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民 李松志
摘 要: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苏山乡鹤舍古村作为国家级传统村落,具有明清赣、徽派古建筑和宗族文化等 资源,但存在村落保护与发展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保护意识、政策资金、文化传承、旅游发展等方面。建议采用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力量多方参与的多维保护模式,灵活应用土地和产权政策,打通资金渠道、引入社会资本、鼓励村民经营,启用专业运营,并构建高效高质量的管理模式,解决村落的空心化问题,希望本研究能够为其他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鹤舍古村
中图分类号:F592.7;K878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江西省金溪县传统村落保护模式研究”(GJJ201836)。
传统村落是农耕时代的见证,是传统文化的优秀血脉,更是乡村文明发展的指引者。然而在当今城市化进程加快,乡村空间逐渐缩小的时代,传统村落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大量的传统建筑、古迹和非遗文化或被破坏,或遗失,或被盗窃,传统文化逐渐消失;另一方面,大部分传统村落都存在共同的问题,如缺乏保护意识和资金、管理体系不完善、融资渠道狭窄、专业运营的匮乏、产业发展受限等[1-2],随之而来的是传统村落凋敝,应引起地方政府、乡村管理部门以及村民的重视。江西传统村落以量多和风格独特而文明,是江西农耕文明和赣鄱文化的灵魂,但目前存在一系列问题。大量研究表明,以旅游为驱动发展乡村旅游是保护与活化传统村落、引领村民致富的有效方式。
虽然相关研究数量较多,但单独以某个传统村落进行保护与旅游发展问题剖析,继而提出措施和建议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对鹤舍古村进行实地调研,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措施,以期为都昌县乃至江西省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鹤舍古村位于九江市都昌縣苏山乡,主体形成于明清两期,历史悠久。古村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佳,距离高速路口、乡政府、县政府、市政府50~80 km,重要节点一小时车程内。鹤舍古村在2004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16年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其村落具有较好的完整性和原真性,保留了较为完整的古迹和非遗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3-4]。
(一)古建筑资源
鹤舍古村古建筑群始建于清乾隆年间,面积约6 000 m2,以砖木石结构为主,保存较完整的明清徽派、赣派建筑共23栋,占全村现有建筑的40%。单个建筑群整体为曲尺形,包含围绕中间方形水池的18间大屋,每栋建筑之间墙体相连门道相通,所有通道由麻石铺成,石巷保存完好度在90%以上。鹤舍古村的古建筑群室内装饰主要在正堂天井周围的门窗、梁坊、柱托上,装饰手法有浅雕、浮雕、透雕,其内容除民间吉祥寓意图案,还有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文化内涵丰富,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铁血共和》《风雨下钟山》《牡丹亭》《聊斋》等一些优秀的影片都曾在鹤舍古村取景[5]。
(二)古文化资源
鹤舍古村是一个典型的宗族村落,以宗族文化作为古文化延续的特色,宗族文化又包括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前者包括祠堂、族谱及古建筑,后者包括组训家规、祖先崇拜、耕读文化等。鹤舍古村的祠堂建于明代天顺七年(1463年),供奉袁氏始祖及列祖列宗。祠堂是三进格式,祖祠门梁悬挂“汝南世家”袁氏姓氏发源地标志,祖祠大门两壁则挂有“卧雪家风”的古迹。祠堂最后一厅谓之上厅,上祭拜“天、地、君、亲、师”,下面是祖先牌位和亡故村民的名字,一切和村落宗族相关事务皆可在祠堂举行。鹤舍族谱规定了村落的族规家训,主要包括“务孝悌、教读书、尚勤俭、重租冢、惜谱牒”。古建筑包含古巷总门和麻石巷道等防御性特色建筑[6],一方面村民可以找到最快回家路径及排斥外来人,另一方面古巷门可以起到保护村民生命财产的作用。非物质宗族文化则包括祭祖和耕读。鹤舍袁氏以耕读传家,宣扬儒学、注重教化、重视立校办学。历史上既出了文举,也出武官;既有政治名人、军事将领,也有富商大贾。鹤舍袁氏以宗法治族、道德为训、祖厅恢宏、修谱有章、族规严密、派系绵长而著称。鹤舍古村的宗族文化源远流长、保存完好,族人始终以先祖袁安公“卧雪仁风”为做人处世之典范,是鹤舍人为人处世、持家重道的精神来源。
