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桑

2023-04-21 02:15何捷
快乐作文(5.6年级) 2023年12期
关键词:罗敷竹篮相貌

何捷

经典回放

陌上桑①(节选)

日出东南隅②,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③,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④,桂枝为笼钩⑤。头上倭堕髻⑥,耳中明月珠。缃绮⑦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悄头⑥。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⑨坐⑩观罗敷。

——选自《乐府诗集》

注释解析

①陌上桑:陌,田间东西方向的小路。桑,桑树。

②东南隅:指东方偏南。隅,方位、角落。中国在北半球,夏至以后日渐偏南,所以说日出东南隅。

③喜蚕桑:会采桑养蚕。一作“善蚕桑”。

④青丝为笼系:黑色的丝绳系在装桑叶的竹篮上。青丝,黑色的丝绳。笼,装桑叶的竹篮。系,系物的绳子。

⑤笼钩:一种工具。用来钩竹篮的钩子。

⑥倭堕髻:即堕马髻。发髻像云堆叠,歪在头部的一侧,呈坠落状。倭堕,叠韵字。

⑦缃绮:有花纹的浅黄色的丝织品。

⑧梢头:古代男子束发的头巾。

⑨但:只是。

⑩坐:因为,由于。

译文详解

太阳从东南方升起,照着我秦家的楼舍。秦家有一个好看的女子,自己起名儿叫罗敷。罗敷善于采桑养蚕,采桑要到城南的地方去。黑色的丝绳系在装桑叶的竹篮上,桂枝作为竹篮的钩子。(罗敷的)头上梳着堕马髻,耳朵上戴着明月宝珠耳环。用浅黄色有花纹的丝绸做成的裙子,用带有紫色花纹的丝绸做成短袄。过路的人看见罗敷这个美貌的女子,放下担子捋着胡子。年轻人看见罗敷,摘下帽子整理头巾。耕地的人忘记了自己在犁地,锄地的人忘记了自己在锄地。回来后相互埋怨,只是因为看罗敷的美貌。

文心雕龙

陌上桑——外貌描写,以形写神

罗敷是否真有其人?尚未可知。但是这篇选自《乐府诗集》、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叙事诗,却定格了罗敷美丽明艳、活泼机智的青春形象。文中对罗敷外貌的描写特别精彩。

了解一个人,往往先看他长什么样子,因此写人物通常会描写人物的外貌。描写外貌,可以写人物的长相:五官、头发与胡须;也可以写脸色、神情和眼睛;还可以写入物的衣着穿戴。写外貌有些什么方法呢?下面一些小妙招儿可以帮助你写好人物的外貌:

獨具慧眼,看清特征

写入物外貌的前提是看仔细。

首先要看得准。要善于发现人物独有的特征。写人物的外貌不必鼻子、眼睛、嘴巴、穿着……样样俱全地写,只须抓出他与众不同的明显特征,发现人物给人留下的印象、感觉和特点,通过写外貌表现出人物的内在精神。比如《陌上桑》中对罗敷的描写,作者没有直接写她苗条的身材、俊俏的五官,而是通过渲染她的采桑用具和装束服饰等表现出罗敷明艳光彩的美。

其次要看得细。要明察秋毫,把细节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对罗敷外貌的描写虽然只有寥寥数语,但是头发的式样,裙子的质地花纹,襦衫的颜色材质都无一遗漏,可见作者观察之细致,描写之准确。

看,是用眼睛看,也是用脑子看,不动脑筋,就不会通过人物的外貌了解他们内心所想。

描写特点,表现特征

观察仔细,抓取了人物的特点,还要将这些特点写出来。外貌描写不必面面俱到,应该善于抓出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地方来写。正如作家老舍所说:“人物的外表要处,足以烘托出一个单独的人格,不可泛泛的由帽子一直形容到鞋底,没有用的东西往往是人物的累赘。”

写人物容貌抓住不同于他人的地方落笔,更能描写准确,这叫使巧劲儿。

写出特点,写出精神

俗话说“貌随心转”,说的是一个人的相貌会随着人物的心态变化而变化。同样是美,白雪公主美得如冰雪一般纯洁,而继母皇后的美却让人不寒而栗。描写外貌知道根据特点取舍,这是初级能力;描写外貌还知道根据人物的性格特点、职业特点、精神气度等有选择地刻画,通过外在相貌的描写去展现人物的内在精气神,那才是智慧。

写猪八戒,刻画他的肥头大耳,那是为了突显他的粗笨憨直;写悟空,刻画他的精瘦灵活,那是表现他的敏捷机智;写罗敷,突出她的云鬓、耳坠,那是表现她的活泼美丽。所以刻画人物的外貌,不仅要写出外在的相貌,更要透过相貌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所以,写杰出的钢琴家,不妨写写他修长纤纤的手指;写机警的侦探,不妨描一描他犀利的目光;写林业工人,不妨刻画一下他那满是伤疤的大手。这就叫穷形尽相,以形写神,这也是写人物外貌的最高境界!

初试身手

我们都是平凡的人,我们所经历的事大多是平常的小事,但我们若仔细观察,深入领悟,会发现在凡人小事的背后,其实也有很多令我们感动或者让我们深思的东西。请以“凡人小事的背后”为题写一篇作文。

猜你喜欢
罗敷竹篮相貌
略谈罗敷之美——《陌上桑》罗敷形象浅析
小竹篮里的秘密
彩色竹篮
有老人
你的美貌从何而来 柯云路
你的美貌从何而来
陌上桑
陌上桑
相面
桑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