[1]。深化乡村振兴人才党支部建设,探索设立“乡村振兴人才码头”,培养更多实用型乡土人才;开辟人才返乡创业“绿色通道”,为乡村振兴铺就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3)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严格落实“一委三会”模式,优化整体功能,完善村级组织工作规则,规范村(居)民议事会、村(居)民监事会运行机制,实现党的领导、村(居)民自治、依法办事的有机统一。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社党组织,分类制定务实管用的整改措施,明确任务清单,确保问题解决到位。落实村级组织运转经费,让村级党组织有钱办事、有资源办事,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战斗力。

1.2 实施“兴业”工程,建强产业发展引擎

1)盘活农村集体资产。进一步清理农村集体土地、债权、各类经济合同、无收益资产,通过对村级“三资”再盘点、债务债权再起底,收回一批长期被占用、低价承包的集体资产,化解一批虚假借贷、无效债务。推动集体资产财务管理规范化,督促村集体经济组织理顺应签未签的经济合同,纠偏完善存在瑕疵的合同,确保财产处置、对外承包等事项有规范合同保障合法权益,实现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

2)选准村级发展路径。完善乡村产业布局,引导村集体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有工业基础的村,开展招商引资,落实税收分成奖补,带动集体增收;传统农业村,鼓励发展特色种养产业,实现土地收益最优化,形成长期稳定的多元化发展格局。鼓励村干部、党员大户以个人入股的形式参与村集体产业项目,达成增收的目标。

3)用好镇级园区平台。依托镇级产业园,将村级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捆绑投资建设生产车间、标准厂房,为企业提供配套服务。充分发挥人才优势,联合在外创业能人、致富能手等,以资金入股的形式吸引发展前景好、投资收益稳的项目进驻园区,形成长期稳定的村集体经济收入。

4)规范经济组织运行。培育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形式,引导村民以资金、土地、房屋等资源要素入股,推动村民变股民,构建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等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村民在家门口增收致富[2]。

5)推动村企结对发展。积极拓宽村企结对共建覆盖面,引导国有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等与村级党组织结对共建。充分发挥企业在资金、技术、市场、信息等方面的优势,通过资源开发、产业培植、市场开拓等多种形式实现村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推动企业通过采购代销、技能培训、招工就业等方式富民兴村,带动村民增收获益,真正把村企共建项目转化为村企共进的实体项目、民心项目,实现多层次、多形式的联合与合作。

1.3 实施“聚力”工程,激活乡村振兴动能

1)设立专项资金。通过整合涉农资金、加大财政拨款、引入社会资本等方式,原则上每年设立1 000 万元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扶持引导专项资金”。制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对经评审符合条件的村集体发展项目给予20 万~100 万元的免息扶持资金,要求5 年内分期分批、逐步返还至资金池,在提供充足资金支持的同时,督促地方认真规划、合理经营。

2)凝聚多方力量。县委组织部牵头,会同相关单位,定期解决村集体经济发展实际困难,推动各项工作有效落地、高效落实[3]。各部门明确职责:农业农村部门重在整合用好支农惠农资金,加强项目扶持;财政部门重在筹措资金,加大投入,落实贷款贴息,保障村集体经济发展扶持引导专项资金;自然资源部门重在满足村集体经济发展用地需求;人社、税务、金融等部门重在保证优惠政策落地落实。每个部门各司其职,共同发力,营造全面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3)实施全程监管。加强对集体财务与资产的监督管理,及时跟踪问效、跟进审计,杜绝盲目选项、盲目预算、盲目入资,防止村集体资产流失。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管理制度,完善法人治理、收益分配、资金监管等机制,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对乡村干部在发展村集体经济方面的探索性失误加大容错纠错力度,为基层干部减负松绑。

4)强化结果运用。研究出台“党建引领富民兴村”考核办法,对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连续3 年保持增幅不低于30%的村书记,优先推荐通过选拔、考录等途径进入乡镇领导班子或公务员队伍。对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或增幅连续2 年位列全县后10 位的,纳入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并进行整顿,必要时对村书记给予组织调整。

2 存在的问题

灌南县持续拓宽富民强村路径,2022 年以来整合资源搭建各类创业载体100 个,带动家门口创业就业5 000 人以上。盘活农村闲置资产,用于产业发展比重提高到70%,提高村集体收入的稳定性、持续性。全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亿元,村均40 余万元。灌南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2.1 集体观念淡薄,发展动力不强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长期以来农村重“分”轻“合”的现象较为普遍,导致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不少农民因惯性思维只关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集体观念淡薄,参与发展集体经济的热情不高[4]。一些村干部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花在自家的生产经营上,对发展集体经济不上心,不主动想点子、找路子。集体观念淡薄导致产生以下问题。1)发展愿望不强烈。集体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后续发展难以为继。2)土地经营碎片化,不利于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导致集体经济发展活力不足。

