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语文学习任务群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厘清任务群的内外关联是落实课程内容的重要环节。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关联学习任务,创设适切的学习任务驱动真实学习;可以关联主题内容,突显学习主题,推进深度学习;可以关联表达方法,促进读写融合。
关 键 词 学习任务群 关联 真实学习 深度学习
引用格式 郭小丘.语文学习任务群“关联”策略的实施与运用[J].教学与管理,2023(11):44-4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语文学习任务群是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1]。那么,如何组织学习任务群,突破课程内容以知识点、能力点进行的线性编排,在课堂中以新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落实语文要素呢?以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为例,尝试研究“关联”策略在学习任务群中的实施与运用,以更好地助力学生真实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深入地进行群组系统学习,从而实现能力的迁移、核心素养的培育。关联,是指事物相互之间产生的影响和牵连。关联主义原理表明,为促进持续学习,需要培养与保持各种连接,学习是一种将不同信息源连接起来的过程。人类的认知倾向和最大程度的关联性相吻合,关联性越强,认知效果越大。在任务群教学过程中运用“关联”,尽管只是一种策略,但能促使学习任务、学习活动互相牵连与影响,学习过程具有整体性、系统化。内在关联越多,学习驱动越强,学习的持续性越长。立足关联理论视角,可以从学习任务、主题内容、表达方法等方面进行连接。
一、关联学习任务,驱动真实学习
语文学习活动中,学生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更易激发内在的学习动力和热情,进入真学习的状态,因此,学习任务群中的驱动任务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如何创设一个适切的学习任务,推动学习任务群的活动开展呢?教师可以关联现实情境,结合学习任务群的人文主题,明确核心大任务;关联单元要素,分解设计系列子任务;关联系列子任务的特性,逐步推进学习活动的开展。如此,借“关联”,融主题、要素、情境、任务为一体,开展任务群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学习的真实性、实用性,从而引发学习兴趣,驱动真实学习。
1.关联学习主题,明确核心任务
任务群的学习活动,教师首先要站在单元整体教学的视角,纵观单元内容在全套教材体系结构中所處的位置,横向分析单元各板块内容的系统性特点,发现单元学习主题的特征。其次,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观照其所见所闻所感,建立语文学习与学生经验、学习体验之间的关联,设计富有真实性、情境性、挑战性的核心任务,使之贯穿整个任务群的学习始终,明确任务群的核心任务,有的放矢地驱动任务群内各个学习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学生进入真实的学习状态。
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围绕“四时景物皆成趣”主题编排了4篇写景文章,整合单元其他板块:习作指向描写景物的变化,“词句段运用”要求设计海报,“日积月累”是一首写景诗。我们不难发现,教材集中体现“写景”主题。结合学生当下的生活实际,我们想到杭州举办的2022年第19届亚运会,而学生所处的位置正好是亚运会主体育场的周边。可以说,亚运会已进入了他们的生活圈,可见可听可讨论。关联这一现实生活情境,学习任务群的核心任务可以创设为:为杭州亚运来宾宣传介绍家乡美景。
关联单元学习主题,立足真实生活创设的学习任务,更具真实性,更有生活味,拉近了学生已有经验与学习任务的距离,点燃学生参与任务的热情,激发学生完成任务的内驱力,从而进入真实的学习活动。
2.关联单元要素,设计系列任务
统编教材采用“双线组元”方式编排教材,是学习任务群的重要资源,大多数单元教材可以直接链接学习任务群。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写景”主题,从阅读与习作部分来看,归属“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同时,“双线”结构提醒我们不仅要关注学习主题,还要重视单元语文要素为学习任务指明的方向。关联单元语文要素,可以将学习任务群的核心任务分解、设计为系列子任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随着学习活动的逐步推进,完成每个子任务,层层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围绕要素编排的4篇课文与习作、“词句段运用”板块,从不同角度体现单元要素,分层落实要素。基于学习内容、关联单元要素,将学习任务群的核心任务“为杭州亚运来宾宣传介绍家乡美景”分解为五个子任务(如图1):
图1 第七单元“关联单元要素分解子任务”
从上图中我们不难发现,关联单元整组教材内容,可以将语文要素分层落实到每个单元板块,且层层递进。关联每个板块体现的语文要素,又可以用相应的子任务来落实,从而达成单元核心任务的完成。总之,学习任务群的任务设计与单元语文要素紧密相联,系列子任务的达成与每个学习活动中要素的落实相辅相成。
