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琦
摘 要:教育部要求每门课都行动起来,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网络营销”课程是武汉理工大学的一门在线开放课程,在向一流课程升级改造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将会更好地提高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而如何达成这个目标,是需要探索的问题。结合《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和一流课程建设要求,文章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团队、教学资源、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了课程思政融入“网络营销”一流课程的建设路径,让“网络营销”一流课程的教学切实助力学生培养,切实发挥好课程的育人作用。
关键词:课程思政;“网络营销”课程;一流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3)04-0041-03
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它要求每门课程都行动起来,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切实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这个改革方向与 2018年教育部提出的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在理念引领上是内在统一的。
“网络营销”课程是武汉理工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授课内容丰富且实践性强、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相长并强化学生核心能力和职业素质训练等特点。该课程曾先后建设成武汉理工大学校级精品课程、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校级在线开放课程,如果能将课程思政元素科学地融入到课程设计中并有效推行,将会更好地提高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即更好地达成“网络营销”一流课程建设目标。
一、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和“网络营销”一流课程标准的融合分析
对课程思政建设目标的凝练,既要充分理解教育部课程思政建设纲要文件,也要结合高校办学特色、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性质。武汉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中以建材建工、交通、汽车三大行业为特色培养人才的高校。因此,“网络营销”一流课程的课程思政整体建设目标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帮助学生了解国家战略、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深度结合学校建材建工、交通、汽车等行业特色与工科特色;瞄准市场营销一流专业教育教学目标,结合工程教育质量论证要求,以“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贡献、价值引领”为路径,力求“全方位、多渠道、综合性”地开展课程思政实践,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现实问题,培育学生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指出,“金课”就是一流课程,其评价标准为“两性一度”,即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1]。以“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贡献、价值引领”为路径,分析“网络营销”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和一流课程“两性一度”标准的融合关系如下。
(一)知识传授目标
课程高阶性和创新性:一方面,深度挖掘提炼课程知识体系中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拓展“网络营销”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2],提升课程的高阶性。另一方面,通过合理的内容设计和传授,让学生能够系统而熟练地掌握课程的理论知识、创新思维和方法体系,让学生能够为传统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开展在线营销活动,实现企业目标,提升课程在知识传授上的引领性和开放性,提升课程的创新性。
(二)能力培养目标
课程高阶性和挑战度:以专业素养、就业需求和课程目标为着眼点,在强化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及职业素养的同时,切实提高学生网络营销策划与推广的专业能力,提高学生网络营销管理的组织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提升课程的高阶性和挑战度。
(三)素质贡献目标
课程高阶性和挑战度: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以愛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内容优化课程思政建设[2],提高课程的高阶性和挑战度。
(四)价值引领目标
课程创新性和挑战度:教育引导学生把国家、社会及个人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提高个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修养,自觉把小我融入大我,不断追求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和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2],用丰富的素材和案例来丰富教学内容,用多元的方法来实现教学目标,从而达成一流课程建设的创新性和挑战度标准。
二、课程思政融入“网络营销”一流课程建设的路径分析
(一)更新教学内容体系,体现课程高阶性
1.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紧紧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元素,深入挖掘“网络营销”课程的专业知识内容与思政元素的融合点,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更新课程教学大纲、教案和课件。
2.提升课程内容含金量。通过对标一流课程建设标准,实现“知识”“能力”“素质”“价值”四位一体的创新培养模式,完成课程的全方位、多渠道、综合性的立德树人教学目标。
3.明确教学模块育人重点。从“知识、能力、素质和价值”4个维度分析“网络营销”课程教学模块的课程思政育人元素,设计融入路径和预期效果。“网络营销”课程共十余个教学模块,表 1 展示了其中3个教学模块的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设计,每个模块都从“知识、能力、素质和价值”4个维度分析了课程思政育人元素,给出了融入路径,并设计了思政育人的预期效果。如在“网络营销导向的企业网站设计”模块中,通过导入故宫博物院的官网分析案例,运用案例教学法(融入路径)体现课程思政的知识价值(育人元素),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预期效果),并写进教学大纲和教案中。
