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乡村要振兴,急需要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特别是给“返乡青年一个发展的舞台”。
目前在农村,数量不少的农民学历相比于城镇居民仍然偏低。改革开放后随着户籍制度改革、高校入学率提升和城市化加快,大量农村青年尤其是有知识和文化的青年,进入了城市学习、工作和生活,致使农村普遍出现了资源碎片化、人口老龄化、村宅空心化等现象。
很多青年返乡就业创业,是基于乡土血缘、地缘与业缘(创业机会)关系,追求家庭美满团圆最大化而非货币收入最大化。要出台吸引青年人才返乡创业政策,一方面是做好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青年人才返乡就业创业等提供多方面的发展机会,另一方面是地方政府部门做好“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就业创业服务等,引导年轻科技人员返乡,尤其是把返乡青年农民留在农村,踊跃融入到乡村振兴大潮中来。
——李素环代表(河北省清苑区南王庄村瓜果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要加大对农民教育培训的投资力度,在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高素质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基地,让农民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建立“农业园区+农业企业+农民专業合作社+电商培训+高素质农民”的培养模式,通过搭建网络课堂、固定课堂、流动课堂、田间课堂“四大课堂”,满足高素质农民多样化的教育培训需求;从国家层面研究设立专项项目或财政支持资金,助推农业农村人才振兴。
——孙中岭代表(河南省中牟县官渡镇孙庄村党支部书记)
培养高素质农民,要在模式创新上做好文章。针对常年居家的中老年传统农耕者,可以邀请“土专家”“田秀才”进村培训,把理论课堂设置在田间地头,针对接受能力强的青壮年劳动力,要利用好网络课堂,打造“指尖课堂”,既能免去他们学习时间“不成块”的担忧,还能让他们随时随地学习到新知识,增强乡村振兴发展后劲。
——唐利军代表(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
加大产业振兴,需要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最大限度发挥带头作用。要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建立原料生产基地,通过签订“多级订单”、农户要素入股等,让小农户有机融入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中,充分分享龙头企业的发展红利。
——卢玉胜代表(福建省永泰县希安油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要制定大力引进各类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政策,畅通乡村基层人才向上流动渠道,为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注重“待遇留人、事业留人”,制定出台人才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的政策,营造爱才敬才的政策环境和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用政策鼓励和支持广大青年知识分子扎根乡村,建功立业。
——侯二河代表(河北省武安市淑村镇白沙村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