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广 张宗团
从圣公庙里出来,我们就开始登圣公山了。
圣公庙位于日照市岚山区碑廓镇北七公里处,祭祀古代神童项橐。项橐曾被尊为“圣人师”,受到历代人尊崇。这庙也被称为小儿庙、七和寺、项橐祠(庙)。传统蒙学经典《三字经》云:“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说的就是这个项橐。圣公山就在圣公庙后,海拔290多米,也称小儿山、小圣公山。
盛夏时节,草木繁茂,满目青枝。一条由乱石、杂草组成山道,贴在一条山溪旁蜿蜒向上,看来山里没有修建专门的登山台阶。沿途的崖面石壁上,也没有刻字题词,整座山显得特别原始,感觉与世隔绝一般,这个时候,回忆与联想就变得自然流畅起来。
据史书载,项橐出生的村子在碑廓镇的“项家夼”,这村名今已不存在,但位置是明确的,在现在的魏家庄东与袁家庄后,就在这圣公山下。传说,项橐是他母亲在山里挖药草时生下的,有人说出生在这山里,有人说是在东边的幽(有)尔崮。他父亲见孩子生得容貌非凡,胖墩墩的,像个小橐(口袋),于是起名叫项橐,后世也写作“项托”。我们可以想象,年少时的项橐与小伙伴们经常到这山里玩耍,他们会抓蚂蚱、黏知了、抓小鸟,想想我们现在走过的地儿,有可能被项橐的小脚丫踩踏过,那些奇形怪状的岩石、山崖、石壁,也有可能被项橐的目光扫视过,心里就陡然产生了隔空同游的亲切与温馨感。
项橐天资聪明,勤于思考,善于举一反三,自小喜欢打破砂锅问(纹)到底,勇于向大人提问,特别招大人喜爱。项橐见天上电闪雷鸣,就问父亲这是为什么。他父亲回答说:“打闪给娘娘照明,打雷轰劈坏人和妖怪的。”项橐就反问:“那坏人和妖怪只有夏天有吗?难道冬天没有吗?”因为天上也有不打雷打闪的时候。有一次,一个官差循名找到他家,给他母亲出了个大难题,要吃二十样菜,他母亲十分为难,项橐就出主意说:“烙个大饼,用大蒜和酱拌生、熟两盘韭菜就行了。生韭拌熟韭,二韭(九)一十八,再加上蒜和酱,正好是廿样。”那位官差连称名不虚传。
广为流传的项橐三难孔子的故事,据考证其大概位置就在原项家夼北的大道上。那时项橐七岁,在路上玩筑城游戏,他不会知道自己遇上的是大名鼎鼎的孔子,可他知道乘坐马车的人都是有来头的。争辩的题目,也无特别高深之处。关键在于,他遇上的是孔子。孔子是位和蔼可亲、虚怀若谷、不耻下问、循循善诱的圣人,项橐年纪虽小,却反应机敏,能言善辩,自然引起孔子的兴趣。于是,一次偶然的邂逅,就成为一次载于历史的相见。这山由此被镀上了一层圣光,一直闪耀在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
项橐难孔子的第一难是“车避城还是城避车”之说。项橐在路中间用砖头石块筑一方小城池,孔子却俯身笑道:“孩子,快把砖石搬走,我的车要从这里过去了!”项橐说:“自古只有车避城,还有城避车的道理吗?” 孔子就觉得这小孩很有趣,就饶有兴味地与他交谈下去。第二难是“辩日”之说。关于早晨的太阳距离近还是中午的太阳距离近的问题,孔子反问项橐:“你是怎么看的呢?”项橐说:“早上的太阳像车上的篷盖那么大,离我们近些。到了中午只有盘子、碗口那么小了,就离我们远了。”孔子见这样小的孩子不畏惧大人,有勇气提问题,而且提出的是这么大的题目,自然很高兴,鼓励他继续说下去:“你说得对。”