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科技大学“353”战略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3-04-22 19:52唐亚阳李洪华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3年6期
关键词:战略目标学校

唐亚阳,李洪华

(湖南科技大学 a.党办校办;b.党委宣传部,湖南 湘潭 411201)

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1],战略是从全局、长远、大势上作出判断和决策。2021年5月22日,湖南科技大学第三次党代会召开,吹响了大力实施“353”战略,全面开启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新征程的号角。两年多来,全校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坚持“创新引领、对标一流、特色发展、重点突破”工作方针,推动“353”战略落地见效。主题教育期间,笔者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围绕“‘353’战略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这一事关全局性的战略选题,深入到“353”战略各牵头单位走访座谈,同时赴部分教学院、独立科研机构实地调研,与各单位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谈话交流,形成了如下调研报告。

1 “353”战略的提出及基本内涵

湖南科技大学第三次党代会擘画了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蓝图,作出了“1124”的总体战略安排——一个工作方针,即“创新引领、对标一流、特色发展、重点突破”工作方针;一个发展战略,即“353”战略;两个发展阶段,即到2025年,学校整体实力稳居省属高校领先行列、接近国内一流大学水平,到2035年,基本建成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四个科大愿景,即着力打造创新科大、人文科大、奋进科大、幸福科大。

“353”战略的基本内涵,体现在推动“三个全面转型”、致力“五个更加聚焦”、实现“三个持续提升”上。具体来说,推动“三个全面转型”,就是在办学定位上,向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全面转型;在人才培养上,向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全面转型;在发展方式上,向高质量发展全面转型。致力“五个更加聚焦”,就是更加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加聚焦科研创新能力提高,更加聚焦服务经济社会主战场,更加聚焦大学文化建设,更加聚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三个持续提升”,就是持续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贡献力,持续提升广大师生员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持续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学校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在湖南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学校党委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坚持“服务需求、聚力特色、协同创新、内涵发展”工作方针,实施“特色发展、卓越教育、英才荟萃、资源集聚”的奋进战略,深化综合改革,集中力量攻克了许多难题,办成了许多大事,写好了科大人的“奋进之笔”,为建成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奠定了坚实基础。“353”战略和“奋进”战略,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都是立足于学校发展的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和实践逻辑,致力于让“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美好愿景照进现实。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力实施“353”战略,是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的延续、深化和发展,体现了我们对时与势、危与机、稳与进、变与不变等关系的科学把握,有利于保持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创新性,使战略构想更饱满、落点更精准、路径更清晰。

2 “353”战略落实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一批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学校各项事业实现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我们要看到,当前学校既面临重大历史机遇,也面临诸多风险挑战。“十四五”规划已过半程,我们必须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毅,一以贯之把“353”战略推向深入、落到实处。从调研来看,“353”战略落实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2.1 战略内涵的理解程度还存在差距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思想的入脑入心,才会有行动的落地落实。落实“353”战略,首先必须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1124”总体战略安排的工作方针、发展战略、发展阶段、科大愿景之间的辩证关系,必须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353”战略的丰富内涵。16字工作方针是总策略、总原则,“353”战略是路径选择、行动举措,两个发展阶段是奋斗目标、前进方向,四个科大愿景是价值旨归、实践追求。以“三个全面转型”“五个更加聚焦”“三个持续提升”为内涵的“353”战略,是逻辑严密、相互支撑、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核心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根本是“立德树人”,基础在“全面”“更加”“持续”,关键在“转型”“聚焦”“提升”。在这点上,我们个别党员干部和教职工对战略内涵的理解还存在“温差”“落差”“偏差”。

“三个全面转型”,每一个转型都是全面、系统、整体的,哪怕转型还差“最后一公里”“最后一百米”,也称不上全面。具体来说,向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全面转型,必须理解高水平是个比较意义上的概念,是一个不断跨越、追求卓越的过程。综合性大学的基本特征是学科门类齐全,但绝不是多学科的简单叠加,而是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关于向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全面转型,必须清楚教育部以人才培养定位为基础,将高等教育分为研究型、应用型和职业技能型三大类型。湖南科技大学总体上处于第二类,主要培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本科以上层次的应用型人才,这些人才将来主要从事社会发展与科技应用等方面的工作。“创新型应用人才”就是要求将“应用”与“创新”贯穿本科生培养各方面,将“研究”和“创新”贯穿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关于向高质量发展全面转型,必须把握高质量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2]。从内涵要求来看,高质量是对学校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是各单位各部门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五个更加聚焦”,强调更加聚焦的是大学的基本职能、使命担当以及得到更好实现的根本保证。“三个持续提升”,强调的是评判我们一切工作的标准和尺度,是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有机统一。