3.关联任务特性,组织学习活动
基于任务群的核心任务,设计系列子任务,我们会发现多个子任务之间是紧密关联的,或互补互成,或层层进阶[2]。关联子任务的实施特性,结合学习任务群课程内容,教师可以设计开展一系列学习活动。
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关联核心任务“为杭州亚运来宾宣传介绍家乡美景”的五个子任务,在各板块的学习中开展五个学习活动(见表1)。比如,关联子任务一:“用拍摄视频的方法为来宾选取家乡美景”。教师在教学《山居秋暝》一文时,展开了这样的学习活动:1.默读诗句,圈出景物,借景物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2.朗读诗句,感受画面,说说感受;3.讨论:用什么方式表现画面景色最合适?你会怎么选景?通过学习活动的开展,学生在想象的画面中感受到“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的表达效果,并确定用“拍视频”的方法表现动态的美景。如此,关联子任务,推动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完成子任务,并润物无声般地让语文要素落地。
另外,语文园地的“词句段运用”设计海报、写宣传语,同样可以链接核心任务“为杭州亚运来宾宣传介绍家乡美景”,小组设计“创意海报”的学习活动。基于学习任务群,关联任务特性,使得每个学习活动目标更清晰,学习过程更展开,学习成果更可见。
二、关联主题内容,推进深度学习
学习并非一蹴而就,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每个学习活动,不仅要充分展开真实的学习过程,还要推动学生浸入深度学习,这就需要聚焦学习内容,突显学习主题,让学有依托、思有路径。教师可以关联单元各板块,重组教材整合内容;关联语文与其他学科,打破知识壁垒;关联课堂内外,融合学习资源。由此,借“关联”为学生提供语文内外、课堂内外大融合的整体学习资源,引导学生朝着目标步步深入学习,激发实践创造,促使学习任务达成,扎实落实语文要素。
1.关联单元板块,整合教材内容
学习任务群的组织学习需统览整组教材,分析单元教材各板块的内容,关联、重组、整合教材内容,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学习任务群的学习。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围绕“写景”主题编排了3篇精读课文、1篇略读课文以及习作、口语交际、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渔歌子》)。在核心任务的驱动下,可做如下关联:
(1)前置关联。依据学习活动需要,重置教材顺序。将《渔歌子》前置,与《长相思》关联组合起来学习,体会古词中“景语皆情语”的动静表达效果;“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词句段二”也可前置关联到4篇课文的学习过程中。
(2)分解关联。依据学生能力逐级达成规律,分解要素落地。将单元习作能力的达成融合到系列子任务中,分解关联到各板块的教学内容中,如学习《鸟的天堂》,学生完成子任务三:用“静中含动,多维联动”的方法为视频(家乡一处景点)撰写解说词,可以分层阶梯性地落实“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这一单元习作要素。
(3)主题关联。依据深度学习的整体性,以主题再构学习内容。《古诗词三首》《语文作业本——拓展诗句》与日积月累(《渔歌子》),整合为同体裁的主题学习;《鸟的天堂》一文阅读链接《筑渝道上》,关联《语文作业本——〈天山的湖〉》为自然景物的主题学习;《月迹》关联《语文作业本——〈我爱家乡的秋夜〉》为寄情怀乡的主题学习。
借助不同角度的关联,将教材进行重组再构,使得主题内容更集中,更具整体性,利于学习任务群的开展,将学习引向深入,促进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与迁移运用。
2.关联多门学科,打破知识壁垒
学习任务群作为语文课程内容的新的组织方式,其学习内容不仅仅局限于语文单门学科的整合重组,还可以突破学科壁垒,基于主题内容,关联多门学科,充实学习任务群的课程资源,使学习内容更丰富,学习主题更突出,学习体验更深入,语文要素更落实,学习任务完成更顺利。
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学习任务群核心任务下的系列子任务,就关联了多门学科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助力各项任务顺利达成,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比如子任务一“用拍摄视频的方法为来宾选取家乡美景”,为拍摄出最满意的景色,可以邀请美术老师增设“取景选景”课,邀请信息老师增设一节视频拍摄剪辑课。不仅关联艺术学科审美的取景视角,还关联拍摄视频能力、后期配音剪辑制作的能力。选择宣传介绍湘湖、钱塘江、白马湖等“自然景观”的学生,关联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选择介绍地标性“人文建筑”的学生,关联建筑风格等方面的知识;选择介绍樱花、月季、银杏等大自然景物的学生,关联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由此,基于任务驱动的学习实践活动,关联语文外的多学科知识,链接各学科之间的知识,突破用语文课程学语文的常态,打破学生的思维藩篱。在一个个任务的达成过程中,促使学生多种能力的综合发展。
3.关联课堂内外,激发实践创造
