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菁
绘本一词来源于日本,英文名为picture book,指的是文字和图画相辅相成、互为一体的图画故事书,是表达特定情感和主题、宣扬道德教育及主流价值观的读本。英语绘本通常具备图文并茂、装帧精美、经典完整的特点,具体内容以文字搭配图画的形式形象地展现出来,其文字具有重复性及简洁性的特点,因其图画多、视觉冲击力强,文字通常只有一两句,起到辅助阅读和理解的作用,因此,能给学生和教师留下巨大的想象空间。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学生在每一堂课的开始阶段会进行心理预判,而教材中单一、乏味的阅读内容难以调动其兴趣,若在课堂开始阶段引入英语绘本,则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生而言更是如此,在兴趣的调动和驱使下,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能有效提高,乐于尝试、乐于探索,从而提升学习质量。英语绘本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精美的图画在构图和色彩上具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能够瞬间激发小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有鉴于此,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基于课本内容,挑选合适的英语绘本,丰富阅读方式,改善英语阅读教学。
学习的乐趣在于体验和参与,而不是一味被动地接受。英语绘本种类丰富、文化跨度大,且优质的绘本大多有着深远的主旨,其中所呈现的故事情节和传达的精神理念能加深学生对生活和环境的了解,并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加之,英语绘本故事本身是一个整体的语言应用实例,能够给小学生提供英语阅读理解的完整学习体。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丰富自己的阅读量,并不断进行研读和完善,选择合适的英语绘本创设出良好的语境,让学生有更强的阅读参与感,从而调动其英语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英语绘本内容丰富、图案精美,由图案串联起故事梗概和情节,存在交叉叙述和省略跳跃,往往用最简洁的文字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有利于促使学生主动阅读。同时,故事内容各有见地,能使学生更好地进行思维发散,增加英语阅读的趣味性和思考性。另外,由于绘本的主要受众人群是低龄段的学生,它里面没有特别华丽的辞藻和复杂的句型,基本句型的重复出现率很高,句子也基本遵循押韵、通俗易懂的方式展开,为学生掌握和应用词汇及语句提供了良好的语言支架。在反复的呈现与记忆中,学生能更容易掌握英语词句与发音的特性,能更加熟练地运用核心句型,从而不断强化英语阅读效果。
首先,教学方法单一、落后。现阶段,大多数小学英语教师还遵循着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枯燥的阅读内容及“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难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王小丽 2022)。其次,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学生作为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主体,在实际教学中难以突出主体地位。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带领学生对教材及作业检测中的文章进行解析,逐句翻译后再让他们理解和应用,这样的教学虽然在短时间内能够强化阅读效果,但是学生的阅读浅表化,缺乏阅读思考性和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再次,缺乏对阅读文本的深入研究。教师的阅读教学不能停留在翻译的层面,还要对文章背后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及精神层面进行深入研讨,选择合理的英语绘本丰富学生的阅读方式。最后,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由于英语教材中的对话及文章已是固定模式,形式比较单一,教师可以借助英语绘本给学生提供发散思维的学习空间,同时引导他们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交流讨论,使其根据绘本内容编写简单的对话或故事,从而引导和激励其自主学习。
首先,词汇储备量不足。小学生的词汇来源基本上是英语教材,词汇的积累渠道比较单一,并且对单词的认识不够全面。丰富多彩的英语绘本能够为小学生提供更多相关及发散的词汇。其次,阅读缺乏技巧性。小学生的英语阅读基本上是逐词翻译,散装、拼接式的英语阅读习惯让他们认识分开的单词,但对由单词组成的语句则难以理解到位,出现阅读障碍。再次,英语阅读学习动力不足。受教学方式单一及教材文本阅读内容乏味的影响,小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并不高,主动学习的更是少数,并且在英语阅读学习方面的时间投入不足。最后,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当前,小学生的英语阅读还存在出声、复视、摆头、指词、速度过快或过慢及不断查生词等阅读陋习,不利于他们对文章主旨大意的掌握,阅读效果不佳。
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合理选择绘本。小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有限,而贴合实际生活的英语绘本能让他们有学习亲近感,并能帮助他们理解、认识绘本内容,巩固阅读效果。例如,可以选择小学生熟悉的生活故事,重在培养他们的生活技能、社交能力,以此让其感受到英语就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更好地学以致用,同时保持英语阅读的新鲜感和兴趣。
小学生的词汇量有限,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选择语句简单且重复率高的英语绘本。这种绘本的语句往往铺陈排比、节奏感比较强,可降低学生的阅读难度,激发其阅读兴趣,让其在反复理解和识记中掌握单词和语句的运用,有利于培养其语感,提高其阅读效果。
对于英语绘本的选择,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向其提供难度适宜且符合其年龄及认知特点的绘本。难度过低、过于幼稚的学前绘本难以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且由于词汇量不足,难以使其达到积累词汇和语言的阅读学习目的;难度较大、背景复杂且包含错综情感及主题路线的绘本晦涩难懂,会阻碍学生的顺畅阅读,导致其产生畏难情绪,甚至放弃阅读。教师应选择难度适中的英语绘本,将其作为辅助和丰富阅读理解的工具及资源,充分发挥其提高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作用(朱洋洋2022)。