项橐又问:“离火远了会感到冷,离火近了才会感到热。这是不是说早晨的太阳离我们远,而中午的太阳离我们近呢?”孔子沉思了一会儿说:“嗯,有道理。”项橐就不高兴了:“我说早晨离太阳近,您说对。说中午离太阳近,您也说对。到底哪一个对呢?”孔子就不好回答了。第三难的说法有多个版本,有说问“天有多少星辰,地上多少五谷”的,有说问“松树为何会四季常青”的,有说问“小鸭子为什么能浮在水面”的等。还有个版本说子路指着锄地的农民戏问项橐:“不知手中之物日抬几度?”项橐从容回答:“先生行必乘车马,想必知马蹄日抬几度?”子路哑然。项橐的追问与回答都令孔子高兴,心悦诚服,敬佩不已,尊而师之。
在这盛夏季节,我们冒险登山,一个直接诱因是,圣公庙的原址就在圣公山上,旧址位置立着一根旗杆,这在山下能看见。粗略估计到那山顶充其量170米,这个高程不算难。一位当地人告诉我们,山顶上还有项橐洞,是两个天然洞穴,项橐小时候常拱进去玩的地儿,这两个山洞里各有一眼神泉,常年水流不断,那神水可治百病。虽然两洞相邻,可泉水性质完全不一样,西面的叫懒(咸)水泉,东面叫甜水泉。甜水泉洞壁上有个天然“石盅”,用拇指把流口堵上,那盅子就满了,刚好喝一口,咽下这一口,那盅子就又蓄满了,当地人称之为“神盅子”。这自然引起我们的兴趣。
我们一直沿着溪流边走的,因为周边完全被树木遮挡,感觉不出来山的高度与距离。山溪在一处断崖根下没了,因有茂密的草丛相隔,不能过去探个究竟,只得从它的左侧绕开,继续上行。“看到旗杆了!”朋友突然惊喜地叫起来。透过树丛缝隙,在前上方真有一杆银灰色的旗杆。此时,我们更来了精神,绕过一个石墩与杂树林,见一处悬崖横在眼前,一个黑乎乎的洞口就对着我们,这大约就是项橐洞了。
在山下看这里是一处山崖,实际上是两段山崖,之间的距离很近,中间有段土路隔开。山崖前是坡度稍缓的过渡带,面积比较大,得有一亩多,看起来土层较厚,也很肥沃,这里有水,又避风向阳,植被茂密,东西植有两片茶地,青嫩的茶树长得分外茂盛。遗憾的是,因为今年雨水大,两个洞前均是一片沼泽,无法靠近洞口,更不能进去细细考察,洞里的景象就无法欣赏了,那两眼神泉的水质差异也无法鉴别了。
顺着中间的路径一直走上去,立在旗杆下,就算站立在原庙的旧址上。那旗杆是立在西边山洞的上面。地面平整宽阔,后面稍上一点儿就是山顶。
项橐多大年龄去世,又是因什么原因去世,众说不一。有说是12岁,有说是15岁的。据文史专家靳鹤亭教授考证,项橐生于公元前508年至前504年之间,他的最大生活空间约20年,即公元前508年至公元前488年,估计是病死的。当地多数人的说法是,孔子走后,项橐很快名扬天下,齐鲁晋楚吴等国都争着让他去做官。当时鲁国相季桓子担心项橐日后威胁其地位,便派出刺客刺杀项橐。还有的说吴国担心项橐日后长大被他国利用,威胁其稱霸地位,派人刺杀了项橐。项橐本是刀枪不入的,最后用圣公山上的红边茅草剺死的。这些轶闻传说掌故,都是因为项橐生活在一个动荡年代,成长环境是不稳定的。因为项橐聪明勤奋,敢于挑战权威,人们惋惜他的早逝,就建庙纪念他。这时的项橐就不是原本意义上的孩童了,而被尊为“神”。
