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博/江苏省连云港市农业农村局
江苏省连云港市坚持把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农村产业融合和乡村产业振兴的核心抓手,以“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年”“提质增效年”等活动为载体,聚力聚焦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狠抓农业农村重大项目统筹管理和创新服务,取得了良好成效。2020年以来,全市共有350个项目进入全省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库,累计完成投资326.7亿元。2022年,全市132个在库项目中包括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23个、高技术农业项目14个、新形态乡村产业41个,涌现了紫川预制菜、莱卡尔海洋食品等一批投资过亿元、过10亿元的领军型产业项目,重大项目示范引领作用凸显。
在谋划布局上求“实”。一是突出产业集群抓项目。作为鲜切花产业强县,东海县为进一步丰富自身花卉产业布局,引入多肉植物产业园项目,完全建成后将成为区域内特色品种最全、培育技术最强的多肉植物生产繁育基地。二是突出融合发展抓项目。赣榆区上马紫菜产业园、冠力鱿鱼加工、宝鲜乐水产品供应链、海后海产品电商服务中心等项目,投资3.5亿元,建设海洋产品深加工生产线、仓储冷链物流系统和年销售各类海产品30万吨的区域性电商产业集聚区。三是突出市场导向抓项目。灌云县紧抓当前预制菜行业发展窗口,引入总投资1.2亿元的紫川预制菜项目,项目主体已基本完工,建成后将形成年产7000吨黑椒牛排、鱼香肉丝、金汤酸菜鱼等预调理肉制品和速冻调制食品的生产能力。四是突出基础配套抓项目。灌南县将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作为农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骨干工程,以县级电商物流配送中心为主轴,建设覆盖11个镇、119个村的农产品上行和农村物流配送体系。灌云县上马国内规模领先的畜禽粪污处理中心项目,通过厌氧处理、沼气净化等工艺,利用畜禽粪污生产可以直接接入居民燃气管道的天然气,年产能达720万立方米,将影响环境的废弃物变成造福民生的新能源。
在项目服务上求“优”。制定《连云港市农业农村重大项目提质增效年活动方案》,各县区出台农业农村重大项目支持推进政策12项。各县区加强难题会办,精准对接、优先保障项目审批、用地等需求。灌南县帮助裕灌、丰收云农两家企业协调建设用地410亩;海州区帮助南部拓展区蔬菜产业化种植基地和粮食仓储基地两个项目协调用地手续办理,大大缩短了办理周期。连云港市坚持把金融支持作为服务项目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2022年,市农业农村局紧抓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扶持窗口,推荐东海县水稻工厂化育秧工程等5个项目进入农业农村部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储备项目库;市农业农村局与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等金融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农业农村重大项目融资需求对接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农业农村重大项目银企对接工作的通知》,共同举办现场融资洽谈活动,帮助农业农村重大项目获得授信1.25亿元,成功提款1.24亿元,有效破解了项目融资难的问题,为项目建设和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在项目推进上求“严”。将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建设作为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的一项核心指标,对年度未实施重大项目的乡镇、涉农街道直接取消乡村振兴考核第一等次评选资格,对工作推进不利、项目实施迟缓的乡镇、涉农街道在年度考核时予以分值量化,以考核评比的严,保障项目建设得稳。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多次牵头召开现场观摩会和现场督办会,为柘汪紫菜产业园、莱卡尔海洋食品产学园、紫川预制菜等重点项目建设进行现场把脉、现场打分、现场帮办,引导全市以“钉钉子”精神加快项目建设,着力在开工、建设、投产等关键环节上花大气力、下狠功夫。市农业农村局结合上级“双随机”抽查和农业农村重大项目管理系统调度工作,严格落实定期通报、定期巡检、定期过堂的常态化督促推进工作机制,全力保障全市农业农村重大项目的建设进度和建设质量。
在发展模式上求“新”。连云港市特别重视地方国资平台对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建设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各县区普遍成立国资属性的农业发展集团,瞄准基础配套、稳产保供、创新引领等社会资本无意或无力投入的关键领域,发挥国资作用,展现国企担当。东海县农发集团在平明现代农业(稻麦)科技示范园兴建的“智能育秧中心”是全省规模最大的工厂化、智能化育秧中心,该育秧中心的建设,解决了水稻机械化插秧秧苗培育复杂、不规范、质量难保障的问题,被央视《朝闻天下》予以报道。海州区农发集团建设的蔬菜产业化种植基地,是新冠疫情背景下市区蔬菜稳产保供的核心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有效缓解城市紧急状态下蔬菜供应不足、调度困难的问题。