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惠珠
(福建省福清市百合小学,福建 福清 350300)
“数学是儿童理性思维训练的重要载体。”儿童掌握数学知识,不仅通过解决问题来体现,还需要通过“说数学”的活动得以理解和内化。然而,在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已经把知识的重难点讲得很清楚了,可是学生似乎并没有理解;更多的学生虽然会做题,但却无法对为什么这样做表达出他们正确的想法。“讲不出”“理不明”背后,其实也正掩盖着学生数学学习的障碍。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领儿童充满思考地参与到知识的获取过程之中,在“说数理”“知学理”“明教理”中把知识“打开”,深刻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领悟数学思想方法,提升数学思维,发展理性精神,引领数学学习走向“深刻”与“生动”。
数学说理式教学应从解读教学内涵入手,并充分认识数学说理式教学的意义,从而提高数学说理式教学的方向感和自觉性。
教学即“说理”。数学说理式教学是一种以“说理”作为数学教、学、评核心策略的教学方式或理念。认识数学说理式教学,有必要从“说”与“理”,及其核心“数学思维”这三个层面进行分析解读,以理解数学说理式教学的实施要义与作用机制。
1.说:数学表达
“说”是表达,数学视域下的“说”区别于一般意义的“说”,它具有专属性,专指“数学表达”。下面从主体、方式、程度三个维度,深入分析“说”的内涵。
从主体分析,“说”的主体具有多元性。“说”的主体不仅是传统意义的教师,还包括学生、教学材料等。教师与数学材料“说”服务于学生“说”,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表达,从扶到放,凸显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实现数学课堂从“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
从方式分析,“说”的方式具有多样性。“说”除了传统的言语表达形式之外,还包括数学语言,如具有数学意义的符号、图表和图形等形式。教师需要根据“说”的不同目的,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
从程度分析,“说”以“说得怎么样”为衡量标准。“说”的程度根据数学教学目的和学生学习成果之间的达成度决定。“说”应体现出渐变性,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做出及时的调整,引领学生经历“说”的过程,教师要尽可能“少说”,要在学生产生认知困惑、矛盾冲突时及时地“说”。
2.理:数学思维
“理”是数学学科最本质的原理、概念、公式等,“理”从本质来说,它体现出一种数学思维。数学视域下的“理”是抽象的,是富有趣味的。
“理”是高度抽象的。数学学科的“理”不是以显性的方式呈现出来的,而是具有抽象性的。“理”往往潜藏在数学现象的背后,需要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从数学现象进行深度探究,从而挖掘出数学表象背后的数学思维,给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提供思维支持。
“理”依赖于活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对“理”的把握不是依靠单向输出就能够获得,而是依赖于多样化、结构化的活动。数学活动又坚持问题导向,在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理”逐渐为学生所发现和掌握,并且在现实情境中得以内化,转变为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理”抵近数学本质。从“理”的内核分析,“理”是对数学现象的高度概括与抽象,具体表现为数学原理、数学概念、数学公式等。从这一意义分析,“理”抵近数学本质,是对数学本质的高度提纯,是逐渐剥离数学表象的结果。
3.思维:说理核心
“说”和“理”不是互相独立的,而是互相关联的,思维是“说”和“理”的核心,它指向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思维应用。
“说”和“理”致力于发展数学思维。数学课堂中,“说”是一种手段,是为了引领学生更好地发现数学表象背后的“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探究愿望,激活学生的思维张力,从而积极地调动学生思维,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说”和“理”归结于应用数学思维。“说”和“理”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的能力。学生在“说”的活动中发现抽象之“理”,实现学生思维不断进阶,从具象到抽象。数学思维最终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更好地应用于生活场景,在数学和生活之间架设联系通道。
数学说理式教学是对传统数学教学样式的变革,它以“说理”为主要活动方式,对于提高数学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促发深度学习和解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1.提高数学表达能力
数学说理式教学以“说”为主要方式,以将“理”说清楚、说明白为要义。为了将“理”说清、说透,学生将根据说的目的,对语言进行选择和组合,选择合适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合理地安排表达内容的顺序,将抽象的概念、公式等表达出来,让“言”和“理”高度一致,达到“言义合一”的表达效果,这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
2.促进学生思维进阶