2.2 资源禀赋稀少,“造血”功能不足

全县村级集体持有的可带来收益的资产资源总量少,二轮土地承包中集体预留的机动地都被分田到户,大部分村缺少村集体房屋、土地、水面等资产或资源;即使有一些废塘、废沟等,也因分布零星散杂难以获得经济效益。因资源瓶颈制约,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渠道匮乏,发展路径不明晰,村集体“投不起”的现象较为普遍。

2.3 整体规划滞后,村域发展不平衡

尽管县镇两级党委政府都十分重视村级集体的经济发展工作,但是在整体规划、系统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方面仍有欠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思维仍局限于让村集体各自谋发展,凝聚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合力的意识不足,缺少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发展产业的长远谋划,导致出现同质化竞争、跟风式发展等现象。2)对片区资源的挖掘整合力度不够,导致单个村级集体经济基础薄弱、抗风险能力不足。此外,农民个体收益不明显,也导致了村域之间集体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3 对策建议

3.1 加强宣传动员,充分调动村民积极性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首先要解决基层干部和农村居民思想观念落后的问题。利用网络平台、广播电视、宣传栏、实例讲座等宣传方式,针对村级集体经济进行宣传教育,使乡村干部及居民能充分认识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让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好处落在实处,以充分调动村民积极性。例如,灌南县何庄村通过创办灌南县海虹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使该村集体经济收入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8%。近年来,该村自费建设了社戏大舞台、铺设了2 条彩虹路,让农民切实感受到了发展集体经济的好处,调动了农户的主体性。

3.2 精准靶向施策,破解村集体资源瓶颈

1)抢抓政策机遇,厚植发展势能。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用活用好各级党委政府支持乡村发展的各项政策,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盘活河流、沟渠、道路等可开发利用资源,强化土地整治,规范土地流转,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有力资源支撑[5]。新集镇徐老庄村抓住苏北农村住房条件改善工程这一机遇,高标准推行功能完善的农村居住新模式,拆迁自然村组9 个,整治土地413.73 hm2,在此基础上流转土地95.80 hm2,并先后成立谷物种植和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为村里提供了60 余个就业岗位,解决了近百户村民的就业问题。2022 年,该村集体经济纯收入比2015 年增长了70 万元。

2)依托优势资源,延伸产业链条。在现有产业的基础上,村集体可以拓宽发展思路,在中下游产业上做好文章,深度挖掘中下游产业的发展潜力,加快产业链条延伸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汤沟镇依托大型酒企——江苏汤沟两相和酒业有限公司,着力发展酒糟仓储销售产业,通过与饲料厂合作,将酒糟烘干与饲料按一定比例做成混合饲料后销售,实现酒糟的二次利用,获取经济收益。项目投产后,每年固定给沟东村带来21 万元的村集体收入,带动村民就业10 余人。

3)坚持合作共赢,促进抱团发展。结合地理区位条件,整合村村、镇村之间资源要素,共同组建跨集体、跨地域的投资主体,所获收益按投资比例分配到村,实现利益共享、多方共赢。新安镇袁闸村联合苏口村、宋集村等经济薄弱村,针对村集体经济发展从建设内容、规模、效益分析、投资概算等多个方面共商厂房建设,共同争取省扶贫项目资金。建设总占地面积约6 000 m2、总建筑面积3 500 m2的标准化厂房,并通过招商引进服饰加工企业,厂房租金按照苏口村∶袁闸村∶宋集村=4∶4∶2 的比例进行分配,在互利共赢中增加村集体经济收益,增强“造血”功能。该项目投产后,共计吸纳200 名当地村民就近务工,每年为苏口村、袁闸村、宋集村带来村集体经营性收入27 万元,其中袁闸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增收70.8 万元。

3.3 强化辐射带动,发挥中心村引领作用

依托集体经济发展较好的中心村,立足周边各村实际,充分发挥强村引领、连片带动作用,促进资源要素从零散化向集约化转变,推进片区共同发展。百禄镇南房村抓住镇工业园区进驻这一机遇,积极打造乡村振兴产业园,实施标准厂房建设、大棚葡萄园建设等产业发展类项目,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其中,大棚葡萄园项目已形成千亩葡萄大棚的规模化种植,每年大棚租金收益30 万元;在葡萄园务工的村民有20 余户,户均每年增收近万元。相关项目目前以南房村为中心向周边村辐射,力争形成百亩豆丹、千亩葡萄、万亩稻渔的农业集中连片区,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产业园周边村庄的农民通过入股或者务工等形式跟着种养大户和致富能手一起干,探索出一条“先富带动后富”的有效增收路径。

4 结语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目前,灌南县根据中央、省、市相关工作部署,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抓好新时期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积极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和模式,探索集体经济多种实现形式,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自身的“造血”功能和综合实力,奋力书写高质量乡村振兴的时代答卷。

猜你喜欢
村级集体经济集体
为村级组织减负增效
我为集体献一计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壮大集体经济的武夷山市实践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新时代如何增加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
村级审计亟待加强
警犬集体过生日
奔跑吧,村集体经济组织!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