赣榆区农发集团承建的现代设施渔业集中区项目,是赣榆“蓝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产苗种繁育和现代化养殖示范中心建设计划投资15.02亿元,打造循环水工厂化养殖和水产养殖尾水生态处理样板。灌南县农发集团推动上马食用菌装备产业园项目,进一步放大灌南“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示范县”的示范效应,巩固灌南食用菌产业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着眼未来三年,连云港市将以“三实三提升”为主抓手,突出项目建设库和政策资源库的联动,扶持培育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优质项目,切实发挥出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在提升农业发展质态、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和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方面的核心作用。
突出项目实,着力抓好质量提升。一是下好项目招引棋。推动县区将农业农村重大项目纳入招商引资总盘子一体谋划、同步推进。坚持围绕产业集群招项目、围绕融合发展招项目、围绕短板弱项招项目。利用江苏省农业国际合作洽谈会等平台载体,开展投资推介和项目招引活动,不断加大“加新高”项目占比。二是把好项目入库关。把项目入库作为关系农业农村重大项目管理成效的第一道关口,既要无死角零遗漏征集好备选项目,又要细调查严把关挑选好入库项目,同时保证入库项目的数量和质量。充分利用好全省农业农村重大项目管理系统的招商、储备、在建三个子库,实行项目分级分类管理。做到没有手续不进“储备”,没有开工不进“在建”,切实减少入库项目投资建设不确定性对项目管理带来的不利影响,有效增强对在库项目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树好典型导向标。以省级示范项目和“加新高”典型项目为重点,围绕补强产业链条的紧缺型项目、引领产业发展的领军型项目、推动富民增收的纽带型项目,在全市范围内培育打造一批标杆示范。进一步落实挂钩帮联制度,集智聚力抓好项目建设和项目保障,确保如期开工,按期建成。
突出管理实,着力抓好效能提升。一是勤调度、常督促、念好“紧箍咒”。线上,在把好入库关的基础上,结合省厅每月一次的项目调度工作,利用项目管理系统提前开展自查自检,提早发现项目信息更新填报中的问题和项目建设中出现的困难。对工作推进不利、项目建设进度迟缓的县区,及时向其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发送提醒函。线下,定期召开工作调度会,定期组织项目巡察,确保建设进度月月过,建设现场家家到。同时,提请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继续牵头召开现场观摩会和现场督办会,为重大项目建设进行现场把脉、现场打分、现场帮办,进一步提高县区、乡镇对农业农村重大项目的重视程度和推进力度。二是定指标、下任务,用好指挥棒。继续把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建设作为乡村振兴实绩考核中的核心指标抓紧抓实,在严格保障项目建设数量和投资额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项目质量和项目服务的考察。根据监测调度情况,对指标完成情况进行逐月通报;根据检查考核结果,对项目管理工作进行分值量化。做到检查不留水分、排名不打和牌,切实通过考核评比推动工作提级、建设提效。三是推先进、鼓干劲,擦亮“军功章”。组织县区、乡镇农业农村重大项目负责同志到省内先进地区调研考察,学习先进地区的先进经验,不断拓宽抓工作的思路,提高干工作的能力。年底根据各县区、乡镇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建设情况、工作开展情况,推荐表彰一批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建设有功单位和先进个人。
突出服务实,着力抓好品牌提升。一是优先扶持入库项目发展,扩大工作影响。在组织农业项目申报时,将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库入库项目作为优先选择和优先扶持对象。形成以重大项目为纽带,聚合政策资源,聚力产业发展的工作格局,切实提高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工作的影响力。二是主动对接项目融资需求,塑造服务品牌。把满足项目投资主体的融资需求作为开展项目服务的主要发力点。继续深化农业农村部门和金融部门的协作联动,在谋划入库的同时摸清项目融资需求,利用好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两个渠道,连接好项目资源和信贷资源两个端口,实现项目主体融资需求和金融部门信贷工作的精准对接,切实帮助项目主体解决好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资金困难。三是积极解决项目建设困难,打造营商样板。全面落实项目挂钩联系制度,建立农业农村、自然资源、发展改革等部门共同参与的项目建设服务体系,对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建设质态实行动态监测、跟进服务,对部门难以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报请党委政府调度推进。特别是对于项目用地问题,充分推广灌南县、海州区工作经验,用足用好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用地政策,帮助项目更好更快落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