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学习资源与实践机会,教师要结合学习任务群学习主题,统筹安排课内外学习,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关联生活实际,在真实情境中去实践创造[3]。关联现实生活的真实情境,可以是学生周边的真人、真事、真场合,也可以是他人的真实的经历,还可以是基于现实的虚拟的人、事、场合。
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学习任务群,“为亚运来宾介绍家乡美景”这一实践任务,就是典型的基于现实的虚拟情境性实践活动。举办亚运会是真事,来宾是真人,介绍家乡美景是真事,但完全呈现这个场景的可能性比较低,需要在虚拟情境中实现。这却一点也不影响学生投入活动的热情与兴趣,他们从课堂出发,走进生活中积极实践,实地探寻了解家乡特色美景,用自己的脚、自己的眼、自己的审美定位家乡最美的一处景。正是因为关联了学生的现实生活,他们置身于实践活动中,乐此不疲,全身心准备着,并期待着真实发生,激发了实践创造的无限热情与智慧。
三、关联表达方法,促進读写融合
学习任务群从内容的整合程度来看,从语句到语篇,从单学科到多学科,从课堂内到课堂外,建构不同层次的任务活动。学生在任务群的学习活动中,教材仅是学习的内容支架,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聚焦语文要素的知识点,关联教材的表达秘妙,是学生读写能力得以提升与迁移运用的关键之处,使学生在真实且富有意义的情境中,深入经历学习活动之后,拥有读写融通的学习能力。
1.关联文本语段,表达特点纵深化
基于单元语文要素,立足单元整体,我们会发现任务群内的学习内容通常会含有“共通”的表达特点,这是群组文本内容的精髓所在,也是学生能力增长的关键点。每一个学习活动的设计都要有对表达特点的发现、学习与迁移运用。
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四时景物”第一课《古诗词三首》,在体会“动态与静态表达效果”的学习活动中,不仅关联诗句中的上下联,关联本课的三首诗词来对比想象,体会“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表达效果,还关联了课外“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等经典诗句,在同类诗句联读中,走进动静结合的更深层,体会“以动衬静,静更静”的表达特点。学习《鸟的天堂》一文时,联系文本前后语段,通过作者两次所见大榕树的情景,体会“静中含动,动静结合”的表达。在此基础上,关联《海上日出》《观潮》等动态描写语段,突显更深层次的“多维联动”的动态描写表达效果。
在每个学习活动中,借助文本内前后语段的层层关联,文本外同类语段的拓展关联,引领学生一步步深入文本的字里行间,探究、体会,悟得其表达特点,直抵表达秘妙的纵深处。
2.关联篇章内容,表达特点进阶化
学习任务群不仅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更有相互关联的学习内容的整合。关联各板块篇章内容,其隐含的表达特点不仅有共通性,还有进阶性。因此,基于任务群的各个学习活动的开展要前后关联,承前延后,使得学生的学习层层递进,能力随之步步进阶。
比如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四时景物”,关联3篇精读课文与1篇略读课文,“动态与静态”的表达特点一脉相承。基于“动静结合”,又呈现一条阶梯式发展线索:“以动衬静—静中引动—静中含动—多维联动—情景交融”。每一种表达特点的习得,基于前一阶的纵深化学得,又为后一级的迁移运用打好基础。比如《月迹》一文“情景交融”方法的习得,在就前一课《鸟的天堂》“多维联动”的学习之上再迈一阶。思考“随着月亮的足迹,你发现什么在变?”基于各篇章对动态描写的层层进阶,学生发现月亮的位置在变,大小在变,颜色在变,还自然而然地提升认知:作者的心情、情感也随之变化。
关联单元篇章内容,使得学习呈系统化的板块进阶,每一种表达特点的习得都清晰可见,使得语文要素的落实掷地有声。
3.关联实践操作,表达特点内心化
基于任务群的学习任务,表达特点不仅要习得,还要内化于心,要学会举一反三、迁移运用。群内的系列子任务,既可以驱动学生深入学习活动中,更为表达方法的实践运用提供支架。习得的每一种方法都可以迁移运用,助力完成相应的子任务,任务的实践操作又促使表达特点的自主转化与认同,真正达到学以致用、学有所用。
如学完《鸟的天堂》一课,习得“多维联动”的方法后為家乡美景视频撰写解说词,学完《月迹》一课,要求用“多维联动+情景交融”的方法撰写解说词。在完成前一个子任务的基础上,再提新要求,再添新方法,进阶完成下一个任务。学习任务的实践达成与表达方法的迁移运用紧密关联、相辅相成。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不断运用所习得的表达方法,使得表达特点内化为自身的读写能力。
学习任务群中“关联”策略的实施与运用,能有效促进学习任务、主题内容、表达方法等方面的关联性、共生性、统整性,驱动学生进入真实的学习活动,浸入深度的学习过程,使得学有整体、学有系统,从学会逐步进阶到会学,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核心素养的培育。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薛法根.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解读与实践要义[J].小学语文教师,2022(09):19-23.
[3] 叶根娟.以整体学习情境促进学生语言生长[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22(09):59-62.
[责任编辑:陈国庆]