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丽杰
(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华岳学校,吉林 长春 130000)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既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家庭、学校、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频发,其根本原因是学生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有待提高,各项积极心理品质不够完善。
协同育人是培养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的一种新型方法,其最大意义在于挖掘青少年的潜能,并培养其积极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品质是指一种积极、健康的思想态度和情感体验,它包括积极情感、乐观态度、内在动力、个人成长和建立良好关系等。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能有更好的解决方案,提高适应能力和抗挫力,从而达到建立个人自信心和奋斗动力的目的。
生活中可以发现,多数家长更注重孩子的物质需求和外在行为,而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品质和精神世界,对于孩子的情绪变化、心理变化都缺乏应有的重视与关注。家校沟通中,往往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行为习惯,并且表现出过高的期望和要求,这种做法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心理压力,还会导致学生安全感下降、幸福感下降。面对班主任反馈的问题,家长往往看到的是孩子的不足,而忽视了其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家长对孩子的批评与指责不断地强化孩子“我不够好” 的负性信念,使其长期处于负性的情绪状态之中,难以形成友善、宽容、希望等积极的心理品质。
2.不恰当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产生较大影响
对学校361 名中小学生进行“父母教养方式” 抽样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37.67%的学生在父亲“惩罚、严厉” 因子项上高于常模平均数。41%的学生在母亲“惩罚、严厉” 因子项上高于常模平均数。同时,分别有39.06%和44.6%的学生在父亲和母亲“拒绝、否认” 因子项上的得分高于常模平均数,而只有60.94%和64.54%的学生在父亲、母亲“情感温暖、理解” 因子项上得分高于常模平均数。也就是说,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常常采用过多的惩罚或较为严厉的教育方式。学生在情感上体会不到足够的理解与温暖,取而代之的是过多的拒绝和否认。显然,这对于学生的爱、友善、宽容等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是无益的。另外,有32.96%的学生在父亲“过分干涉”因子项上高于常模平均数。35.18%的学生在母亲“过分干涉、过分保护” 因子项上高于常模平均数。可见,约三分之一家长的教育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创造力、洞察力和正向思维等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同时,家长的过分保护对于学生的行为习惯、规则意识的建立也是有害无益的。
3.家长自身不恰当的榜样示范影响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
家长的榜样示范作用对学生自身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一些家长自身存在情绪管理上的不足,遇事急躁,缺少理智分析,冲动行事,这往往会对子女形成错误的示范,导致学生在学校生活中不遵守班级规则、情绪管理能力欠佳、同学关系不和谐等。这些都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以及积极心理品质的养成。
目前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多样,例如依托心理健康课堂,传递心理健康知识;通过个体辅导、团体辅导,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情绪障碍等心理问题;开展心理讲座、心理健康周、心理健康月等主题类活动。[1]这些活动的开展主要由心理教师负责策划与执行,能很好地起到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作用。但对于切实出现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的学生,学校心理教师受其专业性的影响,只能给予学生一定的引导、沟通、教育,就问题解决问题,达到短期的咨询目标。而只有在专业心理咨询技术支撑下开展的心理辅导,才更有利于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发展积极心理品质,并开展更深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现长期的咨询目标。甚至,仍有部分学校缺少专职心理健康教师,无法开展专业心理辅导和教育活动;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重视智育和德育,忽视心育。[2]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2022 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指出,约14.8%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风险。其中,有4%的青少年抑郁得分较高,属于重度抑郁风险群体,有10.8%的为轻度抑郁风险群体,需进行有效干预和及时调整。可见,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已不容忽视,青少年感激、希望、乐观、热情等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迫在眉睫。但反观社会教育现状,更多人轻视学生心理成长及发展,轻视心理问题的预防,却重视心理障碍的矫正[3],甚至当青少年出现自残、自杀等现象后才开始重视其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这说明在社会层面上,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定位出现了偏差。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注重的是青少年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心理潜能的开发,而不是在出现问题后才亡羊补牢。
1.家长应提高对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的关注和重视
同时,从原研药上市到发生首次专利挑战之间的时间也逐渐缩短。首仿药于1995年入市的药物中,从原研药上市到出现首个第IV段专利挑战的平均时间为18.7年,而在首仿药于2014年上市的药物中,这一时间降至5.9年。而且,年销售额越高的药物,出现首次专利挑战的时间越早。首仿药于1995年入市的年销售额超过2.5亿美元的药物中,从原研药上市到出现首个第IV段专利挑战的平均时间为14.3年,而2014年则降至5.2年(见图2)。⑦ 同注释⑥。