思维是“说理”的核心,数学说理式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思维。语言表达是一种手段,它服务于学生的思维发展。说理式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调动数学思维,借助思维的力量去解决问题。因此,说理式教学将紧扣“理”这一核心,引领学生对数学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再借助数学语言将观察到的数学现象进行抽象,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从低阶转向高阶,实现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
3.促发学生深度学习
传统数学教学主要以知识传授为主,课堂教学处于浅层知识学习。说理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创造充分经历数学学习过程的机会,让学生根据数学课堂的发现,借助语言为载体,对数学现象、表象、直观体验等进行抽象的概括,从而推动数学课堂学习走向深入,逐步地引领学生抵近数学本质,积淀思想,把握原理和公式等。
4.提升解决问题能力
核心素养背景下,数学教学致力于培养学生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其目的在于提升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数学更好地服务学生的生活。说理式教学引领学生关注数学现象,从数学现象中发现问题,借助“说”的方式分析问题,表达解决问题的方案、方法和思路等,有助于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观点,数学说理式教学应有效应用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以让“说”和“理”在数学教学进程中自然发生。
目前,不少教师过于关注课堂教学,对课前缺乏应有的重视。“说”和“理”同行应关注学生课前学习环节,通过课前说理活动,翻转数学预习,并结合预习情况诊断学情。
1.翻转预习,引导先学
目前,数学课堂还停留在“先教后学”的传统教学模式之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的显现。教师应基于“说”和“理”同行的教学视角,引导学生借助说理对课前预习进行翻转,实现数学课堂从“先教后学”向“先学后教”转变,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数学课堂“教”和“学”理性回归。
《平均数》一课,课堂核心知识是“平均数”概念,核心任务是引领学生运用平均数进行数据处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基于本节课核心概念和核心任务,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项课前学习任务:结合教材内容和自己的理解,给“平均数”下一个定义。同时,借助直观的图画解说“平均数”概念,结合绘制的图画列出平均数的求法公式。
预习环节紧紧扣住平均数的概念和求法之“理”,给学生创造“说”的机会。“说”的方式又坚持多样化设计,首先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和自己的学习经验运用文字语言进行表达,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让学生初步建立“平均数”的概念。进而,引导学生结合概念绘制图画,结合图画语言进行直观的表达,在丰富“说”的形式中推动预习走向深入,得出平均数算法公式。
2.分析预学,诊断学情
针对学生的课前预习,教师应强化预习诊断意识。在学生形成自主预习成果的基础上,教师应对学生的预习成果进行分析。《平均数》一课,基于学生的预习成果的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重点:
(1)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
根据学生提交的平均数概念和求法公式,我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发现大多数学生能够结合教材给出平均数概念和求法公式。对于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我做到心中有数,课堂教学中一言概之,不做过多引导。
(2)学生存在的认知盲区
预学诊断的重点是学生的认知盲区,即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平均数》一课中,学生共性问题是对平均数概念的理解缺乏抓关键词意识,概念不完整,不能突出平均数概念的关键。根据预习诊断,将学生的共性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对于学生存在的个性化问题,及时地进行私下针对性指导。
课堂是数学教学的主阵地,也是说理的主阵地。教师应基于“讲理致知”和“明理致用”两个基本价值取向,将“说”和“理”全面植入课堂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
1.教学目标向“理”
教学目标对课堂教学具有导向性作用,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向“理”。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学目标向“理”是保证数学课堂的核心素养指向,围绕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设计教学目标。
“平均数”基于向“理”的价值取向,教学目标预设如下:(1)理解平均数概念,体会平均数的实际意义;(2)掌握求“平均数”的多种方法,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合适的方法;(3)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能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进行简单推断和预测;(4)初步运用平均数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时应充分关照核心素养,努力促进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的协同发展。
