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科建设背景下种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23-04-23 05:38:59焦付超张海艳马伟萍张玉梅陈景堂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3年11期
关键词:农科种业人才

王 铭,焦付超,张海艳,马伟萍,张玉梅,陈景堂

(青岛农业大学,山东 青岛 266109)

种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命线”,种子被称为农业的“芯片”,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决定着整个粮食产业链的素质和效益。现代农业生产对环境和生产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加剧的今天,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单位面积生产效率逐渐放缓[1]。近年来,随着基础理论研究的突破和技术的革新,人工智能、分子生物学、计算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等学科的理论进展催生了新型生物技术,例如新一代测序、基因组编辑、单倍体制种等,农作物育种逐渐向分子设计育种和智能化育种发展[2],传统种业专业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育越来越难以支撑现代种业发展对高技术人才的需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实施种业振兴,科技是主体,人才是关键。人才是种业振兴道路的开拓者,唯有破解种业人才培育的瓶颈,培养满足行业对复合型种业人才的需要,才能打开种业振兴的局面。因此,在国家推动新农科建设的背景下,如何建设适应新时代、新产业、新业态需要的种业专业,培育新型复合型种业人才成为了各所涉农高校必须面临的课题。本文将在此方面展开讨论。

1 传统种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种业涉及优良品种选育、种子加工生产、经营推广销售等多个环节,是技术集成、资源集约、资本集中、人才集聚的行业[3]。种业相关工作对新技术的应用远远滞后,各地所审定的农作物以传统育种技术育成的品种为主,育种企业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投入仍较为落后[4],尤其是在新农科建设的背景下,种业人才的培养也以传统模式为主,教学改革也落后于其他专业,种业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 种业人才培养和时代需求脱节

随着新一代测序、基因组编辑、单倍体制种等新型技术的出现,育种的理论与策略已经被全面改写,分子设计育种应运而生[5]。当前我国作物育种正处在由传统育种向分子设计育种转型的关键期,需要大批具备分子生物学、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生物信息学等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我国种业人才的培养主要依靠高等教育体系,但是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学体系和相关课程体系的设计却以传统模式为主,不能适应现代育种技术的发展和现代种业发展对复合型种业人才的要求。一是现行的种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相对陈旧,课程设置、知识体系设计和教学内容存在老化和固化,难以适应以信息化、智能化为主要特点的现代种业发展的要求;二是部分高校虽设置了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市场营销等相关学科,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基本理论的概述,缺乏具体实践环节,导致学生对具体操作步骤掌握相对薄弱;三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只注重培养结果,忽视培养和考核的全过程考核,所培养的学生对本专业基础知识掌握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很多种业专业毕业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现代育种科技、种业发展现状掌握程度仍然偏低,或者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仍然不高。导致了高校培养的种业专业毕业生难以适应产业需求,不能满足行业对创新性、专业性、综合性人才的需求[6]。

1.2 种业专业认可度较低

我国虽是农业大国,但第一产业附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仍然偏低,并且存在农业基础薄弱、技术创新能力差、农民职业化素质不高、农业从业人员可持续发展性弱等一系列问题[7]。目前,涉农专业认知教育偏弱、行业薪资水平偏低、城乡差距仍然较大等问题,导致了涉农专业及相关岗位在社会上认可度不高、学生群体缺乏职业规划等现象[8]。此外,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忽略了对学生农耕文化的教育和农业人文精神的培育,导致涉农专业学生不愿从事本专业工作,服务“三农”和献身农业积极性不高。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显示:农林牧渔业35岁以下就业人口占比仅为13.6%,位列20 个被统计行业末尾,远低于32.9%的平均水平。当下,国家正致力于乡村振兴、种业振兴、破解我国种业“卡脖子”问题,然而种业相关专业却出现了生源质量偏低、专业认可度不高、优秀人才流失等诸多问题,直接对我国种业人才的培养造成了负面影响。

1.3 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强

我国现行的种业人才培养模式对种业学科实践教学重视程度有待提升,普遍存在实践教学环节学时占比低、时间安排不合理、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数量少等问题[9]。个别高校将社会实践作为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学生实践技能的提升非常有限。加上部分学校实践教学硬件设施和师资队伍等条件局限,导致学生实践锻炼积累不够[10,11]。此外,传统教学体制忽视了对种业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培养,只专注于对课本知识的教育,限制了学生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发展[12]。虽然近些年来,许多涉农高校着手“改造”传统农林专业,设置新的专业,生物育种、智慧农业、农业智能装备等新专业陆续出现,但社会对人才的评价不仅关注学生毕业于什么层次的院校、学历程度、课程设置、成绩排名等,更专注人才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过程对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忽视导致了种业专业的毕业生难以适应专业工作,就业后往往需要较长的学习实践时间[13-15]。

2 新时代种业人才培养定位

新农科建设的“安吉共识”从宏观层面提出了要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发展新农科的“四个面向”新理念;“北大仓行动”从中观层面推出了深化高等农林教育改革的“八大行动”新举措;“北京指南”从微观层面实施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的“百校千项”新项目[16-19]。新时代种业人才培养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推进新农科专业建设,积极探索实践种业专业的转型升级。重新设计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强化学科交叉融合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市场营销、经济学、管理科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以拓宽学生视野、提升知识水平,让培养的种业人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在培养过程中,需要面向种业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开展教学工作,注重学生科学家和实干家精神的培育。构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利益联结”的人才培养平台,通过三方的合作,使高校培养出掌握扎实专业知识、具有崇高理想和良好职业素养的新型复合型种业人才。

