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博君
“你去过斯卡布罗集市吗?那里有洋芫荽、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请代我向那儿的一位姑娘问好,她曾经是我的爱人……”在这首优美的苏格兰民歌《斯卡布罗集市》中,著名歌手莎拉·布莱曼用空灵的歌声,反复吟唱洋芫荽、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的名字。这4 种在欧洲最受欢迎的香草,不仅芳香袭人、美味可口,而且都被赋予了充满正能量的特殊含义。在上面这首歌中,百里香寓意勇气,洋芫荽象征胜利,迷迭香是爱情的代名词。本文将要介绍的鼠尾草,则代表着对家庭的忠贞与热爱。
鼠尾草原产于欧洲南部和地中海沿岸地区,为唇形科鼠尾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早在16 世纪,这种散发着特殊香味的植物就已深入英国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当时,来自中国和印度的茶叶尚未传到英国,那里的人们就用鼠尾草泡水当茶喝,既清热解渴,又经济实惠,所以鼠尾草被称作“穷人的香草”。
迷人的鼠尾草
“鼠尾草”这个名字听上去并不太美好,容易让人产生一种比较卑微、比较草根的联想,将其视为“穷人的香草”,倒也并不违和。从生长习性和植株形态看,鼠尾草也确实挺普通的。它对土壤要求不高,在土质较为疏松的中性或微碱性土壤中都能良好生长。在我国浙江、安徽、四川、江苏、江西、湖北、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广大地区的山野路旁、荫蔽草丛、水边及林荫下,均有野生鼠尾草生长。
鼠尾草的植株不高,呈丛生状,全株被有柔毛,株高在30~100 厘米。其须根密集,茎干直立,为四棱形,茎干上有凹槽,下部往往略木质化。单从株叶外表看,未到花期的鼠尾草确实其貌不扬,跟其他草本植物混在一起,一点都不醒目。
但是,每当夏季到来,貌不惊人的鼠尾草粲然开放出成片的花朵时,呈现出的完全是一幅令人沉醉的美妙景象。和绝大多数唇形科植物一样,鼠尾草的花朵形态玲珑别致,且色香味俱全。其花序生于植株顶端,由多数小花构成轮伞花序,再组成伸长的总状花序或分枝组成总状圆锥花序,远远望去,就像一条条色泽艳丽的彩色鼠尾在枝头迎风摇曳。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鼠尾草的花朵不但形状别致,而且拥有特别亮丽的花色,还能散发出浓烈的香味。在自然界中,开蓝色花朵的植物比较稀少, 而鼠尾草不仅有淡红、淡紫和纯白等花色,更有能够开出纯蓝色花朵的品种。当成片湛蓝的鼠尾草花盛开时,那种醉人的蓝令人永生难忘。
因此,鼠尾草是一种非常能够营造氛围的园林花草,尤其适宜在公园、景区的林缘坡地、草坪一隅或河湖岸边成片栽植,可以布置出非常壮美的景观。
“烹饪高手”鼠尾草
鼠尾草是西餐中一种使用极为普遍的调味香料,其浓烈的香味中略带着一些苦涩的味道,令人印象深刻。这种富有个性的芳香气味,由多种挥发油成分混合形成,不仅提神醒脑,而且能对胃黏膜产生恰到好处的刺激,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食物,增加食欲。