2.教学流程显“理”
教学流程直接关系着教学目标的实现,也体现出教师对数学教材内容的理解。教师在设计教学流程时应根据课堂知识逻辑和学生认知规律,让教学流程显“理”,形成严谨的、结构化的教学流程。
基于教学流程显“理”设计理念,《平均数》一课主要包括以下教学流程:情境→问题→探道→明理→达知→致用。第一环节是创设真实情境,为问题生成提供场景,激发学生“说理”的积极性;第二环节发挥问题驱动作用,将“理”渗透在问题之中,驱动学生课堂学习;第三环节基于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特点,选择合适的“说理”方式和途径,提高课堂“说理”效果;第四环节则借助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引领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明“理”;第五环节引领学生对获得的“理”进行消化吸收,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形成知识,发展能力;第六环节则借助拓展运用,重构运用场景,在实践运用中实现“理”向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转变。
整个教学流程设计处处显现“理”,根据“理”的统摄教学流程环环相扣,形成一个有机的教学生态,确保课堂教学流程的流畅性和有效性。
3.教学活动扣“理”
教学活动是“说理”的关键,教师应根据教学流程强化教学活动设计,让教学活动紧紧扣住“理”,给学生创造充分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在“说”的多样化活动中探究“理”,知晓“理”,在拓展中内化“理”,在实践应用中深化“理”。《平均数》一课,根据六大教学流程,课堂开展的活动如下:
(1)依托情境“说”,引出“理”的问题
“说”的活动依托创设的生活化情境,给学生提供各个班级义务劳动的数据,包括打扫的区域、捡拾的饮料瓶、栽种的树木,让学生产生探究兴趣。进而,引出课堂有关“理”的问题:如何依据班级打扫的区域、捡拾的饮料瓶和栽种的树木,对各个班级劳动成果进行判断和评价,引出“平均数”的教学话题。结合话题,让学生“说”,强化学生学习的目的性。
(2)围绕问题“说”,形成“理”的探法
结合课堂创设的真实场景,自然地生成问题,包括“什么是平均数”“平均数在数据统计中有什么意义”“平均数有几种求法”等关键问题,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学习,自主选择“理”的探究方法,解决平均数的概念、意义和求法等问题。
(3)结合结果“说”,逐步明晰“理趣”
结合学生的学习成果,给学生提供充分“说”的机会,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说理方式,一边展示学习成果,一边解说探得的“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平均数概念的理解,结合生活场景了解平均数的意义,根据实际场景选择合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4)依靠实践“说”,让“理”得以致用
为了促进“理”的消化,推动课堂走向深入,围绕“平均数”核心知识组织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平均数应用场景,让学生“说”思路、“说”方案,再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通过“说”和“做”,让“理”得以致用。
4.教学评价促“说理”
课堂教学评价要基于“说”和“理”同行理念,不断优化评价方式,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获得“说”的机会,促进“理”从模糊走向清晰,从片面走向全面。
如基于学生课堂学习,采用点赞、评星等方式,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对学生探“理”的态度、过程和结果等进行评价。通过评价促进“说理”,让学生“愿说”“乐说”“会说”,让“理”更明、更透。
课后是课堂教学的有机延伸,课后应借助“说”与“理”同行,自然地对学生进行质量检测,并给不同层级的学生创造分层学习机会。
1.巧用载体,灵活测“理”
质量检测实施时,教师应基于测“理”需要,选择合适的载体,借助载体对学生课堂学习进行测试。《平均数》一课,主要采用检测单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检测。检测单既注重检测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基于生活应用场景引导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借助方案让学生“说理”。
2.分层投放,精准拓“理”
不同学生认知处于不同水平,在“说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形成差异。教师应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分层投放,给不同学生合理的“说理”机会。《平均数》一课采用板块化的设计,将检测单分为“轻松起航”“深度探秘”和“挑战自我”等板块,让不同层级学生获得自主选择的机会。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应以“说”为手段,通过不同主体、不同方式,让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进行充分的互动。“说”又紧紧扣住“理”,让说理更好地完善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流程,给课堂教学活动提供方法支持和方向引领。作为数学教师应善于引“说”、导“说”、促“说”,让学生成为“说”的主人,让“理”形成于学生多样化“说”的活动和过程,在知理、析理、明理、说理中实现数学核心素养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