(二)完善教学资源,体现课程创新性
以立德树人为切入点,对课程大纲、教案、案例库、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全面融入课程思政元素,让“网络营销”一流课程的教学资源建设更与时俱进,体现课程在各类教学素材上的创新追求。
1.在课程大纲和教案的撰写中融入思政目标。根据
“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贡献、价值引领”路径,挖掘专业知识中能体现家国情怀和个人品格塑造的教学内容,更新教学大纲,并升华拓展或新增能体现这些思政元素的教学内容,写进教案中,确保思政内容起到导向性的作用。
2.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模块设计中。对“网络营销”课程的全部教学模块进行重新设计,无论是教学内容的设计还是教学互动环节的设计,均融入思政元素。例如,课件设计教学互动环节,将课程伴侣APP的抢答、沙龙、投票等工具利用起来,对课件中的思政案例展开同步操作,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其参与热情,增强思政元素的影响力。
3.构建有行业背景和专业特色的案例库。结合武汉理工大学建材建工、交通、汽车等行业特色与工科特色,精选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起积极作用的网络营销类思政案例,帮助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培养和价值观塑造。
4.增加慕课中的视频资源。“网络营销”课程是武汉理工大学的在线开放课程,已建成丰富的优质慕课视频资源。依据课程思政目标和教学大纲要求,团队教师按时更新慕课视频,切实保证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
(三)探索课程思政融入方法,体现课程创新性
1.翻转课堂,将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地融入学生的教学和指导过程。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上传到武汉理工大学网络教学优慕课平台上,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沟通渠道,贯穿教学过程的课前、课中和课后3个环节,充分利用课程教学QQ群、网络教学优慕课平台配套的课程伴侣APP,实时发布新知识、新案例、新视频、新文章等各类新鲜素材,进行在线作业、在线讨论和研讨式教学。
2.问题导向,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融入思政元素,激发学生思考和研讨。“网络营销”课程积极采用案例教学、互动式教学、研究式教学等方法。例如,案例教学注意融入不同主题的案例,引导学生思索和讨论,使学生浸润在知识的力量、思想的价值、创新的智慧和时代的使命等文化氛围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刻苦钻研等品质。在互动式教学中,利用线上平台的讨论区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交流和表现机会,每个学生的项目都有展示的机会。事实证明,采用问题和案例讨论的翻转课堂教学方式,能提高学生科学的认识论、方法论,以及创新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以赛代练”,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联系实际的创新应用实践中。“网络营销”课程教师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与课程相关的比赛,如“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凡科网高校大学生H5 制作大赛”“135 编辑器微信公众号大赛”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荣誉感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把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落实到课程教学的实践环节中。例如,2020 年春季“網络营销”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利用凡科网H5工具制作“抗击新冠疫情、讴歌身边的美好”H5;2021年春季,教师组织学生制作H5参加“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主题为“理想照耀中国——穿越百年、见证辉煌”公益赛道比赛。这种以赛代练的方式,能够真正把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课程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环节中,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参与热情高涨。
(四)优化考核方式,体现课程挑战度
1.课程结果考核的创新。“网络营销”课程中总结性考核占比50%,体现了结果考核的公平性和客观性,告别了传统闭卷考试的单一形式,尝试多样性考核方法。例如,2021年秋季学期的课程考核中,教师要求学生在15个行业研究报告中选择一个最感兴趣的行业报告进行阅读分析,并收集资料进行拓展阅读;再选择该行业中的一个企业案例,结合课程所学理论多维度分析该企业网络营销管理的现状和问题,通过对同行业多案例比较研究,找到企业网络营销优化方向。这类考核方法,既融入了爱国、爱行业、爱社会的情怀,也考核了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还切实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了课程考核的挑战度。
2.课程过程考核的优化。“网络营销”课程过程性考核占比50%,由学生出勤率、课堂表现、随堂测试、在线学习、分组研讨、课后作业等环节组成。平时,教师会建议学生用思维导图制作学习笔记,建议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尝试研讨式学习。课程思政考核改革后,将思政内容融入到每个考核任务中,如每项案例教学、每次沙龙讨论、每项研究型项目、每次随堂小测验、每次课后作业,不需要刻意单独考核,而是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对思政内容重视和认真对待,真正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知识教学,提高课程思政育人实效。
在“网络营销”课程建设中融入思政元素的课程改革,能切实从内容到形式、从教学理念到授课方法、从日常管理到考核方法上,更好地达到一流课程建设的“两性一度”教学改革目标;通过思政元素在“网络营销”课程教学内容中的有机融合,使课程教学内容更加聚焦;通过合理分配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训项目,匹配难度和挑战度,提升学生参与的广度、深度与频率,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融入思政元素,既充实内容给学生合理增负,又打磨项目让学生在收获的喜悦中得到能力的提升;通过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复杂问题思维的训练,更多地体现知识、能力、素质和价值的结合,从而使一流课程的理念得到贯彻。
参考文献:
[1] 徐尤龙.基于“两性一度”的《旅游规划原理》“金课”建设[J].品牌研究,2019(1):143.
[2]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A/OL].(2020-05-28)[2022-03-07].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编辑∕李梦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