3 种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3.1 丰富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强化综合素质

积极探索种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推进农科专业与其他专业交叉融合,建立健全跨学科、跨学院、跨专业协同培养机制,适应时代需求,强化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等课程设置,扩展学生知识面,提升种业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鼓励种业专业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科学研究项目、创新创业实践、国际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实施第二课堂、辅修专业选学、微课程选修、跨专业选课、创新实践学分认定等制度,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选修相关网络课程,为学生个性成长提供广阔空间,构建种业人才培养新体系。强化基础研究型原始创新人才的发现与培养,吸引优秀学生持续深耕种业技术研究。开展种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管理,将新农科建设要求全面贯穿于培养过程、融入在课程体系,优化完善考评机制。在教育模式上,鼓励专业教师在种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推进教学实践一体化,并有效整合相关学科知识,打造“田间课堂”“产业课堂”。将课程开设在田间地头和实验室内,让学生通过田间实践和实验室具体操作学习种业知识和先进的栽培学、遗传学、生物学、育种学技术,构建从书本到课堂,再到田间的课程教学模式。提升人才培养活动实践性,围绕学生实践水平与团体观念的提升、创新思想以及创业能力的发展进行教学形式的创新,向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实践、自主探究机遇,锻炼运用所学知识与经验解决一些育种实际问题,促使学生在种业相关实践工作中实现个人能力的提高,培养实干型、拔尖型、创新型、领袖型后备人才。

3.2 加强思政教育,优化教学理念,厚植三农情怀

在新农科建设的背景下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种业人才,首先要优化教学理念,以适应国家的发展和产业的需要。要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挖掘提炼农科课程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遵循育人规律,推动立德树人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加强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坚持价值观引领,培育学生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脚踏实地的求实精神。完善课程体系,修订种业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引导教师遵循专业课程知识体系挖掘隐藏在其背后的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组织种业专业学生奔赴农村一线,开展与服务“三农”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帮助农科学生立志向、长本领、强担当。将开拓精神、奉献精神融入教学当中,改变传统的以课堂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和强调外化的教学理念,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始终围绕学来开展,以最大限度地开启学生的内在潜力与学习动力,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性客体变成积极的、主动的主体和中心,使教育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主自觉的活动和自我建构过程。同时,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对种业人才的教育内容和模式进行创新,充分探索并发挥“互联网+”理念在种业人才培养领域的应用价值。加强对种业人才的农耕文化教育,例如勤劳朴实、踏实肯干的奉献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开拓精神等,并有针对性地对种业专业学生进行开拓进取、勇攀高峰的创业教育和知农爱农、扎根农村的奉献教育,将农耕文化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实现两者的同频共振。将袁隆平、李振生、卢永根等农业科学家投身农业科研和产业发展的鲜活案例融入课堂教学,厚植学生的“三农”情怀,有效提高他们为“三农”服务的觉悟。积极引导学生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增强学生服务种业现代化、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复合型种业人才。

3.3 创新教育方式,深化实践锻炼,提升创新能力

深化农科教协同育人,整合校内外资源,打造多学科交叉、多专业综合、全产业链融合、现代农业形态集成的实践教学综合体。打造成为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实践锻炼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育人平台,锻造学生的劳动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结合时代特征,丰富教育内容、拓展教育途径,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把劳动精神和实践意识的种子深植学生心中,教育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实践。推动教育教学方式改革创新,通过科研训练、科技竞赛、科技讲座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开展个性化、探究式的学习。积极与种业企业、基层农技部门精准对接,充分利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共建的研发平台或实践平台,加强行业与高校的深度合作;积极探索通过“定点招生、定向培养、协议就业”的方式,鼓励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吸纳种业专业学生参与育种工作,使教学、生产与研究有机结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课堂中学习方法,在生产中解决问题;优化完善新型的订单培养、委托培养模式,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功底、优秀实践能力、能扎根田间地头的育种工程师。

4 结语

面推进乡村振兴,突破种业“卡脖子”问题,关键在科技、在人才。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种业人才,对于服务国家战略需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在新农科建设的背景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要求,围绕现代育种技术,不断深化思政教育、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协同育人等方面的改革,推动传统农科与理工等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改造提升现有的种业专业,探索种业专业建设及种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提高新时代种业人才的知识水平、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养成实事求是、为民服务的专业追求;培养学生具备科学探索、躬耕疆域的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强化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责任意识,让学生厚植“科学情操、大地情节、人民情怀”初心,为社会培养更多高质量复合型种业人才,形成产业吸纳人才、人才振兴产业的良性循环。从而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猜你喜欢
农科种业人才
人才云
英语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 07:45:02
农科城如何为乡村提供“振兴样板”
今日农业(2022年3期)2022-06-05 07:11:56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今日农业(2021年12期)2021-11-28 15:49:26
农科问答
今日农业(2021年11期)2021-11-27 10:47:17
农科110专家,你们辛苦啦! 省总工会与省科协联合举办农科110专家送清凉慰问活动
今日农业(2021年16期)2021-10-14 07:43:12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商周刊(2018年13期)2018-07-11 03:34:10
留住人才要走心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9
“人才争夺战”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8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导刊(2016年11期)2016-07-20 10:58:25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导刊(2016年4期)2016-06-19 18:3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