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亦幻非幻

2023-04-20 18:57张素琴
科学导报 2023年24期
关键词:科幻片科幻电影流浪

张素琴

科幻影视剧的流行,让受众在润物细无声中消化、吸收、体味未来科技的硬核与浪漫,从中感受到科学的无穷魅力和神秘色彩。

电影《流浪地球2》大年初一上映便深受大众喜爱,同档期大火的《满江红》也未掩盖其光芒;电视剧《三体》精确还原了原著,收获了一众原著粉,成为热搜话题。把科幻小说艺术化,拍成影视剧,难度不小,得到观众的认可也非易事,这两部科幻片的成功入世,除拍摄水准较前几年有了大幅提升,导演演员的精彩演绎以及后期的制作外,与观众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和科学素养也有十分密切的关联。

科幻不管如何奇幻,还是以科学为源文化,遵循的是科学的合理性,如果抛开科学原理肆意发挥想象去创作,那只能算是玄幻、魔幻作品。让读者或观众的接受度高的难点也在于此,高处不胜寒,高深的科学技术本就晦涩,如果没有高超的故事情节构架能力、灵动有趣的文字驾驭能力,那么受众范围会大大缩水,极有可能只会引起相关领域内且爱好文学的专业人士的喜爱和认可。一部优秀的科幻作品,是能经受得住受众的选择、理解、质疑、思辨等能力的考验的。它不仅能引起受众的共鸣,而且所表达的内容要高于受众现有的知识体系。

对国内正在升温的科幻热潮,刘慈欣认为,中国的飞速发展、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深刻推动着影片的突破和跨越,这是科幻文学、科幻电影存在和发展的土壤。他说,如果《流浪地球2》放到30年前是拍不成的,投资的人会说,这个电影不可信。中国人怎么能拯救了世界呢?怎么会有宇宙飞船进入太空呢?哪有那么庞大的超现代的机器……但是现在我们没有这种感觉了,中国的发展、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让我们可以欣赏科幻。科技发展的日新月益让人们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像诸多科幻作品中出现的机器人形象,现如今有的类型已经走进人们的生产生活。科幻作品中发生的事件与我们现实生活的差距越来越小,让人觉得不再是天方夜谭,其中奇幻现象或已发生,或就在向我们走来的未来的路上。

伴随着科幻片在国内的走红,科普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释放,彰显出科普的作用。影片中出现的科学名词、科学现象,得到科学家、媒体的深度解析,公众的参与度也很高。行星发动机、500智能量子计算机、太空电梯、幽灵倒计时、宇宙闪烁……这些飞出天际的科学名词成为人们一度讨论的热词。“如果太阳危机近在眼前,人类该如何生存下去?”“太空电梯、数字永生这些未来科技,能在现实中实现吗?”等未知科技也成为普通大众思考的问题。

科幻作品的流行,对于科普是一个积极有效的推动力。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4年前,《流浪地球》刚上映时,网络上热传的几幅影片中提到的一些科学原理的手绘讲解图?作者是被网友誉为“硬核科学家奶爸”的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中科大数据研究院院长王元卓,他用深入浅出的方式让女儿了解了这些难懂的知识点儿。这几年,他还选取了《鋼铁侠》《阿凡达》《头号玩家》等热门科幻电影,用手绘图向小读者们介绍人工智能发展的现状、前景和未来。他意识到,可以通过讲解科幻电影的科学知识,让更多读者关注到科幻作品。这样就形成一个有效循环,科幻热带来科学热,科学又促进科幻的繁荣,而科普是两者之间得到有效传播的最好的桥梁和方式。

科幻,已经是幻非幻,与现实越来越靠近。

猜你喜欢
科幻片科幻电影流浪
想拍科幻片?你加科学家微信了吗
科幻电影:人类对未来的幻想与忧思
流浪
不就一部科幻电影吗,为何要等十九年?
流浪的歌
《月球》与《源代码》浅析
流浪猫鲍勃
美国科幻片厚重的历史积淀
全球本土化视野下国产科幻电影的发展
遇见一只流浪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