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是一只非理性怪兽?

2023-04-20 18:57刘闯
科学导报 2023年24期
关键词:自然哲学铁律迈克尔

刘闯

依我之见,迈克尔·斯特雷文斯是当代最重要的科学哲学家之一,他的新作《知识机器:非理性如何造就近现代科学》(以下简称《知识机器》)是继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1970)之后最重要的科学哲学成就。它批判地继承了波普尔与库恩的学说,汲取了库恩之后的科学哲学家对传统科学观各方面的批判成果,以高度概括和鸟瞰的眼光,总结出了科学从西方文明中产生并发展的规律和本质,让人们又重新看到了科学的一个总体的、融贯的全方位形象。

迈克尔是著名哲人贝里·勒韦尔的高足,我是10年前通过贝里结识他的。迈克尔曾多次到访中国,和国内科学哲学界有许多接触与合作。此前,他还应我的邀请,在线上为国内哲学爱好者做了两场关于《知识机器》的讲座。

要想理解《知识机器》这本书并从中获益,首先要知道书中所说的“科学”一词不能从广义上去理解。按广义的“科学”,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时期就有科学,中国历史上应该说也有科学的雏形。但这本书中所说的“科学”是当今世界上大部分人赖以生存的那个科学,是在大学和研究机构里不停运转着的科学,是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各种商品背后的科学。

明白了这一点,那么《知识机器》的主要结论就是——科学,作为一个社会现象,诞生于17世纪的欧洲,是一只非理性的怪兽。依仗独有的“铁律”(iron rule)和对“浅层解释”(shallow explanation)的追求,它走出了西方文明,得以繁衍发展至世界各个角落,无论该角落的初始文明与西方文明相去有多么遥远。

因此,书中所说的科学之非理性或反理性,并非指科学方法或实践在逻辑意义上有不连贯、不自洽的地方,而是说,科学方法和实践违背了文化传统常识的理性,背离了美或崇高的追求,在铁律的紧箍下,一味追求可通过经验检验的浅层解释。

当然,认为科学方法与实践是内在连贯、自洽、统一的整体,展现出高贵、纯理性形象的观点,在库恩以及之后的批判文献中早已经不复存在了。

《知识机器》的另一高明之处,在于它吸收了诸多对科学的批判,认清了科学的高效多产并不是因为它具有某种高度统一的所谓“科学方法”,也不是因为其理论能为人们提供对大自然的统一深刻理解。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科学真可谓一只非理性的怪兽,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人类企图超越自身的文明实体。

而缔造这部机器是依靠17世纪文艺复兴后期欧洲,特别是英国的自然哲学家们的革命性创举,找到了铁律作为高效出产客观知识的法则、浅层解释作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这才为人类真正“寻找到了”科学。

17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在英国当时的特定条件下,促成了欧洲的自然哲学从以统一和谐的自然观为纲领的自然哲学,通过培根、波义耳和牛顿等人的贡献,转化成了以取得经验验证的局域性因果解释(即浅层解释)为纲领的“知识机器”,成功地打造出一套近乎“新型政体”的科学共同体规范。

在科学研究的私下领域,私欲、美感、自然观等偏好,仍然可以任意泛滥;而一旦进入科学知识的公共殿堂,所有的论述都必须接受铁律的严酷裁决。优美的宇宙体系可能会被铁律推翻;再精湛的理论模型与论证,只要没有被实验证实过,就拿不到诺贝尔奖。

西方千年哲学和宗教文明编织而成的奇妙宇宙模型,在铁律面前一败涂地。知识机器一旦出生便六亲不认,笛卡尔的宇宙体系输给了牛顿的体系,尽管后者从形而上学来看漏洞百出,连其最核心的万有引力都不知是何物。以霍布斯为代表的理性主义派输给了以玻义耳为代表的实验主义派,更是标志着科学作为知识机器,摆脱了欧洲文化的限制。

和古希腊时期的西方文明一样,世界上其他文明在轴心时代皆有过自己独特的自然哲学,中国哲学的黄金时代与古希腊几乎同时。之后中华大地也孕育了多位自然哲学的大家,但是,如果迈克尔的结论为真,科学的出现不是强大的文化、自然哲学传统的产物,科学反而是摒弃了那种传统才得以出现的。

迈克尔关于科学的这一新颖理论,除了为现代科技为何如此晚近才出现于欧洲提供了答案,还解释了科技的传播力为什么如此之强。出自欧洲的其他“产品”,没有哪一样在传播之广、扎根之深方面可以与科学相比。基督教的传播也相当广泛,但很明显,它与科技在今日世界各处的地位仍无法匹敌。

科学(和技术)在各种传统文化迥异的地区扎根,靠的不正是在背弃欧洲传统文化时获得的中立性、无菌性和普适性吗?明白了这一点便能看到,当人们用到“西方科学技术”等词语时,他们实际上是误解了这个从西方扩散到世界各地的“模因”(文化传递的基本单位,其在诸如语言、观念、信仰、行为方式等的传递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与基因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相类似)。

它出自欧洲(西方),但又是反叛西方的;它由那些已经超越了西方传统文明的科学家延续并传播。每到一处,当地同样超越本土传统文化或自然哲学的人很容易就能学到并继续发展科学技术,直至今天,科学是世界上传播最广而变形最少的文化现象。欧洲文明/文化出产的其他模因,落到别的地方多有变异,只有科学不会如此——不会有美国的科学、中国的科学和赤道几内亚的科学之分。

也许有人会反驳说,欧洲科学之所以遍布全球,主要原因不是西方帝国主义的殖民扩张政策吗?怎么可能是由于其内在秉性呢?但是这个理由不成立。如果西方的殖民扩张是主要原因,那么基督教应该和科学一样,遍布世界的各个角落,且拥有高度的一致性。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明白了这一点,也可以消除非欧洲文明/文化民族在發展创新科学技术方面的自卑。有人称,中国科学家不够多产、创新力不足,是因为缺乏欧洲文化(如古希腊哲学)的熏陶。但在《知识机器》的新科学观看来,这种观点是偏颇的。

欧洲人经过了“漫长的努力”,好不容易才在17世纪借助殖民扩张的民族热情,摆脱了其传统文化的桎梏,打造出一种六亲不认、似乎来自外星球的知识机器。本来就不在那种文明之中的国家、民族,应该发挥自身本来便具有的“外界人”身份,对科学做出更有创造性的独特贡献。同理,如果想将科学与本国、本民族的文明/文化传统绑定,也必然阻碍科学的发展。

但另一方面,如我上面所说,虽然科学的铁律要求对公开发表的科研成果进行严格的“杀菌”,以去杂去污,但是这不妨碍科学家在研究的原创探索阶段,以各自的文明/文化背景、哲学人文修养作为灵感来源。

欧洲中世纪炼丹术和邪教思潮对牛顿构思万有引力理论的原始贡献、马赫的实证论哲学对爱因斯坦构思相对论的贡献,以及老庄思想对汤川秀树构思核力场的介子理论的贡献等,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事例。

我向每一位关心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的起源问题的学者、学生和一般读者强烈推荐《知识机器》。迈克尔不仅是一位著名的哲学家,还有着十分出众的文笔。这本书的文采,读者从第一页就能感受到。

猜你喜欢
自然哲学铁律迈克尔
Open Basic Science Needed for Significant and Fundamental Discoveries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生产再忙 莫忘铁律
『手顺』,在日本是铁律
方以智自然哲学思想探究
民主管理有“铁律”
训练何以可能:运动训练的自然哲学基础
怀特海的自然哲学
铁律与铁吏
牛顿自然哲学的哲学与自然神学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