家校协同心育的前提是唤起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认识到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对其学习生活乃至终身发展的重要性。教师与家长的日常沟通不仅要涉及学习成绩、行为习惯等,还应包括学生成长环境、性格缺陷、兴趣特点、心理变化等方面内容,以便家校双方能及时把握学生在家、在校的动态表现或心理变化,增进家长和教师对学生信息的了解,及时处理或解决遇到的心理困惑或心理问题。明确家长和教师在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方面的要求或期待,为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综合信息,能确保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家校双方共同努力下,具有互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2.学校协助家长关注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了解心育理念,丰富心育方法
笔者认同北京二中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理念和做法,即: 学生如果需要心理疏导,则其家长应先接受家庭教育指导。[4]学校可以利用网络定期向家长推送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资源,主题明确,类别清晰,家长按需观看学习。借助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家长快速、及时地了解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家庭教育等心育理念和方法。同时也能帮助一些家长主动意识到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和家庭教育问题,并及时做出调整,为学生做出正确的榜样和恰当的指导。
学校的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工作多依托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或在个案辅导咨询中解决青少年心理困惑,增强其心理韧性。有时还会开展各种心理广场、心理讲座、心理沙龙等心理健康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但这些活动的开展仅依赖于学校的心理教师。有些学校缺少专业的心理教师或心理教师岗位较少,导致学校的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为学生提供的空间和机会极其有限,无法满足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需求。因此从社会中寻求力量解决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增长与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具有一定的必要性。[5]
1.地方教育部门为学校实现心理教师年级负责制提供条件和支持。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应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学校可尝试按年级配备心理健康教师,使每个年级均有固定的专业心理健康教师负责,实现心理教师年级负责制。地方教育部门应在此方面为学校提供必要的支持及保障,如心理教师的师资配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硬件条件保障等。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负责人可协调各年级心理教师,从以下四方面开展具体工作:
(1) 每学期初,对各年级学生进行全面的心理健康测试,建立全校学生的心理档案,为全面了解学生心理状态提供科学依据。
(2) 依据教育部门相关要求,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的校本化教学体系和课程内容。
(3) 各年级心理教师需全面了解本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定期对本年级班主任进行相关培训,辅助班主任更好地从班级管理方面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4) 心理教师每周召开交流会议,互通各年级学生近期心理状况、咨询中常出现的心理问题、各年级热点事件等,讨论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及个体、团体辅导策略。各年级形成螺旋上升式的课程体系、辅导体系、心理活动体系。
2.学校借助社会资源形成以心理教师为主的班主任队伍。目前各学校班主任多由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教师担任,这些教师既有着较大的教学压力,还承担着繁重的班级管理任务,导致这些教师身心疲惫,极易产生职业倦怠,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及健全人格的形成。相对于这些教师来说,心理教师似乎更适合担任班主任工作。
(1) 心理教师有着更加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2) 心理教师更加熟悉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更易了解学生的心理困扰及教育要点,能更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和品格教育。
(3) 心理教师了解更多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对于家校沟通和家校合作具有较大的专业优势。
因此,学校可借助社会资源(或教育行政部门协助学校) 实现以心理教师为主的班主任队伍建设,以更好地实现学生的心理教育、行为教育和人格教育。
3.校内外联合开展心理教育与咨询工作。学校可普查筛选日常咨询中遇到的高危学生,按相关制度转介到社会专业心理咨询与治疗机构,社会机构将接待的青少年学生名单及学校注意事项定期反馈给各校心理负责人,提高学生心理治疗在社会与学校之间的衔接性,形成学校与社会的高效联系网络。
社会教育在协同育人中起到重要的方向性引导作用,社会应积极关注青少年各项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程度,提高全社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并向青少年及其家庭提供有益的教育资源,从而让协同育人发挥最大价值。
1.教育部门与专业的社会心理机构可为青少年家长定期开展公益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指导家长与孩子进行有效的心灵沟通。
2.社会应向青少年及其家长提供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如义工活动、社区实践、文化交流等,让青少年接触外部世界,增长见识,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3.社会应该为青少年及其家长提供多种多样的心理疏导和咨询服务,帮助他们排解心理压力、解决心理问题,从而促进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
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 的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模式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挖掘、利用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资源,引导家庭和社会在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中发挥其作用和意义,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结合起来,使心理健康教育的从“孤军奋战” 转变为多元素共同参与,在三者共同的教育目标引导下,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发展为一个有机的教育整体,共同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