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机遇,加快打造青岛都市圈

2023-04-23 05:20毛振鹏
商周刊 2023年8期
关键词:都市青岛发展

毛振鹏

青岛紧跟国家都市圈发展规划,着力打造现代化都市圈。健全同城化发展机制、打造便利交通体系、完善配套产业梯次布局等举措正在逐步展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在继国家中心城市之后,围绕打造城市群、都市圈的城市竞争又一次全面展开。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同意重庆和武汉都市圈发展规划。这是继批复南京、福州、成都、长株潭、西安都市圈规划之后,国家又批复的第六、第七个都市圈规划。从国家 “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来看,青岛正处于“一纵一横”的交汇处,是山东半岛城市群内辐射带动力较强的特大城市,应当抓住机遇,与周边城市(镇)同城化发展,加快打造通勤便捷高效、产业梯次配套、生活便利共享的现代化都市圈。做大做强青岛都市圈,应以同城化为方向,统筹推进交通一体、产业融合、生态共建、文化交流、服务共享,加快青濰日一体化,完善分工协作、资源利益共享机制,整体打造智慧都市圈,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健全现代都市圈同城化发展机制

明确青岛都市圈的区域范围。2023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山东将开展济南、青岛都市圈范围研究,加快编制都市圈发展规划。都市圈,是从日本、美国等城市发展经验中,诞生出的一个城市功能概念。我国在2014年正式产生这一提法,并逐渐在全国推广开来。城市群是新型城镇化主体形态,是支撑全国经济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重要平台。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根据山东省政府制订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2016-2030年)》,青岛要迈入特大城市行列,并引领一个都市圈发展。按照规划,青岛都市圈由青岛、潍坊两市和烟台莱阳市、海阳市构成。做大做强青岛都市圈应当与做强胶东经济圈、推进青潍日一体化紧密结合。以上合示范区和胶东国际机场为核心,一小时车程半径的范围之内,总共囊括了约3.6万平方公里、约2384万人的区域。人口和占地面积均位于7个已获批都市圈的平均水平。

明确青岛都市圈的发展路径。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以及胶东经济圈和青岛市发展的实际,建议青岛都市圈的发展应当遵循三个层次:一是建立以青岛市发展(重点是环湾都市区)带动青岛都市圈发展的空间动力机制;二是建立青岛都市圈引领山东半岛城市群和胶东经济圈发展的空间动力机制;三是山东半岛城市群支撑山东省以及黄河流域协调发展的空间动力机制。近期,应当着力优化青岛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能级,增强青岛经济圈内各个中小城市的发展活力,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青岛都市圈的发展应当以同城化为方向,统筹推进交通一体、产业融合、生态共建、文化交流、服务共享,完善分工协作、资源利益共享机制,整体打造智慧绿色都市圈。

健全都市圈同城化发展机制。按照中央精神,打造现代化都市圈,往往横跨多个地级市,创新跨行政区经济管理模式,十分必要。例如,已经获批的南京、福州、成都、长株潭(以长沙为主体)、西安等五个都市圈,南京都市圈跨2个省、8个地级市。福州、成都、长株潭、西安等都市圈也是跨区域的,通常包括3-4个地级市。建立健全省级统筹、各个城市协同的都市圈同城化推进机制,探索设立青岛都市圈规划委员会,推动规划统一编制实施、市场监管统一执法,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探索土地、人口等统一管理,建立经济统计分成及相关利益分享机制,推进青岛都市圈统一规划、协同发展。

以交通便利化为抓手打造高品质生活圈

以上合示范区为核心加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城市群建设、都市圈发展,交通要先行。上合示范区核心区和胶东国际机场所在的胶州市拥有多层次、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应当成为青岛都市圈发展的重要支撑。青岛市应当以上合示范区核心区和胶东国际机场及临空经济区为核心区域,优化航空、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公路、海运等各类公共交通的设施布局,促进公共交通资源的集约综合开发,提升城市运营智能化水平。完善物流人流集疏运系统,发展旅客联程运输和货物多式联运,推广全程“一站式”“一单制”服务,提高城市客货运输效率。在青岛都市圈范围内,合理加密快速公路通道,加快打通城际断头路,拓宽瓶颈路。据调研,诸城、高密方向的瓶颈路现象比较突出,从潍坊开车前往青岛,常常会四车道变成两车道。由于诸城、高密靠近青岛都市圈核心的位置,建议以该区域为重点拓宽瓶颈路。