笔者通过对鹤舍古村的实地调研、访谈发现,古村的保护与旅游发展目前还不太成熟,保护仍然存在管理体制、产权、资金问题,旅游产业的发展则以运营问题为主[7-10],现阶段旅游产业尚未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修缮资金不足,村民保护意识薄弱
鹤舍古村目前整体观感较为完好,但受历史遗留问题和自然风化影响,仍然有古建筑破损的现象,部分是建筑年久失修出现损坏,部分失窃。由于古村落建筑历史年代久远,不少文物损毁被盗,加上当地保护资金不足,仅存的一些古建筑面临损毁。虽然古村的历史文化广场、环村水泥路、古村牌头已经建成,部分损坏的麻石路面、屋檐、花板已经在按原貌补齐,但在前期因管理部门和居民对于老旧的建筑并未及时修复,同时村民主动拆掉建筑,对建筑造成破坏。如今虽然传统古村落的保护与传承愈加被重视,但管理部门并不清楚具体保护内容,且不了解古村落的价值所在及其保护与传承的载体[11],村民因产权问题无法进行保护。同时,保护资金因产权问题而短缺,社会资本无法入村,仅靠中央拨付的300万元基金远不够对传统建筑和文化进行保护,这是古村落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空心化严重,传统文化凋敝
鹤舍古村凋敝,村民大部分在外发展。虽然修缮老屋给部分村民带来了具有维持功能的工作,但目前村落的经济发展仍以农业为主,生产方式较为传统,村民除种植粮食外,缺乏营生之道,因而村里人口仍然大量外流,村落空巢化严重。据访谈村民所述,如今村内常住人口不足全村人口的一半,多为留守老人,这些老人无力面对和解决村落的各种问题,更无力去维护村落。另外,该村对于古村的修复缺乏文化遗产真迹和工艺传承人的匠心,仅以“推倒重建”或“拆拆建建”作为主要手段,破坏了古文化遗迹和传承,导致保护力量相对薄弱。
(三)产业发展受限,专业运营匮乏
鹤舍古村的旅游景区在近几年才进入公众视线,景区主要以传统古村落的古建筑、古迹和古文化为吸引点,旅游主题相对单一,旅游点也较为简单,以观赏性为主,是游客摆拍和驻足的好场所,但没有旅游体验项目,无法长时间留住游客,且并不能很好地吸引游客进行二次消费。一方面,产权、资金问题导致村落的保护不力,保护问题则导致旅游发展受限[12],旅游受限则无法更好保护古村。另一方面,专业运营机制的匮乏导致古村保护是“破哪修哪”“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旅游发展“跟风上马”,同质化严重,既缺乏规划保护的专家,又缺少能独立运转古村旅游产业的团队,形成“缺钱-缺人-缺创意”的恶性循环。随着生活水平提升,人们对于观光旅游提出了更高要求,鹤舍古村需要基于游客需求挖掘更多的旅游体验类主题特色,拓宽经济来源,并使游客获得良好的体验。
(一)灵活应用政策,提升保护内涵
要倡导以政府为主导的地方统筹财政和社会力量参与的多维保护发展模式,合理运用土地和产权政策,在不违背集体土地产权前提下,将老屋的所有权、使用权和经营权等分离,统一将使用权托管给村集体并延长期限,村集体将经营权统一收储、流转到县城投公司和旅投公司,以政府名义对取得用益物权古建筑所有人颁发整村经营权证书,集体土地产权不变,村民可入股分红增收,破解社会资本进入的难题。通过以村集体与专业旅游公司,或以第三方旅游、城投公司或村民个人,将老屋经营权抵押给银行,并由县政府或市政投资公司作担保,打开贷款引资的渠道,此举已在抚州市金溪县落地,谓“古村金融贷”政策。采用系列举措构建高效高质量的管理模式,原则在于“政策运用、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二)引导村民参与,发展旅游产业
首先,引导村民和社会力量参与保护发展。一方面,让村民大力参与古建筑的保护修缮。2015年,古村保护共募集资金97.5万元,其中部分村民自发捐资27.5万元,四家石材企业捐助20万元,其中二人分别捐资5万元及10万元[13],一些损毁的建筑得到了修复;另一方面,建议通过理顺古屋村民的产权问题后,提高村民在古村落保护中的参与度,以“出租、入股、转让、出让”等方式流转资产,打通资金渠道,促使其积极投引资,把自己的老屋变成经营场所而收益,不仅可以因地制宜地保护原址原貌,还能将村民生产经营、生活方式同古村落保护步调一致。其次,发展旅游产业,同时加强村民的传统文化保护意识。引导村民认识到“保护与旅游开发并行”的重要性。以鹤舍古村落文化特色吸引游客,积极开发当地特色农产品和文创产品,带动村民积极参与村落传统文化保护的基础上加强旅游景区建设,提高村民收入。目前,鹤舍古村村民主要收入来自种植业,收入来源单一,为能留住村里人口、传承村落传统文化、保护其活态发展,同时解决村落空心化问题,这些举措都是可行必要的。最后,只有全面提高游客在景点的参与度和体验感,才能更好地吸引游客。鹤舍古村除开发传统古建筑等古迹游览外,可以结合古村种植业开发体验活动项目,丰富旅游项目,拓展消费产品,提升经济效益。例如,以种植业为契机,开设茶文化体验旅游项目,让游客在现场体验采茶、炒茶以及饮茶的乐趣,同时将创意开发的茶产品融入旅游项目中,此外还可以利用鹤舍古村保留的浓厚宗族文化,开发乡村民宿、古文化酒店、休闲农业体验区等场所,重点发展民宿、旅游、康养、度假、休闲、“互联网+”等新产业模式,全力塑造度假品牌,丰富旅游多样性。
