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月琴 金雅淳/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农业农村局
《江苏农村经济》微信订阅号向您推送即时且有价值的“三农”图文消息、视频、评论文章,敬请扫描杂志封面下方二维码或添加微信号jsncjj1984 进行关注,还能与编辑在线互动哦!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针对农业体量载体较小的区情实际,积极探索可复制能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模式,创新农业发展和服务方式,引领小农户进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围绕新型服务主体,抓示范主体创建。一是推进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海陵区积极引导从事机耕、机插、机收等农机服务人员和村组人员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开展“统一机耕、统一育秧、统一机插、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机械收割、统一秸秆还田”综合性服务。鼓励跨村的专业化服务,努力扩大社会化服务覆盖面。全区基本建成“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销售过程全覆盖。2022年秋粮田管期间,全区67个服务主体开展田管服务,重点提供各种托管服务,服务面积约10万亩,服务小农户约6030户。二是鼓励标准化示范社辐射引领。以小麦、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方建设为抓手,以“示范户带动农户”的标准化生产示范模式,为农户树标杆、立榜样,使广大从事农业生产的群众“看得懂、学得会、带得走、用得上”,充分发挥示范带动、辐射作用。截至2021年,海陵区创成区级以上合作社示范社23家,示范率13.7%;全区示范家庭农场165家,示范农场率20.6%。2017年以来,创成市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14家。通过开展合作社示范创建活动,引导向有完善的装备设施、有良好的运行机制、有健全的管理制度、有较大的服务规模、有显著的综合效益等“五有”型农机合作社发展。
围绕小农户组织化,抓规范经营管理。一是创新托管服务方式。培育壮大小农户的需求市场,引导小农户由单环节托管、多环节托管、关键环节综合托管逐步走上全程托管,鼓励探索“整村推进”“村集体+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农户”等生产托管组织方式,不断提升生产托管对小农户的覆盖率。如市级示范社新科农机专业合作社,以生产托管组织方式,经营土地规模已达到580亩,吸纳劳动力50余人,稻谷亩年产量600多公斤,小麦亩产量400多公斤,固定资产净值183.2万元。二是加强规范化管理。对全区所有农场、专业大户进行彻底排查,符合条件的专业大户引导创办家庭农场,积极创建成区级以上示范农场。对全区范围内不再经营的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进行梳理,指导注销。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制度建设,如电子记账制度建设、运营制度建设等,促进新型经营主体规范化发展。通过技术指导、购买服务等方式着重培育一批能够抵抗市场波动的经营主体。
围绕新型生产要素,抓为农服务链条。一是促进农业机械化高标准生产。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应用在农业生产领域,在病虫发生防治信息、新农药和新机械推介、机械维修与保养、安全用药和绿色防控等方面提供服务。如仁海、野山沟、俊国等家庭农场购置插秧机、收割机、烘干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植保机、植保无人飞机、机动喷雾器、拖拉机等农机,在满足自身规模经营的同时,给周边农户提供耕种、机插秧、病虫防治、收割、烘干等一条龙服务,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高标准生产。二是推动产加销一体化发展。鼓励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加强加工仓储物流等关键环节能力建设,延伸产业链条,逐步从传统的产前环节,扩展到粮食“订单收购”等产后服务,向产加销一体化拓展。牵头整合生产托管产业链上各类资源,横向、纵向开展联合,组建服务联合体,提升产业发展带动能力。如苏陈镇苏鑫农资经营部与泰州苏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立农资销售网络和连锁经营。根据自然村庄进行整合,全区建立34个村(社区)综合服务社,全面建成市区、镇、村三级农资经营服务网点44家,开展合作式、订单式、托管式、全程式为农服务。
围绕产权制度改革,抓利益联结机制。一是巩固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持续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监管责任压实专项行动。充分发挥村集体力量,鼓励有经营能力的专业机构对集体资产进行管理,实现保值增值。推动集体创办的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为农服务牵头作用。二是完善利益分配机制。进一步规范合作社章程制度、组织机构、财务管理,完善合作社与社员利益联结机制。引导村集体、龙头企业、合作社通过双向入股方式实现利益联结,鼓励小农户以土地、劳务、资金等入股合作社,合作社集中资源入股企业。引导企业主体、合作社和农民完善利润分配机制,推广“保底收益+按股分红”分配方式,明确资本参与利润分配比例上限,维护农民利益。如泰州市市级示范社润营农业专业合作社以“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实施企村股份制合作。
围绕农业发展活力,抓农技人才队伍。一是分层分类,开展立足本土的适时培训。海陵区积极发挥农业部门主导作用,联合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第三方培训机构等优质资源,根据农民从业种类不同、劳作时间不同、素质参差不齐等特点,分产业类型、经营模式、主体类型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为减少聚集,全区8个镇街分时分点开展农民培训。采用“课堂理论+现场观摩+田间教学”的多元化培训方式,吸纳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多方参与,全力提升农民综合素质。二是整合资源,加大农经管理人才培养力度。重视现有农业经管人才的思想和能力建设,积极组织区、镇街农经干部进行专题农经业务培训,更新知识结构层次,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新要求。鼓励能人、农技人员、村组干部直接投身为农服务,带头创办育秧合作社,从耕、种、管、收、销全程为农服务。按照“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要求,吸引培育选拔一批新的专业人员充实到经营管理队伍中。支持大学生、农村能人等以生产托管方式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提升农村产业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