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萌,石浩岩
(白城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吉林 白城 137000)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1]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习惯、当地的风土民俗以及文化形态,因此每一个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烙印着本地区的特色。”[2]保护与传承非遗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与义务,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现状令人担忧。将属地的非遗引进校园,能够突出属地非遗特色,将属地民间文化与高校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对非遗的认识更加系统化,也将传统的技艺与新时代发展有机结合在一起,既有利于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又能发挥其重要的育人作用。但在非遗传承与发展和高校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结合学校与属地实际情况探索出一条有效的融合路径。
“非遗是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历经千百年才积淀下来的优秀文化基因。”[3]非遗进校园既可以解决学生对非遗认识的缺失问题,也能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认识,开阔教师和学生的视野,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认同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更有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非遗进校园活动的开展,可以唤醒大学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意识与使命感,为培养非遗传承人储备资源。
大学生是年轻的一代,他们思维活跃,容易在非遗课程与本专业知识之间形成思维的碰撞,激发创新意识,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也要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非遗进校园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体系,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的机会,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在课程设置上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将当地特色的非遗与本专业知识相结合,例如,白城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开设通榆年画相关课程,聘请剪纸、草编技艺传承人进校授课,现场进行技艺实践,改变了传统枯燥的课程内容,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全体师生对非遗内涵的理解。
学生人文素养提升是高校教育的重要产出成果,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非遗进高校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审美素养是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进校园活动能够影响大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艺术情操,提升综合素质,把他们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改善当前我国高校美育的现状,使学生们能够发现美、认识美和欣赏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非遗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中传承下来的,它的成长与发展主要依赖于特有的民族情感和民族生活方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尤其是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对我国非遗的保护和传承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许多珍贵的非遗生存环境受到冲击。各地方高校近几年才开始重视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在高校教育与非遗相结合方面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规划,对非遗进校园的实施路径还处于摸索阶段。大多数学生缺乏对非遗的认知,还没有意识到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对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对于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