教师在选择英语绘本时,不仅要善用语言重复化的绘本帮助学生积累词汇和语句,还要善用一些对话突出的绘本,在对话中加深学生对完整语句在不同语境中合理运用的理解,这样既能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技巧,又能锻炼他们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引路人和指导者的角色价值。在一堂阅读课开始阶段,教师可以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及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情境,将英语绘本巧妙地融入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合理的绘本配合与之相呼应的情境,不仅能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能于无形中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有充分的研读、对绘本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正确处理并充分利用绘本中语言与图片的关系,引导并鼓励学生根据图片内容自行组织语言,拓展课外阅读,从而充分发挥英语绘本辅助英语阅读教学的作用。
例如,在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Unit 5 Seasons Story time板块的教学内容中,虽然课本中绘有各个季节的插图,但是画面不够丰富多彩。有鉴于此,教师利用绘本I am a Bunny辅助阅读教学。这是一本富有诗意而唯美的绘本。通过阅读绘本,学生将随着小兔子的讲述和绘本上的图画,对大自然在不同季节中的变化展开丰富的想象,感受四季的美好。绘本图画中呈现出的事物,可以拓展和丰富学生的词汇量,使其可以结合四季的特点表达对某个季节的喜爱及理由,以此为契机,还能锻炼其口语表达能力及写作能力。
在信息化教学日渐普及的当下,英语绘本的选择和利用也可以借助于此展开。纸质绘本纷繁多样,主题立意各不相同,教师在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时,要想选择与教材相关联、贴合实际生活且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绘本,需要大量翻阅、研读、积累,这绝非一朝一夕的易事。此时,借助于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够快递、准确地找到相关绘本,且相较于传统的纸质媒介,多媒体可以将图片清晰放大,视觉冲击力更强,或者制作成PPT或剪辑成短视频后放映,在跳跃间将故事情节串联起来,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形、声、色兼备全方位展示绘本内容,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英语阅读的魅力。
例如,教师在利用绘本We’re Going on a Bear Hunt进行阅读教学时,借助于多媒体技术进行放映。该绘本讲述的是:某天,全家大小一起去猎熊,一路上他们穿过了草地、河流、泥地、森林、暴风雪,终于到了熊居住的山洞。但熊瞪了他们一眼,吓得大家赶紧往家里跑,又穿过了暴风雪、森林、泥地、河流、草地,跑上楼,跳上床,异口同声地说:“我们再也不去猎熊了!”故事风趣幽默、情节紧张、引人入胜,书中呈现出的图片如河流、暴风雪,可以进行动态化处理。动态的场景比静态的画面更能让学生感受故事的跌宕起伏,从而更为深入地挖掘绘本内容。
英语教材中的阅读理解以文字为主,大量的词汇堆积容易让学生产生视觉和心理上的疲倦感,而英语绘本图文并茂、色彩鲜明,是拓展学生英语阅读的重要方式(叶文蕾 2021)。大多数英语绘本会涉及一些历史文化背景,丰富的人文知识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阔他们的阅读视野。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支柱。教师在引导学生利用英语绘本进行阅读教学时,应先介绍绘本的文化背景,阅读完成之后,再启发他们总结其中所表达的内涵主旨,使其了解文化、开阔视野,以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与新课标要求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相一致。
以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 Story time板块的教学内容为例,虽然课本中呈现出很多小动物,描述了它们的特征,但是图片比较零散,整体性不够强。有鉴于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选择绘本I Went Walking进行拓展阅读。绘本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在外面散步,他看见了黑色的猫、棕色的马、红色的奶牛、绿色的鸭子、粉色的猪、黄色的狗等许多动物,而这些动物好像也在看他。该书故事情节和语言句式都非常简单,韵律感、节奏感也很强,有丰富的颜色、动物、动作,有利于精读学习,并且是对教材中animal的补充拓展,使学生可以结合课本中描述动物的方式描述绘本中出现的其他动物。
绘本有一定的故事性和情节性,故事梗概简明,通常以动植物为故事人物展开叙事,因此结合故事情节进行绘本角色表演是增强英语阅读效果的一种方式。将英语绘本与课本剧相结合,学生在绘本表演过程中可以梳理故事情节,更加深入地理解绘本故事,同时绘本语言简洁重复,注重语言的整体输入、自然习得及语感培养,在小组合作、编排展演的过程中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寓教于乐。生动、有趣的绘本角色扮演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展现方式,能强化和巩固英语阅读及口语表达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讲授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Unit 5 A party时,教师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与分工,通过角色扮演、道具制作与准备、剧本改编将Children’s Day编排成绘本故事,要求学生在舞台上用英语交流,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也加深了其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阅读拓展课时,教师选择绘本The Doorbell Rang进行角色扮演和故事编排。该绘本的主要内容是:妈妈烤了12块曲奇,让维多利亚(Victoria)和萨姆(Sam)分享,但是随着门铃不断地响起,小朋友来得越来越多,每个人分的曲奇越来越少。这时,门铃又响了,“还是先吃了曲奇再开门吧”。该绘本有角色和动作的设定,能引起学生的猜测:门铃不停地响,门外站着谁呢?随着小朋友们越来越多,每个人分到的曲奇数量不断变化,在表演过程中,需要将变化的块数表达出来,锻炼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和临场反应能力。
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对其英语学习的整体发展与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有效利用绘本,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和思考,鼓励他们进行互助式、提问式、编排式的英语阅读,注重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真正发挥英语绘本对提高其阅读理解能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