2.2 战略举措的落实力度还存在差距

2021年11月,学校印发了大力实施“353”战略行动方案(科大党发〔2021〕82号),同时对战略行动进行了任务分工。近年来,学校相继成立了地球科学与空间信息技术学院、齐白石艺术学院、黎锦晖音乐学院、未来技术学院、前沿交叉学科学院、现代产业学院、纪检监察学院、师范学院、海洋装备与工程技术学院、元宇宙创新研究院、湖南槟榔研究院、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研究院、翻译史与跨文化研究所、矿山文学研究中心、昭潭书院等机构和平台,出台了深入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体美劳教育工作、课程思政建设、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科技成果转化、专利管理、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等一系列制度文件等。但是,有的战略举措的贯彻执行还不够到位,推进不够有力有效。

比如,2022年学校首次实行目标管理考核,以此作为推动学校工作的总抓手和落实“353”战略的先手棋。一年多来,通过实行目标管理考核,强化了目标引领的导向,激发了跳起来摘桃子的冲劲,树牢了自信地走出去、全方位高对接的理念,增强了大干、快干、抓紧干、拼命干的斗志,营造了人人参与、个个担责的氛围,但还存在目标不够精准,发展不够平衡,落实不够到位,责任不够明晰等问题。为了解决“资源在哪里”的问题,学校专门下文,持续开展“走出去、跑起来、见实效”活动。全校上下跑资源、跑企业、跑校友,取得了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实效,但常态化、长效化还不够。尤其是学校以及部分党员干部、教职工身上还存在“四困”难题,即观念保守、惯性思维、小进即满等思想之困,守摊子、绕矛盾、推责任等躺平之困,经费、人才、平台等资源之困,运行不够高效、不够协同、不够畅通等机制之困,很大程度上影响战略举措的有效实施。

2.3 战略目标的达成效度还存在差距

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十四五”发展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十四五”发展目标就是到2025年,学校整体实力稳居省属高校领先行列、接近国内一流大学水平。稳居省属高校领先行列,就是排名省属高校第四、第五位左右;接近国内一流大学水平,就是以“双一流”大学为参照。2035年远景目标,就是到2035年,基本建成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十四五”发展目标是对学校各项工作方方面面的考量,2035年远景目标则是对“十四五”发展目标的继承和超越。两个战略目标犹如一篇文章的上篇和下篇,相互衔接,递进上升。落实“353”战略,必须紧紧锚定“十四五”发展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持之以恒、一步一步地奋斗前行。

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在“十四五”时期,人才培养要取得新成效,本科生规模稳定在32 000人左右,研究生规模7 000人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一流课程数量、本科生生源质量及就业率深造率、学生创新能力和培养质量等指标稳居省属高校领先行列。学科专业要实现新突破,2~3个学科进入全国前20%,新增7个左右博士学位授权点,取得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突破;力争新增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门左右国家级一流课程。科研创新要产出新成果,力争获得国家级科研成果奖4项以上,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级科研成果奖1项以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1项以上;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4项、国家社科重大项目2项以上,国家自科、社科基金立项数稳居省属高校领先行列;科研经费总进账10亿元以上,成果转化经费5 000万元以上。师资队伍要展现新活力,专任教师规模1 800人左右,博士占比68%左右;力争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国家级人才入选者实现新突破,新增国家级人才10名;等等。这些目标不是停留在口头上、文件里空对空的,而是必须努力实现的。这要求每个单位、每个部门、每个岗位、每个员工自觉把自身的发展目标与学校发展的战略目标对标对表,校准偏差。但客观来看,聚焦战略目标还不够,比学赶超、进位争先的意识和行动还不够强烈,导致一些人才、项目、平台、成果、奖项等不尽如人意。比如,近年来我校获得湖南省科学技术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国家自科基金等与预期目标有一定差距。