圣公庙什么时候移到山下的呢?《莒州志·日照县志》记载,圣公庙建于隋唐间,是孔子东游拜项橐为师处。“隋唐间”应该是圣公庙从山上旧址移址到山下的时期。儒家学说创立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并不出名,直到西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才成为正统思想、主流文化,那时孔子已经去世三百年了。项橐的地位与孔子的地位紧密联系在一起,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自隋朝开始,科举取士制度成了普通百姓做官的途径,科举考的内容是儒学,这个时期儒家就倍受重视,项橐的地位开始抬升,小儿庙前定会非常热闹。为方便信众祭拜,将山顶上的小儿庙移址到山下,并更名为圣公庙是可能的。由此算来,这处古庙也有一千多年的庙龄。
唐宋时期科举考试,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特别是到了宋代,在朱熹的倡导之下,科举考试内容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南宋启蒙经典读本《三字经》得以广泛流行,可谓家喻户晓,项橐的意义也得到了充分的阐释。文史专家曹汉华在《项橐新考》中提到:“古圣公庙按皇家规制建设的,四面坡屋顶建造,相当皇家的半副鸾驾仪仗”,“隋大业年间迁建、元末明初改建、清同治年间重修。该庙共分大殿、二殿、三殿,殿内塑有项橐铜、檀香木,泥质塑像各一座;院内钟、鼓楼各一个:有石碑七通,刻有历代记载与圣公有关内容的铭文。”这个时候对项橐的崇拜也会达到高峰。
圣公庙历经众多朝代,名字也多有变化。圣公庙还有一个名字“七和寺”,也没有准确记载,这个寺可能就不是佛教意义上的寺。“寺”原本是古代官署的名称,如大理寺、鸿胪寺、太常寺、光禄寺等。这个“七”,一说暗示项橐七岁为圣人师的意思,还有说庙前竖有七幢大碑的缘故。在古代,七庙为帝王的宗庙总称,即后世以“七庙”作为王朝的代称。因为项橐既是圣人之师,以皇家礼制尊之不为过,为了免遭“犯上作乱”之咎,才用“七和寺”之称。这有无可能呢?有待专家考证了。
民间流传,古往今来圣公庙一直香火不断,圣公老爷有求必应,求雨求子无不灵验。现在圣公庙内的一处古碑上记载了明代的一段项橐灭蝗故事,“工部右侍郎邵旻往保定,帅郡县吏斋沐祷于祠下,旬月间,蝗果殄息”,说明项橐的影响已经扩展到了河北。《安东卫志》记载,清康熙年间某年大旱,安东卫守备曾率文武官员步行前来 “祈于小圣公项夫子”,小圣公显灵大雨下了三天,之后赵双璧又步行前来“谢雨皆喜得甘露”,曾赋诗三首存世。于是古项橐又被称为“东方雨伯”。
项橐身上那些耀眼的光环,是当地人对真善美形象化的表达,也是美好愿望与追求的象征和寄托。
因为临近中午,太阳直晒如蒸烤,且草木太深,我们不敢再向周边走去,只是站在旗杆下观望。圣公山东西横列近千米,此时云蒸霞蔚,雄伟壮观。山峦之上,蓝天白云,令人心旷神怡。南望一马平川,万顷农田,繁荣锦绣,前方圣公湖,静如明镜炫如宝石,山脚下的圣公庙清晰可见,熠熠生辉,真是一方好山水。
从山上下来,我们都一身汗水,心里却充满了轻松与喜悦。
一位当地人见我们从山上下来,热情地问我们:“你们没去仙人洞吗?项橐被害死之后,托梦给他母亲:只要把他的遗体放进缸里,藏在仙人洞,七七四十九天就能复活。遗憾的是母亲念子心切,算错了时间,揭缸早了一点点……不是項橐洞,不是项橐洞,仙人洞在山后边啊,不远处,那仙人洞可大了,那么高……”
啊,看来还真需要再登一次圣公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