(三)深挖遗产价值,聘请专业团队
古村落的核心和精髓在于其古文化内涵,如何将文化保留同时又能焕然一新,是每个传统村落发展的必修课。要重视传统村落保护,修复古建筑,保留“乡村性”和“原真性”,同时要尊重和满足村民对生活现代化的需求,重视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改造和提质升级。建议鹤舍古村引进文化遗产真迹、工艺传承人,或者专业规划和古文化修复专家学者团队,将村内部分破损的建筑构件进行“修旧如旧”的修复,保留其原真性,杜绝破坏行为或一系列以“以新换旧”等。要与多方科研院校单位进行旅游规划合作,利用专家智囊、专业团队为村落的旅游产业发展带动乡村经济而努力。另外,根据乡村振兴顶层设计和规划内容及主题,进行传统村落在生产、生活、生态等方面的硬件设施和环境改造,以便与后期运营的产业、项目产品形成统一的主题风格;同时尊重传统村落空间肌理,就地取材,全面提升村容村貌,打造生态宜居的传统村落“江西样板”。
[1] 张洁.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旅游扶贫模式构建研究[J].农业经济,2020(8):74-75.
[2] 于辉,季帅,李尧.从乡村旅游视角看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以内蒙古清水河县老牛湾村为例[J].城市建筑,2021(10):24-28.
[3] 周鑫蓉.乡村振兴背景下东阳传统村落旅游发展路径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7):66-67.
[4] 彭晓风.乡村振兴战略下传统村落的旅游发展之路-以湖北蕲春刘河镇高潮村为例[J].科教文汇,2019(4):188-189.
[5] 鄱湖都昌.【江西是个好地方】悠悠古风百年韵-江西都昌鶴舍古村[EB/OL].(2022-10-28)[2023-02-08].http:// duchang.yun.jxntv.cn/c/VjRGNm9SUWNPa0dZK2pkYjY0 enhIUT09.html.
[6] 胡萍.村落宗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以鹤舍村为例[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5):31-33.
[7] AAS C,LADKIN A,FLETCHER J.Stakeholder collaboration and heritage management[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5(1):28-48.
[8] HARRISON D.Cocoa,conservation and tourism:Grande Riviere,Trinidad[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7(4): 919-942.
[9] LEPP A.Residents, attitude towards tourism in Bigodi village,Uganda[J].Tourism management,2007(4):876-884.
[10] DOKIC V,RADIVOJEVIC A,ROTER-BLAGOJEVIC M.Promotion of the cultural heritage of Mediterranean city in the scope of upgrading cultural tourism[J]. Spatium,2008(17/18):84-91.
[11] TUCKER H.Tourists and troglodytes:negotiating for sustainability[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1(4): 868-891.
[12] MEDINA L K.Commoditizing culture tourism and Maya identity[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3(2):353-368.
[13] 九江晨报.都昌民间自筹近百万元保护鹤舍古村[EB/ OL].(2015-04-23)[2023-02-08].https://jj.jxnews.com.cn/ system/2015/04/23/01380210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