在西餐烹饪中,鼠尾草首先起到的作用是去腥增香,其功效类似中餐里的葱、姜、蒜,常被拿来腌制动物肝脏、大肠、羊肉及青花鱼等腥味较重的食材,可有效消除动物内脏的异味、羊肉的膻味和鱼类的腥味,为食物增添一股特殊的香味。用鼠尾草代替黑胡椒腌制牛肉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可以使牛肉带有鼠尾草独有的香气。在烤制鸡、鸭时,很多西餐大厨喜欢将鼠尾草掺入填料之中,这样烤制出来的成品不仅香味更加濃郁,而且有利于消化。
将鼠尾草切细后加在其他食物中调味,也是西式烹饪的拿手好戏。比如,将鼠尾草的鲜叶切碎,撒在油炸食物上,可增添风味;将鼠尾草浸泡在橄榄油中制成香料油,与奶制品一起烹调成鼠尾草奶油;甚至可以把鼠尾草加到葡萄酒、啤酒、醋中进行调味,制作出独具风味的葡萄酒、啤酒和醋。
鼠尾草还可以和迷迭香、百里香一同使用,将几种香草切碎混合后,拌入橄榄油,便是法式黄油炸鱼或炉烤料理的上佳调味料。在这种调料油中掺入面包屑,就成了煎炸或烧烤鱼类、贝类常用的面衣。意大利人也爱用鼠尾草制作面包、香肠和浸泡油,既能去腥,又能分解脂肪,还能起到杀菌、防腐的效果。
人们在调味时,不仅可以将鼠尾草的新鲜枝叶直接加在食物中,也可将其晒干之后使用。由于新鲜的鼠尾草不耐高温,因此通常是在菜肴即将烧好时再加入,否则,高温烹煮太久,会使鼠尾草香味尽失,起不到增香调味的作用。而使用晒干后的鼠尾草,就要在烹制时早早放入,煮得久一些,其香味才能充分释放出来。由于鼠尾草的香味太过浓烈,不论是其鲜草还是干草,作为调味品使用的时候,用量不宜太多,以免掩盖其他配料甚至主要食材的味道。
一种古老的药用植物
鼠尾草也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药用植物,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应用历史。早在亚述时期,古阿拉伯人就将其称为“长生不老药”。在古罗马人的眼中,鼠尾草则是一种能够治愈所有疑难杂症的神奇植物。
长期以来,鼠尾草在欧洲一直都是极受推崇的药草。尤其是鼠尾草独具的抗菌、防疫、防腐和促进机体柔软、组织收缩的功能,早在中世纪的欧洲就已被广泛认识,人们在除秽、辟疫以及治疗便秘、疟疾、感冒等疾病时,都会首选鼠尾草。
由于鼠尾草富含芳香挥发成分,有明显的镇静效果,可有效舒缓副交感神经,使人的反应加快、记忆力明显增强,适用于改善疲惫、沮丧和哀伤等负面状态。在中世纪,鼠尾草就已被当作改善神经系统的补药成分之一。另外,这种植物还被广泛用于清洁牙龈、洁白牙齿,说明早在那个时代,人们已经认识到鼠尾草对净化腭、喉、胃黏膜以及口腔溃疡和齿龈发炎的疗效。在17 世纪之前的英国,鼠尾草茶一直是最受欢迎的饮料。人们发现,饮用这种香草茶不仅能帮助消化,而且能促使排尿,对肝、肾均有好处,可有效改善便秘、肥胖、水分滞留等病症。
中国人对鼠尾草药用价值的认识也较为深入,非常擅长应用这种草药。中医认为,鼠尾草性苦、微寒、无毒,其花和叶均可入药。南朝陶弘景所著的《名医别录》中不仅记载鼠尾草“田野甚多,人采作滋染皂”,还称这种药草在治疗妇科疾病方面具有一定功效,说明当时的人们对鼠尾草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则在《本草纲目》中对鼠尾草给出了更为详尽的介绍,还详细记载了用鼠尾草治疗多种疾病的用药方法。
虽然鼠尾草的名字好像并不怎么高贵雅致,但是在古罗马时代,鼠尾草被视为一种高贵神圣的植物。在摘取鼠尾草时,采收者必须遵循一定的礼仪:先准备好面包和葡萄酒等贡品,然后沐浴净身,再穿上白色的短袖衣袍,才能赤足进行采摘。古罗马士兵进驻英国时,常常携带鼠尾草的种子,播撒在行军途中,来年鼠尾草就会在沿途成片生长,由此可作为罗马军队行军路线的荣耀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