课堂教学是高校传播非遗的重要途径之一,完善的课程体系对非遗的传承与传播具有重要影响。大部分高校在非遗相关课程的设置方面还不是很完善,没有制定出针对当地非遗特色的专门课程,学生对于非遗的学习只是停留在表面,通过参加学校举办的一些活动来了解非遗。这些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保持学生对非遗的研究热情,导致学生不能真正领略到非遗的内在灵魂。一些高校虽然设置了一些与非遗相关的课程,但大多集中在音体美相关专业,基本上是在文科专业开设,理科关于非遗的课程几乎没有,就全校非遗课程来看,还没有形成完善的课程体系。如白城市周边的非遗种类很多,有体育类、音乐类、舞蹈类、手工类等等,不同种类的非遗需要与高校相关专业找到融入的契合点,缺少完善的课程体系作为支撑,非遗的相关内容很难引起学生和家长的重视,这对于非遗的传播和继承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非遗的传承方式往往比较单一,大多起源于乡村,通过口口相传或者言传身教的方式传承给家人,或是以师徒的方式传承,没有固定的规范体系。随着老一辈传承人的老去,加之没有系统的教科书式的教材来指导后人,导致现在传承人越来越少,这是非遗传承目前所面临的大问题,也是传统文化在传承过程中的巨大危机。非遗进校园这项活动的开展,对于大多数的高校来说,比较大的难题就是缺少专业教师来承担非遗方面的理论与实践课程。很多教师对于非遗方面缺少调研和了解,没有真正走入民间,也缺少与非遗传承人的沟通与学习,学校在这方面的培训也不是很多,导致高校专业的非遗教师缺乏。
“传统的非遗传承人往往会采用‘师傅带徒弟’或者‘子传父业’的继承方式,可以继续发扬这种传统,用各种激励机制促使非遗传承者多招收合适的接班人。同时,也要采用科班传承的形式,在属地的院校当中开展非遗类的专业,用现代教育的系统方法培养非遗传承者,还可以将民间传承人邀请到学校里来授课,共同推进人才建设。”[4]如白城师范学院就结合学校自身办学特色与专业设置,大力加强对非遗的宣传与传播。将本地非遗与校园文化相结合,将非遗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通识教育、第二课堂和校园文化。2023年上半年,学校分别举办了“大安老窖酒传统酿造技艺”讲座、“弘扬传统武术文化,传承八极拳文化瑰宝——霍式八极拳起源与传承”讲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国粹京剧”讲座和“民族复兴视域下的年画变迁”学术研讨会等。在实践教学方面,邀请非遗剪纸著名传承人和草编文化著名传承人为全校师生进行现场实践教学;举办非遗集市活动,特邀17 类非遗传承者带来精美绝伦的非遗作品进行展示,让师生体会非遗的艺术美、文化美。通过搭建非遗品牌集市,给学生创意和创作的热情提供了展示的窗口,学生在体验市场交易乐趣的同时,既弘扬传承了非遗文化,又感受了非遗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5]
信息化的时代,除了邀请非遗传承人来校举办讲座与实践教学,学校还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形式来宣传非遗知识,增强学生对非遗的了解与认知。
课程的合理设置是非遗进校园“非遗进课堂”的关键要素,学校在引进非遗项目的时候应合理考虑学生的兴趣范围与地方民俗文化,制定相应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学生学情的不同,本地非遗种类的不同,在制定非遗相关的专业培养方案的时候,要考虑到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实践平台的搭建,开设具有地域特色的与当地民俗文化相关的课程,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传承当地非遗项目。
在课程实施方面,可以采取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地方高校可以利用本校的网络教学平台,通过在线课程的方式让学生学习非遗课程理论的相关知识,便于学生灵活安排学习时间。在线下课程的设置方面,根据不同专业相关的非遗项目设置不同的课程,可以分为艺术类、体育类、历史类等,使学生原本枯燥的课程变得丰富多彩。如白城师范学院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等课程,不断丰富非遗的课程体系。同时,在既有本校教师开设的民间年画技艺技法、工笔重彩年画技法等课程基础上,聘请非遗传承人开设了布贴画、满族剪纸等课程作为很好的补充。非遗项目的传承主要在于实践,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田野,寻找本地的非遗项目,提升学生的动手与思考能力,让学生体会到非遗项目的独特技艺。例如,白城师范学院组织学生到吉林省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现场去感受辽代斫冰烧酒工艺“大安老窖”,在实践过程中,学生能更好地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非遗进高校的顺利实施离不开专业教师队伍的壮大,除了培养本校教师的专业性,还应该聘请非遗传承人进校授课。非遗传承人结合自己的传承领域,可以带动全校师生对非遗知识的学习与实践。如白城师范学院举办“剪影迎新春,众芳之所在”——剪纸艺术鉴赏与实践活动,吸引了很多师生到场学习。师生通过聆听著名剪纸艺术家的讲解,欣赏其带来的作品,感受到了剪纸艺术的魅力。在现场实践环节,传承人亲自进行现场教学,师生认真地动手操作,这样的实践环节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现场亲自实践操作,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与思考能力,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同时,高校教师应该积极参加与属地非遗相关的培训和学习,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属地非遗项目相结合,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为社会培养复合型人才。如白城师范学院教师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美术学院成立“通榆非遗闯关东年画传习所”,历史文化学院成立“非物质文化研究所”“春风文创工作室”以及“酿酒文化基地”等。并且,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积极带领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与非遗相关的“镇赉柳编”、洮南“赵家叉烤肉脯”和大安“宋氏草编”等都获得过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项目的研究有助于师生更好地了解、认识和传承非遗文化,又可以带动白城当地经济的发展。学校还可以与属地博物馆、非遗馆进行合作,实行校政合作、校企合作,真正达到科研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反哺高校科研,实现属地经济与高校教育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