促进各类交通方式无缝衔接,建设便捷高效的通勤圈。以胶东国际机场为核心,青岛都市圈的通勤距离均在一百多公里以内,可以称之为“青岛一小时都市圈”。因为“青岛都市圈”不是行政区划意义上的城市概念,所以建立发达的交通网络、织密都市圈内个城市之间的联系、缩短通勤时间,应当是青岛都市圈发展的重点。建议青岛市,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委省政府支持,以便利青岛都市圈内人员通勤为导向,合理织密轨道交通网络。在青岛都市圈范围内有序发展市域(郊)铁路,依托济青高铁、鲁南高铁、青盐铁路、青荣城铁和建设中的京沪二线青岛连接线,实施铁路客运公交化运行。探索市内轨道交通11号线、13号线适当向周边城市(镇),如日照、海阳等城市延伸,推动轨道交通“一张网”运营管理。科学布局各类交通方式无缝衔接的换乘枢纽,降低青岛都市圈内各城市之间的通勤成本。

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形成便利共享的生活圈。推动公共服务均衡普惠,鼓励多层次多模式合作办学、办医,加快社会保障接轨衔接,推动政务服务连通互认,统筹新建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统筹青岛都市圈物流枢纽设施骨干线路、区域分拨中心和末端配送节点建设,完善国家物流枢纽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设施条件,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完善休闲休憩功能,统筹规划建设郊野公园、拓展训练基地、亲子场馆、特色民宿等,满足居民周末假日多样化需求。

以产业链优化为核心构建梯次配套的产业圈

按照功能定位完善青岛都市圈产业的梯次配套布局。围绕青岛的功能定位和主导产业,引导形成青岛都市圈中心至外围梯次分布、链式配套、紧密协作的产业格局,实现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加快青岛中心城区(含六区和上合示范区核心区)总部经济园区、金融服务园区、研发中心园区、商务会展园区等的建设,鼓励青岛都市圈内的企业设立专门的总部、研发、金融、商务、会展等功能机构,并为此类机构在青岛中心城区注册和经营提供一切同城化的服务。包括但不限于享受惠企政策、员工落户、购房、就医以及子女教育等。促进总部经济、金融服务、研发中心、商务会展等经营业态,以及附加值较高的制造行业和环节以工业楼宇的方式向青岛中心城区集聚。统筹整合各类产业发展平台,推动制造业向青岛西海岸新区、即墨区、胶州市的郊区乡镇和青岛都市圈的其他区市转移。

以产业链优化为核心,推动青岛都市圈各类产业要素自由流动。以产业链优化为核心,推动青岛都市圈各类产业要素自由流动和产业加速转移。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产业分工协作,实现圈域产业发展层级的整体提升,形成高聚集、高能级、高效率、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模式。一是统筹建设平台支撑体系。加快推进青岛都市圈产业园区共建,特别是欢迎青岛都市圈的企业参与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等重点园区建设,抱团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坚持稳妥有序原则,共建、共享境内外合作园区。二是以合作共建等模式完善区域间的交通、物流、电力、油气、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带动形成区域间生产要素、企业主体、产业链条的“合作网络”,进而形成科学分工、错位互补的青岛都市圈产业一体化发展格局,构建协同创新共同体。三是推动青岛都市圈建立基于产业链的创新联动链条体系,通过构建创新联动体系“黏合”圈内各个城市产业的发展,并为产业深入融合与无缝对接提供支撑。四是促进产业和创新协作,引导城市科学布局主导产业,

推动青岛都市圈形成统一开放市场。重点加强青岛都市圈市场和技术方面的融通合作,完善各个县市区之间的利益共享和成本共担机制,推动青岛都市圈统一大市场建设。由市发改委牵头,促进青岛都市圈内各个城市间的紧密协作和信息共享,清理和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逐步实现青岛都市圈政务服务“同事同标”。探索建立青岛都市圈联合授信机制,健全完善青岛都市圈一体化征信体系。推动实现政务服务区域通办、标准互认、监管一体和采信、检验检测结果互认,持续提升青岛都市圈产业发展的同城化水平。

(作者单位系中共青岛市委党校)

猜你喜欢
都市青岛发展
潜行水下 畅游都市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上合,从青岛再启航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威尼斯:水上都市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都市通勤
青岛明月申牌?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An Idea From "Etudes Metro"—the Work of Pierre Schaeffer">Electroacoustic Music Is a "Subversion" to the Form of Traditional Music
——An Idea From "Etudes Metro"—the Work of Pierre Schae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