3 坚定不移推动“353”战略落实落地、见行见效

大力实施“353”战略,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看态度、见行动、有效果。“十四五”时期对于学校来说,是重要机遇期、窗口期、攻坚期,我们没有选择、没有退路。学校正处在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关键时刻,处在船到中流浪更急、山到半坡路更陡的关键时刻,处在愈进愈难、非进不可的关键时刻。越是关键时刻,越是艰难险阻,越要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越要奋力闯、大胆创、扎实干。接下来,要继续保持战略定力、强化战略思维、明晰战略路径,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坚定不移推动“353”战略落实落地、见行见效。

3.1 保持战略定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机遇和挑战并存。风云变幻,最需要的是战略定力[3],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和坚定信念,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4]。缺乏足够战略定力,就容易患得患失、犹豫不决,错失发展机遇。保持战略定力,不仅体现了我们的战略自信,也就是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奋斗目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还体现了我们的战略意志,就是咬定目标不放松,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不为各种噪音所扰。当前,我们面临的形势在变、任务在变、工作要求也在变,必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我们的识变之举、应变之道、求变之路,就是大力实施“353”战略,加快建设高水平综合性大学。

保持战略定力,要求我们坚定不移沿着确定的战略安排、目标愿景、路径举措,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任接着一任干;要求我们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集中力量做好自己的事情,既要想干事,又要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要求我们进一步强化战略目标引领,做谋划、定计划、作决策都要紧扣“353”战略,想问题、办事情、干工作都要围绕“353”战略,每位师生、每个岗位、每处细节都要对标“353”战略;要求我们毫不动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毫不动摇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毫不动摇深化改革创新,毫不动摇做到以师生为本。

3.2 强化战略思维

恩格斯曾经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5]。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指出战略思维“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树立的思维方式”[6]。战略思维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责任。所谓战略思维,就是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从全局的高度和长远的角度思考问题,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思维方式。笔者认为,战略思维从宏观上来说,就是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就是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等诸多能力的综合。

强化战略思维,要求我们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省之大计”“校之大事”,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353”战略是一个涵盖基础与定位、目标与路径、责任与使命的系统整体,各项工作、各类要素相互交织,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必须把握好战略的整体性,加强系统谋划;把握好战略的关联性,加强系统部署;把握好战略的协调性,加强系统推进;把握好战略的集成性,加强系统总结,统筹处理好当前与长远、整体与局部、规模与效益、速度与质量、发展与安全等各种关系。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强化战略思维,要求我们首先在思想观念上来一次大解放、大变革,坚决破除“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躺平思想,“墨守成规、按部就班”的守旧思想,“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的安逸思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懈怠思想,“坐井观天、故步自封”的禁锢思想,“患得患失、怕这怕那”的畏难思想,等等。

3.3 明晰战略路径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一步实际行动胜过一打纲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7]。我们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一项任务接着一项任务完成,一个目标接着一个目标实现。凡是有利于落实“353”战略的,就坚决干、加油干、一刻不停歇地干;凡是不利于“353”战略实施的,就坚决改、彻底改、一刻不耽误地改,把路线图变成施工图,把任务书变成责任书,把时间表变成计程表,做到任务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目标化、目标节点化。

明晰战略路径,要求我们抓住着力点、关键点和突破点。具体来说,推动向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全面转型,要促进学科实质性交叉融合,培植新的学科生长点,体现国内一流大学层面的高水平,做到学校各项工作方方面面的高水平。推动向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全面转型,要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把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推动向高质量发展全面转型,要把高质量发展要求贯穿办学治校、教育教学全过程。更加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构建高水平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一流本科教育,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更加聚焦科研创新能力提高,要提高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升哲学社会科学水平,推动跨学校跨学科跨领域的协同创新。更加聚焦服务经济社会主战场,要深化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更加聚焦大学文化建设,要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加强价值引领、环境塑造、行为养成、特色打造。更加聚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持续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贡献力,就是要持续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竞争实力,以及在服务“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和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的贡献程度。持续提升广大师生员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就是要把广大师生员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多做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事,让学生更好成长成才,让教职工实现更好发展。持续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就是要自信地走出去,全方位高对接,讲述好科大故事、传播好科大声音、树立好科大形象。

猜你喜欢
战略目标学校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战略
战略
学校推介
我们的目标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